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定位》讀書筆記(通用13篇)

文學 閱讀(3.1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定位》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定位》讀書筆記(通用13篇)

《定位》讀書筆記 篇1

所謂一本營銷著作,我認為更像一種讀心的書,定位對於每個人,每件事物都是不同。然而如何在其中抓到共同點,就好比書中所說抓住人的心智。

所謂定位一件物。好比汽車的品牌,寶馬是動力,賓士是商務,沃爾沃是安全。在之前,甚至有過每一種品牌的車經常出入場合的資料分析,這也是在做有關於車主的定位。所以通過事物也可以定位人,通過人也可以定位物。在不同的環境中也改變了其定位。

定位是某個時效中不斷改變的。人的成長也是在每個時間段定位自己,不是一個人天生就是CEO,也是在不斷經歷,通過時間的累計所達到的。然而每個人也可以做CEO,但是對其的定位又有所不同。

定位是每個環境中不斷改變的,在環境的因素裡,物是通過其環境而變。比方當下越來越多新能源的車,當下5G即將到來,又有很多新的物種誕生,然而如何給這些新的物種去定位,也是我們需要好好思考的。

定位是對於人的心智的定位。所謂心智便是一個人的見識與成熟度。你去給小朋友推銷汽車,他們不懂,你去給大人推銷玩具,他們過了那個時候。

所以在定位中,我們首先要定位事物的本身,包括自己。你才能定位他人,因為是由內而外的思考。我們現在太多人向外求,導致定位的不精準。就好比本身一個龐大的土木工程,有人認為工程賺錢不顧一切去接這個工程,反而適得其反。也是對自己定位不準確,對對方不負責任的表現。

更多由內而外,真正瞭解自己才能懂得定位是什麼!

《定位》讀書筆記 篇2

本週我閱讀了《師之道—優秀教師成長的方法和藝術》第一章第一部分,被書中鮮活的事例感動,陶行知、孟大冬這些名師留在我的腦海中,我在不斷的拷問自己,教師應該如何定位,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身教重於言教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實踐自己的座右銘:“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提出,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從教20年,我做到了嗎?不可否認,在工作中,有時會無意的傷害學生的自尊,李元培對學生無私的愛,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換來了學生們由衷的愛戴和敬意,值得我們學習,面對不愛讀書的孩子,我們是否考慮過,你愛讀書嗎?面對廢紙不撿起的學生,我們是否考慮過,你看到廢紙撿起來了嗎?著名文學家車爾尼血夫斯基說:教師要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教師就當是這種人。這對老師來說,絕對可以算得上是真理。

二、愛傳遞文明

近代教育家夏喜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好像池塘沒有水,皮格馬利翁效應難道對我們沒有啟示嗎?由於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學生的內心困擾也越來越多,這就不僅僅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於只能傳授學生呆板的知識,而要注重他們的內心世界,女教師對小杜魯門的一吻,不是做作,是對學生愛的真實體現,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讓我們愛學生把!

《定位》讀書筆記 篇3

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我們都會思考如何走出同質化競爭的困境。這本經典的《定位》,也許仍能給我們一些啟發。畢竟,一本好書,無問新舊。

談定位有一個基本前提,供給嚴重過剩。倘若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企業已經活得挺好了,也沒有動力來找新的定位。當然,客觀上大部分的企業都已經處於供過於求的市場狀態,如果不想著轉變,等到有一天,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所以,想要突出重圍,就得找到屬於你的“新大陸”。

1、什麼是定位?

定位理論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視角,即在充分競爭的情況下,通過了解企業自身、競爭對手以及客戶心智,從而找到差異化競爭的突破口。上至國家,下至個人,都可以運用定位理論來指導實踐。

用書中的原話來說,定位就是在潛在顧客的心智中做到與眾不同。在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人們會對海量的資訊進行忽略和遮蔽,我們需要篩選出那些最容易進入心智的原始資訊,“一詞佔領心智”,比如沃爾沃是“安全”,寶馬是“駕駛”,王老吉是“下火”。

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傳統的做法通常是向內找原因,比如提升員工績效,加強內部管理等等,實際上,更應該轉變思維方式,向外看。社會變化太快,“時代拋棄你,與你無關”。

