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錦集十篇

校園 閱讀(3.07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錦集十篇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為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內容的課程,靈活多樣的實踐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示,人際交往和分工協作能力得到提高,遇事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及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得到培養。

二、工作目標:

1.組織教師繼續認真學習《課程改革動態》、《新課程解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與示例》等,通過學習、討論、交流體會,使教師及時瞭解課改動態,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通過教育觀念的改變,使教師能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

2.我們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中,按“主題----方案----實施----總結----拓展”的步驟進行。我們將採用綜合主題活動(以主題帶活動)為主要形式,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們將體現“以實踐為中心”、“以探究為主線”,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1)國小綜合實踐課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於兒童生活實踐經驗,從日常生活中組織學習內容,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絡,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繫學習的原動力。因此,在組織學習內容時,就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搭起一座認知的橋樑。

(2)國小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我們不能將學生囿於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路,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群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3)以學生自主經歷、體驗、探究為主,使學生體驗生活。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經歷和體驗,注重讓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通過不同的途徑去探究、發現、感悟,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把知識學習與人格養成融為一體。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接觸、瞭解社會,對身邊的一些現象進行積極的觀察和思考。學生通過操作實踐,體會到了自己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愉快情緒,也體驗到把書本知識運用於實踐的喜悅,真正達到了體驗生活的目的。

3.加強與他人合作、交流,如怎樣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怎樣理解他人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方法等。分析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得與失,並總結經驗。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是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教和學的程式的。從現實生活中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開始,自主選擇合作學習的夥伴,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選擇成果的表現方式,充分的自由,充分的自主。

(1)植物栽培組的同學種下豆芽,瞭解植物種子發芽的條件。

(2)走進兒歌世界——走進童話世界——走進古詩世界——走進圖書世界

十月份:我們還注重建立組際間的交流策略,通過研究成果展示的形式,將各階段調查研究中學生精心設計的富有創意的照片、充滿童真童趣的調查選單、形式各異的書面的調查表、日記,實錄、體會等進行布展交流。

十一月份:強調每個學科每堂課都要重視學生的經驗的引入和開發,綜合實踐活動在各學科都得到了較好的滲透。如數學教師調查地板磚的價格,查閱了有關裝修知識,讓學生進行了房間、校園、舞臺的設計;語文教師都組織學生的自行出試卷、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展開相關的實踐活動;音樂學科進行了世界著名音樂家、民曲的調查,進行學生作詞作曲的嘗試、中國打擊樂器的調查等;美術學科教師讓學生進行了世界著名畫家的生平、名作、軼事的調查,以及以個人和小組為單位出版學科小報、網上收集資訊等;社會學科老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少數民族風情方面的調查等。

十二月份:組織學生積極地上網瀏覽相關網站資訊,去書店購買或摘抄相關的書籍材料,將自己獲取的資訊上傳到校園網與學習夥伴享,設計社會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總結,還要展開實地的商討,得出設計的方案,最後製作成圖、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完全是學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要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愉悅的同時獲得發展。

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學教研工作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社會、學生、家長和領導滿意為教學目的,以滿足學生終身需求、社會需求為己任,做學生喜歡的老師,辦群眾滿意的教育為工作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工作思路:

本學期將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圍繞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為完成這一目標,我校以教研活動為主攻方向,聽課評課為措施,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進課堂教學質量,以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體素質為目的,落實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高教師的能力。

一、加強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和學習,推進教學教研活動的實施,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今學期繼續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新課程理念的深入學習和領會,加強落實力度,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1、通過教學研究,開展聽課評課,課堂教學開放日等活動,重點規範以下三方面:

(一)“三講三不講”即:講學生易混、易錯、易漏的知識,不講學生已會、自學後能會、講也不會的知識。

(二)“三要三不要”即要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反饋,堂堂反饋,節節落實,“三不要”即不要搞形式、不要無效環節、不要齊步走。

