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會考語文考前的古詩賞析指導

校園 閱讀(2.42W)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①——③題。(10分)

會考語文考前的古詩賞析指導

送柴侍御 丹陽送韋參軍

王昌齡 嚴維

流水通波接武岡, 丹陽郭裡送行舟,

送君不覺有離傷。 一別心知兩地秋。

青山一道同雲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兩鄉。 寒鴉飛盡水悠悠。

①從體裁角度看,這兩首詩都是____ ___;從題材角度看,這兩首詩都是 。(2分)

②王詩中,詩人為什麼說“送君不覺有離傷”?(3分)

答:

③請概括寫出兩首詩不同的感情色彩,並具體分析每首詩後兩句的表現手法。

(5分)

答:

①七言絕句(或七絕、絕句)(1分);送別詩(1分)

②兩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鄰;(1分)自己和朋友風雨與共,明月共睹(1分);雖處異地,情感相通(1分),因此“送君不覺有離傷”。

③感情色彩:王詩豁達樂觀,表達的是對朋友的寬慰之情;嚴詩淒涼哀婉,表達了對朋友的深切思念。(2分)

表現手法:王詩“青山”“明月”句,是作者藉助想象來抒情;“明月”句是作者運用反問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1點即可)嚴詩寫“日晚”“寒鴉”“江水”,寓情於景,抒情委婉含蓄。(共2分,結合詩句,言之成理即可)

浣溪沙①(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②漸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④,人間有味是清歡。

【註釋】①這首詞是蘇軾貶謫蘇州四年後再遷移汝州時寫的。②清洛,今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時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時烹茶,以乳白鮮白、泡沫細膩為上乘。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筍,萵臣筍。春盤,唐代以來風俗,立春日用春餅、生菜等裝盤,饋贈親友,稱春盤。

①下列對本文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 整體理解:詞作上片寫早春景象,下片寫作者與同遊者遊山時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滿春天的氣息,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B. 詞作上片可以這樣描述:冬盡春萌,早上,細雨斜風,乍暖還寒,山中淡煙疏柳霧朦朧,河邊突然陽光明媚,豁然開朗;從洛澗流出的清淺河水,進入淮河後逐漸變得混黃迷漫,迤邐向前。

C. 人物形象分析:詞作第一句寫風斜雨細,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兩忘,這與唐代張志和所刻畫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煙波釣叟”同為隱逸者形象。

D. 藝術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狀煎茶時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鮮明,這種將生活形象鑄成藝術形象的手法,顯示出詞人高雅的審美意趣和曠達的人生態度。

②簡析“淡煙疏柳媚晴灘”中“媚”字的妙處。(3分)

③就全詞來看,結尾句“人間有味是清歡”中的“清歡”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①答案C

②答案:一個“媚”字引出了雨後初晴,陽光明媚的初春美景,傳達出作者喜悅的心聲。(1分)作者運用擬人手法,(1分)把淡煙和疏柳在河灘上的嫵媚神態寫活了,似乎淡煙和疏柳也懂得獻媚“晴灘”似的,給人以動感。(1分)

評分:共3分。共3個要點,每個要點1分。

③答案:景色的淡雅,視野的開闊;(1分)飲食的清淡新鮮;(1分)主人的熱情好客;(1分)經歷人生挫折後的從容淡定、清曠閒雅。(1分)

【賞析】

這首詞是蘇軾貶謫黃州四年後再遷移汝州時寫的。上闋,詩人用素描的手法,給我們描畫出一幅淡雅的富於動感的'水墨畫似的景色:冬盡春萌,早上,細雨斜風,乍暖還寒,山中淡煙疏柳霧朦朧,河邊突然陽光明媚、豁然開朗;從洛澗流出的清淺河水,進入淮河後逐漸變得混黃迷漫迤儷向前。下闋,抒發詩人遊南山的感受:中午時分,在山莊農家,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嚐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間最有味的是這清淡的歡愉啊!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帶有哲理性的詩句,是全詩的“詩眼”,給人無盡的思索玩味。何謂“清歡”?遠離喧囂的城市,遠離官場的爭鬥,忘卻名利慾望,走進山林,感受農家素樸的清茶淡飯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歡”者,清淡的歡愉也,不是大歡、狂歡,更不是貪歡。無可否認,蘇軾的“清歡”論有一定的侷限性,隱含著他經受險惡仕途官宦之後,產生的一種隱退的消極思想和曠達的人生態度。

然而,蘇軾的“清歡”論仍給我們某些有益的啟示。 在當今社會中,難得“清歡”。不要說官場上的送往迎來、生意場上的接洽交易,大都在燈紅酒綠的“狂歡”中完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慶、親友聚會,有哪一個不追逐時髦,講究熱鬧排場?連中國小生在節假日都躲進遊戲機室去瀟灑“狂歡”。似乎缺少了大歡、狂歡,就淡薄了人情、世情,跟不上潮流!更有甚者,有一些人就在這種追求世俗的“狂歡”中迷失方向:鯨吞的貪汙的官員在“狂歡”中倒下,無饜的奸商在“狂歡”中落網,紙醉金迷的暴發戶在“狂歡”中破產,貪歡之士在“狂歡”中墮為階下囚……

“清歡”有味。當然,今天,我們讚賞“清歡”,未必要一定遠離城市走進山林、拒食人間煙火。而是要面對社會人生,少一些抄作的熱鬧,多做一些盡心的實事;少一些虛偽的笑臉,多一些坦然的真誠。得意時不“盡歡”,想到成功只是預告新一輪的開始;失意時不喪氣,感受挫折也是一筆豐厚的財富。進則能廉潔自律,知足常樂;退則能不忘憂國,與民同樂。即使是“清歡”的倡導者蘇軾,在當年,也不能完全走進山林忘卻人間。他雖遭受打擊排擠,然而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任徐州太守,黃河缺堤,他身先士卒與民共戰抗洪濤;在任杭州太守,帶領民眾疏通西湖,築堤防洪;晚年貶謫荒蠻澹州,仍將先進耕作技術與文化傳播給黎族同胞,以造福於民為樂。“清歡”,確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文』

衣巾在風中簌簌作響,棗花隨風飄落。村子的南北頭響起剿車的支呀聲,是衣著樸素的農民在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豔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蘇軾《浣溪沙》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熥ⅳ牏儷毓藎褐芪в興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詩人沈約,這裡指詞人自己。③鷓鴣:一種鳥,其啼聲俗謂似“行不得也哥哥”。

【賞析】

詞人為我們講了一個忽陰忽晴的春天的故事,他講得巧妙而又含蓄。他講到古代那位因為失意而身心受損的沈約,我們知道其實講的就是他自己。他說他聽不到那能傳書的鴻雁的鳴唱,我們便知道他得不到親友的訊息。他說他只聽到鷓鴣呼喚著“行不得也哥哥”,我們便知道他在思念遠方的子由——他“千里共嬋娟”的弟弟。聽話聽音。他的比興寄託,哪裡“唯有落花知”呢?

正直的詞人一生屢遭貶謫。這次又是哪一年春天?貶在何處?是杭州,還是湖州、黃州、惠州、儋州?這恐怕真個要叩問落花了,雖然落花不語。不過我們分明知道,詩人一定會從憂鬱中超越,依然曠達,一任平生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