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八年級語文上冊《望嶽》教案

校園 閱讀(2.56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上冊《望嶽》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上冊《望嶽》教案

一、匯入新課

我們偉大的國家山河秀麗,景色優美,名山大川數不勝數。要說山,最有名的當然是“五嶽〞了。那麼,請問大家“五嶽〞分別指的是哪幾座山?哪一座山是“五嶽之首〞呢?〔學生答覆〕

從古到今,為讚美、歌頌泰山,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其中,一位唐代大詩人所寫的一首詩歷來被人們譽為吟誦泰山的壓卷之作。那麼,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呢?作者是如何描繪、讚美泰山雄奇壯麗的景色的?下面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首詩。

板書課題,學生自己結合課下注釋解題,明白是作者近嶽而望,並沒有登山。

二、作家作品簡介及背景介紹

天寶三年,25歲的杜甫科舉不第。當時,他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任司馬,杜甫借省親之機去山東各處遊歷,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那整首詩給你的感受是什麼呢?

三、朗讀詩歌

1、教師配樂朗誦《望嶽》,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本詩的誦讀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

3、學生個別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4、學生齊讀。

四、初步感知詩的內容

1、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學習小組交流,有否疑難及互答〕

2、學生說說詩句的含義。

3、《望嶽》中每一聯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試對此做具體歸納。

五、再次詩朗誦,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想象詩人當時望嶽的情景,出示問題,小組研討。

1、透過第一聯,你可以知道泰山的怎樣的形象?

2、 第二聯,哪兩個詞用得最好?表現了泰山怎樣的形象?

3、 第三聯表現了泰山怎樣的形象?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小組研討展示,教師總結〕

六、拓展延伸

杜甫筆下的泰山是如此神奇秀麗,嚴峻挺拔,那麼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南龍山下,那麼大家用你們手中的筆來描繪一下你心中的南龍山吧!

學生作品展示。

七、課堂小結

八、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

2、預習本課其餘兩首詩歌。

附:板書設計

望嶽

杜甫

寫景 : 一、二句:遠望之景:夫如何、青未了〔綿延深遠、青翠蒼鬱〕

三、四句:近望之景:鍾神秀、割昏曉〔神奇秀麗、巍峨高大〕

五、六句:細望之景:生層雲、入歸鳥〔雲霧繚繞、飛鳥盤旋〕

七、八句:極望之情:凌絕頂、眾山小〔勇於攀登、俯視一切〕

抒發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1、這首詩歌的教學設計能夠熟練地駕馭教材,深入淺出,匠心獨運,別具特色。教學環節的設定井然有序,環環相扣。既表達出學習知識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層次性,又符合學生由簡單到複雜的認知規律。每一處提出的問題難易適中,既照顧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又很好地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板書設計一板多能,既彰顯了詩歌的知識結構和寫作特色,又有助於誦讀詩歌任務的順利完成。總之,其設計最大的特點是層次性和整體性的高度融合。

2、根據新課標要求,“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能夠立足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大膽嘗試,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還學生以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師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平等對

話。此外,在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培養他們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逐步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最終奮鬥目標。當然,由於區域性學生根底差,水平參差不齊,更重要的是筆者對新課程的學習、實踐還處於探索階段,因此還存在許多缺乏之處,①明視訊記憶體在單一性。學生學習方法單一,自主合作探究一以貫之,千篇一律,不能做到方法的

多樣性和靈活性。再如,設計問題的程式化,為保證教學任務按時按量地完成,所有的問題都是教師預先設計,學生討論答覆。沒能真正做到讓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各抒己見。②課堂結構上的缺陷。一節課前鬆後緊,教學過程用的時間多,課堂檢測時間所剩無幾,有虎頭蛇尾之嫌。究其原因,教學內容量太大。可以考慮安排兩課時,參加“學生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完全自學下一篇古詩〞的區域性內容,這樣會更合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