生態學有一個“生態位”的概念,即每一個生物種群在生態系統中都有一個位置,參與了生態系統的迴圈。當與其它種群出現生態位重疊,就出現了“種群競爭”。比如樹林裡的馬和鹿,都要靠樹葉來生存,它們都會想方設法地多吃樹葉以保障生存。鹿能夠伸長脖子吃到更高處的樹葉,也就和馬不在一個生態位上了,因此長頸鹿能夠繁衍至今,馬兒則進化出了出色的奔跑能力,覓食範圍更廣,也保障了食物來源。還有一個極端的例子,即在原有的生態位有競爭有天敵,通過找到一個沒有競爭的新環境,種群就會出現爆炸式增長,根本控制不住,生態學的說法叫“生物入侵”。

企業也一樣,在一個穩定的市場環境下,也有自己的位置。要想突破瓶頸,就需要找到新的定位。營銷上的說法,就是病毒式營銷。

2、為什麼需要定位?

人的心智空間是有限的,對於某一個品類的品牌而言,很難讓人記住超過七個品牌。這是人的本性,很難改變。而能夠進入人的腦海的,往往是能夠打動其內心的品牌,或者說,品牌所傳遞出來的感覺滿足了人對某一方面的訴求。

比如涼茶原本只是廣東的一種地方飲品,加多寶集團通過將其定位於“降火”,避開了競爭激烈的傳統飲料市場,滿足了人們“怕上火”的心理需求,從而將一款單品打造成了爆品,年銷售額甚至超過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更重要的是,其它飲料品牌根本無法涉足這一領域。儘管後來有一眾跟隨者,“涼茶正宗”的品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行業第一的地位也無人撼動。

還有當下火熱的“六個核桃”,也是找準了“核桃補腦”這個定位,在植物飲料市場一騎決塵。當然,這個定位的前提是,六個核桃解決了核桃乳口感和穩定性的技術問題,在生產工藝上保證了產品品質和口感,否則定位再精準,產品不好喝,也難讓人買單。

3、怎麼找到定位?

關於如何運用定位,書中給出了四個步驟:

第一步,分析整個外部環境,確定“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的價值是什麼”。

第二步,避開競爭對手在顧客心智中的強勢,或利用其強勢中蘊含的弱點,確立品牌的優勢位置——定位。

第三步,為這一定位尋求一個可靠的證明——信任狀。

第四步,將這一定位整合進企業內部運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傳播上要有足夠多的資源,以將這一定位植入顧客的心智。

簡單來說,就是了解三方:企業自身、競爭對手、客戶,從而找到與競爭對手錯位的、與企業自身匹配的客戶需求,同時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策略,強化品牌形象。

這種感覺就像,其它人都在某個領域打得火熱,而你獨自開闢了一塊新的市場。

比如王老吉開創了涼茶品牌,成為國內飲料界的No.1,而可口可樂毫無招架之力;比如東阿阿膠從普通的補血保健品重新定位為“滋補品”,從而跳出了傳統保健品市場的怪圈,在資本市場一騎絕塵。

小結一下,就是三個關鍵詞:

1、解放思想:不僅要審視自身,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錯開正面競爭;

2、實事求是:結合自己的條件和能力,這是一切行動的基礎,不宜妄自菲薄,也不宜盲目自大;

3、與時俱進:根據市場變化情況不斷調整策略,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

《定位》讀書筆記 篇4

雖然Mike一上來用一句話就概括完《定位》:講述心理學常識——人由此及彼的偏見。之後就再也沒聊書的內容,但他卻以精巧細緻的解析,加上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趣聞,完美詮釋了“定位”如何應用在當下網際網路商業裡。

《定位》這本書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來解釋一個道理:人們的思維定勢是很難改變的,而一開始種下的理念幾乎不會主動替換。成功的新興公司所能尋找的就是在人們不斷變化增長的需求裡搶先挖掘佔領一片新領土,而不是以同樣的發展方式和原來的領先者正面對抗。即使是老二,而得有不一樣的發展模式,完全照抄第一名基本必死。當然,事情也不是那麼絕對,領先者有時也會糊塗,而商業環境變化太快會讓整個局勢不斷逆轉——所以書裡有不少增補的地方,是作者出來給自己打臉,承認當年的“預測“錯了。但大體上,這個理論還是挺實在的。

