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通用23篇)

文學 閱讀(3.21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通用23篇)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

一、“慢”而不“怠慢”。

我會經常遇到有一部分屬於“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戀、打架鬥毆等現象不時發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覆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後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並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並不等於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我會想辦法的列舉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訴學生“火車理論”:一個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輛快車,和一個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輛慢車,最後,先到達終點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車的那個人。我會鼓勵、啟發、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生興趣,而繼續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像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開啟孩子的心結。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於發現,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

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倒,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乾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麼?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

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揮慢的藝術。“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後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並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後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點為出發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讚美文化”。告訴他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恆的責任

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時的他,還有那麼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簡訊、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聖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2

“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裡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裡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為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籤。然而,作弊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知道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

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穫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非常疲憊之後,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後,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現自己沒法不投入。於是就難免很累。現在慢慢的也接受這麼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麼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著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於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3

對於”教育是什麼“這個問題真的沒有好好地思考過。自己當教師的生活真的就那麼平淡無奇,每天工作的痕跡就像沙灘上的沙子一樣,被海水沖洗過後馬上就會歸與平靜。

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之後讓我對自己的工作開始了慢慢地審視。他說教育是”藝術“,教育是”慢“的藝術。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是藝術。難不成是因為在”慢“字上出了問題?

班裡總有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我是很負責地給他們課外進行再次輔導。但是捫心自問,我的出發點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績能提高一點。估計這樣的輔導也就成了純粹的功課輔導。只要他會做這樣的題目就行了。其實這樣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

但如果仔細地想想看,當講了一遍又一遍的時候,我沒有生氣?沒有焦灼?是的,我生氣,甚至憤怒。也有老師說:”我寧可教100個好學生也不想教一個教幾十遍都不會的學生。“當然這是沒辦法時的調侃。孩子之間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速度有差異,一個孩子的各種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差異。

我是任教國小語文的老師,於是我的眼光對文字有所偏向。若干年以後,我想我所教的知識對孩子們來說真是不足掛齒了。然而我的國小語文有沒有在他童年的時候給他沉澱下什麼了嗎?

當我年老的時候,如果我也能說上這麼一句”能成為孩子們優秀的嚮導,沒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麼默默無聞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4

暑假裡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這個時代的節奏是快的,教育也是快節奏的。在教育中,我們追求的往往是快速見效果,而忘記了教育是慢的藝術,甚至忽略了教師的以身作則。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

應試教育就像工廠的流水線,孩子們被作業加速加工,慢慢失去靈氣,真是無奈的現實。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

慢是一種什麼樣子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教師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助,多給他們提供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能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著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慢”絕不是懈怠。既然是一種藝術,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要學會等待,因為有一種愛叫做等待,十個指頭還不一樣齊呢!學生參差不齊,也許有的學生屬於大器晚成型的,讀國小時懵懵懂懂,若是逼急了,說不定埋沒了將來的人才。“每個人成長的環境、家庭對孩子的期待各不相同,每個孩子智慧狀況各不相同,學習心向也不一樣,怎麼能簡單地對之做評判呢?所以真正的幫助都應該是具體的、個別化的,同時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她課間經常和個別孩子在談心,有時在教室門口,有時在操場邊上,有時就坐在大樟樹下。她的一個姿勢至今我記憶猶新——就是俯下身子,右肩半傾斜,頭朝著孩子,手在比劃著什麼。我想,這就是低聲下氣的教育,這就是和顏悅色的教育,這就是慢的教育藝術啊!

張文質先生說:“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這個具體的實踐過程,往往就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關切的姿勢,一種換位的思考,一段深入人心的談話……

慢慢地來,慢慢地教,慢慢地手把手,慢慢地陪著她背記單詞……在慢慢中,我們也在慢慢老去。時光飛躍,我們在教育教學旅程中慢慢地學會低聲下氣,學會和顏悅色,學會以自己寬廣的心胸去接納學生的缺點,並及時想辦法使之走入正常的軌道。這些微妙的教育我們漸漸地學來,也漸漸地運用。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5

張文質老師的書以前曾經看過一本,是《教育的十字路口》。《教育是慢的藝術——張文質教育講演錄》基本保持了作者的行文風格——對當下的中國教育的沉重的憂思,這也就使得讀者也隨之心情沉重起來。與此同感的還有看幾本書《不跪著教書》(吳非著)、《守望教育》(劉鐵芳著)、《教育實話》(陳桂生著)等時的心情。

我想,之所以有張文質、吳非、劉鐵芳、陳桂生等如此沉重的筆觸描述當下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大概是由於他們對教育有著過於理想化的訴求,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誠然,人不能沒有夢想,教育者也應有自己的教育夢想,但更重要的還應該是腳踏實地的去做。正如張文質老師在演講中說的的那樣:“我們無法改變世界,那我們就更要改變自己;我們無法改變自己,那我們就試著調整處人處己的方式,總之,生命還是有很大的張力的。”“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大問題要思考,小事情要去踐行。要從我們能夠改變的地方區嘗試。”

教育上的大問題需要我們每一人去思考,即使我們不能像張文質老師等人那樣站得高看得遠,對教育問題思考的那麼深那麼透,但也要經常去想想我們身邊人和事,想想總是沒有壞處的。我們無法去改變世界,無法去改變大的教育格局和環境,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去改變自己的教育生活,改變對自己的態度,改變對學生的態度;改變一點教育教學方法,改變一點課堂結構。我們或許無法或者不願做大的改變,但我們可以嘗試改變一點,哪怕是一點點,改變一點總是有好處的。

非常欣賞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的兩個觀點,也深有同感。一個是“教師寫文章,真的要下兩個功夫。首先,要多讀一點書。硬著頭皮擠出一些時間多讀書,真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二,要硬寫。先把自己放低一點,下一點苦功夫、笨功夫。現在有些老師的文章寫得相當好,他們的起點都相當低,成績都是這幾年不懈地下笨功夫的結果。”另一個是“我相信,小的才真正是好的,才真正是美的,才真正是人性的。”這裡的“小”指的是學校的規模要小,班級的學生要少。並引用了美國教育家博耶的話“當學生人數超過30人的時候,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對於前者,我一直用這樣的話鼓勵我們的老師們;也同時這樣勉勵自己,並一直試圖堅持著。對於後者,我自己倒是一直有這樣的想法,但事實卻是不僅沒有“小”,而是一直被不斷的擴大著。

最後再摘錄張文質老師的幾句語錄,或許這些語錄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

“孩子不需要擔心,而需要關心。孩子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要說教,而需要分享。孩子不需要考驗,而需要分擔。孩子不需要冷落,二需要疼愛。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為他本身就是希望。

“哪裡有愛,哪裡就是你的家;哪裡有尊嚴,哪裡就是你的歸宿;哪裡有鼓勵,哪裡就是你的起點。

“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剋制自己,改變自己的否定性思維,讓我們一點一滴地變得陽光一點,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著慢慢地使自己成為建設性文化的一部分,成為讚美文化的一部分。

“我深信教師的教育觀念和生命意識才是學校文化中最具意義的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作為一個具體的一個人在影響、默化、潤澤著他班上每一個學生的。

“遇上好教師不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個家族的福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福分,我們一生都會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種可以汲取的並能最後轉化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們的生命會始終圍浸在人性的光澤之中。”

張文質,詩人,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中國“1+1新父母行動”發起人。著有《脣舌的授權》、《保衛童年》、《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我的寫作是獻給自己的祈禱書》、《今天我們怎麼言說教育》等,主編有《生命教育》實驗教材、《中國最佳教育隨筆》、《活著就是幸福——生命讀本》、《大夏書系?生命化教育叢書》、《大夏書系?慢教育叢書》等。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6

《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是張文質老師的著作。張文質,詩人,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中國“1+1新父母行動”發起人。讀過本書,我對教育是慢的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首先,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耐心與等待。

目前,由於一些家長不能夠全面地認識與理解教育,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很多家長無視孩子年齡特徵,在跟誰賽跑似的不停地給孩子報著各種各樣的學習班,比如,有的孩子剛滿一歲,家長就迫不及待地給他報了啟智班,還不滿兩歲就又開始讓他學起了畫畫,剛滿三歲就讓他背經典,四歲剛到便讓他學起了一年級的課程等等。有的孩子甚至一次報了多個學習班,每到週末,就跟著家長如同走馬燈似的到處趕班上課。有些家長想讓孩子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卻忘記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讓孩子變得優秀的願望是好的,但急功近利、操之過急,忽視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和規律,就成了無謂地追求快速、高效了。教育需要耐心等待,拔苗助長,違背了自然事物發展的規律,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其次,教育是慢的藝術,要學會從容與寬容。

