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絕對高度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整理歸納

校園 閱讀(2.67W)

顧名思義,所謂海拔就是超出海水面的高度

絕對高度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整理歸納

絕對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等高線是地圖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線。山地的五種基本形態: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會認識不同的等高線。)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塗上不同的顏色就可製成分層設色地形圖。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地形。地表的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較高,邊緣較陡。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點是地面崎嶇不平,不同的是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較低,坡度和緩。盆地的特點是:四周高,中間低。世界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剛果_盆地;最大的平原是__南美_洲的亞馬孫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亞洲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_高原;最長的山脈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山脈。

總結:人們就想到只能用一個確定的平均海水面來作為海拔的起算面。海拔也就定義為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高程或絕對高程。

七年級地理下冊複習要點之美洲的地域特點

1.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又被稱為新大陸。

2. 白令海峽是北冰洋與太平洋之間的惟一通道,水道中央有亞洲與北美洲的洲界線,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三線穿過

3.北美洲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型別複雜多樣。

4.南美洲熱帶範圍廣闊,亞馬孫平原分佈著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南美洲溫帶面積不大,沒有寒帶。

5.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脈,東部是巴西高原。

6.墨西哥現已形成以石油工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

7.墨西哥是玉米的原產地,玉米是該國主要的糧食作物。

8.美洲的原住居民絕大部分是印地安人。印地安人屬於黃色人種.

9.中美地峽是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狹長陸地。

10.西印度群島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與太平洋之間。它由12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古巴島是其中最大的島嶼。

11.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表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裂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12.北美洲位於西半球北部面積2400多萬平方千米在各大洲中列第三位

13.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於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

14.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國。

15. 美洲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美國和加拿大是美洲地區的兩個發達國家。

【—七年級地理總結之冷鋒過境】

冷鋒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冷空氣前鋒,它是南下冷空氣的先頭部隊,是影響中國的最常見的天氣系統,冬半年尤甚。

冷鋒過境前:由單一暖氣團控制 氣溫較高、天氣晴朗、氣壓較低

過境時:大風、降溫、陰雨(降水集中在鋒後,鋒前也有)

冷鋒過後會:

1、氣溫:下降

2、氣壓:先降後升

3、降水:鋒後會下雨

4、天氣:轉晴

總結:鋒面在移動過程中,若暖氣團起主導作用,推動鋒面向冷空氣一側移動,這種鋒面稱為暖鋒。在我國暖鋒常出現於氣旋中心的東側,而且多與冷鋒成對出現,暖鋒過境時一般除伴有陰雨外,氣壓也降低,氣溫將升高。

【—七年級地理總結之大陸橋運輸】

為適應環球貿易發展的需要,以海運為主的國際集裝箱運輸已成為主要運輸方式。

其亞歐航線需要通過蘇伊士運河,亞美航線有時要通過巴拿馬運河。 其實,在海洋和海洋之間,還有許多橫貫陸地的鐵路。美國東西海岸港口間有鐵路連線,亞洲運往東海岸的集裝箱,如果在西海岸港口換裝火車運往東海岸港口,可省去經過運河的過河費用。橫貫東西海岸的鐵路在美國有5條;南美洲有1條,它由南太平洋東岸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南太平洋西岸智利的聖地亞哥;南亞印度半島有1條,東海岸加爾各答到西海岸孟買,全長約2000公里。 這種橫貫大陸連線海洋的鐵路通稱為大陸橋。世界上最長的大陸橋要數亞歐兩洲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口岸的第一亞歐大陸橋和第二亞歐大陸橋。 第一亞歐大陸橋由東西兩段組成,東段由俄羅斯東岸海參威(符拉迪沃斯託克)~莫斯科,西段由莫斯科通往歐洲各國港口,1974~1984年又修了一條平行東段的北西伯利亞鐵路,由東岸的蘇維埃港~莫斯科。 第二亞歐大陸橋由中國段和歐洲段組成。

總結:經計算,第二大陸橋比海運(經過蘇伊士運河)每單位運輸可減少里程。

【—世界之四國石油】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讀四個國家區域性地區簡圖(如下圖),回答50—53題。

50.際市場石油格上漲,四國為了保證石油的長期穩定供應,你認為可採取的應對措施是

A.甲國大量動用石油戰略儲備 B.乙國可從其東面鄰國大量進口石油

C.丙國利用其極為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以替代石油

D.丁國利用甘蔗等生物原料大量生產乙醇以替代石油

51.某跨國服裝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國中較為合適的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52.a、b、c、d四地發展工業的共同優勢條件是

