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經典範文(精選7篇)

校園 閱讀(2.31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大歷史》讀後感經典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經典範文(精選7篇)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1

“一部中國文明史,就是一部經濟發展史。用經濟學的視角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之演變,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中國”。這是這本書封面寫的,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被這句話給迷住了。原因之一是上學期剛好學了一點經濟學,其次就是本身就喜歡這種獨特視角下的分析,這種分析能讓人的思維更加具有客觀性。

寒假在家,比較冷,在被窩裡過冬的時候就順便把這本書翻來看了,起初看序的時候,實在是太長,又有許多人為此書作序,總之,有點兒枯燥,但是當正文開始之後,便開始覺得好看起來了。由於這本書是小篇章的模式,每讀一章,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就簡單抽取一些章節來談談我的感受吧。

一、輕重之說與國家干預。這個章節講述了中國很早就開始了國家干預,比如漢武帝採取了由中央上林三觀鑄五銖錢;在中央和地方設立均屬平準機構以進行各個地方商品的排程‘鹽鐵實行官營等······國家干預的存在,使得在一定時間內,國家變得更加富強,經濟市場變得更加穩定。但隨著國家干預強度的增大,負面影響則顯現出來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微觀主體的發展受到制約,其自律意識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差;二是委託——代理關係出現了比較多的問題,在層層疊疊的行政機構之間中反映得尤為突出。

正如侯家駒在《中國經濟史》中說的:“國家干預”在現代社會中,是政府與政策性干預來維護社會公正和經濟正常運轉;但中國古代政府的“干預”更具有強權掠奪的性質,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國家經濟,從中獲取鉅額財富……。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是國家調整經濟執行的兩種手段,在資本主義經濟發達史上都曾起過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正處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時期,如何正確地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尤為顯得必要。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告訴我們,必須把國家干預與市場調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在這一轉型時期促進經濟的平穩執行。就現階段來說,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在注重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的同時,必須強化國家對公共生活領域的干預,才能完成經濟體制的轉軌和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總之,國家干預是一個有效控制經濟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但是如何掌握一個度,是一個難題,應引起重視!

二、交子制度的前前後後。這個章節講述了中國貨幣的歷史。交子作為中國最早的紙幣,開創了一代先河,極大的方便了貿易,之後出現的會子,會鈔,大名寶鈔等,都極大的節約了中國社會的商品交易費用,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這是一件好事,但是隨著紙幣的濫發,紙幣貶值,通貨膨脹,反而阻礙了經濟的發展。當今,我們國家使用的是“不兌換的信用貨幣”,“不兌換的信用貨幣”一般是指是由國家授權中央銀行壟斷髮行的、並由國家法律賦予無限法償能力;由現金和存款通貨構成;不與任何金屬保持等價關係,不能兌換黃金,貨幣發行也不以金銀做擔保,因而發行數量不受金銀的儲備數量限制,而受經濟發展狀況的制約,對貨幣流通的調節構成國家巨集觀調控的重要手段;貨幣通過信用程式進入流通領域,通過銀行的信用活動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這種貨幣由於得到國家控制,有國家信用擔保,比較穩定。總之,對比“交子危機”以及當今穩定的人民幣,我們可以明白兩點:一是“交子危機”在今日仍有現實。我們必須牢記: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因為貨幣發行量過大而造成的;二是當新的交易方式出現時候,我們不應該只為他的便捷性等優點而興奮,更應該考慮到他未來可能會導致的一些問題,比如如今出現的移動支付,還有新興的區塊鏈技術的貨幣,我們應該慎重對待!