當你發現這個孩子學習成績不怎麼理想,你也輔導了一段時間,卻仍然不見大的轉變時,不要對其失去信心,更不要對他採取非打即罵的極端方式,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曾讀過一篇短文:牽著蝸牛去散步,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上帝交給一個人一個任務,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他不能走太快,因為蝸牛已經盡力爬了,只是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他催它,唬它,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他,彷彿在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他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這個人感到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他抬頭問天,天上一片安靜,他想,反正上帝都不管了,他還管什麼?他讓蝸牛往前爬,自己跟在後面生悶氣。走著走著,他竟然聞到了花香,感受到了微風,他還聽到了鳥叫和蟲鳴,看到了滿天的星斗那麼亮麗!他有些疑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他忽然想起來了,也許是他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他去散步呢。

這篇短文讓我想到,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與成人的有所不同,所以使得我們會有失去耐心或者被氣瘋的時候,但你若能靜下心來,耐心陪伴孩子成長,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你就會發現這個過程其實是那麼美妙。所以,我們不管是做家長的還是做教師的,何妨放慢自己的腳步,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陪他們一起靜靜體會生活的滋味。

記得我在教我班的孩子學習區分“具”和“縣”這兩個字的時候,一個孩子怎麼也分不清這兩個字的寫法,不是把“縣”字裡面多寫一筆,就是把“具”這個字少寫一橫,當時,我非常生氣,心裡想,怎麼還會有這麼笨的孩子呢?不就是兩個字嘛,寫了幾十遍了,怎麼就是分不清呢?結果我越是急躁,他越是寫不好。後來,我乾脆不讓他寫了,讓他休息。隔了一天,我和風細雨地教他寫其中一個字,直到他寫會。又過了一天,我又春風拂面地教他寫另一個字,直到他寫會。後來,再觀察他寫這兩個字的時候,他竟然都寫對了。看來,對於有的孩子,即便是分清兩個字這樣的小事,也需要有個過程。耐心等他學會時,我發現,我不著急了,他也開心了。現在想來,這個學會的過程,成全的何止是孩子啊,還有大人。

瀏覽網頁,我曾看到一位班主任給家長髮了這樣一則簡訊:無論成績好壞,請想想: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地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我感覺這則簡訊寫得太好了,道出了他對教育是慢的藝術的真實理解。

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對那些學習上有些困難的孩子,我們更要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寬容,並面對現實,找好途徑,改善教學的方法,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正如《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所引用的錢理群先生所說的:“救一個算一個,喚醒一個算一個,促進一個算一個,成全一個算一個。”

我想,萬事萬物都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人也如此。耐心陪伴,靜待花開,我們就會在成全學生的同時也成全了自己。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7

最近讀了《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通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將來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教育行為細節。育人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教育行為要發揮理想的效果,必須擺脫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說教,關注自身行為的細節,從細小之處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與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一句平常不過的話,一個細小不過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心靈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為失誤,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能疏遠師生之間的關係,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二、教師教學行為細節。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能夠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這些行為也體現了教師個人的基本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表現出來的行為細節,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有意表現出來的行為,還是無意流露出來的行為,都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乃至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為例,假如教師表現出得當的言語行為,那麼就能夠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假如教師表現出失當的言語行為,那麼就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疏遠師生之間的情感,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管理行為細節。在學校教育世界裡,教師經常承擔著管理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者教學管理;在課餘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教師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努力從細節之處做好管理工作。教師與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為細節。

四、教師學習行為細節。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為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細節,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教師日常行為細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在校園之中的日常行為,也要時時注意細節,以免給學生傳遞不良資訊。在很多時候,教師日常的行為細節,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這種教育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教師的行為往往會對學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要規範自己的行為,時刻對自己進行檢討。做受學生愛戴,讓家長信任的好教師。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8

前段時間很多的新鮮詞彙不斷地湧入我的視野:遺失的童年路上、“孩奴”現象、保衛童年、拯救童年等等。起初我也並不在意,感覺這些都是資訊高速路的必然產物,轟動一時流行一陣而已。可當我在一則教育隨筆中看到“教育是慢的藝術”這一提法時,頓感眼前一亮,將那個叫張文質的教育學者及“慢藝術”牢牢刻入腦海。放假前,當看到同事手中有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時,渴望閱讀的心情瞬間陡增,突然間作為老師的我一下子頓悟,我也不喜歡那被濃縮了的童年和高壓力下的教與學,我更渴望尋找一條淡然恬靜的教育教學之路。

隨著技術的發展,一切都快了起來。出門不再步行,連自行車都幾近在城市絕跡,車水馬龍,過馬路都要分外精心。動物、植物,只要是人們需要的都可以縮短成長期,尤其是關於肯德基養雞技術的披露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於是人們抱怨,菜沒味了,肉沒味了,可人們依然不願意停下的是飛速發展的腳步,在一面懷念過去的哀怨中追尋更快。教育更不例外,“知識下放”普遍存在,一道國小低段的數學題難倒了一堆的本科、研究生。每當孩子們做作業的時候也幾乎是“全家總動員”的時候,每一個在校學生的爸爸媽媽都能深刻地體會到“為人父母之重”。“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快速行進的課堂學生實際上是很被動的跟隨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著,跟不上的註定要掉隊。”所以當我看到這些語句的時候心裡湧動的竟然是感動。如果用花兒解釋先生的理論,那就是是花兒終究都會開放,但卻有花期早遲素淡的問題,你難道會說寒冬的梅花遜於早春的桃花?或者豐滿的牡丹一定強於清瘦的蘭花?既然花兒都是如此,為什麼我們非要培養同時開放同樣燦爛的孩子呢?

或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潛意識地希望慢,可同時卻也在讓腳步加速。就說我們的孩子吧,繁重的課業負擔還要附加繁忙的課外輔導,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孩子們不再擁有上學的路上,更不會享受週末的悠閒。老師們、家長們很少對每個孩子進行個案分析,都渴望整齊劃一的優秀。我們都堅信“勤一定能補拙”、“笨鳥必須先飛”是真理,可張文質先生卻敏銳地提出“勤未必能補拙,揚長遠勝於避短”的觀點。雖不能說這就像晴空裡的一聲炸雷,最起碼也是醒酒的湯,讓沉迷於追求高效的我們在快速行進的間歇多一些有益的思考。每個孩子都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堅信一個信念:首先應該讓每個孩子快樂健康成長。我聽說有些學校孩子們每天晚上的作業奇多,有時候家長都要代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十二點睡覺。當我聽說這些的時候不僅是痛心更是鄙視了,雖然我也是一個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似乎不該這樣。然而,如果讓我犧牲孩子們的快樂為代價來提高我們暫時的學習成績,我寧可選擇放棄。從教多年,我反對機械重複,我反對題海戰術,儘管每次考試我也會分外擔心孩子們能否沉著應戰,但我依然不願辛苦孩子。我們都是教育中人,或許也都正在為現今的教育模式而困惑不解。一方面在強烈呼籲“減負”“減壓”,可是教育體制卻是不變的,最終都需要在考試的關口傾力一搏,然後才能唱出“真金不怕火煉”的讚歌。

前段時間在閱讀中發現了這樣的語句:

“中國人,趕時間。

最愛‘快進’,狂點‘重新整理’。

評論,要槍‘沙發’。寄信,最好是特快專遞。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車,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磁懸浮……排隊,最好是能插隊。若不能,就會琢磨,為什麼別人排的隊總比我的快呢?”

看完之後,不禁啞然失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的確是這樣的。尤其對於排隊心裡的分析更是精妙絕倫,頗具諷刺而又那般傳神。於是久久地停留著那些文字上,反覆斟酌著、誦記著,想讓它們成為我今後生活工作的一面反光鏡。在教育中,我們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可能就是“能不能再快點,再好點。”我們都在苦惱著孩子的磨蹭,我們更擔心孩子的成績不能最好。甚至,我們希望孩子的快速成長,渴望孩子的培養如同農業、工業的發展那這樣儘可能最快,最好收益最大化。我們忘了,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欲速則不達。忘記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為渴望快,我們更加得急功近利,希望我們的教育教學點點滴滴都能立馬見效。於是,我們忘記了積澱,忘記了對人的長遠的培養。在題為“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設一所優質學校”的演講中,先生多次談到“閱讀”──一個最近很長一段時間內久久盤旋在我心頭的詞彙。我喜歡張文質先生的率真與深刻,對教育現象作深入的剖析,有些時候觀點語言也甚為尖銳,讀他的文字時常有這樣的感覺:書中有豪氣,豪中有霸!

