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

校園 閱讀(2.48W)

國中歷史點多面廣,從學習七年級上冊的知識開始,很多學生就開始為歷史知識的學習感到苦惱。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歷史上冊必備知識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

一、從公天下到家天下

1、禪讓的傳說:堯舜禹時期,以原始民主的方式推薦首領的慣例。

2、大禹治水:採取“疏”的方法,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終於降服了洪水。後人常有“三過家門而不入”:來形容公而忘私的獻身精神。

二、上古三代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771年)

1、夏 時間: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末

建立:啟 滅亡:桀

特點: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

2、商 時間:公元前16世紀末—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

建立:湯 滅亡:商紂王

政治大事:“盤庚遷殷”

特點: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出土文字證實的王朝

3、西周 時間: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建立:周武王 滅亡:周幽王(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犬戎,殺幽王,西周滅亡) 都城:鎬

強盛: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強了統治。

三、東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邑)

1、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春秋五霸:齊桓公(首霸) 宋襄公 晉文 公 秦穆公 楚莊王

2、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我國完成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的主要形式:變法(最早變法:魏國 收效最大:秦國)

3、水利工程——都江堰: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守李冰主持 功能:防洪 灌溉 蓄水 結果:使成都平原約300多畝的良田變成肥沃的良田。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歸納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夏朝興衰:(約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標誌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⑴啟承禹位:啟,夏王朝的第二代國王,他繼承其父禹的位置,

從此,世襲製取代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⑵政權地點:陽城。

⑶政權性質:奴隸制政權。

⑷滅亡:公元前1600年,最後一個國王夏桀暴虐,被商湯所滅。

二、商朝興衰:

⑴建立:①時間:公元前1600年,②建立者:湯。③主要名臣:伊尹。

⑵盤庚遷都:①君主:盤庚。②都城:殷。所以商朝也稱殷朝。

⑶滅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商軍陣前倒戈),商紂王(使用炮烙,“以酒為池”“懸肉為林”)鹿臺自焚而死。

三、西周興衰:

⑴建立:①時間:公元前1046年。②建立者:周武王(周文王任用姜尚,重視農業,國力逐步強大,為武王伐紂和建立西周了奠定基礎)。③都城:鎬京。

⑵滅亡:①公元前771年。②君主:周厲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道路以目”)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⑶實行分封制。

四、分封制的實行

⑴目的`:為了鞏固統治。

六個等級:國王、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⑵內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②

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周天子作戰。

⑶影響: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東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戰國,因各諸侯國連年相互爭戰而得名,戰國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和戰國是我國奴隸社會瓦解和封建社會形成時期。

二、春秋爭霸:

⑴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五個霸主。

⑵齊桓公稱霸:①任用管仲為相(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實行改革,使齊國富兵強。②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周天子派人蔘加,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⑶晉文公稱霸:①通過整頓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成為北方一大強國。②在城濮之戰(“退避三舍”)中大敗楚軍,成為中原霸主。

⑷楚莊王稱霸。

⑸春秋爭霸的影響: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但在此過程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出現了統一的趨勢。

三、戰國七雄:

⑴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⑵方位:齊——東方;楚——南方;秦——西方;燕——北方;趙、魏、韓——

中央(由北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