總之,《經濟學視角下的中國大歷史》這本書真的挺好看的,雖然只看了大概一半,但是看完後我不但瞭解了不一樣的歷史,更明白了世界某種潛在的規律,懂得了用更加客觀的觀點看待世界。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2

《中國大歷史》這本書拿到手中,不算太薄,但絕對稱不上什麼巨集篇鉅著。350頁的書籍,它遠遠沒有想象中的厚。讀史記,艱澀難懂,許多地方甚至有些崩潰,但當真正讀下來的時候,會感到一種沉沉的歷史厚重感在裡面;讀紅樓,會感到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說不清道不盡的情怨糾葛、人情世故,但終究意難平;讀悲慘或者苦難,會深深的感受到別種的“厚重”,它不是指書的厚度,而是內在的東西會壓在你的心頭,所以沉重,所以厚重……

但很湊巧的是,(中國大歷史)的開篇,也可以說是歷史的起點,它選擇了是有甲骨文和殷墟遺址佐證的商朝,那便從這裡開始把。相較於史記中的之前記錄的那些遠古時代,作者很有自知自明的沒有去肆意佐證新增,就避免了很多歧義的爭論;再者來說,作者開篇選用的是具有十一朝古都的西安,這點既可以為全書奠定一個基本的脈絡和風格,同時也在沉重的歷史中添加了一點浪漫主義的色彩

為何?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至今還記得高中時代背誦的這首《長恨歌》,無盡悽怨哀轉,真可謂是一幅活生生的歷史浪漫卷軸展開到我們的眼前。

難道不是嗎?

明皇,唐明皇,相必也是一個藝術氣息濃厚的男子把,否則又怎麼會有“君王掩面”的場景呢,這又何嘗不帶有點浪漫主義的色彩呢?從古到今,從唐明皇到近代的張學良,西安它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往往具有承後的功能。無論是之前的”馬嵬坡”還是“西安事變”,這些歷史往往就發生在轉瞬之間,但總是被一兩個默默無名的人完成?歷史或許就是這樣。

歷史總是蜿蜒曲折但極富有趣味,拋開史記中記載但並未被證實的夏朝,歷史的起點便初步被定義為商朝,其中從殷墟中大量出土的文物來看,商朝的文化最突出的便是青銅器和甲骨文。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記載: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即天命所歸。由此看來,雖然夏朝的存在還有質疑,但無論如何,青銅器的鑄造淵源極深。

歷史的脈絡發展,總歸需要點什麼,人們的生活被記錄下來,用的是一種最古老簡單的方式,於是甲骨文便應運而生。大體說來,“象形”、”會意”“形聲”。

商之後,便周。據《史記》記載”:周后稷,名棄。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

而在《中國大歷史》第二篇章中,作者黃仁宇開頭就言”:關於周民族的來源,至今沒有任何史料去證實。”雖然是這樣的,但總歸可以確定一點的就是,周民族以農業為生。不管是史記中說的周后稷,好耕農,還是後來井田制的出現,它都在隱然說明這個問題。而至於周民族的來源,作者認為並非是其他種族,雖然青銅器的工藝有所下降,但總體來說,文字並無任何劇烈的波動,須知文字猶如人的脈搏,歷史的主線。

周之後,便進入到中國最為混亂同時最為巔峰的春秋和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現象猶如曇花一現,在歷史的長河中。周式微,群雄並起的時代。文化百家紛紛著書立傳,法家、兵家、墨家、儒家……紛紛遊走於各國之間,變革而維新,詭辯於朝堂鄉村之中,猶如一粒粒珠子將歷史的大幕緩緩撐起。而正如羅貫中所說的,天下大勢,分分合合。紛亂的戰國最終有一人結束,那人便是秦王嬴政。

秦朝被稱作蠻夷小國,於亂世中企圖生存而變法維新,自秦穆公霸業凋零之後,秦孝公攜手治世能臣商鞅在秦地變法,史稱“商鞅變法”。在此後的秦朝統一過程中,商鞅變法為秦國所積累下的家底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秦孝公之後,秦惠文王蟄居三年,不問朝堂政務,而後東出稱王,史稱”秦王”。秦王猝,秦昭襄王開始接手秦國政務,攜手範睢一生東征西討,由此為秦國博下諾大家業,及至秦王嬴政,一統。

