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元鈞瓷的特點及其鑑定方法

校園 閱讀(3.11W)

元代鈞釉多數為窯變彩斑釉,少數為窯變單色釉,但是青藍色釉面沒有宋鈞那樣的滋潤,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元鈞瓷的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元鈞瓷的特點及其鑑定方法
  元鈞瓷的特點

元鈞瓷的胎體粗厚,堅硬結實,與宋代為宮廷生產的用品灰青胎鈞瓷完全不同,胎色發黃發白,顆粒粗,小孔及裂隙易覺察。

元鈞由於燒造地域寬廣,不同窯口生產的鈞瓷,胎體質地也不相同,元鈞有一類作品成型修坯比較粗糙,質地像陳年的老瓦,人們稱為瓦胎,其實這種貌似瓦胎的鈞瓷也很堅硬,並不像普通房頂上用燒陶器的普通泥土燒成,也是瓷土的一種,只不過挖泥和燒成達不到一般鈞瓷的水平。由於產地不同,原料成分有差異,燒成工藝和溫度、氣氛控制的不同,燒成的鈞瓷露胎部分顯色有很大差別,所以鑑定元鈞的真偽時沒有宋鈞那樣單純。有的為黃白色,有的為灰白色,有的為褐灰色,有的火石紅現象顯著,有的則淡淡的有一點,有的看不見火石紅現象,但胎體厚重粗糙則是無論什麼胎所共有的,充分體現北方廣闊的黃土地文化濃郁的地區特點。

由於胎體燒結不夠充分,釉質不如宋代時細潤,多閃藍色。釉面又達不到宋鈞時漂亮多彩的顏色,故注重釉面裝飾。有的元鈞的釉層施得很厚,從流釉和胎壁顯露的胎釉交接處可看到釉是反覆多次施的,故光亮度一般均比較好,普遍有乳濁現象。由於釉層厚,流釉、積釉現象很普遍,在器物下腹,釉層的邊緣呈垂珠狀,釉面有蛋白石的光澤,普遍有粗大明顯的棕眼,在積釉的地方有大小不等的氣泡,有的產品氣泡還破裂。鈞窯的地釉為青釉,所以元鈞釉色很複雜,有灰青釉、天青釉、天藍釉、乳(月)白釉、灰褐釉。有的有紫紅斑、褐紅斑、灰黑斑,這些斑紋和釉層流動浸潤,有的像天空中的.片片彩雲,有的像流動的岩漿,與粗獷厚重的胎體、凝厚的釉層很協調地配合,產生一種趣味天成的渾厚凝重的效果。

  古鈞瓷的鑑別

1、看胎質,鈞窯由於是用還原焰燒成的,因此,無釉的胎質表面(主要是器物足部)一般呈醬黃色。

2、看造型,鈞瓷的造型明代以前多為生活用品,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3、看工藝,古鈞瓷製作為手工成型,諸窯是手拉坯和印坯。

4、看釉色,從時代特徵看,鈞瓷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釉色,如唐代是黑釉藍斑,宋代的紫紅花釉,宋元兩代的天青、天藍、月白釉等。

5、看底足,宋代官鈞窯底足一般抹有芝麻醬色釉或較稀薄的青白釉。

  鈞瓷的各朝代特點

在陶瓷燒造史上,傳統的觀點是始於唐盛於宋。禹州鈞瓷同樣始於唐盛於宋。這符合歷史事實,但青瓷開始更早。因為青瓷是花瓷、鈞瓷的前身,禹州根據出土實物可以推出新結論:青瓷始於隋盛於唐,花瓷、鈞瓷始於唐盛於宋,這一論斷會更準確一些。

在禹州,文物管理所以及民間收藏唐代花瓷的數量較多,花瓷的產生為鈞瓷的誕生做了前期基礎工作。花瓷是在天目黑釉上零星施加一些或藍或白或褐色釉料,燒窯時這些零星的釉上釉就會產生窯變,向器物底部流動,產生一些或藍或白或黃或褐色斑點,使釉色有了變化。其實,這些變化既有人為的痕跡,又有自然窯變的成分。人們稱這種由青瓷演變而來的瓷為花瓷,有人稱之為“唐鈞”。的確,這種瓷是鈞瓷的前身,沒有花瓷上的窯變斑點的啟發,窯匠們就難以想到整體上的窯變。這是一種靈感啟迪的作用,因而禹州藝人有了一個了不起的重大發明——鈞瓷窯變。唐代鈞釉是在黑色釉上點綴有大塊的藍白釉斑,或在藍白釉上點綴有大片的黑色釉斑,也有在黑釉上全施藍白釉,其釉色變化黑白藍相間,黑裡泛藍,活潑多變,主要以鐵為著色劑,這種釉瓷古人稱之為“花瓷”。

宋代鈞釉,窯變單色釉,其釉色是在唐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鈞瓷窯工除去在唐鈞釉中的黑色成分,取其藍白色,追求一種雅緻如玉的效果,釉的基本色調為天青色,其窯變色深者為天藍,淡者為月白;窯變花釉,其釉色特點是在青藍色釉面上點塗紫紅色斑塊,燒成後猶如在藍天上出現的彩霞那樣美麗燦爛。

元代鈞釉多數為窯變彩斑釉,少數為窯變單色釉,但是青藍色釉面沒有宋鈞那樣的滋潤,相對而言比較粗放且流動性稍大,有紫紅色斑塊的也沒有宋鈞那樣的層次分明和韻味十足,而稍顯呆板,但由於青與紅二色協調相比,也不失為一種裝飾性很強的窯變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