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上冊歷史的期中複習要點

校園 閱讀(9.52K)

第1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七年級上冊歷史的期中複習要點

1、元謀人是目前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2、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3、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比較

遠古人類生活年代體質特徵使用工具使用火情況生活情況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製造工具知道用火

北京人距今約

70萬-20萬年保留猿的一些體質特徵製造和使用打製石器使用天然火儲存火種群居生活

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和現代人基本相同懂得磨光和鑽孔技術人工取火氏族

第2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1、河姆渡與半坡的比較

原始人類距今時間發現地點糧食作物生產工具房屋製作陶器

河姆渡居民距今約七千年長江流域浙江餘姚河姆渡村種植水稻

使用耒耜幹欄式房屋

半坡居民距今約五六千年黃河流域陝西西安半坡村種植粟普遍使用磨製石器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2、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約四五千年,生活于山東大汶口,製作出黑陶、白陶,出現了私有財產,貧富分化。

第3課華夏之祖

1、華夏族的形成

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敗蚩尤,從此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華夏族也就是漢族的前身。

2.黃帝——“人文初祖”

3、禪讓制

(1)繼黃帝之後,我國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是堯、舜、禹

(2)禪讓制是一種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

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第四課夏、商、西周的興亡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時間滅亡時間都城開國君主亡國之君

夏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陽城禹桀

商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盤庚遷都到殷湯紂

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鎬京周武王周幽王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洛周平王

2、啟繼承父位,表明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武王伐紂:牧野之戰

4、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麼會取得勝利?

①夏桀、商紂殘暴統治。②湯、武王得到民心。

③湯、武王任用賢人。④聯合其他小國。

5、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鞏固統治

(2)分封制的內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封他們為諸侯。

②諸侯的義務:服從命令;交納貢品;鎮守疆土;戰時隨天子作戰。

(3)分封的意義: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6、西周時期社會等級

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第五課燦爛的青銅文明

1.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

2、商朝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最重的青銅器是司母戊鼎。

3.我國西南地區成都平原盛行獨特的青銅文化,是三星堆文化.如:青銅面具、青銅立人像

4、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第六課春秋戰國的紛爭

1.東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東周分為春秋、戰國

2、(1)春秋爭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①三位霸主:齊桓公(第一霸)、晉文公、楚莊王

②齊桓公、晉文公成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通過改革。

③稱霸方式不同: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晉文公──城濮之戰

④爭霸戰爭的影響:

消極影響: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和痛苦

積極影響:A.加快了統一的步伐B.促進了民族融合

C.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流

(2)戰國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①七雄:齊、秦、韓、趙、魏、燕、楚

②方位:燕(最北)

齊(最東)

(最西)秦魏

楚(最南)

③三場著名戰役:

桂陵之戰魏(龐涓)──齊(孫臏)圍魏救趙

馬陵之戰魏(龐涓)──齊(孫臏)減灶計

長平之戰秦──趙

3、戰爭的性質:

春秋──爭霸戰爭;戰國──兼併戰爭歷史在爭霸與兼併的過程中不斷走向統一

第七課大變革的時代

1.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2.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築水利工程──都江堰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4、商鞅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

(2)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開始變法

(3)背景:①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②地主階級的興起

(4)目的: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

(5)內容():

內容單項作用()

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獎勵耕戰

獎勵生產(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經濟發展

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直接觸犯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軍隊戰鬥力增強

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強中央集權

(6)意義(影響):

①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

②封建制度逐步確立,封建社會形成。

(7)判斷商鞅變法成功與否的標準:在於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

(8)變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或順應了經濟發展的'趨勢)

②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援

③商鞅個人敢於與舊勢力堅決鬥爭

第八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一)

1.文字的演變

時間商商周西周晚期戰國

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竹書、帛書

寫字工具龜甲、獸骨青銅器竹簡、絲帛

2.天文、曆法、醫學、文學、音樂

天文古書記載的最早日食發生在夏朝

商朝甲骨文有許多關於日食、月食的記載,經現代科學家驗證,都很可靠。

曆法①今天的農曆,又叫“夏曆”,據說來源於夏朝

②商朝時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閏年增加一個月

③戰國時期,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

醫學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一直為中醫沿用

文學屈原和他的代表作《離騷》,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屈原定為世界文化名人

音樂春秋戰國盛行“鐘鼓之樂”,最著名的是湖北隨州出土的編鐘

第九課中華文化的勃興(二)

