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中學美術課程的發展性教學評價

校園 閱讀(7.15K)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學校教育評價注入了新的理念。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中學美術課程的發展性教學評價

然而長期以來,中學美術教學評價功能單一,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評價標準單一,過分注重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差異;評價方法單一,過分注重量化評價,忽視質性評價;評價主體“錯位”,學生基本處於被動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保護,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這些弊端給學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也嚴重削弱了美術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如果我們再不重視美術教學評價的改革,就會妨礙美術課程教育功能的發揮。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美術發展性教學評價的實踐中,還存在著某些不成熟的地方,出現了一些不切合實際、追求表面形式的做法。如有些評價方式不追求實效,只追求相關學科的滲透,而忽視美術教學的獨特功能。

筆者以為,中學美術教學評價應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以《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的教育目標為依據,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以激發學生創作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和效能,促進美術教學專業和美術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以下就美術教學發展性評價方法談談本人的探索和實踐體會。

一、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

教學評價方法多種多樣,這就有一個選擇和衡量評價方法的標準問題。在實踐中,筆者試用以下三個標準來衡量:一是看這種評價方法是否有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二是看這種評價方法能否有助於美術教學目標的全面達成;三是看這種評價方法能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實施操作。在這個基礎上筆者還根據學生、教師情況來選擇評價的方法。舉例來說,學生學習檔案袋評價方法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清晰地顯示學生的成長過程,但就目前美術學科的教學實際情況來考察,只能說“暫時難於實施”。原因在於美術教師普遍任教的班級和人數較多,課堂教學實施任務繁重,學生學習檔案袋的設立,無疑會大幅度增加教師精力和時間的投入,難於操作。美術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組成的一個系統。我們決不能為評價而評價,為評價方法這個區域性的優化而放棄美術教學這個整體的優化。因此,評價方法的選擇要堅持促進美術教學整體優化的原則,從實際出發,選擇科學的、恰當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近兩個學期,筆者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採用表格形式,由美術科代表協助做好每位學生的學習評價記錄,使之不僅記錄學生每次課堂作業成績,而且記錄學生整個學習發展過程。評價表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表現、參加美術競賽活動次數和獲獎情況都予以記錄,並作為學期、學年成績綜合評價的參考。這種評價方式雖然還存在著有待改進的地方,但它最大的優點是符合美術教學的實際,便於操作運用,而且確實對學生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激勵作用,從而成為全面評價學生美術課業成就和促進其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手段。

二、確定評價內容和範圍

美術教學評價的內容應包括美術創作和美術鑑賞兩個方面,而評價的範圍則包括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的全部美術教學活動。這就要改變只注重學生美術課業的評定而忽視美術欣賞課和校內外美術活動評價的做法。為此,筆者將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分為課堂作業、學習過程和創作活動三部分,並分別定出各個部分的評價指標:課堂作業──認真而又完整地掌握美術專業知識、技能;學習過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能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發問和回答問題準確和有一定深度,有個人的見解和創意;自主美術創作活動──參加活動的次數和態度,以及作品參賽獲獎情況。相對於以往單一的課業評定而言,以上設立的評價範圍無疑更能合理地反映學生整個美術學習過程的`發展狀況和態勢。實踐表明,完善美術教學的評價內容,拓展美術教學的評價範圍,更有利於美術評價體系的科學構建,促進美術新課程的全面推進,促進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及鑑賞美、表現美的能力的發展。

三、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

學習過程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亦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突出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美術學習過程評價應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尊重學生個體在美術表達和認知上的差異。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美術學習過程的評價應從“甄別性”評價轉向“發展性”評價,從“單一化”的評價轉為“多元化”的評價,以學生個體縱向發展為主,少用或不用整體橫向比較。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心智才能的發展。

筆者任教的八年級級有位學生,各學科成績都較好,唯有藝術學科的學習不夠理想,據他所說是沒有藝術細胞。但實際是他對美術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存在偏科思想。為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引導他對自己進行縱向比較,並用多元的評價方式及時肯定他學習上的優點和進步。如在人像寫生中,他畫的是外公的頭像,雖然造型技能較差,但真實表達了他本人的感覺,而且能把握人物的神情。筆者對此及時給予肯定,使他感到老師的關愛和信任,從而促進了他學習美術的信心和興趣,並逐步改變了他對美術學習的認識。人的智慧發展是多元的,且擁有各自的優勢,蘊藏著發展的潛能,學習過程評價要在發展學生自我完善的內在需要、在因人施評這個方面多下功夫。

四、堅持評價主體和方式多樣化

新課程倡導評價主體多元化,其中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主體的自我評價更為重要,要讓學生學會自我認知、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美術教學的內容是多維度的,其評價方式也必須與之相適應。例如,筆者十分注重在學生創作過程中對他們的作品的題材內容、表達主題方面、創作技巧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引導學生在生活思考、選擇創作素材,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更好地表現創作主題。通過學生的自評、互評及教師的指導性評價,促使學生綜合各方意見而不斷自我修正,力求使創作的作品臻於完美。

又如美術欣賞教學,由於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存在著知識和經驗的差異,這必然會影響欣賞評價的進行。事實上,欣賞審美活動的客觀性並不排斥主體審美感受的多樣性。據此,筆者十分注重學生個體的審美感受和評價,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注意把筆者自己的判斷用推測性和非定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受和評價作品,進行自我分析和思考,並將自己的判斷和他人的判斷進行對照比較,從而看到自己評價的客觀性和與他人評價的差異性。這樣的評價方式能減少評價的盲目性,使評價達到主客觀的統一。另外,教師對作品的評價雖帶有一定的權威性,但要放在學生評價之後。因為教師任何定性的評說都有可能造成學生因缺乏主見而出現人云亦云的現象,使欣賞教學失去原有的審美教育功能。

要特別強調的是,教師務必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將評價變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學生進行自評價有利於他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學生對他人評價也是學習、交流和提高的過程,有助於他更清楚全面地認識自我,培養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與人合作的能力。學生間開展自評和互評,教師不應是旁觀者,而應是參與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在整個評價開展中要起主導作用,這是教學評價有效性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