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微生物必備的基礎知識歸納

校園 閱讀(1.65W)

微生物是指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我們在生物學的課本中都會學到微生物的知識內容,你想知道具體有哪些知識點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微生物知識要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微生物必備的基礎知識歸納

  微生物知識

一、微生物的定義

形體微小,肉眼看不到或很難看清它的個體的生物,只有通過光學或電子顯微鏡,放大百倍或幾十萬倍才能看清。人們稱這些微小的生物為微生物微生物的一般特性

1、個體微小,結構簡單

2、分佈廣、種類多

3、繁殖塊

4、易於變異

5、易於培養

三、細菌

1、細菌形態

球狀

單球菌、雙球菌、鏈球菌、四疊球菌、八疊球菌、葡萄球菌

桿狀

長桿菌、短桿菌、球杆菌、棒狀桿菌

螺旋狀

弧菌、螺旋菌

2.細菌的結構

基本結構

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特殊結構

芽孢、莢膜、鞭毛 、纖毛

細胞壁:細胞最外層。起維持菌體固有的外形、屏障、耐受壓力的作用。

化學成分主要由粘肽(共有的)、蛋白質、脂類等組成

細胞膜:選擇性滲透細菌體內外物質的交換,維持新陳代謝、參與呼吸作

用。化學成分基本相同,由磷脂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組成。

細胞漿(質):是細胞膜包圍著的部分,是細菌的基礎物質、內在環境,是

細菌合成蛋白質、核酸的場所。基礎成分是水、蛋白質、核酸、脂類

細胞核:位於細胞漿內,控制著細胞新陳代謝、生長繁殖、細菌的遺傳變

異資訊。 莢膜:某些在細胞壁外包一層粘性物質,相對穩定的附於細

胞壁外。具有保護、能源供應的作用。化學組成主要是多糖或多肽類。

鞭毛:菌體內長出的細長絲狀物 細菌的運動器官。化學成分主要是蛋白質,

少量糖類、脂類。

纖毛:比鞭毛更細、短、直、硬,數量更多的毛髮狀細物。功能:獲得營

養,由蛋白質亞單位組成。

芽孢:某些細菌在生活的一定階段,能在體內形成一個特殊的休眠體。

殺滅芽孢條件:121℃ 、20分鐘,160℃ 、2小時。

判斷滅菌是否徹底,一般以芽孢是否被殺滅作為標準。

3.微生物生長週期

1、滯留適應期(延遲期)2、對數生長期3、穩定期(最高生長期)4、衰亡期

四、酵母菌的特徵

1.形態結構:大部分為單細胞,有典型的細胞結構(壁、膜、質、核)。基本形態有卵圓形、球形、橢圓形。菌體無鞭毛,不能遊動。

2.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其中芽殖是主要的繁殖方式,一般9-10個/代。

3.菌落特徵:菌落比細菌菌落大而厚,在固體培養基上呈乳白色,少數為紅色溼潤、粘性、易被挑起。

五、黴菌的特徵

形態結構:大部分為多細胞微生物。細胞由細胞壁、膜、質、核組成。

黴菌由菌絲和孢子構成。菌絲:有兩部分,營養菌絲 、氣生菌絲

2.繁殖方式:孢子是黴菌的主要繁殖器官。分為有性孢子和無性孢子(為主)兩種。

3.菌落特徵:菌絲擴散生長、粗而長,形成的菌落比較疏鬆,呈絨毛狀,絮狀,蜘蛛網狀,菌落比較大。

六、微生物的生長條件

1、水分2、溫度3、酸鹼度4、氣體 5、營養 水分

1、aw<0.9,大部分細菌生長受到抑制。

2、不同種類微生物對乾燥的抵抗力不同:革蘭氏陽性菌抵抗力大於陰性

菌,球菌大於桿菌黴菌、酵母菌的孢子和具有芽孢的細菌抵抗力強

3、不同環境對乾燥的抵抗力不同:糖、澱粉、蛋白質等物質存在時,抵抗力強。溫度越低,抵抗力強。溫度 影響微生物生命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種類 最低 最佳 最高

嗜熱菌 40—45 55—75 60—90

嗜溫菌 5—15 30—45 35—47

嗜冷菌 -5—5 12—15 15—20

低溫菌 -5—5 25—30 30—35

酸鹼度(PH值)

1、大部分細菌在PH=5-8生長良好,黴菌、酵母菌在PH=2-6生長良好。

2、PH小於2時,任何微生物都不能生長。

3、致病菌不能在 PH 低於 4.5 的條件下生長。芽孢不能在 PH 低於 4.5

的條件下生長氣體

1、需氧菌:僅在有氧的環境中生長。如黴菌

2、厭氧菌:僅在無氧的環境中生長

3、兼性厭氧菌:在有氧和無氧的環境中均能生長。如有些芽孢、酵母菌。

營養

1、碳2、氫3、氧4、氮5、硫6、磷7、礦物質

  微生物知識要點

一. 細菌

細菌是一類細胞細而短、結構簡單、細胞壁堅韌,以二分裂方式無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佈廣泛。

1.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觀察細菌最常用的儀器是光學顯微鏡,其大小可以用測微尺在顯微鏡下測量,一般以微米為單位。細菌按其形態不同,主要分為球菌、桿菌和螺形菌三類。

(1) 球菌 多數球菌直徑在1微米左右,外觀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於繁殖時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為雙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

(2) 桿菌 形態多數呈直杆狀,也有的菌體稍彎,多數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鏈狀排列,分為棒狀桿菌、鏈狀桿菌、球杆菌等。

(3) 螺形菌 菌體彎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門螺桿菌。

細菌雖小,仍具有一定的細胞結構和功能。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質等各種細菌都有,是細菌的基本結構。

