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沙之書讀後感2篇

校園 閱讀(1.85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沙之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沙之書讀後感2篇

沙之書讀後感1

從未接觸過,聽到過博爾赫斯。更別說關於博爾赫斯的作品。在這堂課開始前,一切都是熟悉的。唯有博爾赫斯!讀了十幾年的書了,不曾知道博爾赫斯不知道算不算是膚淺。大師級別的文章也多多少少讀過一些。腦海裡正搜尋著似乎“聽”到的關於博爾赫斯的這個人。

老師的開場白將我思緒打斷!在博爾赫斯的小說中,隱藏在虛構故事中反覆出現的主題往往是時間和永恆,存在的荒謬,個性的磨滅以及人對自身價值的探究和對絕對真理的無望追求。在短篇小說《沙之書》中,那本虛構的《沙之書》——《聖書》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象徵著無窮無盡,小說的主題揭示了人類面對著無限時,進入了無所適從難以擺脫的真實困境。至此將我引進博爾赫斯的世界。

博爾赫斯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本“無限之書”。這本書像沙子一樣無始無終,頁與頁之間總還有其他的頁,無窮無盡。小說最出人意料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沙之書》奇妙特性的顯現;一是“我”將《沙之書》藏在圖書館裡。在作品的開頭,讀者根本不可能想到會有這樣一本《沙之書》;而當讀者讀到小說中間時,也根本不可能想到《沙之書》最後的結局是被藏在圖書館裡。博爾赫斯的小說就是這樣,總是讓人充滿期待和驚喜,讓人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而當讀者讀完全篇,又能有無窮的想像和回味。《沙之書》講述一個波瀾起伏的小故事。雖然短,但並不妨礙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裡施展他敘述的才能。

沙之書讀後感2

通篇讀下來,有小的歡愉,卻沒有大的感動或感悟。

說到底,還是新瓶裝舊酒。舊酒就是西方文化底蘊,僅在《另一個人中》就提到赫拉克利特、《一千零一夜》、基切拉特、塔西佗、《堂吉訶德》、《血欄板》、《成衣匠的改制》、《艾米爾傳》、陀思妥耶夫斯基、達里奧、魏爾倫、雨果、惠特曼。新瓶就是新式的寫作技巧,混雜著幻想、南美風情、神祕主義、跳躍的言語邏輯。這種新式的技巧讓暮氣沉沉的西方文化一次又一次地煥發出光彩,以往的文化仍舊迷人,只是需要像博爾赫斯這樣的`人不斷的擦拭。

小的歡愉就是——如同有人評價博爾赫斯是“作家中的作家”——感覺博爾赫斯像同行者一樣,提及以前的文學,讀過的或者沒讀過的,有一種共鳴感。沒有大的感動或感悟在於自己對神祕主義宗教沒什麼興趣,再者所謂的玄而又玄的哲思其實很難在小說中體現的,必須在哲學體系中經過嚴密的推演才能切實得到,最後真的像沙之書一樣看著無窮盡,實則抓不住,留不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