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九篇

校園 閱讀(8.05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啟示、劇烈、小心翼翼、操縱、跳躍、掙扎、距離、紐約、抉擇、實踐、獲得等詞語。

2、朗讀與默讀課文,體會作者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培養學生的語感。

3、教育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做誠實守紀的人。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釣到鱸魚和放回鱸魚的心情變化。

【教學難點】

聯絡上下文內容,體會從釣魚中受到的啟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導語:

知道詹姆斯·蘭費蒂斯嗎?他是美國的一位著名的建築師,他為我國廣大讀者所瞭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築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無人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選入課文時題目改為《釣魚的啟示》(板書課題)我們一起把課文的題目讀一遍。

2、理解題目意思:

師:啟示是什麼意思?課文題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瞭解課文

學習生字詞:

1、生字讀音:

這篇課文的生字多達20字,而且有的很難讀。所以啊,我們就從檢查生字的讀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會讀了,大家有信心嗎?

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詞串,請自己讀一讀。

課件顯示:

放好魚餌 丟擲釣線 湖面漣漪 耐心等待

魚竿劇抖 大魚掙扎 小心翼翼 操縱釣線

魚躍不已 筋疲力盡 拉魚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無果 不容爭辯 放魚回湖 依依不捨

月光如水 獲得啟示 遇到誘惑 思父告誡

道德抉擇 簡單問題 道德實踐 勇氣力量

師依次指劇躍抉掙獲等字,指導學生學習。

2、部分詞語的意思:

詞串中的詞語,有什麼不明白的,請提出來。

(重點指導乞求不容爭辯誘惑告誡抉擇等詞語。)

3、課文內容:

生字詞掌握得這麼好,課文內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誰來告訴大家: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別急,再看看課文才回答)

板書:

釣魚放魚啟示

三、深入體驗課文情感

1、初步瞭解情感:

從對課文內容的瞭解可以看出,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瞭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到了課文中的什麼情感。

2、提問,隨機指導,擇要板書:

如:得意 依依 不捨 感激

(對獲得啟示以後感激的情感的體會很難,學生可能說不出來。在學生真正說不出來之後,可以暗示:明白了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後,我對父親是什麼情感啊?)

四、深入體驗我的情感

1、自讀: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變化的,釣到大鱸魚時;把魚放回湖裡時,得到啟示是。

請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我的情感變化的語句,並用()表示。

2、指導與交流:

⑴ 出示語句:

師:課文哪些語句,寫從釣魚到放魚我的情感變化?

(學生說完,課件顯示有關語句。)

⑵ 釣到大魚時的心情:

指導:在朗讀種體會,聯絡《江上漁者》體會。

(語句: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⑶ 把魚放回湖裡時的心情:

指導:逐句指導,在朗讀種體會,在想象中體會。

(語句: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當父親再次要我把魚放回湖裡時。)

可是不會再釣到這麼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竟然哭出了聲。

我又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裡去。

五、父親的情感

1、自讀:

我們體驗了兒子從釣到魚到放魚回湖的情感,父親呢?把大鱸魚放回湖裡,他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在課文什麼地方?

2、交流與指導:

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裡,父親的態度和我又什麼不同?在課文的哪些地方?

(課件隨機顯示有關語句。)

3、逐句指導:

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

指導:從得字你體會到什麼?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指導:從父親平靜的語氣從中體會到什麼?

儘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的餘地的。

指導:不容爭辯什麼意思?

板書:

不容爭辯

請看看課文中的插圖,體會體會。

(課件顯示插圖)這是當時的情景。兒子從父親不容爭辯的聲音中,領會到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正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脣裡取下來。

請展開想象,當兒子向父親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時候,父親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我當兒子,誰來當父親?

(師生合作表演。)

從父親不容爭辯你體會到什麼?

4、討論:

師:父親要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裡,態度為什麼那麼堅決?父親做得對不對?為什麼?先在小組裡討論,然後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小結,留下懸念

師:在鱸魚捕撈開禁前的2個小時,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卻在父親的堅持下,又把它放回湖裡。這一過程並無人看見。小時候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發生的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啟示?會怎樣影響我的成長?我為什麼對父親滿懷感激之情?這些內容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七、課外作業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後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我 父親

釣魚 得意

放魚 依依不捨 不容爭辯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

啟示 拋(出去) 劇烈 小心翼翼 操縱 跳躍 掙扎

沮喪 紐約 抉擇 曾經 實踐 獲得

(聽寫完後對照大螢幕,那幾個字寫錯了。一個字連詞寫2遍。)

2、學習釣魚部分的體會:

師:從我釣到大鱸魚到把它放回湖裡的心理變化,你體會到什麼?

