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行路悠悠誰慰籍散文

文學 閱讀(1.99W)

現在,國家已經把常回家看看寫進了法律,可見對老年人的重視,但這好像是對城裡老人而言的,農村老人的處境又有幾個人關心呢?

行路悠悠誰慰籍散文

前幾年我一直在外面,今年準備在家呆半年,一是因為我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再者,我的老媽都七十多歲了,弟弟倆口子一個在外陪侄女讀書,一個打工,家裡就只有老媽一人,我有些不放心,藉此機會陪陪她。

回家後才知道,我們村裡的老人有多可憐!我們村裡原來有六十多戶人家,二百多人。現在,因為撤點並校,小孩五歲就要到鄉國小讀幼兒班,媽媽得跟著去租房陪讀。孩子的爸爸在家,做些砍樹伐竹的事,乾脆就在鄉里住著,至少不用自己燒飯洗衣。有的因為在鄉里陪讀媽媽掙不來錢,乾脆到縣裡讀書,還能掙幾個錢。這樣三十歲以下的青壯年男女都不在家了。讀國中的大多在城裡。有的是媽媽陪,有的是奶奶陪。奶奶陪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到上海、溫州打工了。這樣四十歲左右的男女又走了大半。村裡五十歲左右女人有的打工,有的陪讀,剩下的都是五十歲往上的爺爺級男人,還有六十歲往上的老頭老太了。平時全村只有六十多個人在家。許多人家門都常年關著,那才是真正的空巢!

我的堂伯母今年都84歲了,她有三個女兒,老大在家招了個上門女婿,老二嫁在本村,小女兒嫁在縣城城郊。如今,女兒們都有孫子了。大女婿已經去世,大女兒有兩男一女,當初分家時說好的,堂伯母跟著大孫子過。如今大孫子的孩子在縣城讀書,大孫子就在縣城當油漆工掙錢;小孫子夫婦外出打工,孫女雖然遠嫁河南,但卻把孩子丟給孃家媽帶,如今大女兒在鄉國小陪自己的孫子和外孫讀書。二女兒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在上海當工程師,也是個房奴,夫妻倆要上班,就叫媽媽去帶孫子。平時,我堂伯母一人在家還要照看兩個孫子的房子,要自己種菜,自己燒飯洗衣,還餵了雞,當然是給重孫準備的。今年初夏,她在拖地時用力過猛跌倒在地,一隻手骨折,家裡沒人照顧,只好到縣城小女兒家養傷,如今好了,小女兒叫她就在縣城呆著,可她還擔心家裡兩幢房子空著沒人管,又回家孤獨地生活。大女兒和大孫子每週回家一次,臨走總是再三交代鄰居:如果早上八點門沒開,一定要去喊門,防止她老人家一夜睡過去了。別人看見堂伯母這麼大年紀還能生活自理,都誇她長壽有福,堂伯母說:“還有福?只是罪沒受夠,閻王爺不收,讓我再受幾年罪罷了!”是啊!這麼大年紀還要生活自理,又孤獨,福從何來?

我堂伯母的親家,也就是她二女兒的婆婆,今年也有75了,她的孫子在上海,兒媳婦也在上海,兒子沒外出,在附近當木工,有時晚上也不回家。她膽小,正好她老伴前年剛去世,房子又大,她晚上一個人在家不敢睡覺,開始還能找人作伴,現在全村六十多戶人家,只有六十多個人在家。找人做伴都困難。別看現在家裡只有老太太一個,過年時就熱鬧了,她的兒子兒媳,孫子一家三口,孫女孫女婿,女兒一家三口都回家了,吃起飯來用大圓桌。到春節假滿,又只有她一人了,在孤獨和恐懼中煎熬。

我以前當民辦老師時的同事,他媽今年應該有86歲。我還以為她不在了。那天偶爾說起來,發現她也在活受罪。她生了六個兒子,一個女兒。這六個兒子中,老大四十歲那年因心臟病去世。老二有精神病,前幾年也去世。老三當了人家上門女婿。老四老五都沒成家。老小就是我同事。她一直和老四在一起生活。前年,老四騎摩托車跌斷了腳,安了鋼筋,失去了勞動能力。他們兩個全靠老小照顧,而老小的孩子在讀大專。他們家住在山邊,交通極為不便。老小就在縣城買了房子,準備給自己的孩子,所以兩口子一直在外打工還房貸,只能給老孃生活費,卻無法照顧她的飲食起居。而他們住在山邊,到村裡來路不好走。平時他們吃的米是女婿買了送去。他們有錢想買點雞和肉都買不成:老孃老得走不動,兒子有傷走不成。這麼大年紀,還要燒飯洗衣,種菜。她的女兒也在本村,本來可以照顧她的,但是這幾年要陪自己的外孫女讀高中,大外孫女剛畢業,小外孫女又要讀了,她們的父母要打工。