秦始皇嬴政一統,正如漢代賈誼的《過秦論》中所說“: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而在這段話中,提及了很多必要性的東西。始皇認為”焚書坑儒”、”減少別國有力量的軍隊”,將城中所有的富紳豪族都聚集在咸陽附近,防備他們的活動,以及將所有的兵器銷燬鑄造十二首金人作為震懾等等所有手段,都是在不斷加強帝國本身的穩固。這些東西固然有天時地利的環境因素,但也沒有辦法去否認嬴政確實是千古一帝。這樣龐大而成分混亂的國家,都是靠著他在往前執行。而在春秋和戰國時期,那個時候的人民似乎都沒有國家的概念,而始皇帝也沒有去驅逐那些外來的人,集百家之長。這是必然的,等到始皇帝駕崩以後,帝國迅速崩潰瓦解,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來代替他的位置。當時他的長公子扶蘇或許還有這種可能性,但被宦官趙高以及丞相李斯篡改,逼的扶蘇自殺,公子胡亥即位。

接著,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各地的農民紛紛揭竿起義,陳涉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徹底來開了農民起義的序幕。一統的局面瞬間被催為齏粉,不復存在。

於是,由一名亭長建立的龐大帝國則應運而生。那人就是漢高祖劉邦,那帝國便是漢帝國。自劉邦建立漢及至漢武帝劉徹達到了一種無人企及的程度,帝國的威望和繁榮昌盛都猶如鮮花著錦的程度。

後來等到漢武帝猝,正式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局面,終止王莽篡權。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國家重建繼而崩潰,然後繼續這樣的迴圈,追溯本源便是一個求證的過程。正如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來說,它不是發現探索的過程,在很多的時候,它都是在求索。有很多東西我們很清楚且瞭解,但還是不明白。等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我們才能徹底的去理解這些東西。

正如這本《中國大歷史》一樣,其實這裡面講的東西,我們或多或少都明白一點,但總是似是而非。我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它就像一個小冊子,裡面提到的隻言片語都足夠我們去翻閱其他的歷史典籍。它就像一個陳述起來的大綱,無論是裡面提及到的國家體制還是古代的生活面貌,它都是淺談輒止的,並沒有很清晰的去說出來。固然是作者所想要構築的框架是在過於巨大,薄薄的幾頁並不足以他來用。但我覺得這樣會更好,而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具體的知識點,而是一個很清晰的脈絡,一個歷史走向的脈絡。真正的史料在中國的典籍中浩瀚如煙,它們都是無數人留下的智慧結晶。但首先是我們要很清晰的去了解這個歷史脈絡的基本框架,而不是去看其中的某個微小甚至微不足道的部分,這就有點管中窺豹的意味了。等到這個歷史的框架在我們的頭腦中基本形成以後,我們才能知道我們需要去填充那些我們需要的部分。

這本書做的最好的一點,莫過於此。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3

很喜歡讀黃仁宇先生的書,他是一位歷史學家,但他寫的書與一般的歷史書不一樣,視角不同,語言非常風趣,讓你讀過後,有過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歷史可以這麼寫。

《中國大歷史》共有二十一章,從有中華民族開始寫起,當然由於史料記載的不完善,秦代之前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秦代之後的寫的較為詳細,黃先生對唐、宋、元、明、清每一個朝代都畫了一副疆域圖,元代的版圖最大,但元代的歷史最短,只有90年。元代的歷史之短,一是蒙古人人數過少,文化程度又低,二是他們沒有很好的融入到漢族人民中,他們較崇尚武力,當他們打下如此廣闊的江山,但卻沒有能力很好的統治。說明管理一個國家非常不易。

漢代被作者稱為“第一帝國”,這個朝代被中國作家極度的恭維,因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平民所創造的功業。漢武帝繼承了漢高祖以來,數十年休養生息所累積的國家資源,對內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下中央集權官僚體制運作的理論與方法,對外則連年發兵征討匈奴,開拓四裔,使大漢聲威遠播,國勢達於頂峰。時事造英雄,漢武帝能使中國的名聲遠揚,一是因為他的上輩們留下了豐厚的財富,二是因為他15歲登極,享國54年,執政時間較長,他的想法可以很好的執行。但他在公元前87年去世時,他的匈奴戰爭使國庫大為虧損,這也是西漢衰退之一大主因。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4