教育是相通的,張文質先生也是從一線做起的,我不知道他曾從事哪個學科的教學,可是在閱讀這個觀點上卻和我們的語文教學專家出奇的一致。講到了當今孩子的閱讀現狀,並精闢地闡述“閱讀幾乎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的未來來說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閱讀為一個人的成長精神打底,甚至為一個人立精神,生命是從閱讀開始的。”等等。和很多的專家一樣在大聲疾呼著閱讀,閱讀,閱讀!在閱讀這件事上,我真是大恨其晚,真正的閱讀似乎是從進入這所都市國小才開始的,那也是因為壓力,因為看到了自己的諸多不足。僅僅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我開始了瘋狂閱讀,有教育教學專著,有兒童文學,有報刊雜誌,有心靈雞湯類的故事散文等等。很奇怪,以前我只喜歡文學,關注的就是故事情節。可現在即使是一本枯燥的教學論著我也不再感覺乏味,或者說再乏味也會堅持著看下去了。

很多時候感覺到了都是新奇,有趣,是一種思想的碰撞與警醒。讀書,讓我對自己、對教學、對人生都有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不再狹隘。雖然這個年齡的我讀書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記憶,常常有一種過眼雲煙的虛無感,但依然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或許讀書的初衷就是因為擔心自己被淘汰吧,也正是張文質先生在談及應試教育苛刻時提出的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無論從文學的積澱還是學識的淺薄我覺得自己都是那種有待提高的型別,所以讀書是當務之急,是首選!我需要在讀書之中維持自己的自信,維持自己為師的尊嚴。當然先生疾呼讀書的同時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點──孩子!我覺得從素質教育被提上議程之後,我們的應試教育卻無形中愈演愈烈了!繁重的課業負擔,名目繁多的考試,還有排序。“在提高孩子成績的過程中我又沒有做了一些不人道的事情啊?”這個扣在教育學者心頭的疑問,更是值得我們所有一線老師反省的問題啊!是啊,當大街小巷張貼者大學錄取學生的名單時,有誰會去關心那些落榜的孩子呢?當我們大肆表彰成績優異的教師時,我們是否用心分析過成績差異的諸多原因?可是因為這許許多多的課業,孩子們沒有時間來為自己的精神打上底色,因為緊緊張張的排名,孩子們無暇顧及課程以外的書籍?誰能想到,我們那些所謂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行為讓孩子們無形中已經輸了,不,是受傷,讓我們的孩子傷在了起跑線上。

慢,快,快,慢……我已經分不清究竟該怎樣,是慢好還是快對?行進在基礎教育的路上,我更加困惑,在迷茫中踟躕。誰能告訴我,究竟如何去實現自己對教學理想的追求呢?這關於理想的溫暖話語,只能在書中讀讀罷了嗎,將會有誰在我的耳邊讓它慢慢地盪漾呢?如果“教育能像蝸牛散步一樣,只要放鬆心情,放慢腳步,防長眼光,才能以詩意的態度,發現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職業的幸福感。”那將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呢?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9

“教育是什麼”?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種藝術,但這種藝術我似乎永遠欠火候,問題在哪裡?寒假期間,我認真研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這本書是教育學者張文質先生所編,他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關鍵在於這個“慢”字。慢,是對教育的理解和信賴,而我在過去的從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這個關鍵字,看了這本書,讓我感覺千頭萬緒,一時也理不清,我且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

學會寬容。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帶著獨特的稟賦,帶著不同家庭的影響來到學校。不同的個體在不同領域有巨大差異,而我們現在的考試製度是在用同一的標準衡量不同稟賦的人,這本身既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我們教師在工作中,如果再去強化這種標準的實施,也未必公平。有的孩子天生記憶力差,但他也許繪畫很好,有的孩子數學不好,但也許他對語言的感覺非常好,我們要寬容、尊重這種差異,就是培植文化育人的多樣性。我過去也經常會說勤能補拙,不錯,但有時候再勤也補不了天生的“拙”,就像我訓練一輩子也不可能像姚明那樣打籃球。所以,生活中,我也許更應該引導學生“揚長避短”,揚長勝於補短,引導學生把優勢專案發揮到最好的程度,遠遠勝於在不足的地方進行彌補。我經常感慨,要是全班學生都像某某(優等生)那樣該多好呀!現在,我覺得有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錯的。老師,教的絕大多數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因為是極少數,有人說,天才是人類的病態,天才不是人類的常態。教育的最大收益群體應該是處於常態的普通人,而不是天才。我們就是要幫助最廣大的普通學生養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學會生存生活的技能,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號。

要學會等待。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規律的,循序才能漸進。張文質老師說到慢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其實,我覺得慢還是一種科學。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助,使學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後,多給他們提供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力量。張文質老師書中提到“我們的教育往往過於急切的盼望著出成效,出成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與從容”;“我們缺乏一種悠閒的心態,缺乏閒心”。讀了這些話語,我陷入沉思:在課堂上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囁嚅著嘴,想回答又說不出來,或者說來說去不在點子上。碰到這種情況,我有時會急躁,會打斷學生作一番暗示。現在想來,我是不是應該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我為了急於聽到孩子“正確”的回答,過早地把現成的知識和盤托出,迫不及待地將知識填塞孩子們的頭腦……這都違背了教育規律。我曾經出去聽課,發現有的老師業務水平很高,上的課從欣賞的角度看堪稱完美,但教師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上課速度過快,他等不及學生的思考和反饋,教師成了課堂裡唯一的知識輸出者,沒有挑戰,沒有臨場的智慧,一切是那麼順利,但一切又過於順利,教師教得好,孩子到底學好了嗎?我不禁反思……教育恰如教孩子學步。對待學生的成長,來不得半點兒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嘗試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還沒有邁開第一個腳步,你就去牽引他,甚至一會兒捉住他的右腿,一會兒抓住他的左腿,幫他邁步,那孩子也許永遠也學不會獨立邁步。所以,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同時能夠影響一個孩子,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一所學校。我們教師就擁有這樣的位置,我們依然要珍視內心的聲音,依然要對自己有一個期待,讓自己過的更好,讓孩子們過的更好。讓我們努力的工作,讓教育真正開啟學生的智慧,潤澤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對教育永葆激情,用最初的心情做永遠的教育,讓我們攜著平凡追逐和超越我們永遠的夢想。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0

張文質在關於童年我有幾個基本的看法寫到:

一個人能安身立命,顯示自己獨特性,帶給你一生幸福、自信的,一定是你的長處。就像西方人說的天才如果放犯錯了地方可能天才就難以成為天才。所謂的天才就是他的稟賦、獨特性。但我們的教育常常不尊重它的獨特性。前面我為什麼要舉我孩子的例子,其實那是一種憂慮。她對寫作也有優勢??國小就出書,八年級又獲一個全國性大獎,出版社跟她簽約,馬上要出第二本書。如果她要走這條路,可能走得很順。但她能否考上一類高中,這卻是一個很難預測的問題。按現在的評價機制,他再平庸,但會考試,他就可以順利地讀個“好”高中、“好”大學。一個人很有天份,某個領域很有才華,但考試成績上不去,她可能很麻煩。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同學劉增愛。我從很小的時候受母親影響,對繪畫很痴迷,在我的記憶裡,不是看畫就是畫畫。上七年級時,我發現我們班還有一位繪畫高手,她叫劉增愛,她擅長畫紅樓夢人物,她畫的很快,很流暢,她的筆下一會兒就能流淌出婀娜多姿的林妹妹、晴雯、薛寶釵、王熙鳳等,個個裙帶飄飄,貌美如花,線條流暢,特別是手指的造型各不相同,有時,還要配上背景,看到她的畫真是羨慕死我了,好多同學都向她要畫,在我們學校已是小有名氣。我們倆經常在一起畫,當然是我努力地向她學習。可是,她不太努力學文化課,國中畢業就回家務農了,一直到現在,變成了一個早已和繪畫毫無關係的農婦。想到這裡我至今都為她惋惜,可惜了她的藝術才華,如果當年她的文化課好一些,她的人生道路就會改寫了。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會有很多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1

暑假期間有幸拜讀了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細細品讀,“慢教育”所蘊含的教育哲理,如同一股清泉沁入心扉,讓人彌久難忘。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的是耐心與等待。時下的教育太過功利,有時甚至無視孩子的年齡特徵:三歲要背《唐詩三百首》,四歲要學外語,五歲要彈鋼琴,未滿六週歲要讀一年級……在學校裡,很多教師的課堂像做工程一樣趕搶進度、趕時間,追求所謂的高效率、快節奏、大梯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約而同地陷入了一個令人恐懼的教育誤區——“快教育”。實際上,對待孩子的成長,來不得半點兒急躁,更不能越俎代庖——教育的成功從等待開始。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寫了這樣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她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她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這是一種何等美麗的教育場景,這是一種何等美妙的教育藝術。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學會從容與寬容。對於學生的一次次小錯誤,根本沒必要放在心上,更無需揪出來大做文章(但我不是說對於犯小錯的同學不管理,不教育,而是教育不能放,管理不能放),因為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因此當你看到這一點,就能從容的看待這一個問題時,在教育學生時,就會多一點耐心,少一些生氣。面對孩子的不良習慣、面對孩子的犯錯,更需要我們老師以一顆寬容的心,引導他,鼓勵他,只有處處為孩子著想,方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才是為孩子的終身發展著想。

正如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說的:“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範”。讓我們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慢慢地等待孩子長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2

這個學期一開學,我們校長髮給我們每位老師一本書,我的書是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希望我們提高教育理念,能得到成長。