我家後面的鄰居一家原先是熱熱鬧鬧的一大家,他們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還都是美女帥哥:大女兒長得像王璐瑤,小女兒像林心如,小兒子像金城武。前些年,“王璐瑤”在家做裁縫,“林心如”和“金城武”當下手幫忙,來做衣服的,來追求美女的,真是門庭如市。後來兩個女兒出嫁,“金城武”到上海打工去了,家裡只有大兒子一家三口和倆老的,也還熱鬧。再後來,大孫子到鄉國小讀書,他媽去陪讀,家裡就冷清了。去年春天,女主人因病去世,而男主人胸椎長了骨刺,手術後行走不便。兒女們把他帶到縣城輪流供養,因為他們的孩子都在縣城讀書,可老頭還呆不慣,捨不得自己的家,他家房子大而且又裝修過,有太陽能洗澡,確實比在縣城租住的房子強。他回到家裡,大兒子燒飯給他吃,衣服自己洗,被子要麼讓自己的妹妹洗,要麼就等女兒回家洗。平時就完全依賴電視機打發寂寞,要麼就是在回憶往事,想串門又不便,還要柱柺杖。放暑假孫子回家,他讓孫子扶著到菜地拔草,挖地種菜。因為他一生勤勞,看見地裡荒著著急。

今年暑假回家,我受“王璐瑤”之託前去看他,他見到我有說不完的話:“原先我們這裡多熱鬧?一下雨,你到我家我到你家串門。晚上乘涼時也互相串門,有時候門口都坐滿了,七嘴八舌的多熱鬧!現在,你看,人走光了,就只有幾個老了不死的了。這以後可怎麼辦?現在的這些人都不在家,一起跑到上海,跑到縣城,以後家裡的茶葉,毛竹都沒人弄了。”我也為自己正在消失的家鄉擔憂,因為青壯年都外出,造成田地荒蕪,一些傳統的農業也快消失了,像茶葉竹子這類,如今的一代都不會侍弄了。其實我們家鄉不是貧窮落後的,有茶葉毛竹,還有做宣紙的原料青檀,這幾種經濟植物這些年賣出的價格都高,但是這些傳統的.手工製品越來越不受重視,現在的80、90後,情願在大城市漂泊,也不願在家種茶、伐竹。有的男孩原來準備在家做房子,一想到孩子讀書,乾脆就在縣城買房,連累父母也只好在外拼命打工掙錢,所以農村也有房奴了。其實花幾十萬買了房子也住不成,在縣城沒就業機會,還是在上海打工,倒是便宜了地產商。

我的另一個鄰居更可憐,他們的兒子在外打工,常常兩三年都不回家。家裡兩個老的掙不來錢,老孃有低保,每月才90元,她到月就拿,別人勸她,不如幾個月拿一次,不是更多嗎?但她就靠這筆錢生活,不拿不行啊!現在農村老人國家有補助,實在少得可憐:每月60元,還不如城裡一日的開支。但拿到這筆錢的老人都樂不可支:“多少還有一點呢!國家不給你也要過啊!”他們不知道城裡的老人退休工資好幾千元。有的老幹部還有老幹部病房,把醫院當家。他們的兒媳婦在上海打工,很多就是照顧這些老人。

雖然我們這裡的老人無法和城裡人比,但唯一比城裡老人好一點的就是他們很健康,因為這裡空氣清新,喝的水都是山泉水。六七十歲的老頭老太婆上山採茶比青年人還利索,也許有人不信,我們村裡的清潔工是個74歲的老頭,因為一年有兩千多元錢!只好老當益壯。青壯年不在家,田裡不再種稻子,原來家家養豬、養雞鴨,現在豬也不養了。六七十歲的老人就在田裡種玉米,種芝麻。玉米用來餵雞,雞蛋卻是留給孫子的。芝麻用來換菜油,然後兒子一瓶女兒一瓶的送出去。我們這個村,現在看起來,和以前真是大相徑庭:以前人那麼多,村裡家家有牛,有豬,雞鴨到處都是,現在好了,不種田,自然也沒有牛和豬,連孩子都見不到幾個,就是一班老人晃來晃去的。

雖然農村的大多數老人身體健康,也有的老人不幸得了病,如果是癌症,那85%選擇等死,更多的是用農藥實現安樂死,知道看不好,也不去拖累兒女。還有的不慎摔斷了腿,也不再治療,就這麼癱著鬱鬱而終。

我們這裡的老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風癱瘓,還有跌折了腿不能行動。他們的理由是得了癌還能喝農藥,要是中風了,連喝農藥都不能去拿,在他們口裡,喝農藥相當於喝酒,聽了怎麼不令人鼻酸?白天,村裡的老人們在地裡忙活,吃過晚飯後就在家看電視。不做事的日子,村裡的老人就一起聚在小店裡聊天,這日子要陪他們走完人生路都不會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