從父親要我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裡時態度的堅決,你體會到什麼?

答題要點:

⑴ 要把釣到的魚放掉很難很難。

⑵ 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二、學習課文後半部分

1、默讀思考: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啟示?你是從課文什麼地方體會出來的?

2、學生讀書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

三、交流與指導

1、提問: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得到什麼啟示?誰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學生回答完,課件出示:

轉眼間34年過去了,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其中,但是,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劃上橫線。

2、輕聲齊讀帶橫線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的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魚指的是什麼?

(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4、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這句話什麼意思?

指導:剛滿11歲那年,我在鱸魚捕撈開禁之前2小時釣到一條大鱸魚,是留下來還是放回湖裡,是道德問題嗎?

(因為把還沒到捕撈鱸魚時間,把釣到的鱸魚留著,就是錯誤的;而把鱸魚放回湖裡,就是正確的。道德認識、道德抉擇就是這麼簡單。從作者放魚回湖心情的沮喪,可以看出實踐道德很難,實踐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魚,放棄個人利益。)

5、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從這句話體會到什麼?

指導: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是什麼教育?(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這句話是說,從小得到嚴格的道德教育,就會有勇氣和力量去實踐道德。)

6、小結:

用自己的話填空:作者從34年前那個夜晚釣魚的經歷中得到的啟示是: 。

7、指導朗讀這段話。

8、課件顯示:

拓展: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經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誘惑,也就是像這位作者所說的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你遇到過誘惑嗎?遇到誘惑時怎麼做的?

比如:

在家裡: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采,是完成作業還是看電視?你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選舉班幹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

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四、課外拓展

蒐集有關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鳩: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附板書設計

釣魚的啟示

嚴格教育

道德實踐

勇氣和力量

【設計說明】

《釣魚的啟示》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選擇這篇課文教學,是為了探索深文淺教的教學方法,即對蘊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課文,如何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以及如何優選組合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和釋化疑點,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1、確定淺教的教學目標:

⑴ 學段閱讀教學特點是確定如何淺教的主要依據:

第二學段,這時學生的朗讀能力已基本形成,語言發展也初步規範,內部言語的心理機制也開始成熟。因此,應將教學重點放到以默讀、感悟為主要方式的語段訓練上,同時進行言語表達和語感訓練。其中,言語表達主要是指用規範語言簡要概括資訊的表達能力,語感訓練則是通過對典型語例的精緻化教學,以課文的思想情感為背景,感悟體驗不同言語表達形式的作用和差異。第二學段仍要加強朗讀教學,但與第一學段不同,主要是通過典型語句的朗讀比較,感悟句段內的語言組合規律,以發展良好的語感心理圖式。

⑵ 文字的重點與難點要根據淺教的原則確定:

文字解讀的重點和難點,不一定就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釣魚的啟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啟示,而不是釣魚過程中的放魚。但根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目標,把釣魚過程中我的心情變化的語句作為教學的重點,既要求感受體驗,也要求熟讀積累。啟示,只作為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理解。

⑶ 學生的真實起點:

學生的真實起點,一是指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徵。學習內容的難度超越學生心理特徵,學生學起來必定是困難重重。二是指學生已經知道什麼。美國奧蘇伯爾編著的《教育心理學》指出: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曰: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可見,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非常重要。對第二學段的學生來說,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聯絡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才能化難為易,學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釣魚的啟示》這類課文所蘊含的哲理。

2、優選組合淺教的教學方法:

⑴ 降低起點層層突破:(逐步提高)

剛開始唱歌時調子起高了,就難以唱下去。教學也是這樣,一開始,把起點定的很高,隨著教學難度的提升會使教學難以進行下去。深奧的課文,起點定得低些,然後逐步提高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比較順利。揭題時,是引導學生關注釣魚還是啟示,起點是不一樣的。如果一開始就關注啟示,抓住啟示的語句學習,遵循的是從理性到感性,學生學習會感到困難重重。一開始從釣魚入手,體會放掉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肅,再來感悟得到的啟示,遵循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⑵ 以讀為主、讀中體驗:

對深奧的課文,更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體驗。教學中讀的引導,有篩選主要資訊的默讀,如找出表現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父親要我把魚放回湖裡的語句,我得到啟示的語句等;有在體驗中的朗讀,如讀我的心理變化以及父親態度的語句等。

感悟體驗方法的引導力求符合文字特點。一是運用整體感受法。課文中父親和我的人物形象豐滿、意境悠遠、意象豐富,初讀時引導學生整體感受父親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體驗法。課文對我的角色著墨多,形象鮮明;父親的角色著墨雖然不多,但對子女嚴格進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朗讀與感悟中體驗。三是想象體驗法。對我再次向父親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導學生想象:兒子向父親乞求,會怎麼說?四是移情體驗法。父親的不容爭辯,引導學生移情體驗:你就是父親,當年兒子投來乞求的'目光時,你會不容爭辯地說些什麼?

⑶ 引導思維,問題解決:

閱讀的本質是思維,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外問題解決。

如,《釣魚的啟示》以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

問題一: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裡,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

問題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度那麼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

問題之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麼啟示?引導聯絡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並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絡生活,通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對啟示的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交流閱讀名著的收穫。

2.積累有關四大名著的歇後語。

3.瞭解《西遊記》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討論

1.在本組學習過程中,你喜歡那一個人物,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2.分小組就共同感興趣的人物交流分析:這個人物的外貌、性格、語言等等

3.喜歡他是為什麼?除了課文中的這些情節,你在課外閱讀時,還有哪些有關於他的描寫?

4.全班交流

5.性格比較:廉頗與藺相如

他們各自的性格怎樣?有什麼特點?除了書上的這個故事,你平時閱讀中還發現他們倆有什麼特點?

6.作者是怎樣圍繞這樣的性格特點來寫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語言又是怎樣的?(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二)小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人,他的經歷不同,對書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樣,關鍵在於要讀出自己的理解。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瀆課文歇後語。

2.與同桌互讀,爭取背誦。

3.談談自己對歇後語的理解。

4.情景造句練習。

5.列舉自己知道的有關四大名著的歇後語。

三、課外書屋

1.介紹《西遊記》

2.交流自己對《西遊記》的認識。

3.教師介紹《西遊記》在世界上,特別是在東亞、東南亞的影響。

4.談談自己在看《西遊記》過程中的趣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閱讀課文,感悟雷利與爸爸訣別時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戰爭的決心。體會他從心底裡迸發出的讓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時間:1課時。

三、教學準備:開展世紀回望,百年戰場的活動:收集有關戰爭的圖片、資料,對戰爭的殘酷性有所瞭解,擴大學習本課的知識背景,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

(一)匯入 新課。

1、讓學生彙報課前收集的資料。

2、師述導語 :當人類滿懷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紀的時候,戰爭卻仍在這個星球繼續......願這些戰爭的畫面能夠到此靜止、凝固--成為歷史。這就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詞句,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儘量自己動手掃清障礙。

2、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輪讀課文,理解生詞意思。

(三)再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 自由讀課文第一段,討論:祕書長為什麼評價他爸爸是一個卓越的觀察員?

(2) 齊讀。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 學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要怎樣讀?為什麼要這樣讀?

(2) 指名讀,評議,練讀。

(3) 全班練讀第二段,讀出雷利與爸爸依依不捨的語氣。

(4) 學生自讀第三段後,用悲傷的音樂作背景,讓學生配樂朗讀。

3、學習課文第三段。

(1) 師述:爸爸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了,作為兒子的我怎樣呢?

