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讓語文課快樂動感

校園 閱讀(2.15W)

與同行交流,總聽到這樣的抱怨:語文比之數學,可謂生動形象;語文比之外語,可謂輕車熟路,可是學生就是不願意享受它。聽了類似的議論,筆者心中不禁這樣想:我們真的讓學生享受語文了嗎?因此,要讓學生開開心心學語文,首先要讓語文課堂教學成為一本“開心辭典”,要不斷地召喚著、激勵著探究者,從而使語文課堂變成巨大的“磁力場”。然而語文教學儘管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但是難以抵擋現代影視傳媒對學生強烈的視覺衝擊,以至語文對學生的“親和力”日漸衰退。因此,光靠單薄的文字和傳統的“問答式”教學模式來維繫任重道遠的語文教學顯然是力不從心的,改造它、豐厚它,已成為語文教師的職業使然。

如何讓語文課快樂動感

建設:讓文字內容“豐厚肥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改變過去強調學科本位、課程內部各部分之間割裂的狀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鮮明理念。由此可見,“建設”已成為語文教學改革最具有活力的主題詞,教師和學生應當首當其衝、責無旁貸成為語文課程的“建設者”。筆者以為一篇課文對學生要構成足夠的吸引力,可以從四個層面去“建設”它:

之一,明確話題。話題是文章的中心。任何一篇課文,只要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感悟,都能提煉出一兩個明確的話題,甚至更多。教者在學生感悟的交匯點上選中一個觀點鮮明的話題,作為文字建設的切入口。

之二,推薦選文。選文在內容上必須與課文神合而貌離,以達到開闊視野,豐富積累的目標。選文主要來自這樣幾個方面:可以是名家名篇。教師和學生甚至是家長一起圍繞文字話題推薦一些閃爍人性光輝和理性光芒的名篇,風格體裁不限。可以是報刊上貼近生活、文字淺顯、具有較強閱讀價值的時尚短文。可以是學生的優秀習作。在國小高年級,就要求學生選編個人作文選,這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如果與名家名篇一起推薦給全班同學,無疑其積極作用是巨大的。

之三,設定語境。教師以文字內容為基礎,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出圖文並茂的聲像畫面,使學生身臨“文境”,如聞其聲,如感其味,產生欲罷不能的閱讀和探究慾望。如教學《特殊的葬禮》一課時,教師就先播放了一段塞特凱達斯瀑布一瀉千里、咆哮而下的壯美景象,這不僅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學生的閱讀熱情,而且減緩“特殊葬禮”的理解坡度,為文字內容設定了一個動感的閱讀背景。

之四,開展活動。這裡的“活動”指的是語文實踐活動,是學生應用語言,內化語言的過程。活動的主題是:進一步強化和內化文字內容。活動的形式有:調查訪問、新聞釋出會、做主持人、當小導遊、當小記者、演課本劇、舉行辯論會、資料展評會等。活動的流程是:師生共同研讀課文——挖掘文字的語言實踐點——開展活動——展示活動成果。

通過上述四個層面的建設,文字教材由“薄”變“厚”,由“靜”變“動”,不僅融入了學生豐富的生活資源,而且融入了學生的主觀創造,學生由以前被動的文字“接受者”,成為現在的文字“創造者”“享受者”。

迴歸:讓訓練目標“瞄準內需”

王升博士認為:層次性需要是發展性教學主體參與內在機制的動力性環節。他提出:“從學生現實性教學需要出發,設計符合他們當前教學需要的教學活動,這是他們獲得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們覺得要構建出其樂融融、興味盎然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把目光“鎖定”在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上。

我想讀——滿足學生好奇的需要

閱讀心理學認為: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去閱讀文字材料,就須用超出個體預期的“新異刺激”去喚醒其閱讀興趣。筆者常用的策略是:(1)以奇異的現象引起驚奇。如:在一張畫上竟畫了五百五十個人物,五六十匹牲畜,二十餘輛車轎,二十餘艘船,三十餘幢房屋,想知道這是一幅什麼畫嗎?——《清明上河圖》。(2)以意外的結果引發疑問。如:大家聽說過三萬人馬把敵人的八十萬大軍打得丟盔棄甲嗎?——《赤壁之戰》。(3)以特別的情境激發參與。假如把你一個人放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人來救你,你會怎麼辦呢?——《魯濱孫漂流記》。(4)以身邊的現象喚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是怎樣利用時間的?你們想知道時間是怎樣一分一秒的流逝的嗎?當我們讀了《匆匆》一文,就一定知道該怎樣來珍惜時間! (5)以嶄新的視野激起興趣。我們想聽音樂,往往只要開啟錄音機或CD就行了,想打電話或發傳真,只要接通傳真機就可以了,要欣賞優美生動的畫面,只要開啟電視機就能達到目的。現在有一種裝置可以集電視機、電話機、CD、VCD、傳真機的功能為一身,想認識一下它嗎?——《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這些策略運用的關鍵在於“出奇制勝”,即抓住學生好奇求新心理需要,促發學生閱讀的慾望。

