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胡德夫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幼兒 閱讀(8.48K)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裡寫道: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央視《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胡德夫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1】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4月22日,央視《朗讀者》將以“味道”為主題,邀請到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著名導演張艾嘉、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得主葉錦添、都市愛情小說掌門人張小嫻、杭幫菜掌門人胡忠英、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純等嘉賓一起在朗讀中分享記憶中與“味道”有關的故事。

古詩詞大師葉嘉瑩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從第一期節目中的“中國英法翻譯第一人”許淵衝到後來的“敦煌女兒”樊錦詩、“中國焊接學科奠基人”潘際鑾,《朗讀者》的舞臺上時常會出現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師。本期節目中,又有一位這樣的大師登臺,她就是已經93歲高齡的中國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師葉嘉瑩。

葉嘉瑩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後師從於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學習,深得老師的賞識。1945年大學畢業後,葉嘉瑩便開始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先後於多所世界著名大學教授中國古典文化,去年還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生成就獎。她一生致力於古典詩詞的教學,獲得了使古典詩詞於當代「再生」的讚譽。

葉嘉瑩曾說過:“我以為中國古典詩歌之生命,原是伴隨著吟誦之傳統而成長起來的。古典詩歌中的興發感動之特質,也是與吟誦之傳統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對於吟誦詩詞這一活動,葉嘉瑩一直十分倡導。而吟誦,其實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讀。在本期節目中,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師將在《朗讀者》中暢談古典詩詞文化對自己人生的影響,併為中華文化而吟誦。

“歲月女神”張艾嘉分享女人的故事與味道

提起張艾嘉,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都是——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而對於女人來說,“故事”幾乎就等同於她的“味道”。

作為一個明星,張艾嘉從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齡。在節目中,當被問到如何界定年齡的味道時,她坦言:“一切都來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對於女人的味道,張艾嘉也用自然來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嚐的,我相信味道是來自於你自己人生的態度,你怎麼看待自己,那你散發出來的東西是自然的,那個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經,李宗盛為張艾嘉寫的一首《愛的代價》被無數人奉為最能代表愛戀成長的經典。但在當時,張艾嘉還覺得這首歌的名字“有點土”。而前兩年再唱這首歌的時候,張艾嘉卻發現自己的心與這首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個心經歷過更多的事情了,就覺得歌裡面幾乎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和故事,所以特別感傷。”

究竟這樣一位充滿故事和味道的張艾嘉會為大家帶來怎樣的朗讀?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央視《朗讀者》。

  【2】央視《朗讀者》觀後感

胡德夫受央視之邀在一檔名為《朗讀者》的節目裡彈唱了他25歲時寫下的'一首作品《匆匆》。熒屏裡這位銀髮滿頭的老歌者精神矍鑠、目光炯炯,砸在琴鍵上的十指剛勁力道,開口便直擊人心,唱腔間盡是歲月沉澱下的驕傲和傷感。而年前出版的新書《我們都是趕路人》,書名即源自這首《匆匆》,他在歌中唱道“我們都是趕路人,珍惜光陰莫放鬆。”而在書中,他則記錄下自己的人生片段和每首歌背後的故事。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人生啊,就像一條路/一會兒西,一會兒東/匆匆,匆匆…”這是首足以跟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對立抗衡的歌,有種讓人放慢腳步,迴圈往復聆聽下去的安靜治癒力。一曲《匆匆》,道出韶光易逝,年華易老,切莫虛度的永世真理。

胡德夫在某次採訪時還原了《匆匆》當年的創作情景:寫了《牛背上的小孩》後,很多朋友都知道胡德夫能寫歌。有個在電視臺工作的朋友陳君天,就把自己的一首詩拿給他,央求他在三天之內寫成歌。胡德夫重友情,儘管那時鋼琴彈得還不很嫻熟,摸索著“亂彈”之後,《匆匆》還是誕生了。“他(陳君天)講到時光的那個詞,我有點感動。”

從23歲成為在臺灣本土舉辦個人演唱會的第一人,到60歲拿到“最佳民謠歌手”、“最佳國語專輯歌手”、“最佳藍調歌手”……,囊括臺灣金曲獎、華語傳媒大獎、華語金曲獎等種種含金量十足的音樂獎項。漫長的歲月跨度,胡德夫只出了三張音樂專輯,但卻在臺灣有著傳奇般的聲名和事蹟。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有山林河川、長天大海,更有對自然的讚頌和對人間的悲憫。

2005年4月,55歲的胡德夫發表了個人首張專輯《匆匆》,收錄了他自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陸續唱過的十多首作品。專輯並非在專業的錄音棚裡完成,而是在胡德夫早年就讀的淡江中學的小教堂裡錄製的,唯一的伴奏樂器是20世紀60年代的那架斷了兩根弦的老鋼琴,錄製只花了兩天的時間。

2011年10月,從小就接觸黑人靈歌的胡德夫為找尋曾經讓他感同身受的英文歌曲,遠赴美國音樂之都Nashville考察,與當地的樂手、黑人靈歌合唱團以及布拉格交響樂團合作。十幾天下來錄下了很多歌曲,最終創作出這張“藍調靈魂搖滾”音樂作品《大武山藍調》。它也是胡德夫生平首張英文專輯,代表著一個全新、同時也是最原始的Ara Kimbo(胡德夫的英文名)。

2014年底發表的《芬芳的山谷》是胡德夫的第三張個人專輯,以他六十五年的浪跡歲月為靈感,當中包含一首首度以卑南語完成的音樂創作。《芬芳的山谷》中,胡德夫以對故土的思念,對母親、對摯友的牽掛為主旨選曲。在母親去世時,他曾寫下《芬芳的山谷》第一段和第二段,想作為送別,卻在送行儀式上,面對他熟悉的鋼琴,唱不出一個字。後來的幾年中,他時常想起這首未完成的歌,想起母親對自己的情份。錄製《芬芳的山谷》時,恰逢李泰祥逝世,這位影響著臺灣樂音發展脈絡的大師,對胡德夫來說有著更為具體和特殊的意義。那是啟蒙他、指引他的師長,也是鼓勵他、支援他的摯友。

上世紀70年代,胡德夫和李雙澤、楊弦等人發起了臺灣民歌運動,深遠影響了臺灣乃至整個華語樂壇。後來他又投身原住民運動,敢於為同胞爭取權利與權威對抗,可謂歷盡半生坎坷。胡德夫的作品總能與土地和現實息息相關,再加上他不加修飾、滄桑而真實的歌喉,使得他的作品悲壯但不絕望,永遠透出令人憧憬的自由和解放。故而,作為萬千青年的“精神標杆”的胡德夫被冠以諸如“臺灣民謠之父”、“臺灣的鮑勃·迪倫”等太多頭銜。對此,他卻只是哈哈一笑:“拿大的橡皮擦把它擦掉就好。歌曲就像一條溪流自然地漂盪下來,我們都在其中,有誰是‘父’?”

胡德夫曾在採訪時表達:“我人生最波瀾壯闊的時候,就是在運動結束之後流浪的時候。我一個部落一個部落地走,每一個部落都是壯闊的波浪,掀開給你看,讓你知道自己多麼無知。山谷不會讓你失去任何東西,就是給你。唱唱歌,種種菜,喂喂牛,和朋友喝喝酒,世界上有些東西,何必知道。”年邁卻仍葆赤子之心的他曾在荒蕪的音樂之地上高喊“唱自己的歌”,也曾在原住民同胞遭受苦難之時斥問“這個社會怎麼了”。年輕的時候,他唱《匆匆》,而如今他說想做的事太多,希望一切“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