我在課餘和國慶節期間拜讀了其中的一些內容,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 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長期植根於中國小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在研究和實踐過程中,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通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付諸實踐,積累經驗,構建自己的認識平臺。

張文質先生在《直面教育與生命的悲情》中,他寫道“其實,我們從每個人的經歷中都可以看出,教師的真摯關愛對人的幼年時期的成長,對人生建立的信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就像美國詩人艾米斯說的那樣,哪怕僅僅把一隻暈厥的知更鳥送回巢中,我們也就不虛度此生!”我很認同張文質先生的這個觀點。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遇到過好多事例,我現在所教的四年級有一個調皮男孩,想象力特別好,繪畫形式很獨特,也很大但,我選他當課代表,當我剛說時他激動了好一會兒,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向我提出他不想當,但是,能看的出他是猶豫的,因為長時間的在班級中的表現不好,可能是對自己不自信的原因。我還是堅持讓他當,他也就依從了。時間過去了一個月了,有一天,調皮男孩的一個好朋友突然問我:“老師,王景鑫真的是美術課代表嗎?”我說:“是啊”,“啊,你真的是課代表!”這時,我看到王景鑫已經是滿臉自豪,激動地臉都紅了。我很是感慨,我深深的感到“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這句口號是多麼重要啊!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3

張文質先生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著“生命化教育”。而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慢教育叢書》裡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迴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發現,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銳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

總覺得自己通過師範的學習,什麼都懂,什麼都知道。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總是急於見到成效,往往在課堂上沒有細緻的傾聽、觀察、思考學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認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覺得還挺不錯,還為自己能夠這麼快駕馭學生而沾沾自喜,現在想來真是膚淺的很。有時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往往沒什麼耐心,採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也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已盡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等等。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脫離了教育原來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了思考,重新審視了我先前的一些行為,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調整,讓教育迴歸自然。

“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敏感、細膩、堅強、執著、明確、美好,教師甚至“要比熱愛自己的黨派、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教育確實要以愛為底色,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然而,只要一靜心我們就知道自己實在被扭曲得太厲害了,也許更需要詢問的就是我們還有多少真摯的熱情,承擔的勇氣,能夠在各種困難中堅持應當堅持的執著,可是我知道這樣的詢問很多時候也是蒼白無力的,莫名的焦灼與恐懼盤踞了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指標、任務、功利已經控制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渴望著美好,內心都變得越來越無望與冷漠——堅冰時期仍然延續著,有時我們幾乎無法越過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來”。

這一段,告訴我們所處於這樣一個時代,學校也被各種各樣的功利所包圍,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愛。一方面,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偏離遠來的方向,便會使我們平時的工作變得那麼急躁、那麼勢力、那麼急功近利,這樣導至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式的任務式的教育,往往學生越學越不想學,對學習也會失去信心,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差,如此惡性迴圈,後果就更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這樣的工作狀況,對自己來講也不是不盡如意的,試想每天面對著不願學習的學生,面對情況糟糕的教學場景,教師本人也難以獲得教學成就感與工作快樂感,常此以後,身心俱疲,對老師自己的發展也是有弊無益的。

文中張文質先生又談到了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的一段話:“許多年來,葉瀾教授持之以恆的躬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無論到哪所實驗學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聽課(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說這樣才看得清楚每個學生的“動態”),必定要先和實驗教師對話,為他們“捉蟲”、指路。如果沒有外出,她幾乎每週總會安排一天時間,早上六點多鐘就出發到一所學校,上午一聽就是4節課,中午簡單用餐後,就開始評課、交流,然後則是講座和對學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家裡人告訴我每次“這樣的活動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點了”。葉瀾老師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學者,她的“田野作業”方式同樣令人讚歎、敬佩,啟人心智”!

葉教授是一個教育大家,她都在盡力做一些每天我們看似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她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可她確真真實實的是一個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態度是一個優秀教育者具有的優秀品質,不帶任何功利。也許,教育本是件簡單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原到原來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4

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消極”是我們最可怕的敵人》這一篇了。文中提到“我們最可怕的敵人就是對一切事物的消極心理。”這種消極心理一旦駐進我們的心靈,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我們經常會情不自禁、甚至無法剋制地以這樣的方式處人、處事、處己,卻不自知!因此,我們教育者要擁抱一顆積極向上的愛心,讓教育變得更陽光。

案例】巧借契機,播撒愛心

彬是我班成績很差的一個女孩子,不僅如此,連字跡也很不端正。開學初,每天的課上都要開小差、做小動作,所以每天的課堂作業不是來不及就是錯誤連篇,因此,她就成了我課上重點關注的物件,也時常在課上會受批評,而她,每次都朝著我笑笑。起初,對於她,我真的有點無可奈何。偶然的一次機會,我正翻閱她寫的《一天一事一感受》時,發現她每天都寫了被批評的事,不是受老師的批評就是受家人的批評,看到這,我的心不禁地抽搐了,“原來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批評中,那她怎麼會感受得到溫暖呢?感受不到溫暖,又怎麼真正地去愛呢……”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裡,不禁對她投去憐憫的眼神。

放晚學了,我依然在批她訂正的課作,“今天真棒!這麼快就訂正好了,看來彬越來越能幹了!”話剛落下,她立即露出了笑容。正在這時,她的媽媽走進了教室,過來問問她的情況,我看得出她緊張的情緒,笑容一下子消失了,我笑著說了一句:“挺好的!”順便把彬叫過來,兩人一起和我面對面坐著,我拉起彬的手,不禁感覺她的小手一直在顫抖,說:“彬,趙老師覺得你比剛開學,表現好多了,你覺得呢?”點點頭。“那你覺得自己還有哪些要改進的地方呢?讓趙老師當你的朋友,一起來幫助你,好嗎?”沉默了一會說:“我上課還不夠專注,發言還不夠積極,作業……”“哦,這些問題都好解決,只要彬你願意,照趙老師說的去做,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克服的,你相信老師嗎?”笑眯眯地點點頭。於是,在她整理書包的期間,我還跟她的媽媽達成了協議。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發現彬進步了,人也開朗了許多。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5

張文志先生說“哪裡有鼓勵,哪裡就有起點”,“愛、尊嚴、鼓勵仍然是我們最後的家園”,我非常認同和欣賞這兩句話。這是從發展、成長的角度去關注學生,是以生命為基點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鼓勵,是肯定,是讚美,同時也是一種信任。在肯定和讚美中,能保護孩子成長的天賦,能激發孩子內心的潛力,能把成長的快樂還給孩子。肯定、讚美、關愛、信任,也能改變人生。

這種理解和認識,是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後得到的,也是實際工作中的體驗。

舉兩個例子,這是我親眼所見到的和經歷的。

有一個孩子,在我看來,是一個不聰明的很笨的孩子,他反應慢,動作慢,思維不敏捷,記憶力不強,寫作文時告訴一句能寫出一個詞,告訴兩句能寫上一句話。但在他媽媽的眼裡他卻是個好孩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什麼都能行。看人家打球,也讓這孩子練,不行也跟著練;參加各種補習班:奧數,英語,也參加各種競賽,不管能不能取得成績。這孩子,就是在媽媽的肯定、讚美、欣賞中快樂地成長,從不行到行,從不能到能。現在這個孩子在四中三年級,已進入到學年的五十名之內。這就像老話說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誇獎,就是肯定,就是讚美,就是欣賞,就是鼓勵,這個孩子就是在媽媽愛的鼓勵中幸福快樂地茁壯成長起來。

還有個孩子,在我看來,應該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思維敏捷,思路清晰,邏輯性強,用詞準確生動,但是,他不拘小節,馬馬虎虎,大大咧咧,抓大放小,字寫得不成個,錯別字多,田字方格根本束縛不了他,寫起字來模糊一片,什麼字都分辨不清。想想看,這樣的孩子在學校在班級會有什麼樣境遇呢,天天挨批評,天天在訓斥中渡過。字寫得不好,沒有哪一個老師會耐著性子一個字一個字地分辨,也不會在一踢糊塗的字面中,再去發現閃光點。他就在一片斥責聲中,沒了學習興趣,沒了上進心,沒了鬥志,更沒了自信心,就成了班級的倒數。連他自己也說,我不是學習的料,我學不明白了,學不好了。

