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一生物必背知識重點的歸納

校園 閱讀(2.04W)

對於生物這個學科來說,高一的時候一定要打牢基礎,首先就是對一些基礎知識進行梳理,理清楚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常考的知識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一生物必背知識重點的歸納

  高一必修二生物知識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第1節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一、生物變異的型別

1、不可遺傳的變異(僅由環境變化引起)

2、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二、可遺傳的變異

(一)基因突變

1、概念: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線、紫外線、r射線等;

化學因素:亞硝酸鹽,鹼基類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細菌等。

3、特點:

(1)普遍性

(2)隨機性(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細胞內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

(3)低頻性

(4)多數有害性

(5)不定向性

【注】體細胞的突變不能直接傳給後代,生殖細胞的則可能

4、意義:它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組

1、概念: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2、型別:

(1)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2)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第2節 染色體變異

一、染色體結構變異:

例項:貓叫綜合徵(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

型別:缺失、重複、倒位、易位(看書並理解)

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1、型別

(1)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

例項:21三體綜合徵(多1條21號染色體)

(2)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減少:

例項:三倍體無子西瓜

2、染色體組

(1)概念:二倍體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

(2)特點:

①一個染色體組中無同源染色體,形態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個染色體組攜帶著控制生物生長的全部遺傳資訊。

(3)染色體組數的判斷:

① 染色體組數= 細胞中形態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則含幾個染色體組

  高一生物實驗知識

實驗一: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

1.是低倍鏡還是高倍鏡的視野大,視野明亮?為什麼?

低倍鏡的視野大,通過的光多,放大的倍數小;高倍鏡視野小,通過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數高。

2.為什麼要先用低倍鏡觀察清楚後,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鏡觀察,往往由於觀察的物件不在視野範圍內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鏡觀察清楚,並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的中央,再換高倍鏡觀察。

3.用轉換器轉過高倍鏡後,轉動粗準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鏡觀察,只需轉動細準焦螺旋即可。轉動粗準焦螺旋,容易壓壞玻片。

4.使用高倍鏡觀察的步驟和要點是什麼?

答:(1)首先用低倍鏡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的中央。

(2)轉動轉換器,用高倍鏡觀察,並輕輕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為止。

5.總結:四個比例關係

a.鏡頭長度與放大倍數: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而目鏡正好與之相反。

b.物鏡頭放大倍數與玻片距離:倍數越大(鏡頭長)距離越近。

c.放大倍數與視野亮度: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暗。

d.放大倍數與視野範圍:放大倍數越大,視野範圍越小。

實驗二 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一、實驗原理

某些化學試劑能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1.可溶性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可生成磚紅色的Cu 2O沉澱。

葡萄糖+ Cu ( OH )2 葡萄糖酸 + Cu 2O↓(磚紅色)+ H 2O,即Cu ( OH ) 2被還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Ⅳ染液染成紅色)。澱粉遇碘變藍色。

3.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鍵,在鹼性NaOH溶液中能與雙縮脲試劑中的Cu2+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二、實驗材料

1.做可溶性還原性糖鑑定實驗,應選含糖高,顏色為白色的植物組織,如蘋果、梨。(因為組織的顏色較淺,易於觀察。)

2.做脂肪的鑑定實驗。應選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最好,實驗前一般要浸泡3~4小時(也可用蓖麻種子)。

3.做蛋白質的鑑定實驗,可用富含蛋白質的黃豆或雞蛋清。

三、實驗注意事項

1.可溶性糖的.鑑定

a.應將組成斐林試劑的甲液、乙液分別配製、儲存,使用前才將甲、乙液等量混勻成斐林試劑;斐林試劑很不穩定,甲、乙液混合儲存時,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b. 切勿將甲液、乙液分別加入蘋果組織樣液中進行檢測。甲、乙液分別加入時可能會與組織樣液發生反應,無Cu ( OH ) 2生成。

2.蛋白質的鑑定

a. A液和B液也要分開配製,儲存。鑑定時先加A液後加B液;先加NaOH溶液,為Cu2+與蛋白質反應提供一個鹼性的環境。A、B液混裝或同時加入,會導致Cu2+變成Cu ( OH ) 2沉澱,而失效。

4溶液不能多加;否則CuSO4的藍色會遮蓋反應的真實顏色。

c. 蛋清要先稀釋;如果稀釋不夠,在實驗中蛋清粘在試管壁,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後會粘固在試管內壁上,使反應不容易徹底,並且試管也不易洗乾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

第一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一、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

二、細胞膜的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資訊交流

三、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援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

第二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一、相關概念:

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的部分是基質。是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細胞器: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

二、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1、線粒體:(呈粒狀、棒狀,具有雙層膜,普遍存在於動、植物細胞中,內有少量DNA和RNA內膜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中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約95%來自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

2、葉綠體:(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具有雙層膜,主要存在綠色植物葉肉細胞裡),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料製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還有少量DNA和RNA,葉綠素分佈在基粒片層的膜上。在片層結構的膜上和葉綠體內的基質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體:橢球形粒狀小體,有些附著在內質網上,有些遊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4、內質網:由膜結構連線而成的網狀物。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5、高爾基體: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動物細胞中與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加工、分類運輸有關。

6、中心體:每個中心體含兩個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於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7、液泡:主要存在於成熟植物細胞中,液泡內有細胞液。化學成分:有機酸、生物鹼、糖類、蛋白質、無機鹽、色素等。有維持細胞形態、儲存養料、調節細胞滲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體:有"消化車間"之稱,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並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

核糖體(合成肽鏈)→內質網(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高爾基體(進一步修飾加工)→囊泡→細胞膜→細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