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旁觀者》讀後感

校園 閱讀(2.51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旁觀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旁觀者》讀後感

最近難得有時間在家休息,就把去年購買的彼得德魯克所著的幾本書翻出來閱讀,包括《公司的概念》、《管理的實踐》、《21世紀的管理挑戰》等。

我讀的第一本書是《21世紀的管理挑戰》,斷斷續續在一週內讀完,感覺有一些收穫,,但我覺得還是需要再精讀至少1—2兩遍,感觸和收穫會更深刻。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在網上查到彼得。德魯克有一本回憶錄《旁觀者》,出於對大師的崇拜和渴望瞭解大師的成長足跡,趕緊下單購買,《旁觀者》成為我閱讀的大師的第二本書。

我覺得讀大師的回憶錄比讀他寫的管理類和社會類書籍更有饒有興趣,我可以說是如飢似渴地在三天內讀完,很久沒有這種有迫不及待想讀下去的感覺了。

這本書雖不是德魯克最重要的著作,卻是他自己最喜愛的一本。它是德魯克知識積累及人生旅程的記錄,通過記錄大師成長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些人,側面介紹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所以他說自己是旁觀者。

書中記錄了對大師成長影響最大的一些大人物和小人物,當然以大人物為主,包括他的奶奶、國小老師埃爾莎小姐和蘇菲小姐、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通用汽車的掌門人斯隆(他資助創辦的MIT斯隆管理學院)、美國報業巨頭魯斯(美國《時代》、《財富》和《生活》雜誌的創辦人)等。

大師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個人天賦、家庭背景、讀的書、結識的人,以及個人在關鍵時刻的選擇和對理想和目標的堅持,這種因素終於培養出二十世紀首屈一指的管理大師。

在我看來《旁觀者》其實像一部紀實小說,可以作者的文字能力和文學素養,作為一個從事社會學、政治經濟學和管理學諮詢、研究和教學學者,能寫出這樣的書,不由得讓我大跌眼鏡,佩服得五體投地。

我在網上查閱大師全集的書目的時候看到他還寫過一本書叫《毛筆之歌:日本繪畫》,我在網上沒有查到該書的內容介紹,不知道是散文還是小說,也可能是關於日本繪畫的評論,更可以大師涉略知識範圍的廣泛。

我個人喜歡文學和歷史、從事的工作工作和計算機軟體和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最近開啟讀書計劃,思考之下,還是選擇從管理類書籍開始重啟讀書計劃,計算機軟體類的書籍一般都很難讀,要真正讀懂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文學和歷史類書籍對我來說只是消遣類的讀物,只有忍疼割愛,等徹底退休後再看了。

要成為企業管理的專業人士(德魯克所說的知識工作者),讀前輩大師的書,追隨前輩大師的足跡,理論和實踐兩個環節都很重要,所以一方面要讀經典的書籍,一方面也要在專案中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