(三)“五體現五不準”即指導學生體現啟發性、差異性、結構性、規律性、拓展性;“五不準”及不準簡單重複、不準機械照搬、不準瑣碎設問、不準一刀切、不準信口開河。

2、聽課評課活動本學期我校將組織兩次,公開開放日活動期中前後分別安排一次。校長主任深入課堂進行聽課評課,檢查規範課堂教學的三點要求,保證完成聽課任務45節以上,其他教師不少於25節,真正通過聽課評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規範課堂模式,減少課堂上浪費時間現象,使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新路子,克服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模式。

二、加強教學管理,規範教學常規。

1、各任課教師認真總結上學期期終考試存在的問題,找出自己的差距,認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2、學校制定出備課作業等檢查制度,本學期大檢查三次,校長主任不定時抽查,並把檢查情況及時反饋,計入教師量化檔案。

3、各任課教師對自己的所任課程都要有“三清”措施即“堂堂清”、“週週清”、“單元清”。特別抓好單元清,語文、數學、英語要有單元清試卷成績、質量分析、矯正措施,做到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早解決,不要日積月累。

4、建立建全學生作業,即課堂作業、練習作業、家庭作業、作文寫字等,都要按要求設定,達到要求的數量和質量,批改要及時,批語要有啟發性,二次批閱要重視面批面改。

三、落實朝陽讀書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農村國小由於條件差,學生刊物、圖書少,所以讀書活動開展不夠廣泛,發展不平衡。針對上述情況,我校將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各班設圖書角,開闢校園讀書角,給學生創設一個有書讀有好書讀的環境,學校內掀起一股讀書熱潮。學校保證學生在校每天一節的讀書時間,定期組織開展學生讀書彙報會、演講會、故事會、閱讀競賽等活動。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完成國小一二年級不少於5萬字、三四年級不少於20萬字、五六年級不少於200萬字的讀書任務,三至六年級並要寫好讀書筆記或讀後感,使讀書活動與語文教學緊密結合,鼓勵在讀書活動中獲獎的學生,使讀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展開,使課內閱讀與課外、校外閱讀結合起來,真正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寫作水平。

四、強化基本功訓練

1、強化教師的普通話訓練,要求師生走進校門說普通話。

2、加強“三字”訓練,全體教師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堅持每週鋼筆字2張,毛筆字1張,粉筆字1次。

3、加強教師的口語交際和基本功訓練,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實際,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可選擇的學習空間和個性充分發展的創造空間,使其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等一些基本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實施形式和主要措施:

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和促進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參與社會的體驗性學習,社會活動的實踐性學習,生活技能的操作性學習等。在每一項活動中,學生要自主設計活動內容,勤於蒐集資料、整理筆記,樂於調查考察、參觀訪問、觀察實驗,善於表演交流、社會宣傳、反思答辯,以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主要措施:

1、選定主題。根據本校實際,可參照以下主題選定:勞技教育、學科整合、網路環境、社會生活、班隊會、文體科技等活動,然後有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教研指導。健全組織,學習理論;明確任務,制定計劃;編寫實施指導方案的框架;檢查實施情況,總結評比。

四、具體工作:

1、開發資源:一是開發學校資源,如開放圖書室、閱覽室;重視資訊科技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二是開發社群資源,定期組織學生社會中進行採訪、調查,聘請家長擔任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設計教案。根據教研室實踐活動方案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擬訂實施教案。

教學進度如下:

三年級:主題活動有<歡樂中國年>。<吃出健康>。<學會保護自己>。<我來學唐詩>。<植物的葉子>。

四年級:主題活動有<尋找快樂>。<我喜歡的動物>。<蛋殼的妙用>。<六一兒童節>。<唐詩世界>。

五年級:主題活動有<擊退煩惱>。<奇妙的種子世界>。<五一節真快樂>。<我愛唐詩>。

六年級:主題活動有<我的指紋>。<清明節>。<挑戰挫折>。<唐詩三百首>。

三年級,四年級本學期各8個主題,全鄉統一五個主題活動,其他的三個由學生自己確定。

五年級,六年級本學期各5個主題,全鄉統一4個主題活動,其他的一個由學生自己確定。

根據上級要求,我們活動的所有過程性材料包括:學生活動方案,學生活動紀錄,學生成果彙編,以及期末學生的自我評價都會按要求完成。作到真正的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2人,男生32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性明確,學習動機強,動手動口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創新實踐能力。但由於地處山區,學生的視野狹窄,見識少,認識事物的能力差,有待於加強培養。

