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上海政治大學聯考重點知識歸納

校園 閱讀(1.88W)

大學聯考一天天的臨近了,上海的小夥伴知道政治應該如何備考嗎?我們要突出複習的重點知識,找出自己的薄弱點加強針對性複習。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政治大學聯考必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上海政治大學聯考重點知識歸納

  政治大學聯考易錯知識

1.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正比。(成反比)

2.某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使商品價值量減少。(商品價值量不變)

3.商品價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根本原因是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4.價值決定價格,商品價值變化,價格一定變化。(不一定,價格還受供求關係等因素的影響)

5.等價交換就是指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相符合。(價格與價值不一致也是等價交換的形式)

6.生產是消費的目的和動力。(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

7.國有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8.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國有經濟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應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

9.非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0.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是相同的。(兩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12.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不能將分配原則等同於分配製度)

13.個體勞動者的分配方式屬於按勞分配。(按勞動成果分配)

14.私營企業中的工人獲得工資收入屬於按勞動成果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

15.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充分發揮巨集觀調控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經濟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

16.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巨集觀調控的根本目標。(巨集觀調控的根本目標是堅持共同富裕)

17.巨集觀調控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是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是巨集觀調控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

18.經濟全球化是主要通過生產的全球化來實現的。(經濟全球化是通過跨國公司來實現的)

19.世界貿易組織的最基本原則是最惠國待遇原則。(是非歧視原則)

20.面對開放的世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把改革開放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社會主義現代經濟建設過程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點)

21.經濟過熱時應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緊縮性)

22.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導的經濟運動。(以發達國家為主導)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識

一、世界是永恆發展的(發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方法論: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注意】

①事物間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變化,推動事物的發展

②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但並非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

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原理)

(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它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並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③在社會歷史領域,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擁護。因此,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

①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

②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

③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戰勝舊事物必然經歷一個漫長和曲折的過程。

總之,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迴的。

(3)方法論要求:我們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援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驗。

2、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

(1)區別: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指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2)聯絡:

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

②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迴圈往復,不斷前進。

(3)方法論要求:

①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客觀事物質變創造條件。

②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③堅持適度原則。

  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識

一、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

1. 性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大表大會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大表大會是地方各級權力機關。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並受它監督。

3. 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和最高監督權

4.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有利於保證中央和地方國家權力統一;有利於我國各民族平等和團結;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5. 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

6.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各項職能,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義務:遵守法律、保守機密、聯絡群眾、接受監督。

權力: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1. 政體:一個國家的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叫做政體。(國體:國家的性質) 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

2. 我國政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願望。

4. 組織和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5. 民主集中制的體現:

① 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關係上,人大代表民主選出,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決策少數服從多數。

② 在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關係上,國家行政、司法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③ 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係上,中央集權,地方分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6. 含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

7.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

8. 決定因素: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

9. 基本內容:

(1)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2)人民在普選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3)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職能;

(4)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等

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證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0. 人民代表大會的優勢:

(1)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

(2)有利於保證中央和地方權力統一;

(3)有力保證我國各民族的平等與團結。

11. 如何認識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作用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