(2) 自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雷利的決心與呼籲。注意用上瀰漫、威脅、嬌嫩、比例失調、制止、充滿等詞。

(四)齊讀全文。

(五)注意書信的格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能正確判斷兩數之和的奇偶性,並利用兩數之和的奇偶性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感知兩數之積的奇偶性。運用所學知識和已有的經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驗證尋求兩數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斷方法,體會用“數形結合”解釋數學問題。

重點:正確判斷兩數之和的奇偶性。

難點:自主探索判斷兩數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並驗證結論。

教學準備:數學

教學過程

(一)摸獎遊戲匯入

摸獎規則是:擲骰(tóu)子得到點數A,就從標有數字A的格子向後走A格,每個格子裡都有獎品,走到哪一格,格子裡的獎品就是你的。(出示圖)

摸獎後發現,得到的獎品的價值都是低於摸獎的費用,貴重的卻一個都摸不到。

手氣差?還是有貓膩??

通過今天的學習,能不能弄清背後藏著一些什麼呢。剛才出示的課題是什麼?誰能說說

出示課題:和與積的奇偶性

看到課題,(板書:奇偶性)思考:什麼是奇偶性?能說說你的理解( “和”與“積”其實就是得數,“奇偶性”就是它是奇數還是偶數),我們是怎樣判斷奇數和偶數,也就是它們的特點是什麼?(說明:我們今天研究的數都是一些不是0的自然數的和與積)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和與積的奇偶性是誰決定的,是否會否存在一些規律。

(二)自主探究,指導交流

1.研究和的奇偶性

猜想:誰能決定著和的奇偶性(板書:和),怎樣驗證?(列舉,加數的奇偶效能否決定和奇偶性)

2.填表

出示:任意選兩個不是0的自然數,求出它們的和,再判斷和的是奇數還是偶數(也就是和的奇偶性)。

學生完成表格,並彙報填寫結果。(選三個算式填寫)

你選的兩個加數是奇數還是偶數,相加後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學生回答,板書:奇+偶 奇、奇+奇 偶、偶+偶 偶)

有和他列舉的一樣的嗎?也是……結果和他說的一樣嗎

3.這個結論看來像是正確的,老師還有點懷疑(在板書空格處加上“?”),在同學們完成表格時老師就在思考:剛才用的是“列舉”能不能嘗試其他方法呢,畫圖也是發現規律的好辦法啊。

圖示法(用奇數和偶數的特徵來判斷)。

因為奇數除以2餘1,偶數除以2沒有餘數,所以奇數加偶數的和除以2仍餘1,所以奇數+偶數=奇數。

看來大家理解有點困難,用畫圖表示:

“奇+奇”“偶+偶”的和的奇偶性,除了列舉,我們也能通過奇數和偶數的特徵來判斷

(三)回顧與反思

通過列舉和畫圖我們驗證得到和的奇偶性的規律,看看老師表裡填的是哪些數,它們的和是否和你們判斷的是一樣(分三種情況出示,奇偶、奇奇、偶偶,實際上找的是一些大數來驗證。)。

現在可以把板書改一改了吧(把板書中 “?”改成“=”)

和是奇數還是偶數與誰有關係?看來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有些數學知識的學習就是要有猜想,再通過舉例來驗證(板書:舉例、驗證)

(四)運用與拓展

1.老師開啟數學書,學生猜想:左右兩邊頁碼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任意兩個相鄰的自然數的和呢?你能通過發現的規律說說原因嗎?(三個連續的自然數的和)

寫出三個連續自然數連加求和,和是奇數還是偶數?你能用學到的規律解釋嗎?(出示:(1)奇+偶+奇、偶+奇+偶)

我們寫出的三個連續的自然數是兩奇一偶、或一奇兩偶,如果是三個任意自然數,那還會出現什麼情況?學生舉例,(出示:(2)奇+奇+奇、偶+偶+偶)驗證:再寫連加求和,說出和是奇數還是偶數,你的算式中有幾個奇數幾個偶數?在這些算式後面再增加一個偶數,和是奇數還是偶數變了嗎?換成增加一個奇數呢?看來和是奇數還是偶數與加數中奇數的個數有關了,有什麼關係?(出示:加數中有1個、3個、5個……奇數時,和一定是奇數。加數中有2個、4個、6個……奇數時,和一定是偶數)

2.1+3+5+…+27+29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解題的關鍵是什麼?