這本《中國大歷史》,也是跳出了傳統地解讀歷史的角度,不從仁義道德出發,而是以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梳理了一遍,尋找中國歷史整體的發展脈絡。

我認為整本書都在核心敘述一個觀點:在中國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作用下,中國政治統一的程度遠超過國內的經濟組織,繼續發展的結果,只有使兩者都受挫折。

中國幾千年,黃河的無數次改道都使得依靠黃河耕種的中華農耕民族吃了無數苦頭,還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帶來的每隔幾年就必有旱災和澇災的大量人間悲劇。這使得這個農耕民族在幾千年前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治組織把力量統一集中起來去修水利設施對付黃河,需要糧食貯藏應對災年。

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中國在公元前的秦國就統一了,取消了封建制,走向了郡縣制。比西方國家早了幾千年。這種政治上帶來的過早成熟,和經濟上力量無法得到有效的累積,這兩者的矛盾,成了中國幾千年歷史的主要旋律。

一種大而無當的官僚組織治理一個大而無當的農民集團。

歷朝歷代,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這樣的“馬爾薩斯陷阱”就會重複出現。國家體制的最大功用是將千萬的農村糾結在一起。意識形態較科技優先,文化上的影響比經濟重要,各級官僚的消極性比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還要被重視。甚至邊境上的武裝衝突也不足改變這作風。這使得中國處於一種長期的“停滯”。

例如黃仁宇在講唐朝李世民和武則天的英明神武時,說到了科舉考試、推崇儒家對於體制的更新適應這個新的環境,建立了盛世,維繫發展這個超大帝國的重要作用。但是分析安祿山之後唐朝的衰亡時,他說唐代之覆亡不由於道德敗壞,也不是紀律的全部廢弛,而是立國之初的組織結構未能因時變化,官僚以形式為主的管制無法作適當的調整,以致朝代末年徹底的地方分權只引起軍閥割據。

而解放後的“土改”成功的改造了中國的底層結構,它的用處在於使中國能在數目字上管理。當然這裡我只是提一下。

這本書讀完之後的收穫是對整個漫長的中國歷史有了再次的熟悉與瞭解,並從美國曆史學家的.角度看中國。豪強兼併,從眾多的農村如何收稅,是中國過去幾千年這個農業帝國遇到的核心問題。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5

為積極響應公司號召,提升專案青年員工文化素養和思想境界,專案部舉辦了“青年讀書推介會”活動。專案部購買了許多書籍供大家借閱,我借閱的是史學大家呂思勉的著作《中國大歷史》。

讀了《中國大歷史》,我對春秋戰國史中的楚史很有感觸。

楚國從立國到滅亡歷經八百年,楚國自熊繹號為子男五十里、以啟山林建都於丹陽,熊通“開疆擴土,為問鼎中原奠定基礎”,楚成王“雄心勃勃,但屢受挫折”楚莊王“沉浮三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終成霸主,“昭惠中興”楚國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國。

楚國的成功不單單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還有厚重的文化。“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楚文化如水,表面柔弱,實際持久。這使楚國不僅成為華夏大地上文化最燦爛輝煌的諸侯國,也曾經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甚至一度領先北方中原文明。對一個國家而言,軍事實力是硬實力,民族文化是軟實力,不能一味追求強大的武力,而忽略了文化。硬實力是骨,軟實力是肉。沒有文化底蘊的國家是有骨無肉,外表看似強大,但經不起任何挫折,註定是不長久的。而厚重的民族文化是國家的凝聚力的保證,凝聚力是民族團結的前提,而民族團結延續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只有國家內部團結,才能在波瀾中經久不衰。所以,只有武力和文化共同發展,剛柔並濟,骨肉齊全,才能實現一個強國夢。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偉大民族。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國際大環境下,為實現富民強國的中國夢,我們國家的軟硬實力正經受著巨大的考驗。為實現中國夢所楚文化給了我們提示,楚文化的精髓是崇尚文明,兼收幷蓄。它的獨立自主、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楚人又崇尚七德“制止暴力,防止戰爭,保障強大,鞏固勝利,穩定社會,團結人民,發展經濟”,我覺得這就是實現中國夢所需要做的事,所要走的路。