這就是商業上的基本哲學問題:我是誰,從哪兒來,到哪裡去——定位就是在解決一個公司作為獨立個體所需要思考的哲學問題。當然,比自然人思考更加實際一點的就是:公司思考這些問題,有個必須的檢驗指標:生存下去。自然人可以在忙裡偷閒想這些問題打發時間,如果這些問題有答案,那麼人就可以容光煥發地打好雞血應對眼前的苟且;如果沒有答案,人也可以萎靡不振地混下去等待詩的遠方。但公司作為現代商業社會的生存單位,思考這些問題只有一個目的:如何在當前的環境裡找到生存發展資源。以前很多公司無論地域還是行業內都是在很小的範圍,而網際網路所帶來的連線/互動/協同(引自Mike的PPT)正在滲透和打破這個“範圍“。在不同的地域或者領域裡,波及的速度和進度會不一樣,但這個趨勢無可避免。在國內一日千里的發展速度下,本土網際網路商業非常給力。

對於個人來說,思考哲學問題也越來越現實——隨著多樣化的發展,群體劃分也越來越細,隨著我們身上的社會屬性逐漸增強,自然人越來越像個公司。當我們思考這些哲學問題的時候,很難再像古人躲在被遺忘的清靜角落,讓腦袋一日千里地奔襲——現在我們更多地是走向即時表達與互動。而公司也不能再用一種模式吃天下,企業文化越有人性的公司,生存能力也越強——那些看似務虛的無用之事,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

有人說,我怎麼還感覺像個螺絲釘?前面不是說了麼,波及速度和進度會不一樣。另外,只是感覺像個螺絲釘,事實上呢?

《定位》讀書筆記 篇5

在聽完賈建民教授的《戰略市場營銷》課程後,接著每天讀一章節賈教授推薦的《定位》這本書,對於定位一詞有了新的認知。

最近這一個月被定位和心智這兩個名詞輪番轟炸。文章開篇對定位下了一個定義:定位就是如何在顧客的心智中做到與眾不同。對於企業而言,定位不是改變產品本身,而是從產品的特徵、行業特徵、市場外部環境、競爭對手等維度進行分析,找到產品與眾不同、並最容易被使用者記住的點,作為產品的定位,從而佔據使用者的心智。

書中通過眾多企業定位案列到國家、宗教的定位案列等不同方面進行剖析,不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還是國家、宗教,定位要佔據使用者心智,在眾多的特性中只能選擇一個點進行宣傳,哪怕有再多的優點要佔據使用者心智則只能選擇一個點。要佔領使用者心智,定位過程中需要滿足領先法則。

對於企業多品牌戰略的有一個新的認識。一個品牌適合一個產品,通過拜耳、Life Savers等案列的分析當一個品牌在潛在顧客心智中佔據一個定位後,對品牌的延生通常是打破該品牌在潛在客戶心智中的定位。通過強生這個品牌拓寬的成功案列指出,品牌的延生需要是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包裝、同樣的標籤,只是使用者不一樣,這樣的品牌拓寬會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21章節成功六部曲,對於如何才能做好定位,給出了一個路線圖。第一,你已經擁有什麼定位,是要求我們分析當下在潛在顧客心智中的定位,也就是認識自己。第二,你想擁有什麼定位,則是通過對當前情況的分析,以及對於產品未來的目標,找出一個最佳定位。第三,你必須超越誰,就是設定標杆,以超越競爭對手為目標制定行動綱領。第四,你有足夠的錢嗎,強調要搶佔顧客心智,需要花錢,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廣告宣傳定位才能讓定位佔據使用者的心智。第五,你能堅持到低嗎,定位是需要持續進行宣傳,今天確定的定位不可能明天就佔據使用者的心智,這需要一個過程,同時,堅持能打破很多看視不可能突破的障礙。第六,你的傳播體現了自己的定位嗎,對於一些企業雖然做出了定位,而在宣傳上又沒有緊扣定位,造成使用者心智的混亂從而迷失。