二、本冊教材:

本冊教材共有5個案例,分為:新學期開始了、風、光的遊戲、節日、糧食、環保設計。每個案例分為二小塊,每個小塊又包括“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三、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注重轉化學生的觀念,認識綜合實踐課,以新的學習狀態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三年級學生受年齡和學識的限制,受原來課程模式的影響,接觸社會比較少,一下子全部放開,學生將會束手無策。因此,以主題活動為切入口,學生從大的主題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動的全過程。

五、具體要求: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六、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絡。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以在學習課文前,如查字典確定字義、多音字確定讀音等;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連句成段的兩種方法(總分和並列),有的可在學完課後再次總結,如說一段話的意思。在學法指導時不必過多地講道理,應多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本課程是一項探求在自然常態教學條件下,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力求把這門課作為一像語文、數學一樣的課程要求去實施、去開發,使之常態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開拓一條有助於學校發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學期我們構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資訊科技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國小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模式。繼續開展並利用學校周邊有利環境進行課題開發,力求把實踐學習融入學生生活,體現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理念。

二、具體工作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一是利用校園豐富的植物資源;學校的植物園經過上學期的努力,已初具模型,本學期的重點是讓學生親身參與植物園的開發與利用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每週一節課定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可以把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

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1)在活動的主題、專案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群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專案。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例項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著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5、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三、綜合實踐教學計劃(暫定)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絡。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說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絡為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資訊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為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三、教學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整理與歸納資訊,並恰當地利用資訊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教學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控,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教學方式及具體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裡、社群)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課程的具體實施

(1)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

(4)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六、課程編排及進度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6

本學期我任教六年級一班、二班、三班的綜合課教學。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我任教的六年級三個班的學三百多人,學生在過去的幾年中參與研究了許多課題,有一定的研究經驗,對於研究新鮮事物很感興趣,本學期配合日照提倡的文明主題教育學生做一個文明公民。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環境瞭解的更加透徹。

三、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使學生了解日照的人情風物文化,關心父母的工作環境,關注生活,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熱愛生活。配合日照大力提倡的文明城市主題,教育學生做一個文明人。

2、在能力方面:

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日照的名人,關心日照的未來,關注周圍環境。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路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學生,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絡。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五、內容安排

(略)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更快適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勞技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倡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更多地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教師點撥、指導為導線,以問題探究為主線,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的勞動課,重在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在學校和家庭中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增強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習慣。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由於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而且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針對這種情況,瞭解學生比較困難,但我力爭做每個學生的朋友,瞭解其素質水平,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應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特長和興趣,關心進步慢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動手能力及學習該學科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耐心細緻、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質量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

2、使學生學習一些淺顯的手工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並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4、採用合作的學習形式,創設濃厚的探究氛圍,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合作精神的形成。結合課內知識和課外活動,學以致用,讓學生品嚐成功的喜悅。

5、展示勞動成果,發展學生個性,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起來。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嘗試的過程和創造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活動成果的呈現,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4、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5、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觀的教育,教育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8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我們來看看。

一、學生基本情況:

國小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科技特色,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 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

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 知識目標: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 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寫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 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收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 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創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具體工作:

結合教材開展教學活動。

1. 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 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 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4. 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 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內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綜合實踐活動各指定領域共同的價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絡,注意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延伸。

6. 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五、豐富綜合實踐活動國小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製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六 、存在的問題及想法:

在活動中,由於缺少很多實踐器材,嚴重影響和制約活動的開展,特別是影響到活動質量的提高。在我們農村學校就顯得格外突出,也是急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希望得到國家的支援與幫助,早日把實踐室、實踐基地建立起來,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

總之,本年度我們對學生的活動要加強指導與幫助,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進步與發展,建立創新精神與獨立生存能力。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孩子成長的夯實機與提升機。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 輔導思想

歸納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育學生歸納運用常識的才能,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才能,去體驗和感受日子,培育自己的實踐才能,增強立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綱》為輔導,以實踐為中心,以活動為載體,培育學生立異精力和實踐才能。