周弘說得對,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壞孩子越來越壞。

我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更讓我有了深切的體驗。我孩子在上國小前沒發現怎麼笨,胖乎乎的挺可愛。剛上學時,還一直受老師的誇獎,我也覺得她不錯,字寫得大氣工整,作業也能認真完成,老師還當我的面表揚孩子,幾次考試都得百分的只有四個孩子,其中就你孩子一個女生,你這孩子真行。可後來就不行了,學習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回過頭來細細地想,孩子為什麼不行了,不是我不管,而是我管得太嚴厲(我講課是生動活潑的,我帶班是以嚴厲著稱的),我的天天管教,天天的訓斥、指責、批評,逐漸地讓她失去了信心,最後得出了一句話,反正我笨。我想這個“笨”,是我說出來的,是我管出來的,我從來沒看到她的優點,而是時時在找她的缺點,並且無限的放大,讓她不僅沒有了信心,也沒了勇氣,更沒有了鬥志和上進心。後來孩子上大學了,反而學得很好,從來沒有掛科的,畢業時還得了優秀畢業生,並自己考上了長春吉大一院,為什麼,因為脫離了我的管教和訓斥,離的遠了,不能隨時發現她的問題,說的就少了,每每打電話,沒有訓斥的依據了,少了批評與指責,只能是叮囑,她放鬆了,不緊張了,學得也就輕鬆了,信心也就有了,也就不太笨了,學業也就上來了。

我認為,我是一個失敗的教育工作者,因為我是耕了別人地,荒了自家的田。現在,我認識到了,教育孩子,應以鼓勵為主,應當實行的是賞識教育。

泰戈爾說過,“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子石臻於完善。”是的,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就應像水,用無盡的柔情似水的愛心撫摸著一顆顆稚嫩的心靈,使其漸漸地趨於完善完美。

這些認識,雖說對我孩子已經晚了,但對我孩子的孩子可能還會有點用,對於我所從事的工作可能還會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這次到八中講課,讓我有了一次觀念轉變的實踐體驗。

在八中講了一節作文課,作文題目是《丟棄錯誤》。學生根據所講內容進行了寫作練習。為了進行作文點評課,我又對學生此次作文進行批閱。在批閱學生作文時,我的第一要務是發現學生寫作中的問題,在精心批閱下發現了許多問題,並從中找出了幾個普遍的主要的問題。按以往的規律和習慣,是要以此為樣板進行講評,分析問題結症、產生原因及相應修改對策。這樣做對我來說是輕車熟路,輕而易舉,信手拈來。

可細細想來有些不妥。我是以問題為切入點,直截了當地講析問題所在之處,應該說是一針見血,一語中的,一目瞭然,當然好,也能有效果,但這樣的效果就如同張文志先生舉的例子,一個學生遲到,摔他兩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會遲到了,這是有效果的;學生不做作業,把他趕出教室,這也是有效果的,但這不是教育應做的,這“立竿見影”的背後 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因為這樣的行為傷害了學生的做人的尊嚴,傷害了生命。如果我一直是這個班級的老師,學生熟悉我的教學方式和行為,他們能夠很好的接受,現在我不是他們的老師,我僅上一兩節課,哇啦哇啦一頓說,可能會給學生潑一盆冷水,可能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傷害到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失去了寫好作文的信心和決心。我想我的這次作文講評課不能以指出問題糾正問題為主,而是要以肯定為主,再帶出問題的指出與糾正。怎樣以肯定的主調進行,還能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讓學生能有所認識有所改進有所進步呢?

經過反覆地思考與審視,確定“肯定欣賞”為主調,它包括總體的肯定稱讚、標題的賞析(標題擬定的原則和要求)、材料選擇運用的欣賞與建議(選材的標準,選材中易出現的問題)。這個過程,對學生來說是被肯定認可的過程,是被欣賞讚美的過程。

講評課的開場白,就讓學生有驚喜有信心有尊嚴。我說:與同學僅活動了一次,就讓我有了三個沒想到。

第一個沒想到是僅用了一節課就順利完成寫前指導,原計劃要用兩節課或更多一些時間,所以我選擇的是下午,如果時間不夠,可以繼續延長,不會影響其他的課,為什麼這樣快就進行完了呢,學生楞楞地瞅著我,不知怎樣回答,我揭示,因為我們同學聰明唄!學生為之一震,臉上露出了釋懷的笑容;

第二個沒想到是我們同學積累的材料非常豐富,我想到的,同學們都知道都能講述出來,還有一些是我不知道的,同學們也能說出來,也充實了我的材料庫。這是為什麼呢?學生又有些疑惑,我又說,這是我們同學平時積累得多,看的多,讀的多,腦子裡有東西,有材料。藉此,我強調了寫作必須有豐富的積累做基礎,否則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時學生的臉上又露出了無比自豪的神色;

第三個沒想到的是,在短短的時間內,僅上了一節作文指導,同學們就能創作出如此出色的文章。上交的36篇作文,篇篇符合要求,都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並都選取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材料,使文章主題確切突出,文章內容準確豐富,材料選擇運用恰巧、生動。有些同學更富有創新能力和精神,用小記者採訪的形式,用小標題的形式,用題記、後記的形式,甚至用解方程的形式,以獨特的視角,闡明論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讓人耳目一新……聽到這,學生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睛裡放射著明亮的光芒。

在講評中,我還拿自己開涮,在講解改錯要有勇氣要勇於改正時,我就以我的問題為例來說明改正錯誤是需要勇氣的。大人物改大錯需要勇氣,小人物改小錯也需要勇氣,我說你們看看黑板,看看我的板書,大小不一,亂成一團,這是我的毛病,是我剛剛教學時就有的毛病,一直到現在,還是很突出,所以說,即使是小毛病,也很難改,也需要勇氣和決心。這個環節不太起眼,但在學生心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為學生感到老師沒有什麼特別的,與他們一樣,一樣有毛病,一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樣需要不斷糾正和改進,彼此之間是一樣的,沒有高低之差,好壞之別。這個環節,清除了學生心裡上的障礙,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我在學生心中不在是陌生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同樣身份的共同學習者,這是降低我的身份與學生平起,這是抬高學生的身分與他們同學,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在互相尊重中學生有了尊嚴有了地位也就有了自信。

學生在被肯定、認可、讚賞中自豪地滿懷信心地進入到了作文講評和糾正修改之中,而學生此時的糾錯改錯則是在心悅誠服之下並且是在有著一定尊嚴的情況下進行的了。而不是像以往被動地等待著老師的說教指責甚至是批判,心情不悅不說,也沒有地位,更沒有尊嚴,是被說教的物件。我發現,此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幸福,他們的內心充滿著自信和驕傲。

是的,在恰當的、適時的鼓勵下,學生不僅能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從事學習活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地位是受尊重的,在平等的民主的愉悅的氛圍中,解除學生對寫作的厭煩與懼怕,從此會改變對寫作的情感態度,從此會對寫作產生興趣。讓學生感覺到,寫作的過程是創作過程,更是體驗的過程,從中可以找到快樂,找到自信,找到尊嚴,找到成功的自豪感。

我想一節作文課的作用大不了哪去,學生不可能就因為這一節課,就掌握了寫作方法和技巧,也不可能今後就能一揮而就寫出好文章,但這一節課,有可能改變學生學習的態度:變厭煩為喜歡;有可能改變學生學習的方法:知道積累,想著要查詢資料;有可能對自己有了信心,能產生更大的決心和勇氣……

通過閱讀張文志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我認識到: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的充分理解,能讓學生內心感到溫暖,在學習中快樂幸福成長;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的無限關愛,能讓學生產生安全感,在學習中凸顯生命的靈動;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的充分信任,能讓學生有信心,在學習中激發生命的動力;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生命個體的成全,能讓學生有尊嚴,在學習中張揚生命的個性。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6

《教育是慢的藝術》,是溫州市蘭衍局名師工作室推薦的好書,"教育是什麼",我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也未曾深入思考研究和實踐,初淺的以為就是上課的教學技術,顯然偏頗大了,讀教育是慢的藝術有感。寒假之餘,讀了此書以後,深有感觸。

《教育是慢的藝術》的作者張文質先生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長期紮根民間,深入基層,關注一線教師的生存與成長,關注教育改革在中國小課堂的展開與困難。基於這種持續的田野考察和深切的草根情懷,張文質提出了"教育是慢的藝術"的重要觀點。這既是針對當下教育現狀的一種理性反撥,也是返回教育本質的一種"心嚮往之"的努力。

生命化教育就是為了生命主體的自由和幸福所進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以成全所有生命的價值為導向,執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於人性的光輝之中。他要求我們從關注每一個學生開始,從尊重每一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開始,從善待每一個學生開始,從成全每一個生命發展開始。這些理念,是那樣的陌生,又是那樣的新鮮,並且輕輕撥動了我那已逐漸枯竭的心靈。

記得葉聖陶說過:教育不是工業,不比做零件,今兒高興就多做幾個,教育是農業,農作物的生長是有規律、有季節的,兒童的認知同樣是有其客觀規律的,認知的建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面對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見影急於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慢是教育的真諦。

教育是慢的藝術。萬物都有季節輪迴不能背離,我們首先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個體,尤其是面對國小生,由於他們的年齡偏小,動手能力差,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孩子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助,使孩子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後,多給孩子提供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力量。