2. 細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細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長菌體,染色體複製為二,然後垂直於長軸分裂,細胞赤道附近的細胞質膜凹陷生長,直至形成橫隔膜,同時形成橫隔壁,這樣便產生兩個子細胞。

細菌生長速度很快,一般約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計算,細菌群體將龐大到難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實上由於細菌繁殖中營養物質的逐漸消耗,有害代謝產物的'逐漸積累,細菌不可能始終保持高速度的無限繁殖。經過一段時間後,細菌繁殖速度逐漸減慢,死亡菌數增多,活菌增長率隨之下降並趨於停滯。

3. 細菌的菌落

單個或少數細菌細胞生長繁殖後,會形成以母細胞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見、有一定形態構造的子細胞集團,這就是菌落。細菌菌落常表現為溼潤、粘稠、光滑、較透明、易挑取、質地均勻以及菌落正反面或邊緣與中央部位顏色一致等。

二. 真菌

真菌是一類有細胞壁,無葉綠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數為單細胞,多數為多細胞,能進行無性或有性繁殖的一類真核細胞型微生物。

真菌包括單細胞與多細胞兩類。單細胞真菌呈圓形或卵圓形,稱為酵母菌;多細胞真菌由菌絲和孢子組成,並交織成團,稱絲狀菌或黴菌。

真菌生長的最適的溫度為22~28℃,最適的pH值為4~6。其繁殖能力強,但生長速度比細菌慢,常需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一般加熱60~70℃ 1小時即被殺死,但對乾燥、日光、紫外線和一些化學消毒劑有抵抗力,但對2.5%碘酒、10%甲醛則較敏感。

1. 黴菌

黴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黴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但又不象蘑菇那樣產生大型的子實體。

(1)黴菌的形態、大小和結構

構成黴菌營養體的基本單位是菌絲。菌絲是一種管狀的細絲,把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很像一根透明膠管,它的直徑一般為3-10微米,比細菌的細胞約粗幾倍到幾十倍。菌絲可伸長併產生分枝,許多分枝的菌絲相互交織在一起,就叫菌絲體。

(2)黴菌的繁殖

黴菌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自然界中,黴菌主要依靠產生形形色色的孢子進行繁殖。孢子有點像植物的種子,不過數量特別多,特別小。

黴菌的孢子具有小、輕、幹、多,以及形態色澤各異、休眠期長和抗逆性強等特點,每個個體所產生的孢子數,經常是成千上萬的,有時竟達幾百億、幾千億甚至更多。這些特點有助於黴菌在自然界中隨處散播和繁殖。對人類的實踐來說,孢子的這些特點有利於接種、擴大培養、菌種選育、保藏和鑑定等工作,對人類的不利之處則是易於造成汙染、黴變和易於傳播動植物的黴菌病害。

(3)黴菌的菌落

由於黴菌的菌絲較粗而長,因而黴菌的菌落較大,有的黴菌的菌絲蔓延,沒有侷限性。菌落質地一般比較疏鬆,外觀乾燥,不透明,呈現或緊或鬆的蛛網狀、絨毛狀或棉絮狀;菌落與附著物的連線緊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顏色和邊緣與中心的顏色常不一致。

2. 酵母菌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佈很廣,尤其喜歡在偏酸性且含糖較多的環境中生長,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園土壤中最為常見。

(1)酵母菌的形態、大小和結構

酵母菌是單細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細胞的形態通常有球形、卵圓形、臘腸形、橢圓形、檸檬形或藕節形等。比細菌的單細胞個體要大得多,一般為1-5微米×5-30微米。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細胞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液泡、線粒體等。

(2)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有多種繁殖方式,包括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人把只進行無性繁殖的酵母菌稱作"假酵母",而把進行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稱作"真酵母"。

(3)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數酵母菌的菌落特徵與細菌相似,但比細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溼潤、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質地均勻,正反面和邊緣、中央部位的顏色都很均一,菌落多為乳白色,少數為紅色,個別為黑色。

  微生物重點知識

一. 微生物的營養要求

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生長因子等。

1. 水

水是各種生物細胞必需的。水是良好的溶劑,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切生化反應都離不開水的作用。

2. 碳源

碳源是合成菌體成分的原料,也是微生物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整體上看來,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碳源範圍極廣,分為有機碳源和無機碳源兩大類。凡必須利用有機碳源的微生物就是異養微生物,凡能利用無機碳源的微生物就是自養微生物。糖類是最廣泛利用的碳源。

3. 氮源

氮源主要是供給合成菌體結構的原料,很少作為能源利用。與碳源相似,微生物作為一個整體來說,能利用的碳源種類十分廣泛。某些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利用空氣中分子態的氮或利用無機氮化物如銨鹽、硝酸鹽合成有機氮化物。

4. 無機鹽類

無機鹽主要可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種重要元素。微生物需要的無機鹽類很多,主要有P、S、K、Na、Ca、Mg、Fe等,其主要功能為構成菌體成分;調節滲透壓;作為某些酶的成分,並能啟用酶的活性等。

5. 生長因子

有些微生物雖然供給它適合的碳源氮源和無機鹽類,仍不能生長,還要供給一定量的所謂“生長因子”。其種類很多,主要是B族維生素的化合物等。生長因子可以從酵母浸出液、血液或血清中獲得。

二. 微生物的營養型別

根據微生物對碳源的要求不同,可將其分為自養菌和異養菌兩大營養型別。

凡能利用無機碳合成菌體內有機碳化物的,叫自養菌;不能利用無機碳而需要有機碳才能合成菌體內有機碳化物的,為異養菌。

根據其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來源不同,可分為光能營養菌和化能營養菌。前者是從光線中獲得能量,後者則從化學物質氧化中取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