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宇宙裡有些什麼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2.47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宇宙裡有些什麼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宇宙裡有些什麼教學設計

宇宙裡有些什麼教學設計1

  一、 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體會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準確生動地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介紹知識的說明方法。

2、 過程與方法:從說明物件特徵、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及說明語言特色這四個角度來解讀課文。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初步樹立科學的宇宙觀,感受人類是征服宇宙的熱情、激發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2、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的說明順序。

難點:作者如何運用各種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說明宇宙的特點。

  三、 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 教學過程:

1、 情景匯入:夏夜在外乘涼,仰望天空,我們總會對神祕的宇宙 產生無限的遐想。那麼,宇宙裡到底有些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和認識 。

2、 整體感知:

(1) 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同於記敘文的“以情感人”,也不同於議論文的“以理服人”,說明文是“以知授人”的。速讀全文,想一想: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宇宙的哪些知識?你瞭解的宇宙的哪些特徵?

(2) 學生舉手發言,師生共同歸納。

3、 理出說明順序:

(1)、設疑: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新奇而豐富的,作者說明了宇宙是“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三個基本特徵。但老師有一個疑問,宇宙對於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作者對它的介紹內容也是頭緒繁多的,但作者是依據什麼樣的說明順序來介紹宇宙的,從而讓我們覺得宇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絕不可知的呢?合作小組討論來回答。

(2)代表發言,教師點撥。

空間順序:由遠及近。(星星、星雲——銀河系——仙女座裡的一個恆星系等等。)

邏輯順序:由已知到未知。(如由人們肉眼能看到的恆星,說到行星和星雲;由大家熟悉的銀河系說到河外星系;由已經發現的數以億計的恆星系推測到別的恆星系等等。)

(3)牛刀小試:你能用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方法來簡要介紹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嗎?

4、認識說明方法:

這篇課文在介紹宇宙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你產生某種驚歎呢?而作者又是藉助什麼手段激起了你豐富的情感體驗的?要求畫出相關內容,並概括你的內心感受。同座互相交流。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點撥。

5、品味語言

在剛才的'內容感悟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熱情讚歎“宇宙之大”“宇宙之美”“宇宙之奇”.可是,老師有一些想法,想對這篇課文的某些內容進行修改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寫的比作者還要好?清同學們來評論評論。

原句:也有一些恆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

改句;也有一些恆星非常小,比地球還小。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點撥本文說明語言特色:語言準確而生動。

6、課堂總結:

宇宙深邃而又遼闊,充滿了神奇的魅力。在閃爍的星星背後,隱藏著無窮的祕密。感謝科普作家鄭文光向我們揭開了宇宙的祕密面紗一角,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相比於浩瀚的宇宙簡直是微乎其微的,我們相信人類不會停下探索的腳步,我們期待在更多天文工作者的努力下,宇宙的祕密不在神祕。

7、作業

蒐集中國近幾年來宇宙探索的重大進展,依照一定的說明順序,用準確的語言介紹事物或整理特徵。不少於200字。

宇宙裡有些什麼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宇宙的物質組成和特徵。

2、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的說明順序。

3、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和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2、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 統復備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歡迎乘坐“神州x號”宇宙飛船,來到廣闊神祕的宇宙,今天,我們將一齊漫遊這神奇的宇宙,認識一下各種星體,看一看宇宙星到底有些什麼?(板書課題)

二、激發興趣,整體感知

我是“神州x號”宇宙飛船的導遊,我將帶領你們參觀宇宙,現在,首先來了解一下宇宙(教師讀課文)(要求學生合上書本,拿起筆在本子上記下你所聽到的認為重要的內容,要求同學們聽完後談談你對宇宙的整體印象。)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並作記錄。

2、聽完後學生談聽到了什麼?對宇宙的整體印象,教師據學生回答完成板書。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⑴教師:在你所聽記錄的內容中,你最想了解什麼星體?請開啟書本,找出有關段落,仔細閱讀。

思考:文章從哪些方面進行說明的,是怎樣說明的?

(學生讀課文有關段落,作批註,小組間交流,小組成員輪流向小組其它同學彙報學習的成果。)

⑵學生上講臺彙報學習成果,教師據此重點講解各種說明方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a. 打比方:用比喻說明更生動說明了事物的某種特徵。

b. 列數字:用數字說明事物某種特徵,給你留下具體的印象。

c. 作比較:用比較法進行說明,更加突出某種特徵。

d. 分類別:使讀者更全面瞭解事物。

⑶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如:a.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恆星。

b. 大約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恆星組成一個鐵餅形狀的東西,我們叫它銀

河系。

⑷通過學生分析,老師的重點講解,要讓學生掌握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並據此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說明順序。

(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

2、再讀課文,通過你們的自主學習,概括出宇宙的特徵。

(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

四、探究訓練,發展思維

1、在你平時的積累,你瞭解到宇宙的哪些知識?請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2、你認為世界上一些國家不惜花費巨資,發射飛船,探索火星等星球,有哪些意義?怎樣保護好屬於我們自己的星球——地球。

五、拓展閱讀,形成能力

你想了解我們星球所處的銀河系嗎?請你們開啟課文自讀課文186頁,閱讀《走馬觀花看銀河》,並做成讀書卡片。

(此教學環節也可放在課後進行)

六、總結全文,激發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

今天,我們一齊遊覽了宇宙,瞭解到了各種星體,初步認識了宇宙,但我們的認識是很膚淺的,宇宙的許多奧祕正等著你們去探索、去發現。

七、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收集有關宇宙的資料。

附板書:

恆星 中 列數字 近 已知

宇宙裡有 小 作比較

些什麼 行星 分類別

星雲 亮 打比方 遠 未知

銀河系 河外星系

特徵:物質的、運動的、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