《定位》引發了我對企業戰略、個人事業的思考,定位無處不在,要想達成目標,則首先需要有一個好的定位,定位是一座燈塔,指引我們不偏離航線。

《定位》讀書筆記 篇6

有幸拜讀了《定位》這本經典好書,裡面提到的核心思維是需要快速佔領使用者心智並在行業的某個領域做到使用者心目中的第一,在二元法則的理解中,使用者最多隻能記住行業的前兩名,所以佔領使用者心智更是關乎企業的死生,就像王老吉和加多寶已經穩固佔領涼茶領域的前兩名,和其正儘管使出很大力氣,仍然無法超越前兩名。

定位理論的背景

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使用者無時不刻被周邊的各種資訊包圍,例如APP廣告彈窗、電梯海報、公交車海報、電視廣告,等等,過度的商業傳播如何讓企業的產品能在使用者心目中佔領一席之地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是定位理論的背景。

成為第一,或成為某方面的第一

如何在過度傳播的時代佔領一席之地呢?使用者提出了要成為第一,或者行業某個方面的第一。比如你技術牛逼,像掌握了太空技術,那你可以像埃隆馬斯克那樣,進入一個完全無競爭領域,開發屬於自己的品牌aceX,如果你掌握了電動車技術,就可以“發明”電動車特斯拉,如果你服務牛逼,像海底撈一樣可以將服務做到極致,那你也可以佔領火鍋市場的no。 。就是說要確保跑道上只有你一個人。

消費者認知模式

要確保跑道上只有你一個人,不是用你的產品去實現,而是通過使用者的心智認知去實現,也就是說使用者在心理印象是什麼,比事實是什麼更重要。

我們不能強行去改變使用者的心智認知,只能引導他將你的產品進行分類,並在他的腦海裡佔據一個位置。因為人類的認知有限,特別是在資訊處理上,人類記憶很難超過7件事。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第一印象對於使用者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必須建立產品第一次在使用者心中的認知,使用者更願意相信的事情是什麼,是建立消費者認知,二不是建立產品認知。比如像小米主打價效比,主打年輕人的第一臺手機,當小米開始做高階機時,高階機很難得到市場認同,人們更願意買華為或者蘋果,因為才是高階人士的象徵。

不要挑戰第一,最好另闢蹊徑

一旦品牌在競爭市場成為第一,最好就不要妄圖去挑戰它了,而應該另外建立一個方面的第一。因為第一是消費者促成的第一,你很難去改變使用者的認知,比如上面提到的王老吉和加多寶已經佔據了涼茶市場的頭兩名,在殺入的和其正怎樣也很難殺出重圍。

最牛逼的品牌可以代表一個品類

這是定位理論的最高境界了,一個產品就相當於代表了一個品類,比如合生元就代表了兒童益生菌,可口可樂代表了可樂。

暫時就理解到這些,歡迎讀者拍磚,補充。

《定位》讀書筆記 篇7

今天,“定位”一詞已成為最重要的、使用最廣泛而頻繁的戰略術語之一。本書出版於1981年,兩位作者均以當時的美國社會作為背景對傳播以及定位進行了分析。三十多年前的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已然是一個媒介眾多、產品豐富、宣傳手段層出不窮的社會,出現了傳播過度導致資訊大量流失的問題,宣傳的產品想要在人們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已經很難,更何況是商品經濟極度發達、世界市場愈發廣袤的今天呢?因此,本書在出版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價值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提出了一個不僅僅在當時,甚至在今天和往後未來幾十年都仍然適用的營銷法則:定位。

那麼何謂“定位”呢?我們常常覺得定位無非是公司和企業本身對於自己所在位置的認知,卻忽略了公司和企業在預期客戶心目中的地位,而這恰恰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本書為“定位”做出了一個概念性的解釋,即:在預期客戶的頭腦裡給產品定位。事實上,正是由於資訊流通速度大大的加強,人們接受資訊過多,才更加需要一個鮮明而簡短的定位來穩固企業的位置。在大腦備受騷擾的情況下,人們會在腦中有意識地形成產品階梯,將腦中記得的產品分為一二三等。例如可口可樂是可樂中的龍頭老大,百事與七喜排名二三,而其它並不鮮明的汽水品牌則淹沒在眾多產品裡無出頭之日。