二 課程目標

1、使學生取得親自參加研究探究的體驗,形生長於質疑,樂於探求,盡力求知的積極情緒。

2、培育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求才能。

3、培育學生的樂於協作的情感和長於協作的技術。

4、養成勞作觀念,形成一般勞作技術。

5、培育學生的公民意識、參加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力。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日子和社會環境,增加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常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日子的才能。

三 課程內容

歸納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含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作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為歸納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求的學習辦法,這一辦法浸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合作的形狀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校園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時節等,一起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歸納實踐活動。

四 教育辦法

1 注重開展性教育點評辦法的運用。著重點評程序化,注重兒童在活動中的情緒、情感、行為表現,注重兒童活動中支付的盡力的程度,以及程序中的探究、思考、創意等;著重點評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著重質性點評,著重日常調查程序,強化專題性探求程序,建立生長記載袋,實施階段性點評。

2 開發教育資源,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日子空間,把教育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一起關注社會新的開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育走向家庭、社會,真實走進學生的實際日子,表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3 拓展教育空間,不侷限於校園和講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體驗社會日子,在理解和感悟中遭到教育,得到全面調和的開展。

4 注重教育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一起生長。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中的一門必修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社會現實生活、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強調學科間的滲透。我們將以《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力爭滲透綜合性、創新性、實踐性、開放性和自主性等教育思想,推進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入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紮實全面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性課程,其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階段。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⑴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

⑵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⑶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他人與自己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絡。

⑷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⑴認識社會資源,並能有效運用。

⑵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

⑶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⑷力所能及地參與社群服務活動,體會參與社群服務的意義。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⑴注重生活衛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⑵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學會自我保護。

⑶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⑷認識和了解自己,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⑴關注日常生活及周圍環境中的問題,激發探究的熱情。

⑵考察科學發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所必備的精神和品格。

⑶親身實踐,學會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儀器。

⑷嘗試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獲取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三、基本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

1、綜合性

綜合實踐活動在目標上,不單純從知識著眼,而是從人的發展著眼。通過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識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在內容安排上,與社會現實生活、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強調學科間的滲透;在方法上,提倡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是一種體驗教育。要充分挖掘利用各種可供實踐的教育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活動性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針對學生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中強調遵循“開放”原則,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以及教育管理與教育評估的開放。

5、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及指導教師;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能力。教師只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點撥和幫助,不包攬學生的工作。

6、生成性

每一個班級、每一所學校都有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每一個活動開始之前都有對活動的周密設計。但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卻是生成性。這意味著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根據預定目標的機械裝配過程。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 。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四、教學措施:

1、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策略。

實踐活動要做到內容開放、過程開放和方法開放。在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下,通過課內與課外結合,拓寬實踐活動的空間,充實實踐活動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自主和指導相結合的策略。實踐活動要遵照新課程的理念,突出實踐活動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是實踐活動的幫助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要在引導學生主動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能力。

3、學科與學科相結合的策略。將兩種學科、兩種以上學科,融合在一堂課中進行教學,做到學科間的整合,實現“綜合”的目的。

五.活動內容安排

三年級:

珍愛生命,安全第一(通過安全教育,培養國小生安全責任感,逐步形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事件時確應對的習慣,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四年級:

保護環境,低碳生活( 以培養保護環境意識為主旨,正確認識個人、社會、自然之間互相依存關係,幫學生獲得人與環境和諧共處需要的知識技能為目的)

五年級:

中華傳統知多少(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以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修養為目的。)

六年級:

感恩母校(時光如水,歲月如歌。六年的國小生活短暫而又美好,如今,同學們又面臨著一個新的起點,在即將畢業的時刻,你想為母校做些什麼呢?)

六、活動時間安排

二月份:1、召開教研組成員會議,確定各年級、各班級小組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活動。

2、指導學生確立研究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三月份:1、組織老師觀看優秀錄影課,大家談體會。

2、組織一次教研備課活動。

四月份:以五年級課題推出一節研究課並進行交流評析。

五月份:以三年級課題推出一節研究課並進行交流評析。

六月份:1、各教師寫好教學總結,整理教學資料並歸檔 。

2、做好學期總結工作,關於下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