“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今以後,我們要奮勇前行,大力弘揚中國文化,團結各民族,借鑑歷史,結合實際,走出屬於中國的強國路。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6

如果一本書,給你傳達了一個讓你覺得好的觀念,那麼這本書就可以說是一本好書了。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就是這樣一本書。

這本書的重點並不是在陳列史料上,而是在分析評議上。整本書作者從一些客觀的技術因素去分析中國古代每一個時期為什麼會呈現這個時期的樣子,這些技術因素包含、地理環境、地緣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中賦稅制度講的特別多。還橫向跟日本歐洲歷史進行了比較分析。先生講大歷史,時而是站在歷史的宇宙中冷眼旁觀,時而是設身處地深入其內,整本書裡,沒有對錯誤混亂的埋怨批判,也沒有對繁榮的讚美炫耀,有的是對歷史現實的理智與冷靜,但是這種冷靜與理智並不是冰冷的,而是在這冷靜與理智的背後向我們傳達了一份對歷史的尊重與理解。當然,作者也是在傳達他個人的觀點。

當我看到最後一行字的時候,腦海裡已經被深植了一個觀念:任何一個事情的發生都不是突然的,很多東西不僅僅是人為或者人無為這麼簡單的。比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是促進因素,也曾經是歷史的阻礙因素過,中國缺乏商業革命,不能產生文藝復興是因為地理環境與技術因素,而不是由於意識形態;明清時期歷史之所以走向收縮,閉關鎖國也有它不得不收縮的技術理由(也許你不一定贊成)而並不能簡簡單單歸結於統治者的失誤、腐敗。黃先生通過對中國大歷史的一系列分析告訴我們,有的時候向"負"的因素反抗,本身並不能立即成為正的力量。

有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讓自己站在一個後來者的角度上去看待過去,然後輕而易舉地下一個結論,當時的統治者好腐敗、當時的決策者決策失誤最終導致了這樣的一個悲劇,就這樣把自己放在了歷史的一個制高點上。現在來看,這是一個多麼傲慢、多麼愚蠢的態度呀。——我們所瞭解的也不過是個側面而已。而此時,當歷史全面地展現在我眼前,我深刻地覺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讀書要謙虛,做人更要謙虛。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7

讀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一書,覺得他寫書的思路和別人不一樣,他是以經濟學的角度來寫歷史的,他覺得朝代的更迭與經濟有很大的關係,或者說經濟決定上層建築。

黃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們是否要責備宋代的改革者,他們過於輕舉妄動?要不是他們的失敗,為何1000年後,無人再敢嘗試以貨幣作管制的基礎?是否咎在忽必烈?他一心只顧到戰勝取功,而未將中國本部構成一種系統?是否我們又要譴責明太祖朱元璋?他是否對宋朝的失敗反應過甚,因此才把鐘錶向後倒撥,超過了任何合理的程度?是否清代的皇帝也有罪愆?他們一心只想做中國式的天子,而不敢真實地恢復中國固有文化的長處。”

這一段話的開始說宋代的改革者是指王安石,由於王安石的失敗引起一系列的社會的變遷,以至於影響1000年後整個社會的發展,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發展。我認為王安石的失敗可能能影響一個朝代,但能影響1000多年,我認為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中國如此之發展,主要是每個朝代的開國者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忽必烈武功很好,而且崇尚武功,他的元朝所佔有的面積最大,但統治的時間較短。朱元璋乞丐出身,他的目的要能守住他的天下,並沒想有大的發展。清朝是滿族,少數民族,他們能得天下,守住他們的天下,要向漢族學習,最好照搬照抄,也沒有與其他國家有太多的交往,並沒想有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