因此本書提出,要想在我們這個傳播過度的社會裡取得成功,企業必須在預期客戶的頭腦裡佔有一席之地。這個一席之地不僅包括企業的短處和長處,還包括其競爭對手的優點和弱點。爭當第一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人們永遠會記得第一,第二卻極其容易被視而不見。除了書中所舉的第一個飛越太平洋的例子外,今天中國也有類似的例子。“真功夫”是我國第一個定位為“蒸米飯快餐”的,它也許不是第一個蒸米飯快餐品牌,卻由此佔領了預期客戶心目中第一個蒸米飯快餐的定位。這正對應了書中所點明的,不需要事實上你是否是第一,只需要人們認為你是第一即可。這也正是本書反覆提出的,在預期客戶的頭腦裡給產品定位在中國的典型案例。

能夠成為領導者自然是最佳選擇,然而領導者也並非憑藉第一的名氣便能處處得志。如書中所說,在任何產品類別中,第一品牌的銷量總是大大超過第二的品牌,然而一旦在營銷中領先的公司在新產品類別中沒有爭得第一,該產品通常就會敗在別人手下。好比可口可樂雖然已經是汽水的領導品牌,它旗下所推出的運動飲料卻無法和“第一”的運動飲料品牌競爭,正是由於人們不僅對品牌有其相應定位,也對該品牌所代表的一類產品有相應定位導致的。肯德基和麥當勞是數一數二的快餐品牌,但它們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米飯和粥卻十分不受歡迎,因為這不符合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顧客心中“美式快餐”的定位。這也是許多企業存在的一個誤區,認為企業的實力決定了產品的實力,事實上這種由內而外的思維是行不通的,企業必須更加重視思維的客觀性,形成一種“由外而內的思維”,必須明白企業的實力來自產品的實力,來自產品在預期客戶頭腦裡佔據的地位。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宣傳。

對於追隨者來說,它們則要更見縫插針地尋找人們頭腦裡還未被定位的部分,或者想方設法為競爭者重新確立定位。不需追求人人滿意,只要預期客戶明白你能夠給與他們什麼就夠了。例如五穀道場將自己定位為“健康的、非油炸方便麵”,不僅簡單明瞭,且將其它油炸方便麵都重新定位為了非健康食品,達到在方便麵市場中突出重圍的效果。

歸根結底,定位的關鍵還是在於簡單化、明確化、客觀化。企業不能將自己的願望當作定位強加於顧客頭腦中,那隻會使預期客戶產生排斥心理。

許多企業依賴自己建立起的品牌地位進行產品延伸,大多數企業都將產品延伸看作良好的戰術,本書卻把產品延伸歸類為“陷阱”,歸類為短期有益長期不利的下策。因為產品的實力決定了企業的實力,在人們頭腦中擁有鞏固地位意味著某個品牌變成了通用名稱的代名詞,過多的產品延伸只會讓人們混淆而產生厭煩。一個合適的名字便尤為重要。一個含義不好或是會與原產品混淆的名字,很容易使產品走上銷售的下坡路,因為名字就是把品牌掛在預期客戶頭腦中產品梯子上的鉤子,實際上打入人們頭腦的是產品的“名字”。而壞名字自然會產生壞名聲,一個壞的產品名字極有可能影響到企業本身。

定位不只是對產品而言,在本書看來,對公司、對國家、對服務甚至對一個人自己都可以進行定位。以個人來說,定位要求我們職業專長化,選定某個具體的位置與自我聯絡起來,樹立專家地位。其次要勇於與競爭對手搏鬥,然而要儘量避免與領先者正面交鋒。其三樹立堅持的理念,確定基本定位戰略之後就要堅持下去。最後是懂得限制創造性,這是定位思維的重點。這些不僅是個人通往成功的關鍵,更是企業、社會、國家成功的'關鍵。

“創新精神本身毫無價值可言,它只有在為定位目標服務的時候才能發揮其效應”,廣告也許需要的並不是徹徹底底的創新,而是與現實相聯絡的定位。定位定義了一種嶄新的傳播方式,即在紛亂嘈雜的傳播環境中,簡介明確地確立在客戶頭腦中的地位。定位,實則定義的是存在在客戶頭腦中的對產品的概念。

對於個人而言,定位就是對自己的認知,只有足夠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定位》讀書筆記 篇8

“書中場景跟我們現在遇到的瓶頸期很像:‘他們不去找尋新方法提高廣告效力,而是以降低當前成本的方案加以應對,因此興起了房屋經紀、傳媒收購和易貨服務業’。”

