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雲居寺孤桐》介紹及賞析

校園 閱讀(1.56W)

《雲居寺孤桐》作品介紹

《雲居寺孤桐》介紹及賞析

《雲居寺孤桐》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選入《全唐詩》的第424卷第11首。作者本人把這首詩歸於“諷喻詩”,但它更象一首託物寓人的哲理詩。詩中寫寺中的孤桐,拔從萌芽,始自毫末,無所依附,但由於“中心有通理”就長成亭亭五丈有餘,而且仍繼續生長,更反映了作者當時的心理狀態。

古詩名句“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就是出自《雲居寺孤桐》這首詩,這句詩暗用《易·坤·文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

《雲居寺孤桐》原文

《雲居寺孤桐》

作者:唐·白居易

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

亭亭五丈餘,高意猶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靜老不死。

自雲手種時,一棵青桐子。

直從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當如此。

《雲居寺孤桐》註釋

①雲居寺:在長安城南終南山。

②委:聚。

③亭亭:聳立之貌。

④通理:指樹幹內由根至頂通連的脈絡、紋理。又暗用《易·坤·文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

《雲居寺孤桐》賞析

這首詩作於元和二年(807),作者本人把它歸於“諷喻詩”,但它更象一首託物寓人的哲理詩。

詩中寫寺中的孤桐,拔從萌芽,始自毫末,無所依附,但由於“中心有通理”就長成亭亭五丈有餘,而且仍繼續生長。作者由此,立身於世的人,也應該在內心中豎立一種標準,如此方能孤直。

清代詩人查慎行評論本詩:“言簡而意盡,不以排比見長。”說出了此詩的藝術特點:以平實的語言說明道理。

《雲居寺孤桐》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後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是唐代的`傑出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並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後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佈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雲居寺孤桐》繁體對照

《雲居寺孤桐》

作者:唐·白居易

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

亭亭五丈餘,高意猶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靜老不死。

自雲手種時,一棵青桐子。

直從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