家庭教育同樣如此。我的女兒剛上國小一年級,像個男孩子,經常貪玩,不好學,粗心大意,不能持久。因此,她學習成績談不上好,單元小測試幾乎沒有滿分卷。我看到她的試卷中經常出現的不該犯的錯誤,總是心急如焚。為了培養她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我嘗試了很多手段,採用表揚為主的方法,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我都會放肆表揚,想激發她的學習興趣,頭幾天她還有點新鮮感,可好景不長,我的心情自然由高興到沮喪。張文質先生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剋制自己,改變自己的否定性思維,讓我們一點一滴地變得陽光一點,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著慢慢地使自己成為建設性文化的一部分,成為讚美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大人都有迷失、犯錯的時候,何況成長中的小孩呢!於是我很快理清頭緒,告誡自己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找尋更易於她接受的能幫助其改掉不良習慣的策略。在這樣慢慢摸索中,到了期末,我不經意地發現女兒竟越來越出色,期末各項成績指標令我喜出望外。

"慢"

"慢"絕不是懈怠。既然是一種藝術,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要學會等待,因為有一種愛叫做等待,十個指頭還不一樣齊呢!學生參差不齊,也許有的學生屬於大器晚成型的,讀國小時懵懵懂懂,若是逼急了,說不定埋沒了將來的人才。教育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確實不是知識,而是對知識的熱情,對自我成長的自信,對生命的珍視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我們只需保護他們內心深處對學習的興趣,或許現在學的東西並不是他想學的,我們不必因為哪個學生成績差而自責,那不是你的錯,這不存在誰對誰錯,是自然規律,我們要以一種淡泊的心境、博大的胸懷包容學生的壞習慣和錯誤,學會期待,期待是一種美好的境界,我相信有了慢的心態和足夠的耐心去期待,是能做到張先生老師期待的:"每一個孩子幸福、充實的童年生活,課堂上淡淡的、自然流淌的人性的美。"

中國的教育,多的是言論和"思想",太急功近利,缺少對教育規律的尊重。教育是一種科學性很強的活動,應該嚴格尊重教育規律,才能真正取得有實際意義的成果。遺憾的是,這些年來,我們對教育規律研究得少,尊重得少。

其實人生也是慢的藝術,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則無心體驗,細咬慢嚼才能享受美麗悠閒的人生!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7

第一次讀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是2010年。在此之前,我只是零零碎碎地讀些單位推薦的需要交讀後感的書。後來讀書很多在教育界小有成就的好朋友告知我:你先要讀兩本書,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培養教育情懷;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教會人理性對待教育。迅速買來兩本書,開啟了我的閱讀之旅。真的很神奇,毫不誇張地說,這兩本書改變了我對教育的認識,也改變了我教育的行走方式。2016年12月,敘事者共讀的一本書,正好也是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從書櫥中翻出幾年前讀過的那本書,看著書頁中圈圈畫畫的那些痕跡,倍感親切。

儘管這本書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正面影響,但是時隔這麼幾年,真要說出具體的內容,也做不到了。好書不厭百回讀,於是再次捧讀,細細咀嚼。

12月30日晚上,張文質先生在網上與敘事者進行線上交流,他說,這本書寫了那麼多年了,看看書中所寫的內容,比照現在的教育,你發現有什麼大的變化嗎?第二次讀這本書,其實縈繞腦際的還真有這個問題。這本書收錄的是2004年到2008年張老師的一些演講稿,如今已到2016年歲末,那麼多年過去了,世間的人、世間的事發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但是教育上呢?看看張老師書中的所思所悟就一目瞭然了。也許我們都會感嘆:張老師描述的教育不良現象不就是現在所發生的嗎?張老師發出的深切感悟不正是我們鬱結心中想傾訴而又不知道怎麼表達的嗎?沒錯,也許這就是這本書過去那麼多年依舊讓人念念不忘以致於成為敘事者千人共讀的書目的原因吧。雖說10多年過去了,但是正如書名"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樣,要改變教育的積弊哪會那麼容易呢?然而我始終覺得,當我們擺正心態,再平和地看待教育,並從改變自己開始,也許我們收穫會更多。

讀著張老師的書,品味著"教育是慢的藝術",很多往事湧上心頭。當語文老師時,看到下課時孩子們總喜歡扯著喉嚨說話,以致於教室裡總顯得很嘈雜,那時要在教室裡喊個人或者說說話,很難。於是我要求他們說話時做到輕聲慢語,這樣即使課間,整個教室也是安靜有序的。一次上課,一個孩子總是開小差,無論我用眼光還是用語言暗示,都沒用。於是我提高嗓音冷不丁叫了那孩子的名字,還真管用,那孩子的思緒一下子拉了回來,但是也把一些膽小的孩子嚇了一跳。平時比較有個性的小周嘟噥了一句:"老師就不用輕聲慢語嗎?"我刷地一下臉紅到了耳根!

在教育中,我們追求的往往是快速見效果,而忘記了教育是慢的藝術,甚至忽略了教師的以身作則。

其實謹記教育是慢的藝術,一定能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翻看以前的日誌,一則故事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發生在我課堂上的一件真實的事情。

新學年開始了,孩子們的"好書推介"十分精彩地進行著,前一個孩子結束後,怎麼沒人了?大家都在東張西望,等待著下一個同學的上臺。還是沒有人。我問:"剛才進行到幾號了?""13號!""14號誰?快接下去!"我接著剛才同學的回答就說。說完,我才意識到,14號是朱晨遠。

這可是個特別的孩子!四年級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我不瞭解情況,請朱晨遠起來回答問題,結果他死活不肯開口。後來班中學生告訴我,一到三年級,朱晨遠從不回答問題,老師也從不去叫他。怎麼會有這樣的學生呢?教了那麼多年書,第一次碰到。我意識到這孩子有點問題!他並不笨,作業都能很好完成,考試成績也不算差,但是他是不合群,平時下課從來就是獨自一個人活動,也不見他跟其他同學講話。這樣不行,一定得設法幫助他。於是我一次又一次找朱晨遠談話,並且和他有了個"約定"。(以前的日誌中也寫過這個"約定")慢慢地,朱晨遠上課敢於回答問題了,到我辦公室的時候也能主動招呼我了。他還在自己的作文中講到了我跟他的那個約定。雖然,他仍舊沒有大多數人那麼活潑,但是能有這樣的進步真的很不錯了。所以後來,我一直把他當作一個普通學生,也沒再過多關注他。

過了一個年,朱晨遠又怎麼啦?我走到朱晨遠身邊,看見他的稿子寫得挺長的,書寫也很端正,於是我俯下身子輕聲對他說:"上去吧!沒關係的!"沒有任何動靜,他依然坐在課桌上。看來我無法說動他,於是我讓孩子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上講臺,還說掌聲要等朱晨遠上講臺才能結束。孩子們可真聽話,掌聲不停,可朱晨遠還是不上去。沒轍了,於是,我輕輕地扶了一把,這下,他終於拿著寫有稿子的本子站了起來,並且慢慢吞吞地走上了講臺。走上講臺的那幾步,我感覺他特別沉重。在講臺邊站定,他低下頭,就是不出聲。我提醒他:"朱晨遠,你可以照著讀了,大家都等著呢!"不領情!繼續無聲!怎麼辦呢?要是以往,我的聲音早就高了八度,火氣早就升騰了起來。但是,那時候真的想起了"教育是慢的藝術",而且這是個特殊的孩子,必須特殊對待。但是這樣僵持下去總不是問題啊!我靈機一動,讓朱晨遠選一個同學替他讀稿子,這下朱晨遠的眼睛略抬起了一點,他望著前面幾排同學,但目光並沒有固定在某位同學身上,也沒有開口叫某位同學。等了片刻,我知道這招還是失敗,於是我問同學們:"誰願意幫朱晨遠來讀他寫的稿子啊!"張雲漪第一個舉手,而且手舉得特別高,我想讓朱晨遠親自叫張雲漪上去替他讀,但是轉念一想,恐怕朱晨遠也做不到。於是直接叫張雲漪上去讀了朱晨遠的稿子。

朱晨遠的稿子寫得非常出色,也是前面所有同學中寫得最長的。張雲漪讀完,下面沒有反應,我做了個鼓掌的姿勢,大家掌聲才響起來。我說:"這掌聲一是送給——""張雲漪的!"大家毫不猶豫地說,"二是送給——"沒有人接話,我知道大家對於朱晨遠的行為很是不解,前面在一次次催他的時候,很多學生都已經在議論紛紛了,上學期剛轉入的龔廣輝甚至有點打抱不平地嘟囔著:"我還第一次看見這樣的人呢!"孩子們不說,自然是我說,"這掌聲二是送給朱晨遠的。"話音還沒落,教室裡又引起了不小的騷動,我做了個安靜的手勢繼續說,"雖然由於膽小,朱晨遠不敢講,但是剛才你們都聽見了,他的稿子是寫得很精彩的,而且寫得又那麼長!"這時有幾個女生開始點頭了。我繼續說:"希望朱晨遠能夠大膽一些,以前幾學期你不是已經做得很好了嗎?"說完,我朝朱晨遠看了一眼,雖然他還是不敢大膽直視大家,但是臉上膽怯的表情已經被略微的紅暈替代了。下課後,龔廣輝在走廊上追上我,還是那句話:"毛老師,我從沒有看見過這樣的呢!"語氣之中似乎在為我抱不平。我笑了笑說:"老師也很少見到,但是他很膽小,我們都理解他吧!"龔廣輝對於我的回答似乎並不滿意,搖著頭離開了。

