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優缽羅花歌(並序)》的介紹及賞析

校園 閱讀(1.86W)

  作品介紹

《優缽羅花歌(並序)》的介紹及賞析

《優缽羅花歌》的作者是岑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99卷。詩前序言可看成一篇情辭並茂的散文,先言曾聞優缽羅花,陡而轉言公門多閒逸,小吏獻此花,遂得一見其卓立群芳之態,繼而嘆息如此美質,被棄諸山野而為世人罕見,然其猶自恬然盛開。序文中隱蘊著一股懷才不遇、孤芳自賞的無奈與憤激之情,詩文則進一步詠歎這種情感

優缽羅花歌(並序)⑴

作者:唐·岑參

參嘗讀佛經,聞有優缽羅花,目所未見。天寶景申歲,參忝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戀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內,栽樹種藥,為山鑿池。婆娑乎其間,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獻此花者,雲得之於天山之南。其狀異於眾草,勢籠眾如冠弁⑵。嶷然上聳,生不傍引,攢花中折,駢葉外包,異香騰風,秀色媚景。因賞而嘆曰,爾不生於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價重,芙蓉譽高,惜哉!夫天地無私,陰陽無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豈以偏地而不生乎,豈以無人而不芳乎?適此花不遭小吏⑶,終委諸山谷,亦何異懷才之士,未會明主,擯於林藪邪⑷!因感而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⑸。

其間有花人不識,綠莖碧葉好顏色。

葉六瓣,花九房⑹。

夜掩朝開多異香,何不生彼中國兮生西方⑺。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⑻。

恥與眾草之為伍,何亭亭而獨芳。

何不為人之所賞兮,深山窮谷委嚴霜⑼。

吾竊悲陽關道路長⑽,曾不得獻於君王⑾。

  註釋

⑴優缽羅:梵語音譯,也作“烏缽羅”,意譯為青蓮花、黛花、紅蓮花。漢語稱雪蓮。

⑵弁:古代貴族的一種帽子。

⑶適:如果。遭:遇到。

⑷擯:拋棄。林藪:山林湖澤。

⑸白山:即天山。赤山:即火山,又名赤石山。

⑹花九房:花有九片花瓣。

⑺中國:中土,中原,相對於西方少數民族而言。

⑻公堂:官府的廳堂。

⑼委嚴霜:因受寒霜摧殘而凋零。

⑽竊:暗自。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⑾曾:乃。

詩歌譯文

在天山的南面,火山的北面,那裡有一種花,人們都不曾見識,它長著綠色的莖,碧綠的枝葉十分美麗。它有六片葉子,花開時成九瓣;夜裡花瓣合攏,早晨開放,多有奇異的香味。如今它被移植在庭堂之下,令我的府邸大增光彩。想必你一定是不恥於同媚俗的花草們為伍,才如此孤獨高傲地自個開放於僻靜之處!為何得不到人們的賞識呢?在深邃的山坳谷地裡飽受寒霜的摧殘而凋折。我暗自悲傷陽關一帶道路漫長,我無法將你進獻給君王。

  創作背景

關於創作背景,詩人所撰序載之甚明。謂“優缽羅”花源自佛經,之前連他自己也沒有親眼見過。而寫詩的時間“天寶庚申歲”,即公元756年(天寶十五載),詩人岑參當時在北庭都護府任職,閒暇時在庭院裡栽樹種藥。有個小吏獻上此花,方得見到。詩人驚訝於此花的高貴秀美,香氣襲人,不禁感嘆它雖委諸山谷,未能生長於內地,反使牡丹、芙蓉價重譽高,可惜之至。進而由花及人,擬之以懷才之士未預明主,有感而歌。

  賞析

優缽羅花即岑參所認定的印度梵語中的雪蓮花。按照作者在序言中的說法,優缽羅花這個名字他最早是從佛經裡讀到的。唐代的西域居民多把優缽羅(雪蓮)花想象成神山聖域裡罩有靈光圈的小佛像。

此詩長短不拘,隨情感的.波動而蜿蜒前進,顯示了詩人高超的文學技巧和精湛的表現手法。全詩以花自喻,以花獨居僻壤,喻自己窮居塞外;以花種類奇特,喻自己胸懷大略;以花的獨自開放,喻自己的潔身自好、特立獨行;以花的罕為人知,喻自己的懷才不遇;以花因路途遙遠無法上聞帝王,喻自己遠戍邊塞,晉身無階。古人以物喻人者為數不少,但像此詩這樣切合得絲絲入扣,以至讓人覺得花與詩人簡直融為一體、難分彼此的則並不多見。這首詩堪稱唐代以物詠志的邊塞詩中物我融合最為完美的一首。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後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於七言歌行。

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