小結:我們通過列舉或畫圖發現兩個數的和的奇偶性的規律,接著研究多個數相加又發現和是奇數還是偶數與加數中奇數的個數有關,什麼關係,說說。

3.出示:1×3×5= 8×4×10×2= 1×2×3= 3×5×7×2=

輕鬆一下,口算判斷積的奇偶性(一題一題的出示,再板書一道大數目相乘算式判斷,算不出,能判斷嗎?),整體出示四道口算題。

觀察:這些算式有什麼不同?什麼情況下積是奇數?什麼情況下積是偶數?

解釋:算式中有偶數,那一定是2的倍數,則積就一定是2的倍數

小結:從積的奇偶性規律探索過程中清晰的發現:我們多寫一些算式進行比較後,就能發現規律;而從不同的算式中發現共同的特點是我們要掌握的能力;這實際上也是告訴我們,通過舉例,並驗證是發現規律的好辦法。

(五)全課總結,交流收穫

1.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2.(1)補充:五(11)班56人,如果男生人數是奇數,則女生人數是奇數還是偶數?如果男生人數是偶數呢?

(2)說明:摸獎遊戲內幕。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文字分析】

《搭石》用平實的語言展現了一種樸素的美,一條小溪,幾塊石頭,一群人從文字中緩緩走來,組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設計思路】

1、只有品析式的教學風格才能與文字和諧美相得益彰,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指導學生落腳在一個品字,而要收穫在對平凡美的體悟與認同上。

2、尊重學生認知,關注個性體驗,引導學生思維,創設積極健康的課堂氛圍。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二、自學課文,初識搭石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交流。

4、補充:

文中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三、研讀課文,自主品位

1、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交流品讀:

⑴ 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一行人走搭石的相關句子。)

理解: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想象感受音樂美和畫面美。

指導朗讀: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讀出詩一般的意境。

⑵ 出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

(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的相關句子。)

幫助學生理解:能談談你對這幅畫面的感受嗎?

(家鄉的人能夠互相地謙讓。)

指導朗讀。

⑶ 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年輕人和老人走搭石的相關句子。)

3、理解伏和理所當然兩個詞。

4、透過這個伏字,你看出了什麼?

(敬老。)

5、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看出了什麼?

(這已經積澱成山村淳樸的鄉風、民風。景美情更美,這更是家鄉的。)

6、讀課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

四、激發想象,練習表達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殘疾人來走搭石假如假如誰總會怎麼做,人們也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呢?發揮你的想象,先寫一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簡潔自然純樸真實的語言,字裡行間,意蘊幽長。通過生活中最簡單的一個表情微笑,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整個社會大家庭更加和諧。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人性的呼喚。

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瞭解生字,正確讀逝、隆、頓、轉瞬即逝、善良淳厚這幾個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瞭解詩歌的表達方式。

3、使學生知道微笑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當和諧相處。

課前準備

多媒體、錄音帶

課時

2課時

板書設計

微笑

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

時間很短,留下美好回憶

無論窮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請別人用微笑表示寬厚

發出倡議永遠微笑吧

教學活動設計

一、情境匯入

1、教師播放錄音帶《歌聲與微笑》。

2、聽了歌曲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1、教師播放錄音,提要求:

(1)本文為什麼以《微笑》為主題?

(2)課文中幾次提到微笑?

2、檢查課後生字、詞語

特別提示形近字:逝與浙隆與窿頓與噸

(二)再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詩人為什麼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你是怎樣理解?

2、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談談自己的看法。

3、教師指導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相似的關鍵語句,啟發學生聯絡實際談對文中詩人為什麼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證的理解?

4、文章前五個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美好與幸福,讓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有時一個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筆鋒一轉,提示我們我忘記對你微笑,你能否給我一個微笑?這應該是本文中的經典,告誡我們彼此之間要相互理解,和諧相處。

三、拓展延伸,暢所欲言

1、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你曾感激的接受過別人的微笑嗎?

2、學生聯絡實際談經歷。

3、學生把談到的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寫下來。

作業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課文。

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感受微笑的重要意義,並隨時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微笑

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

時間很短,留下美好回憶

無論窮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請別人用微笑表示寬厚

發出倡議永遠微笑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展示積累

選擇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誦給同桌聽。

賞讀“可愛”,晶“情”動“情”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從哪些方面感受到“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又是從哪些描寫體會到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的?