靜待花開也許有點難,但"教育是慢的藝術",我不斷用這句話鼓勵自己,也用這個理念在不斷踐行。

教育從來就是複雜、豐富、沉重和感人的,那麼多年來,我們所看到的教育大環境改變也許不是很大,但是我們可以在好書的的引領下改變自己,讓自己獲得真正的成長。正如張老師在書中所說:"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遏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8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是傳遞社會文化,傳承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一定的影響,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的要求是什麼?是使青少年要成為具有“兩愛”、“兩精神”和“四有”的新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不懈努力的奉獻精神、具有實事求是、艱苦奮鬥、勇於進取的科學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

凡是具有上述精神和氣質的人,絕非一蹴而就、數日之功,而是需要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當今教育,風雲變幻、競爭似乎無處不在,在一陣急促的鈴聲下,許多人、許多教育工作者表現的極為浮躁和急功近利。具體的表現就是:讓我們的學生“三重一輕”:作業負擔重、心理壓力重和記憶負擔重,但是對他們思維能力的訓練卻很輕。難怪楊振寧教授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留學生的成績遠遠好於美國學生,但是美國學生的科研成果,十年之後,卻遠遠多於中國學生。美國學生活躍的思維、動手的能力、創新的精神比中國學生要強。”錢學森發出這樣的詰問:“中國為什麼至今還培養不出自己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總理在慰問北京三十五中的師生時說:“我們怎樣才能培養出傑出人才?”

大家知道,教育,基礎教育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愛因斯坦曾經告誡我們:“我們的學校應當是:青少年離開學校時,他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當代教育家林格先生說:“誰能斷言,幼兒時期智力開發早的小孩就一定比成長進步慢的小孩有出息,讀重點中學的學生就一定比普通中學的青少年未來成就更大?”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教育的真諦是使學生成為他自己,使他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一個獨特的人,才能夠為社會做出獨特的貢獻。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不教。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並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自主學習、動手實踐、創新求異、蒐集資訊、解決問題等等能力都是在學生自己的體驗中得到實現。因此,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知識的獲得、能力的進步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悟性的相對緩慢的過程。慢工才能出細活啊!

對學生是這樣,我們的老師也應該是細水長流。要不斷的自新、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讀書。如果說將我們老師的勞動和創造比喻成一條大河的話,那麼他需要很多的小溪來滋養。“自新應似長江水,日夜奔流無歇時”!一個學校,同樣應該在思想引領教育行動、文化促進學校發展、智慧成就非凡事業、和諧構築人文環境、個性凸顯突出特色、奮爭抵達特殊境界的過程中放慢腳步、腳踏實地、穩步前行。

教育之路永無止境。但是我們的追求永不停歇。只因為教育是民生,也是國計;是傳承,還是創新;是今天,更是明天。他是發展所繫、現實所需、職責所在。最後,我想套用汪國真先生的一首詩結束我今天的演講:追求藝術的過程也許永無盡頭,走向遠方、還有遠方。只是我從來不會改變初衷,只是我從來不曾放棄嚮往。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19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什麼是生命化教育?那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這就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不僅僅是面向學生的一種單向教育,對於老師來說,更是一種教學相長的教育。要想更好的教授教育心理學,不僅需要教師在專業知識上的不斷汲取,也應該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喚醒自己的生命意識,來激發自身的潛能和創新能力,對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斷地進行反思和完善,從而為自己的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老師在文章當中提到所謂的對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就是要培植人對生命的真愛,要讓所有的人都意識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在世上,不管貧窮、疾病、困難,但只要活著本身就帶給你希望,帶給你無窮的可能性。所以張文質認為,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個人對生命的敏感,對生命的珍視,包括對生命的敬畏感。

書中提及最感興趣的是生命化教育,舉了很多教育的例子,給我很多啟發。教育的三個維度,即“授受知識,開啟智慧,潤澤生命”。教師和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共同潤澤和成全。生命化教育在於教師的“人的真實生命的復歸”。生命化教育要求關注所有生命的價值,關注生命的差異,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發展目標。要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從尊重每個學生開始,從滿足每個學生需求開始,從善待每個學生開始,從開啟每個學生的智慧開始,從相信每個生命的意義開始,從成全每個生命發展開始。不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研究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提供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考……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生,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讓生命融於教育,將教育融於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並以此漸臻生命的完美與幸福。

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生命化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大腦就可以的,而是讓每一個人面對生命有尊嚴的活著,有意義的活著。對教育而言,重新給學生上一堂珍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20

知道《教育是慢的藝術》這本書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學校剛開始開展“書香校園活動”,推薦的書目裡就有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自己想當然的以為整本書不外乎是從生理學心理學的角度論述教育為何要“慢”?教育應該如何“慢”的教育實踐方法。書剛拿到辦公室,就被一位同事“借”走了,這一借算是有去無回了,我和它就這樣輕易地擦肩而過了。

八月陪兒子去博庫,在書店又看到了這本書,認認真真看了第一篇,認為很寫實,書中有很多案例都很貼近自己這幾年的教學感受,看得很釋懷,而且和我的課題“研究關於在教學中如何踐行生命化教育理念”接軌,立即決定再次收入囊中。

本書共分為十二個小部分,大部分是 張文質老師的教育演講實錄。教育是慢的藝術是其中的第十一部分,這一部分又分為三個標題:一、教育者的良知與智慧(與教師的第一次對話)二、旅途的開始(與學生的對話)三、教育是慢的藝術(與教師的第二次對話)。論述的結構是以問答的形式呈現。每一篇都是以老師或學生的問開始,然後結合案例張文質老師進行解答,覺得這種形式倒可以嘗試以後運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第三段有這樣一段話“後來大家談到這個問題時有一種共識:教育很容易被簡化為訓斥、懲罰。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細緻、耐心。但有時非常容易就是訓斥、強迫、禁止。你可以怪體制,但細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修養、對教育的責任,對孩子的愛心出了問題。大家感覺到生命化教育不僅是指向學生的,更是指向教師的。我們的教育行為怎麼生命化起來?”還有一段“生命化教育它首先是理念性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方法或課題組規劃出來的一個步驟,其實你帶著生命的熱忱進入課堂,然後對孩子所有的生命行為經常給予肯定,學生的面貌肯定是不一樣的。”以前總是想著做這個課題需要我在課堂上怎麼做?本書中並沒有刻意地闡釋到底什麼才是生命化教育,也沒有闡述如何進行生命化教育的方法,但是這些樸實的語言、大量的教育例項,開啟了我的智慧之門,讓我發自內心地尊重每一位學生,更多的關注每個孩子的心靈成長。究其實,我應當用心關愛每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特長,用音樂浸潤生命、用情感啟迪智慧。

以前生命化教育一直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口號,理解的比較抽象。此書中大量的對話讓我感到生命化教育越來越親切,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清晰,這些演講給了自己更多的更積極的暗示和提醒,它讓我能以一個母親的身份用關懷的態讀去進行教學。尤其自己是一位音樂教師,在這方面我必須做得比其他學科的老師還要好才行。因為音樂學科可以遠離考試給教師們帶來的壓力,讓每個學生在音樂課上享受歌唱的快樂,受到音樂的滋養。雖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只有理念是不行的,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此中也包括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了,上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引領學生在音樂中尋找力量,學會在音樂中釋放自己的情緒,在音樂中體驗情感,在音樂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用音樂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教學的成功,還有自身生命價值的提升和教師的幸福感。

歸根結底“生命化教育”就是“責任”就是“愛”!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21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緻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寒假讀了張文質老師編輯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這本書是張文質老師在多個場合的演講集,語言淺顯易懂,處處顯示出張老師對教育的關注、關心與反思,他主張在大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塑造身邊的小環境,解放孩子。回想從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時候我們簡直就沒有辦法使一個人學得更多、學得更好,也沒辦法讓他迅速形成所謂‘良好’的習慣,我們經常無法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作出恰當的判斷,也無法洞悉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保護和幫助他,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這樣的文字,總是一次次驚醒我要學會等待,學生不需要的擔心,而需要關心;學生錯了,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學生不需要說教,而需要分享;學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愛。學生本身就是希望,我們儘管為學生著想,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堅信,我的眼裡沒有差生,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他神聖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比如面對一些問題兒童,愛因斯坦到十歲才可勉強說話,海倫凱勒兩歲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舟舟被認為是弱智少年,卻是世界級的天才指揮家。

