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校園 閱讀(2.25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

有一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後,心中湧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

看完影片之後,我的唯一感覺是孤獨,真孤獨。但是1900真的孤獨嗎之後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的才華和無數的流動的音符。他其實不孤獨,他讓我們孤獨,沒有天才的華麗沒有天生的不俗沒有特立獨行的資本,沒有充盈的內在沒有在這個世界得到認可和滿足,所以我們孤獨;我們從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飄忽,所以我們孤獨。

作為這世上存在的一個人,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種各樣的稱號和身份。出生的時候父母為我們取了一生的代號即名字,我們要上戶口登記註冊,等到十八歲了要去辦理身份證;我們在學校是學生,工作了又要評職稱,我們被別人介紹時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我呢當這些東西都被去除之後,我們還是我們嗎我們還能找到自己嗎1900是一個沒有出生證明的孩子,他不屬於哪個國家也沒有我們傳統好處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資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跡,可能也沒有多少人記得他的存在,他也沒有一座存放他遺體的墓穴,但是他卻實實在在地存在過,真真實實地活過,他用什麼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我一向覺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義思想的體現,他藐視規則,藐視這個社會認可的規則,他害怕上岸其實是拒絕上岸,藐視上岸。他重自身的存在大於外界對自身的認可,他能夠輕易打敗爵士樂的開山祖師並對他表示鄙夷,他能夠靠他的才華賺取無數的名利但是他拒絕音樂與自身的分離,他能夠用音樂去探究所有人的心靈,能夠在音樂裡去旅行,能夠尋覓到自己的感情,但是他沒有常人那樣去要去追,他輕輕地將這些丟進了大海,他將邁向陸地的腳收回。

在存在主義者看來,人生活在一個與自己對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確定的。絕對自由的人也是煩惱和無所依靠的孤獨者。人雖然有選取的自由,但他應對的未來的生活卻是混沌而沒有目標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來,他只明白人生的真實的終結就是死亡。死亡作為人生的最後歸宿,對於個人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好處。所以存在主義者都是悲觀者,在他們眼裡,人生是一場杯具。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場杯具,是他自己能預料到的杯具。“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是因為所不見,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的選取我無所適從。漫漫無盡,思前想後你不怕精神崩潰那樣的日子怎樣過我無法遺棄這艘船,寧可遺棄自己的生命。”

我喜歡閉上眼睛,反反覆覆地聽1900幫忙好友克服暈船時彈奏的鋼琴曲,想象著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隨著海浪起伏搖擺。那時的音樂是能夠將人吞噬的,讓你忘乎所以讓你自由自在,讓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讓你無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感受到飛翔,能感受到旋轉,能感受到跳躍,就想初春的`遠行,夏日的衝浪。那裡只有完美,只有存在的完美,我以為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完美存在。

之後我才明白生活的大多數時候其實是孤獨的,是我們心裡無處安放的孤獨,不被這個世界所認可的孤獨。1900是孤獨的,所以他選取一輩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們呢我們沒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讓我們來安放我們的孤獨,讓我們來逃避自己不喜歡的一切,所以我們比1900更孤獨更可憐。

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再繁華再喧鬧,我都只是一個人彷彿置身孤島,這時我那麼孤獨但卻沒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這個城市越來越鄙棄孤獨,它不允許你孤獨它不給你時間孤獨,它讓你覺得孤獨是可恥的,它要讓你融入外面喧囂的海洋戀愛的洪流,它要你和別人一樣,上岸,走同一條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路。

你拒絕融入,那麼你就要承受雙重的孤獨,外在的內在的,所以你更孤獨。而融入,那是一輩子都不會快樂的旅程,你踏著陸地是那樣的輕飄飄,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還是孤獨,無處安放的孤獨。

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

11月電影《海上鋼琴師》在內地院線以修復的畫質重新上映,這部豆瓣評分9。2的神作,是無數人,無數藝術家,無數男女心中的摯愛。吉賽貝·託納多雷作為這部電影的導演,曾成功塑造有《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等經典作品,從人性,美麗,藝術,倫理各個角度完美的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大師”。

