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五柳先生傳》八年級語文下常考知識點歸納

校園 閱讀(2.64W)

  1、 文學常識: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又因為官清謙,世人尊稱靖節先生。:東晉時期偉大的詩人、散文家。《五柳先生傳》出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桃花源記〉〉,詩有《飲酒》《〈歸園田居〉其三》,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五柳先生傳》八年級語文下常考知識點歸納

  2、 人物欣賞:

(1)五柳先生的形象: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的的追求,安貧樂道,,率真自然,不慕榮利,厭惡官場、不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

(2)第一段:寫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從三方面描寫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二是: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三是: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3)第二段:讚語(五柳先生精神風貌) 對“五柳先生”的評價: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率真自然,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自畫像。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不追名逐利,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現實,隱居起來,不去撞擊社會矛盾的思想是消極的。

(4)本文與,《醉翁亭記》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麼不同?

五柳先生:在飲酒中自得其樂,並忘卻榮辱得失。

醉翁:借飲酒助山水遊樂之興。是與民同樂。

五柳先生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現了陶淵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安於貧窮的生活。

(5)中心:本文從陶淵明的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揚了他不慕榮利,厭惡官場、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安貧樂道的精神。

(6)“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

“五柳先生”之號得來的原因是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他是什麼地方人,姓甚名誰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稱“五柳先生”。作者說不知他是誰,其實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7)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

這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8)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正因為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

(9)如何理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讀書有心得體會時,便沉溺於書中而忘記了飲食。這形象地說明了作者 “好讀書”是真正的喜愛讀書而不是裝模作樣。

(10)五柳先生的三大愛好反映出他怎樣的精神品質?

A“好讀書”是一種求知的滿足與精神享受,這是他不追求名利的體現。

B飲酒。他飲酒時“造飲輒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

C著。其目的“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這與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鮮明對比,突出他身處汙濁社會而保持高風亮節。

(11)怎樣理解“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不和別人虛情客套。這說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禮節置之腦後,是一位獨立於世的`高風亮節之人。

(12)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怎樣的形象?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

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

三是著。“常著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過這種種敘述,把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3、 名句及成語:

(1)不求甚解:現指:只求懂個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過分下功夫。

(2)不慼慼於貧,不汲汲於富貴。意思:不為貧而憂慮,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4、 重點實詞:會意: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意旨) 親舊:親戚、朋友。 造飲:到、往。到別人家裡去喝酒。期:希望,願望。環堵:周圍環著四堵牆。 蕭然:冷冷清清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結;打補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慼慼:憂愁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茲若人:此人。儔:朋友,伴侶。觴:酒杯。 嗜:愛好,喜歡。(看課後註釋)

  5、 重點句子翻譯:

(1)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利祿。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到別人家裡去喝酒,一來、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讀書,不求甚解:喜歡讀書,但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下功夫。

(4)常著自娛,頗示己志:經常寫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銜觴賦詩,以樂其志: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

  6、理解背誦:《五柳先生傳》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讀書,性嗜酒,著。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讚揚五柳先生的高潔人格並且與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文中引用黔婁之妻的話以表明心志的句子) 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其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

(4)文中描寫“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詩句是: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5).表現作者性格的句子是:閒靜少言,不慕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