這學期,我新接了一個一年級的班,真的發現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不知道家住哪裡的孩子,不能說話,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聽見同伴說話,帶上助聽器才可勉強聽見聲音的孩子,但是,這又怎麼樣呢?誰能敢說,他們不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舟舟或者海倫凱勒?時間是證明學生成長最好的東西,不是靠老師的聲嘶力竭的吶喊和批評甚至奚落諷刺,置之不理。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有獨特的視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師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會誤事的,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教育是慢的藝術,即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千萬不要在無意的傷害中偷走了孩子的夢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會讓我們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在課堂上即使我們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方法教授同樣的知識,也不會使學生取得同樣的成績。那就讓我們學會等待吧,用耐心靜靜地等待,用寬容溫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農民一樣,春日裡播種,把對秋天果實累累的嚮往融於澆水施肥、鬆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儘管有許多果實的收穫是要等到來年乃至他年的,但他們依然不惱怒,不氣餒,繼續默默耕耘,因為他們相信,每一粒種子都有發芽成長結果的那一天!作為教師,“等待”就是見證學生成長的過程,“等待”給了學生成長大量的時間和空間。“等待”是對學生的信任,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關注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每一個學生時,我們始終都要有這樣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長中一定有很多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我們不要著急,慢慢等待,等待的過程也是孩子潛能釋放的過程。真誠地賞識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期待並加以特別引導的話,那他們的潛能將會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藝術,是等待的藝術。對學生的教育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堅守,我們才能看到花開的美麗。

“慢”需要永恆的責任。張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本書中,他提到馬克思·範梅蘭對教師最好的描述:成為學生心目中能夠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還說:“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細緻、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積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教學中,我們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潤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靜和平和;慢代表是細緻和細膩;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的心情。

作為教師,我們要學會:

1、學會寬容,學會善待學生。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帶著獨特的稟賦,帶著不同家庭的影響來到學校,寬容、尊重差異,就是培植文化與人的多樣性。

2、學會等待。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智慧的覺醒,有一個精神力量增長的過程,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所以教師要有等待之心。

3、學會傾聽。更多傾聽孩子的心聲。

4、學會欣賞,哪怕孩子只有點滴進步,我們也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

5、學會讚美。教師應大聲說出對孩子的肯定和表揚。

6、學會參與。參與到學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學生在一起。

7、學會合作。任何課堂的成功都有賴於師生的對話、互動、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養,只能在合作過程中實現。

8、學會表現。教師要有很好的“舞臺感”和課堂表現能力。

9、學會反省。不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術,更要檢討在成全人的方式、價值取向上的對與錯。

10、學會創造。通過成就學生的方式來成就自己。我們的成就感、滿足感離不開課堂和學生。要成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為引領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並不是立杆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22

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福建閩侯人,教育學者,詩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系“生命化教育”的倡導人負責人。多年來致力於“生命化教育”的理論鑽研和實踐探究,長期植根於中國小課堂,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和發展。在鑽研和實踐過程中,創辦了1+1讀書俱樂部,推廣1+1式的讀書理念。透過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於激勵與喚醒”,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量與節制。其次要廣泛閱讀,努力付諸實踐,累積經驗,構建自己的熟悉平臺。

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當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這個觀點後,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因為這天這個時代的確是泥沙俱下萬馬奔騰的年代,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張老師認為: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興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個字一個詞,字是慢,詞為藝術。張老師認為我們的教育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現而又擦去的ppt上;在了教師應對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卻能把課演繹的完美而流暢上;快在了教師與校長們每一天似乎都在忙於應付各種各樣事務性的事務上,快在了教師冷漠地看到教室裡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惱的快一樣,我們這天的學校裡。教室座位整潔,臺下人頭攢動,一派工業化大生產的氣勢。老實說的確難以看到具有生命個性的人。這也難怪作者所推崇的葉瀾教授不斷的發出召喚,召喚教育創新要有“具體個人”意識,召喚要在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人”的轉向要從“抽象的人”到“具體個人。說到底快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都看不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種什麼樣貌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作者眼裡慢是像W老師那樣的”教師身體動作是慢的,說話的語速是慢的,等待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說的,日本的佐藤學認為”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幹沉澱一些有用的東西“。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幹注重到每位學生的艱難並及時賦予幫忙,多給他們帶給創新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潛力。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展。

張文質老師倡導“生命化教育”。在當今教育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生命化教育”,簡單地講,就是把對學生的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務必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

“生命化教育”的實現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起主觀作用的,就是教師。教師要關注每個獨立的學生個體,不僅僅要尊重善待學生,還要鑽研學生特點;在注重全體學生知識獲得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風格,帶給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異常的情緒變化,及時發明問題解決問題;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師生互動交流,引發思量……客觀條件,就是課堂環境,教學空間。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文裡的一段話:美國教育家博耶說,學校還是小的好。那麼“小“到什麼程度為好呢?”小到學校所有師生都能彼此叫出對方的名字,亦即人數操縱在二三百人內為最佳”。博耶又說:“當班生數超過30個人時,教師的注重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操縱。”這些見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須想不到,在中國有那麼多“名師”能夠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也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厲害的“名師”竟能夠在體育館數千名觀眾面前在叫不出一個學生名字的狀況下把“課做得神采飛揚”,也許,從某種好處上說,這正是中國教育勝過美國教育“難能可貴之處”。

假如教學課堂環境沒有保障,首先就給教師組織課堂帶來了艱難,資訊的傳輸呈單向化而不是多樣化,“生命化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一味地強調教學質量,並以此作為衡量教師業績的標準之一,也是對教師的不公,因為能把”課做得神采飛揚“的老師究竟是少數。以”生命化教育“為理念,就要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結合;既要強調教師的主觀作用,又要營造良好的關注學生獨立個體的空間,把“生命化教育”具體落實到教育過程中的每一細節和實處。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明,然後順著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鑽研,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明,有所專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盼,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 篇23

這本書是張文質先生演講詞的整理第二版。剛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一開始是排斥的。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GDP增長要快,高樓大廈建造的要快,就是去飯店點菜都會給你一個計時器,告訴你到什麼時候還不上齊菜,就再送一道菜。類似於肯德基這種快餐店遍佈大街小巷,去醫院看病恨不得一吃藥就好,就連需要我們慢慢品讀的名著都有簡讀版。如此快節奏的現象比比皆是,可是為啥一提到教育,就要“慢下來”?我就很好奇這本書到底要講什麼。

為啥教育要慢下來?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一個熟悉的回答:教育的物件是人,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具有差異性,要因材施教,最好的教育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一遍教不會,就再教一遍,兩遍教不會就教三遍,教育需要耐心,所以教育要慢下來。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等到上課的時候,批改作業的時候,耐心真的會慢慢消失。當一個高中生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不對的時候,當他向量垂直用座標表示記不住的時候,當他10以內加減乘除算不對的時候,一次兩次還是有耐心的,可是耐心真的會在一次一次的錯誤中被消磨殆盡。這時候,你的嗓門不自覺的會變大,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表情也會嚴肅起來,眼神不自覺的聚到他的身上。那時候,誰要是跟我講“教育是慢的藝術”,我估計都會把粉筆頭砸向他。

也有不少學者強調,現在這個社會,一味地強調“教育要慢”,就是胡扯淡,不在一線教學,根本不能體會老師的壓力,特別是畢業班的老師。面臨月考,期會考,期末考,還有各種聯考、會考,每次考試下來,分數總歸要看一看的。學生的成績上不去,這個時候還強調“教育是慢的藝術”,人家會覺得你在侮辱他。誰不想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學生考的好一點,誰又不想自己學生學得輕鬆,作業又少,同時又能考的好?這個就像是魚和熊掌難以兼得。老師承擔著教育人的責任,學校的信任,特別是家長的信任,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理念,不顧教學現實的老師是自私的。

我也給自己安慰:那些不顧學生成績的改革都是不負責任的。但凡哪個專家跟我講,教育要慢的時候,就會百度一下,首先看他有沒有在教學一線,然後再考慮要不要繼續聽他演講。

所以,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首先要保障生存不至於被淘汰。就拿我來講,作為新教師,教育情懷還是有的,教育理念也算是新的,教育熱情也是高漲的。但是,我真的沒有勇氣在不顧及學生的成績,大搞素質教育。我膽子很小,我怕學校領導因為教學成績質疑我的教學能力,我怕家長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懷疑我的專業素養,我怕過不了多久就要被學生轟下講臺。我還是注重成績的,如果我嚴厲一點,學生能考的好一點,能多一個考上大學,我還是願意自己嚴厲下去的,我不希望是因為我的寬鬆,導致本有機會上大學的學生被擋在大學門外。我想著,先把他們送進大學,讓豐富的大學學習生活、靈活的學習方式,讓他感受咱們的素質教育,感受“教育的慢藝術”,快樂學習。但是,這不代表沒有想過改變,我也有一點點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也會反思一天的教學行為,也在思考怎樣讓學生能輕鬆點學習?前提是,學生的成績不能掉,最起碼是不能掉的太厲害。

最後給自己的建議:改變,要一步一個腳印,學會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