2、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a、觀察插圖,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b.將課前收集的有關老舍先生酷愛花草的資料與他“放任”小花貓淘氣的描寫進行對比, 以加深感受。

c、聯絡語境理解“開闢…‘生氣勃勃”。

3、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把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總體梳理,迴歸全文

1、小組討論:老舍先生筆下這隻既古怪又可愛的花貓,為什麼能在我們的腦海裡留下難以抹去的印象?

2、各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梳理:

(觀察細緻入微、描寫真實具體、將貓視為朋友、字裡行間處處留情)

3、朗讀全文,加深體會。

自主選擇,積累詞彙

1、用喜歡的符號圈劃出自己最欣賞的詞語、句子,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再摘抄在“採蜜本”上。

2、同桌互相交流。

閱讀連結,拓展延伸

1、讀一讀課後“閱讀連結”中的兩段話,想一想:同樣是關於貓的描寫,這兩段話與老舍先生的《貓》一文,在觀察與表達的角度上分別有什麼不同?

(提示:第二段話與課文《貓》相似,側重於用擬人的手法側面描寫貓的生活習性,並於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第一段話則從正面直接描寫貓的外形特點。)

2、小組交流。

3、課後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幫它拍攝一張相片或畫一張畫像,然後為相片或畫像配一段旁白。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課文描繪了鬆坊溪冬天美麗動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山村、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意圖:

1、通過語言文字的賞析,讓學生體會文章蘊含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閱讀過程成為審美的過程。

2、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嘗試探索課內特別是在獨立閱讀中如何豐富學生閱讀材料、擴大閱讀量的方法和途徑。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鬆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發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瞭解作者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教學重點:通過語言文字的品味,感受鬆坊溪冬天的美。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看圖片填空:()的冬天。

2、引入:老師今天要帶大家去看看鬆坊溪的冬天,想去嗎?

3、讀題,讀了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4、這節課我們就去感受一下鬆坊溪雪景,好嗎?

二、初讀課文,體會美。

1、理清脈絡。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鬆坊溪的雪景。

(2)先寫了(雪中的景色),再寫了(雪後)的景色。

2、初讀感悟美。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9-18自然段,感受一下鬆坊溪的冬天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反饋。

(3)、用不同的句式說一句讚美鬆坊溪冬天的話。

3、過渡:鬆坊溪的冬天美在哪裡呢?

三、研讀課文,感悟美。

(一)研讀“下雪了”一層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9-18自然段,請你選擇你認為寫得最美的一個句子,讀一讀,想一想,美在哪裡呢?把你讀懂的,體會到的告訴大家。

2、朗讀、交流。

重點點撥:

(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

課文把“在風中飛舞”的雪比作棉絮、蘆花、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連用三個比喻寫出了雪花輕、柔而潔白的特點,還寫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飛舞有許多種姿態。

(2)、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蓋著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飲水;好像有兩隻白色的獅睡在雪地裡;好像有幾隻白色的熊,正準備從溪中冒雪走上溪岸。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增強了動感,把溪石寫得栩栩如生。

(3)、好像鬆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來的橋,搭在鬆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來的橋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比喻有什麼作用?(石橋落滿雪,潔白如玉,描寫出了雪中石橋的美麗。)

3、齊讀9-13節

(二)、研讀“雪止了”一層。

1、師:雪中的鬆坊溪多美啊,那麼雪後的鬆坊溪又美在哪裡呢?我們分小組研讀。

2、明確研讀任務:

(1)第14-18自然段總寫了(),按從整體到區域性的順序,先寫(),再寫(),最後寫了()。

(2)16、17兩個自然段作者是站在(),先向()看,再向()看,最後向()看。

(3)我還從()(詞、句、或段)體會到了雪後鬆坊溪的美,因為()。

3、學生分學習小組研讀。

4、討論交流。

重點研讀:

(1)“我看見溪水中有一個發亮的白雪世界。”“發亮的白雪世界”是指遠山、石橋、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麗景象。

(2)水中的溪魚有什麼特點?

(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豔麗、美;姿態、動作迅速、活。要求讀出情趣。)

分兩大組比讀,比比誰讀得有情趣。

(3)為什麼寫雪後景色要寫溪魚?