A .人力資源充足 B.煤炭資源豐富 C.海運便利 D.技術先進

53.為促進c、d兩地鋼鐵工業的發展,可以

A.從國外引進技術、資金、人才 B.從國外大量進口煤炭、鐵礦石

C.分散佈局,以節約成本 D.縮小規模,以適應市場

總結:今天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由於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許多人擔心石油用盡會對人類帶來的後果。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七年級地理之區域規劃的時代要求】

傳統的以單個城鎮為中心視點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與思維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這一新境況。所以有了區域規劃新時代的要求。

(1)自由市場的失敗

市場經濟的理性對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它對保證城市與區域持續發展的非經濟資源(生態環境、社會文化、公益行為等)則並不偏好,甚至對區域內的惡性經濟競爭(爭奪市場、重複建設、諸侯經濟等)也無能為力。市場環境中無數個體理性的疊加並不等於區域發展的整體理性。在這種情況下,區域規劃成為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力量的雙向共同需求。當然,此時的區域規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制定一種區域有序競爭、長遠發展的“遊戲規則”,或者說是達成一種區域發展的契約。

(2)區域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加速

經濟的網路化及迅速發展的交通、技術體系支撐,使得區域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空間演化的主導趨勢,由此帶來了對區域整體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生態共存共生、設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傳統的以單個城鎮為中心視點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與思維模式,已經無法適應這一新境況,因而區域規劃日漸體現出其無法替代的價值。

(3)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將激烈的競爭擺到了每個地域發展單元面前,也給它們帶來了無比廣闊的空間。為了能在這個全球競爭體系中佔據更高的地位,強化區域內的聯合(形成更多的全球區域Globle Region)就自然成為政治權力機構與經濟發展機構的主動要求。地區的競爭優勢往往是通過一個高度地方化的過程而產生並持續發展的,在全球化與地方化趨勢並存的世界經濟中,建立根植於本地社會文化的區域創新網路,是很多國家、政府為增強國家競爭優勢而選擇的一種重要的彈性政策措施。目前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不同程度地捲入了區域集團化的浪潮,其成員單位大多已超出城市的範疇,空間經濟協調組織尺度亦已擴大到國家間層次。新馬印尼增長三角(Sijori)是最著名的跨國區域集團之一,區域內各個城鎮將通過產業的協調分工、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高密度基礎設施的聯絡,構成一個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區域整體。歐盟正由政治、經濟一體化邁向空間一體化,編制的“歐洲空間展望計劃”已取得重要成果。我國珠江三角洲也正在積極建構港深一體化、粵港澳一體化等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可以說,新背景中的區域規劃已經不再侷限於解決區域內部的具體問題,而更具有了增強區域自身吸引力和競爭力以獲取更多發展機會等自身形態以外的內容,即區域規劃更多地具有了空間政策的內涵。

 總結: 由此可見,區域規劃的再興乃是時代的必然。

【—七年級地理總結之黃海海底地形】

黃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個邊緣海,位於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黃海平均水深44米,海底平緩,為東亞大陸架的一部分。注入黃海的主要河流有鴨綠江、大同江、漢江、淮河等。

黃海的海底地形

黃海為一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閉淺海。海底地勢由北、東、西三面向黃海中央及東南方向傾斜,但坡度不大,平均坡度為1′21″,地勢比較平坦。深度由東南向北逐漸變淺,如同一個口朝南的簸箕。它有一個明顯的由東南向北的低槽——黃海槽,海槽水深60~80米,自濟州島以南開始沿黃海中部向西北伸延,分別進入北黃海、青島外海和海州灣。

黃海近岸水深多在60米以內,唯南黃海中央及東南水深在80米以上,最深處在濟州島北側,水深103米。黃海平均水深44米,其中北黃海平均水深38米,南黃海平均水深46米。

黃海西岸的蘇北海岸是一片廣闊的灘塗、淺水地帶,水深不足20米,並有一些水下三角洲,如古黃河水下三角洲及長江水下三角洲等,因此淺灘、沙洲很多,如大沙、北沙、金家沙、郎家沙、勿南沙等。黃海東側朝鮮半島沿岸的水深大於西側沿岸,北部有許多與海岸近於垂直的水下沙脊,南部島嶼林立,水下地地形複雜。黃海南部地勢向東南傾斜,但存在幾個水下小岩礁,如蘇岩礁、虎皮礁等,它們與濟州島聯成一條東北向的島礁線,構成黃海與東海的天然分界線。

總結:在黃海南部,東起韓國濟州島,西至中國長江口一線是黃海和東海的分界線。在黃海北部,中國威海與大連連線為黃海與中國渤海的分界線。黃海漁場名聞遐邇。中國、朝鮮、韓國及日本的拖網漁船均來此開發豐富的水底魚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