“書中醍醐灌頂之處在於點出:傳播宣傳一直陷入怪圈,這是為什麼現在客源量付費媒體變得走俏的原因,但這個問題是隻能力求平衡,節省成本是現實。”

“書裡用大量品牌營銷案例來舉例說明,但在現實營銷中,我們大多數不具備充足的推廣資金和經過大量市場調研後的完美產品,但是這都不要緊,抓住良好的方法指導就可以事半功倍。”

《定位》讀書筆記 篇9

“當然,任何理論都有自己的應用場景和前置條件一樣,“定位”思想也有自己的侷限性:過於突出了市場營銷的作用,忽視了產品和服務自身才是根本,如果產品或服務“貨不對板”,與營銷宣傳不符,消費者遲早會發現其中的端倪的。甚至如果產品或服務,存在基本的質量、安全問題,例如三鹿牛奶,就算你用再高明的“定位”思想都是無濟於事的。”

《定位》讀書筆記 篇10

“說到底,企業的定位是讓方向感和使命感更加清晰,避免企業在未成形之前被形形色色產品打斷了前進的路!”企業的性質是什麼?企業產品的服務人群是哪些?這能讓企業少走彎路,從企業剛開始成立的時候就能知道,這件事能不能做,該怎麼做,做成什麼樣,什麼樣的人會買我們的產品,產品的回頭率在哪裡!有人說企業的利潤在哪裡很重要?其實這是後話,因為你光想著利潤,不去關心企業的定位,你做的是一錘子買賣,並不是長久的生意!一錘子買賣是你拿到錢就可以了,長久的生意就是定位本身出發,有使命感在裡面,能夠發光發熱!”

《定位》讀書筆記 篇11

“成功在於嘗試,如果不敢嘗試,那就應該為自己所要從事的事務,做一份很詳細的計劃表或者列出一份清單。如果連清單都無法列出,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應該可想而知。

借力生長:“別問公司能為你做什麼,而是你能為自己做什麼”人生的成功更多的是要靠別人為你做些什麼,而不是你能為自己做些什麼。每一個想成功的人,都需要為自己找匹馬騎。”

《定位》讀書筆記 篇12

作為02年出版的書《定位》,書中的內容許多內容在2021年的今天也都不過時。書中給出的案例,各個位置的定位方法,都能給小品牌,甚至網路推廣帶來一些靈感。其中剖析了“滿足客戶需求”卻無法贏得使用者的原因部分頗為精彩。

書中有部分提到關於品牌升級和定位的問題,非常深刻,發人深思。看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心裡想到了兩個品牌,比亞迪和小米。比亞迪最近幾年不斷的開出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車,高薪聘請賓士前總設計師,汽車內飾,電池技術,汽車外形等諸多環節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2020年推出的比亞迪漢和最新的刀片電池技術,都證明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實力。但是,人們卻仍然將比亞迪汽車看做是低價汽車的代表,儘管比亞迪漢,比亞迪唐的售價和配置早已處在中端,中高階領域。究其原因,始終是比亞迪這個品牌已經被定位為低價車,計程車,公交車,不好聽一點兒就是Low.這裡暫且不討論人性啊,虛榮啊這些東西。重要的是人們聽到比亞迪汽車,就明顯不如蔚來,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根據《定位》書中提到的關於新產品,新定位,新品牌,如何以全新的姿態進入到使用者的心智中,是有詳細的方法的。

關於比亞迪這個案例,如果一開始就“漢”,“秦”,“唐”這樣的王朝直接註冊為新品牌,各自代表著不同的產品線,宣傳新品完全以新品牌,新公司的形式去推廣,只有這樣才能褪去使用者心中的那一道坎。當然,這樣的方式會讓市場部在運營和廣告方面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資金投入。這是一種抉擇。另外這個路子其實也不是什麼新路子,豐田早就用這個方法,在“越野”,“耐用”,“維修便宜”等多個定位中佔據的使用者的心智。提起“路虎”,是不是腦海中就是高大威猛汽車的代表。提起“耐用的汽車”,是不是就是豐田。另外豐田為了往高階汽車領域衝擊,也同樣開出了新品牌“雷克薩斯”。為的就是避免使用者不自覺的把豐田這個品牌的屬性附加給“雷克薩斯”,普通使用者甚至都不知道雷克薩斯是豐田的子品牌,這就已經說明了豐田策略的成功。

