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孔雀東南飛教案設計及原文

校園 閱讀(6.13K)

 導語:《孔雀東南飛》,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辭》並稱樂府詩雙璧。創作時間大致是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全詩340多句,1700多字,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一首敘事詩。以下是孔雀東南飛的教案,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看看

孔雀東南飛教案設計及原文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知識(偏義複詞、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等),疏通大意

2、欣賞矛盾衝突和曲折情節,欣賞人物對話和人物形象。

3、理解鋪陳、排比、起興手法及其藝術性。

  教學設想:

1、讓學生利用《金榜一號》和古漢語詞典充分預習,在文中標註重要文言知識,能疏通大意

2、學會整體把握,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和複述。

教學方法;討論、對話(可嘗試)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疏通詩句,整體把握詩歌內容。

用圖片幫助學生回憶情節,分析人物性格

  教學過程

一、匯入——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永隔天河、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

白娘子與許仙)

二、解題----可從敘事詩入手分析文章(詳見《金榜一號》P77-P78)

三、整體感知,梳理情節

1、預習檢測——由學生複述故事梗概(時間、人物、事件、結局)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對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孃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後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2、看圖片,回憶原文,梳理情節(第一課時先講開頭到夫妻誓別)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六為君婦,心中常苦悲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府吏長跪告,阿母槌床怒還必相迎取,久久莫相忘新婦起嚴妝,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卻與小姑別,嬉戲莫相忘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四、找敘事部分,討論探究。(要求學生依據文字闡述,言之成理)

A.探討、評點“阿母怒遣蘭芝”

1、蘭芝是個好媳婦嗎?

2、府吏為蘭芝分辨的核心理由是什麼?

3、阿母“大怒”的原因是什麼?

4、府吏“還必相迎取”的諾言是真心的嗎?能履行嗎?

B、探討、評點“蘭芝遣別”

1、謂府吏,無復還——清醒認識

2、起嚴妝,美無雙——最後努力

3、拜阿母,別小姑——善良心靈

4、別府吏,立誓言——忠貞愛情

從焦母怒遣、府吏求情到最後蘭芝傷心的離開,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明確: 根本原因:親情與愛情的矛盾

親情是與生俱來、影響一生但不伴隨終身的

愛情是半路殺出、後起影響但要伴隨終身的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蘭芝被遣後發生的事情、最後的悲劇

一、看圖片,回憶原文,梳理後半部分情節(從夫妻誓別到雙雙殉情)

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阿兄謂阿妹,作計何不量,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

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二、找出後半節的.敘事部分,討論探究。(要求學生依據文字闡述,言之成理)

A. 探討、評點“逼迫改嫁”

縣令遣媒,阿母謝絕;太守遣媒,阿兄逼迫;蘭芝應允,婚事在即

1、權貴爭相來聘蘭芝,說明什麼問題?

2、蘭芝最後還是答應改嫁了,她是否真的愛焦仲卿?

有一點明確;蘭芝是個賢惠、貞潔的好女子。

B、探討、評點‘雙雙殉情’

1、從雙雙殉情中可看出兩人各什麼性格、

2、兩人如果不選擇殉情,會怎麼樣?

四、主題的探討

悲劇愛情,亦或親情與愛情的矛盾?(聯絡生活學生容易明白)

五、欣賞鋪陳、排比、比興的藝術手法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的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突出劉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的特點。羅列數字,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橫的鋪陳如寫蘭芝離家的打扮,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誇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她的從容鎮定;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於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

可引導學生比較《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的鋪陳排比手法。“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六、總結、擴充套件

本詩是敘事詩,不但有人物,作者還以白描手法極其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內性格。從現在的內容看來,這首長詩在它出世以後似乎經過一個時期的傳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傳唱中逐漸地豐富起來的,因而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僅表現為愛憎分明,而且顯示了銖兩悉際。作者否定了一切該否定的東西,也肯定了一切應該肯定的東西,然後無淪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公式,而是通過複雜和具體的描寫,暗示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特點,給予他們以恰如其分的評價。從作者聽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論,不能不說,這是現實主義藝術創造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個傑出的範例。

課後閱讀樂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木蘭辭》,比較體會鋪陳排比手法的運用。

孔雀東南飛(並序)

歸納“相”、“自”、偏義複詞的用法

(一)“相”的用法:

(1)相,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之詞,偏指一方,有稱代作用,可稱代“你”“我”“他”“之”等等。【①“相”是一個會意字,本意是用“目”看“木”,即察看。引申為“單相”,表示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之詞,有稱代作用,可解釋為“你”“我”“他”“她”等。詩人賀知章《回鄉偶詩》中“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兩個“相”字,都是稱代“賀知章”的,放在詩句中可解釋為第一人稱代詞“我”。“相”的這種用法在本文中很多,要求大家切實掌握。此外,“相”還有互相、交相的意思。還可作名詞、動詞,如“相貌”“輔助”(解釋為“相貌”“輔助”“輔佐”時,“相”念“Xiàng”)等。】

如:

①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代“你”)

②及時相遣歸(代“我”) ③還必相迎取(代“你”)

④好自相扶將(代“她”) ⑤嬉戲莫相忘(代“我”)

⑥誓天不相負(代“你”) ⑦不得便相許(代“你”)

⑧登即相許和(代“他”) ⑨躡履相逢迎(代“他”)

⑩悵然遙相望(代“他”) ⑾誓不相隔卿(代“你”,與“卿”復指)

⑿久久莫相忘(代“我”)

(2)副詞,表示互相,彼此。如:

①相見常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