我和朋友在17號看這部電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部電影的導演一定是個藝術家,一定是個鋼琴家。”用話語描述這段最經典的片段——在那個暴風雨夜晚,1900帶著麥克斯彈的那段華爾茲,隨著“維珍尼亞號”在海水上下左右盪漾,彌散在大海深處,鋼琴在金色的大廳裡旋轉、飄移,彷彿優雅的黑天鵝在冰湖起舞一般,那無比歡快的琴鍵,麥克斯那傻缺的嬉笑聲,這樣的場景一生難得,如夢似幻,飄逸、瀟灑、浪漫到極致,完全不像是真實。直到鋼琴最後撞碎在船長的房間,才仿若讓這個夢醒過來。

1900是電影的主人翁,他出生便被他的移民父母拋棄到船上,本來他的父母是把他拋棄在富人區(“維珍尼亞號”巨輪上的有錢人、貴族消遣的地方),希望他被有錢人撿走,過上好日子。但是,他最後被一名打算從富人區撿點值錢的玩意的黑人曠工收養,開始了他在海上,準確的說是船艙下面的工作場的生活。他在飄搖的大海船艙下幸福滿足地長大。

直到在7歲左右,一場飛來橫禍,讓養育他的黑人礦工不幸意外死去,養父的去世讓這個孩子失去了所有的安全感。他在養父的屍體被拋下大海的那個時間,彷彿聽到了大海的聲音,海鷗的歌曲,那一秒的觸動,讓他違背規定離開船艙走到了富人區,那裡鶯歌燕舞,和他生活的僅有一牆之隔卻是兩個世界。

他在玻璃窗下聽到了鋼琴的演奏聲,他的臉與玻璃窗上畫著的天使的手掌重疊,彷彿告訴人們,1900一個被上帝親吻的鋼琴天才在此時就要開創屬於他的紀元。

1900長大了,他用他的生命中所有的熱情注塑在演奏鋼琴曲中,他為富人演奏,也為移民演奏,無數人聽了他的曲子,說他是最厲害的鋼琴天才,讓他下船去陸地的黃金殿去演奏賺錢,他一一拒絕。隨後他遇見了麥克斯,他最好、唯一的朋友麥克斯,他們一起演奏,歡聲笑語,他遇見了人生的初戀,麥克斯勸說他下船和他的初戀一起結婚生子開始新生活,並且他的初戀對他表示好感,並告訴他自己的住址,種種跡象表明只要他下船他就可以得到一切,他的愛情、他的安穩快樂的人生——這也是整篇電影最溫柔,最美麗的片段。

但是,當1900終於決定人生第一次走下甲板的時候,他看著一望無際的城市,城市的工廠裡冒著滾滾黑煙和天空融合在一起,無數蜂窩般的房子,無數來往匆匆的行人,讓他感到害怕、恐懼、不安……1900懼怕了,他回到了船上,荒廢地度過了一段時間,麥克斯問他:“為什麼不下船?”他說:“延綿的城市應有盡有,卻唯獨沒有盡頭。”

“拿一部鋼琴來說,從琴鍵開始,又結束。你知道鋼琴只有88個鍵,隨便什麼琴都沒差。它們不是無限的。你才是無限的,在琴鍵上製作出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活的慣。”而陸地對他來說,是另一架鋼琴,一架不屬於他的鋼琴,無法演奏,無法歌唱。

“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麥克斯,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裡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慣如此。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

藝術家的偏執,藝術家對藝術的瘋狂執念,讓1900在生命的盡頭,仍堅守在船上。爆炸聲響,巨輪徹底消失,1900也隨著火花消逝在“維珍尼亞號”上,有人說1900根本不存在,他只是麥克斯臆想出來的一個不存在的朋友;有人說1900根本不存在,他只是一個爵士樂的擬人化形象;有人說1900根本不存在,他隨時出現,隨時消失,他的出生,他的經歷,沒有一個人可以證明,哪怕最後他死了,都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影片已經結束,我們平凡的生活卻沒有結束,世界的盡頭和人生的彼岸,永遠存在正在追求美麗燦爛夢想的追夢人,他們永不泯滅,永不停歇,永遠如春花燦爛,如秋葉靜美,如同那紅紅的玫瑰“明知會散落仍不懼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