我想問——滿足學生質疑的需要

好問,也是孩子的天性。問題常常是將學生推向深層次閱讀的動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滿足學生質疑的需要,保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筆者通常從這樣幾方面著手:(1)留給學生產生疑問的空間。在語文教學中,不越俎代庖,以“講”代讀;也不蜻蜓點水,讓“讀”匆匆走過場。要給學生充分感知課文的時間,讀通,讀順,讀出真情實感,個性化的感悟自會油然而生。(2)設計讓學生大膽質疑的環節。在課堂訓練中,可以讓學生未讀先問,可以讓學生邊讀邊問,也可以讀後集中提問,可以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問,甚至可以在課堂結束時發問,不拘時間,不拘形式,滿足學生好學好問的心理需要,鼓勵學生有“把問進行到底”的意識。

我想議——滿足學生交往的需要

交往是孩子主要心理傾向之一,也是孩子社會化程序中的必由之路。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變過去師生單元交往為現在的師生、生生的多元交往,以滿足孩子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心理需求,使學生個體成為教學交往人際互動中的一員。主要的教學程式是:(1)創造交往的機遇。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儘量走出“師”的角色,以旁觀者的心態處之,把問題的“第一解釋權”讓給學生,使學生產生互動的契機。(2)開闢交往的領域。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果是個體性認知障礙,教師採用“開渠引水”的辦法,丟擲問題,引入其他同學的思維參與,當場給予解決;對於一些典型問題,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教師可以採取“築巢引鳳”的辦法,讓學生自由組合,成立學習小組,互相啟發,共同探討,最後再集體交流。(3)注重交往的過程。在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讓尖子生唱“獨角戲”,確保“眾人划槳開大船”。同時要學會傾聽對方的'意見,吸收別人的“閃光點”。總之,要讓學生充分享受到交往的快樂,體驗到合作的成功,真正做到“議”得精彩,“議”出風采。

我想改——滿足學生創造的需要

《語文課程標準》把創造性閱讀擺到十分重要的位置,這非常切合學生的不滿現狀、不斷求新的心理特徵,也體現學生對閱讀文字進行“二度開發”的創造需求。學生的閱讀創造,除了文字解讀意義上的創新外,主要集中外顯在“改”字上。因此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思維成果,要讚賞學生的創造才能。只要“改”得有道理,都要大加讚揚,甚至倡導鼓勵。(1)改文題。讀了《景陽岡》,有學生提出“景陽岡”作為課題,只點明瞭事情發生的地點,與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關係不大,應該改成“武松打虎”,既醒目,又能集中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筆者不但肯定他的想法,還建議他把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教材出版社。(2)改語句。一位學生讀了第十二冊《積累·運用六》中的“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後提出:同樣一幅畫,前面一位畫家畫的是“遊春”,而後面一位畫家卻畫的是“一個夏天的落日時刻”,根據文題中“踏花”一詞判斷,下文中“夏天的落日”應改成“春天的落日”。結果人教社的編輯來信證實這位學生“改”法是正確的。(3)改稱呼。學了《世紀寶鼎》一文,學生很難體驗到文章要表達的情感,讀了幾次都沒有到位。這時一位學生提出:如果把這篇文章改成“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的口氣,就好讀多了。經他一提醒,立即讓學生將這篇文章改成一篇“解說詞”,學生興趣大增,稍加修改,沒經任何指導,一個個讀得慷慨激昂。(4)改結尾。讀了《詹天佑》一文,一位學生對課文的結尾很是“不滿”,他認為結尾的一句話寫得太籠統:“許多到中國來遊覽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都讚歎不已。”如果換成“當年在報紙上嘲笑中國的外國人遊覽京張鐵路時發出的由衷感慨”,不但能與上文前後照應,而且更顯得意味深長。改得好!這一改儘管有悖文意,但也合情合理,富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