(靜中有動、寒中有暖、潔白中有色彩,嚴寒中蘊含著生機。預示春的到來,使人回味無窮。)

指導感情朗讀。

四、小結課文。

五、讀讀背背,積累語言。

自讀9-18自然段,下面的三道題目任選一題。

1、選擇喜歡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讀給在座的老師或同學聽。

2、選擇其中一句或幾句有感情地背一背。

3、選擇其中一兩句特別喜歡的句子抄在日記本上。

六、欣賞描寫冬天的段落。

1、簡介郭風。

2、配樂讀郭風的詩。

3、配樂讀《雪夜的小山村》

七、小結延伸。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鬆坊溪美麗的雪景,那麼課文中其他的段落在寫些什麼呢?也有這麼美嗎?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八、佈置課外作業。

任選一題:

完成時間:一星期

完成方式:獨立完成或小組合作完成。

作業內容:

1、收集有關描寫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編成文集或小報。

2、模仿課文的寫法,選一處景物有詳有略地介紹家鄉冬天的景色。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推薦活動名稱:有趣的鈕釦——中班數學活動

設計意圖:鑑於中班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經常能碰到分類這一問題,如給玩具分類,給衣物分類,等等,儘管多數幼兒都能完成簡單的分類任務,但這往往都侷限於老師的吩咐與要求,因而想通過這樣一個數學活動讓幼兒能主動探索到可以根據物體不同的性質內容進行分類,並學習到各種分類的方法,同時還能瞭解到物與物之間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主動探索發現分類的方法。

2、學會用多種分類的方法進行分類。

3、訓練幼兒的分類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顏色(紅、黃、藍),形狀(正方形、圓形),大小(大號、小號)的鈕釦若干。

2、學具:幼兒人手一份同上的鈕釦。

3、衣服形狀的圖卡一張。

4、分類操作盤幼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匯入主題,激發興趣。

1、出示各種鈕釦,請大家一起來說一說你看到的是怎樣的鈕釦?(鈕釦有三種顏色,有圓的和方的,還有大的和小的。)教師小結鈕釦的特徵。

2、出示衣服形狀的圖卡,請幼兒為它按上方形的紅色鈕釦。

3、幼兒操作,教師小結:在一堆鈕釦中一個一個找出來太慢,而且還容易出現錯誤,因此我們可以先把鈕釦分分類,再進行操作時就會順利多了。

4、在教師的要求下,幼兒先按顏色這一特徵對鈕釦進行分類。幼兒操作,教師隨機巡視指導。

二、遊戲活動:找找好朋友。

1、拿起黃色的一正一圓兩個鈕釦,用鈕釦寶寶的口氣說:“我們都是黃色的鈕釦,所以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請幼兒小結為什麼它們能成為好朋友?(因為黃色是它們共有的一個特徵)

2、遊戲:找找好朋友。師:“讓我們邊做遊戲邊幫鈕釦寶寶找朋友。”(以遊戲活動的方式激起幼兒積極探索的慾望)教師講述遊戲要求:說出兩個鈕釦之間的一個相同特徵就可以讓它們做好朋友。

①示範活動。教師手拿一個黃色的圓形鈕釦和一個藍色的圓形鈕釦說:“你能讓它們成為好朋友嗎?請你來說一說。”

②集體練習活動。教師分別出示:紅、圓與紅、正;黃、圓與紅、圓;藍、大與藍、小;圓、小與正、小;……請幼兒說說它們兩兩之間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由於放成一堆的鈕釦總類繁多,因而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可通過對單獨兩個鈕釦進行比較,進而總結出可以作為分類依據的幾種分類方法,並由此體現了在活動的難點之處是引導幼兒能主動探索發現分類的不同方法。)

3、教師小結:我們不光可以按照顏色來進行分類,幫相同顏色的鈕釦找到好朋友,我們還能按照形狀來分,把圓形的鈕釦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還能按照大小幫大個子和小個子的鈕釦都找到好朋友。

三、自由分類活動。

1、為自己的一份鈕釦分類,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類別進行活動。

2、分好後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按照何種類別進行分類的。(活動環節三正好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學會用多種分類方法對鈕釦進行不同形式的分類進行再一次的鞏固、強化)

活動延伸:

1、課後為班級裡的積木按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

2、由家長帶領幼兒到超市裡去找找看,超市裡貨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麼特徵來分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