另外,作者把品牌定位比作一個天平秤,假如品牌方希望一個品牌能夠佔據兩個大品類的頭部位置,就會導致兩個品類都做不到第一。值得深思,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個只適用於消費品,不適用於大集團的定位。舉個例子,提到雷蛇這個品牌,能想到什麼?電競裝備,滑鼠,鍵盤,電競座椅等。反過來,提到電競裝備,你第一個想到什麼品牌?是雷蛇。假如有一天,雷蛇這個品牌準備去做一個新的品類,衛生用品,並且衝到了這個品類的前三名,那麼雷蛇這個品牌,還代表著電競裝備嗎?如果不代表,那麼雷蛇電競產品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流失客戶。這也是我們做獨立站品牌時,垂直和精準的原因,不過我們都沒有作者特勞特這樣的總結能力。

還有小米的高階夢,這條路走的是真好。因為我是米粉,所以比較關注小米的產品線。現在回顧小米的歷程,其實小米在創立的前三年就已經規劃好了未來的品牌路線。隨著紅米品牌的推出,小米的高階夢就徹底坐實了。紅米繼續著超高性價比的路線,防止丟失最初的那批追求超高性價比的米粉。同時,小米也在不斷的提高旗艦機型的價格,開始衝擊高階市場。從米8的2699到米11的4299,這品牌升級走的那叫一個穩當。小米的整個發展路線,其實非常符合作者特勞特的定位理念,想要衝擊新的市場就要使用新的品牌。而小米實際上用的另外一種方法使得“小米”這個品牌成為了新一代的高階手機品牌,“紅米”則接替了曾經的小米的接力棒。

《定位》讀書筆記 篇13

1969年,《定位》的兩位作者有一個預測,就計算機製造業而言,“任何公司向IBM公司業已佔據的地位直接發起挑戰都無望獲得成功。”第二年,RCA公司向計算機業全速進軍,直接挑戰IBM,最後以失敗告終。

作者通過這個例子,是想告訴我們,行業裡的跟隨者要利用自己在預期客戶頭腦裡業已佔據的地位,將自己與行業中的一個新位置掛鉤,只有這樣才可能撼動那些行業裡的巨頭。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江湖,也曾有那麼兩個“挑戰巨頭”的故事,一勝一敗,殷鑑不遠。金山網路推出的金山毒霸,也曾向當時的360防毒發出正面進攻,在PC端,360是中國最大的防毒軟體公司,最後金山失敗了,改名獵豹移動,專門做國際市場了,放棄了國內的防毒市場。

金山為什麼會失敗呢?要知道金山網路是一個老牌的網際網路公司,而360在當時只是一個防毒市場上的後起之秀,靠著免費防毒成功佔據了消費者的心智。

金山的防毒軟體當時在市場上只佔據了極小份額,而大部分預期客戶頭腦裡金山是什麼呢,是WPS,是中國的OFFICE,這就是當年金山的尷尬之處。所以說,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

另一個故事是酒旅預定業的,曾經中國市場上攜程、藝龍、同程是行業裡的老大,但美團就成功切入了這個行業。為什麼美團會成功呢?

我們先想想美團是什麼,它在預期客戶頭腦中的定位是什麼,我想就四個字:吃喝玩樂。它想要挑戰和進入的行業是酒旅,酒店業很大一塊是靠旅遊收入,所以和“玩”字就掛上了鉤。就這樣,美團就順利吃下了一大塊市場份額。

又想起一件事,前幾年陸奇在百度的改革。陸奇在來百度之前,百度是一個迷失在市場上的巨輪,靠著廣告收入躺贏,市值都快被當時的京東超過了。陸奇來了,幹了一件重要的事,把百度外賣直接賣給了餓了麼,大力發展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百度又重新回到了軌道上。

中國網民聊天時,基本上把百度等同於搜尋,雖然中國做搜尋的公司也有幾家,但百度靠著先發優勢在網民頭腦中牢牢佔據著第一搜索引擎的地位。百度做外賣,明顯是對自身定位的削弱,當你看著滿大街百度外賣的送餐員時,你還能把百度與搜尋直接掛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