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精選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重點複習要點

校園 閱讀(2.85W)

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重點複習

精選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重點複習要點

第四單元: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一、民族團結:

(1)政治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於促進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政治制度。)。

(2)經濟上:實行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補充:民族居住特點: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

一干部代表:孔繁森

二、香港和澳門迴歸:

(1)“一國兩制”的構想的提出:改革開放以後,一針對一(最早)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

(2)“一國兩制”的含義: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和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門歸還給中國(具體時間)說明: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

(4)港、澳迴歸祖國的意義和影響:中國人民洗刷了百年國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進改革開放,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三、海峽兩岸的交往:

(1)對臺基本方針: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

(2)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①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放棄“三不‘政策。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關係出現了歷史性變化;②1992年,兩會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達成共識(即“九二共識“),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汪辜會談)。兩岸關係邁出歷史性重要一步;③一八項主張;

(4)港澳問題與一的比較:港澳問題是中國的外交事務,需要中國與英國、葡萄牙平等協商解決,而一則是中國內政,任何國家都不得干涉。

(5)對我國一的看法(有利因素)

①改革開放後,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臺灣迴歸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②“一國兩制”充分考慮到各方利益;

③港澳的迴歸為臺灣迴歸樹立了成功範例;

④一箇中國的原則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認可;

(6)補充:近現代以來臺灣與大陸的兩次分離:

①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日本割佔臺灣;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臺灣迴歸;②1949年一蔣介石集團退守臺灣,直到今天。

第五單元:國防建設和外交

一、鋼鐵長城

1、新中國建立前夕,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建立;

2、1971年,自行研製導彈驅逐艦;

3、1974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4、1956年仿製殲5型殲擊機(空軍發展歷程:購買——仿製——自制)

5、20世紀50年代中國建立導彈部隊(1957年)

6、1966年,中國組建戰略導彈部隊

二、新中國外交的主要成就:

1、1953年底,中印談判時,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經中印緬三國總理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2、1955年萬隆會議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會上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

3、日內瓦會議: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美、蘇、英、法、中)之一的.身份參加。

4、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

5、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關係正常化。

6、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新中國終於重返聯合國。

7、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8、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簡稱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P83圖)

11、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它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

12、2001年11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3、新中國取得輝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歸功於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②歸功於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