1、諸子百家()

學派時期代表

人物著作思想主張

儒家春秋孔子《論語》①政治主張:核心是“仁”。“愛人”;“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②教育主張:創辦私學;因材施教;謙虛好學;溫故知新。

③文化成就:弟子整理《論語》;編成《春秋》

④孔子的地位:他的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在傳統文化中佔重要地位

戰國孟子“春秋無義戰”;“仁政”;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

道家春秋老子《道德經》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戰國莊子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戰國墨子“兼愛”:希望人們互助互愛。

“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支援正義戰爭。

法家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最適合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

兵家春秋孫武《孫子

兵法》“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2、諸子百家中提到“治國”主張的有:孔子、孟子、莊子、韓非

提到“戰爭”主張的有:墨子、孟子、孫武

第三單元 統一國家的建立

第十課 “秦王掃六合”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2、秦國完成統一的原因(條件):

1、商鞅變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秦王重用人才;

3、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人民的願望

3、鞏固統一的措施()

措施影響()

政治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行政、軍事、監察),地方推行郡縣制)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經濟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對於促進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思想文化統一文字(小篆、隸書)

焚書坑儒(留下醫藥、占卜、種植方面書籍)摧殘了文化,制約了人們的思想。

軍事邊防防禦匈奴、北築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統一嶺南、修築靈渠(溝通長江、珠江)秦朝疆域廣大(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南達南海),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4、秦朝在我國曆史上的作用:

①秦滅六國,完成統一,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我國曆史的新局面;

②秦朝創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

③秦朝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對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④修築了萬里長城、靈渠等重要工程

5、評價秦始皇(瞭解):

(1)積極方面:

①滅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②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見(上表)(“焚書坑儒”除外)

(2)消極方面:

①濫用民力,繁重徭役、賦稅②制定了嚴刑峻法③焚書坑儒

(3)總之,秦始皇是一個有大功也有大過的皇帝。

第十一課“伐無道,誅暴秦”

1.秦的暴政表現:

①徭役繁重②賦稅沉重③刑法殘酷④秦二世殘暴統治。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秦末農民起義

(1)陳勝吳廣起義

時間:公元前209年地點:大澤鄉

爆發的原因:①遇雨誤期(直接原因)②秦的暴政(根本原因)

意義:①沉重打擊了秦朝的統治

②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③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2)項羽、劉邦起義

項羽:公元前207年,鉅鹿之戰,大敗秦軍主力。

劉邦:公元前207年,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易錯:最後推翻秦朝的是劉邦領導的起義軍)

專題歸納:

(1)易錯字

元謀人耒耜粟黃帝人文初祖堯舜禹禪讓世襲制司母戊鼎齊桓公桂陵之戰都江堰商鞅統治制度大篆《離騷》因材施教嬴政御史大夫度量衡焚書坑儒

(2)器具變革

石器——陶器——青銅器——鐵器

(3)文字演變

甲骨文——金文——大篆——竹帛書——小篆——隸書

(4)戰爭

涿鹿之戰牧野之戰城濮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鉅鹿之戰

(5)用人

湯(伊尹)周文王(姜尚)齊桓公(管仲)秦孝公(商鞅)

(6)成語(瞭解)

①春秋戰國時期:

負荊請罪、完璧歸趙、紙上談兵、一鳴驚人、圍魏救趙、立木為信、雞鳴狗盜、圖窮匕見、兔死狗烹、遠交近攻、朝秦暮楚、脣亡齒寒、百步穿楊、爾虞我詐、東施效顰、毛遂自薦等

②秦末:

指鹿為馬、破釜沉舟、約法三章、四面楚歌、霸王別姬、背水一戰、運籌帷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河漢界、胯下之辱、一諾千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