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讀教育書籍讀書筆記

文學 閱讀(2.96W)

那天下班很晚,在公司取閱宣傳欄的小架子上竟然看到一本《愛的教育》,我想可能是哪位學生或家長隨手從書櫃裡拿的,翻閱後就順手放在這。書櫃鎖了,我就想著把書帶回家看看,明天再讓書籍管理員放好。

讀教育書籍讀書筆記

當天晚上,花了三個多小時,一氣讀完了全書。因為是孩子的日記形式寫的,所以當時覺得寫的有點幼稚,頗不以為然。但又想,既然此書能“令全世界億萬人感動而泣”,我應該再讀一遍,而不該把它當作小說,只追求故事情節,這樣當然覺得平淡,幼稚了。於是決定正式將書借下。

第一遍讀《愛的教育》時,印象最深的就是裡面有幾篇文章,像《倫巴第的小哨兵》、《我父親的老師》等,竟然是我在讀國中時語文課本和英語課本中學習過的。這一點,至少也說明了當時這本書的確對全世界教育有過一定的影響。

第二遍閱讀之前,我好好地看了一下《作者簡介》和《作品簡介》以及《作者序言》。其實,作者一開始就表明了“特將此書獻給9歲到13歲的國小生”。 但看到《作品簡介》部分時,突然較了真,看它說“。。。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小故事,父母親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我從目錄上認真的數了數這本書的文章,竟然有101篇,而每月故事則是9篇。

可過了沒多久,我又為自己的“認真”、“細緻”感到羞愧,這或者是出版社為了追求整數而犯的一個小錯誤吧!但對於全書,作者給世人的啟迪是並沒有什麼影響的。誰會在乎整本書到底是100篇還是101篇文章?誰會去抓住那是9則而不是10則“每月故事”不放呢?大概也只有我這種閒的無聊的愚人而已吧!

於是重新再讀整本書中的19篇父母寄語。也許這是我對整本書最感興趣的地方了。 我想從安利柯的父母的話語中學習一下如何去教育孩子。

在《萬靈節》中,安利柯的母親告誡他要懷感激之情,去哀悼所有故去的人。那些在艱苦的勞動中死去的父親們;那些失去子女而絕望死去的母親們;那些為救助孩子而感染病毒的醫生們;那些面對突發事件,把生的機會讓給別人的人:“他們獻出了青春的熱情和美麗,老年的智慧和祥和” “多麼偉大和高尚,即使世上所有的鮮花都獻到他們的陵墓前,也是不夠的。”這是怎樣的一種大愛啊!因為無論是中國公眾所熟悉的清明節還是民間的七月半“鬼節”,我們祭奠的可能一般都是自己的長輩,家族的祖輩,最多會是一些直接對我們有恩惠的已故的人。但安利柯的母親卻要他去愛所有偉大的英雄們。

《我的.母親》中,安利柯的父親因為安利柯對母親說了不恭敬的話後,對他說,“人世間最神聖的愛莫過於母愛了,踐踏這種感情的人是可恥的”。。。。“對生你養你的母親,請不要說出失禮的話。萬一說出一句不恭敬的話。。。。要誠心地跪在母親腳下,請求她寬恕的親吻拭去你那不孝的痕跡。”

《窮人》中,安利柯的母親由於安利柯沒有給一位向他乞討的女士錢而責備他,告訴他點滴小事也能反映高尚品德。而且那一位女士還是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如果是有一天換做是她為了安利柯而乞討呢。她說了一句“大人的施捨不過是一種慈善行為,而孩子的施捨是慈善裡有仁愛。”就象錢和鮮花一同送出。安利柯的母親提到當他把錢給乞丐時,乞丐說,“願上帝保佑您和您的家人健康!”每當這時,她就感到很甜蜜,同時對那窮人充滿了感激之情。 看到這篇文章時,我一直處於一種矛盾中,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和孩子上街,遇到乞丐是否應該叫他把零花錢拿出來。

我們現在的社會很複雜,很多時候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是在教育他無私,而是告訴他要小心,要戒備,因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所以就有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樣的說法。就象我在博文《天堂裡的另一天》中說到的,對於路上的乞丐(是否真是乞丐?),我們是否要無所選擇的捐助?如果要選擇,你又如何告訴孩子該如何選擇?如果是我,我寧可讓他直接掏錢,讓他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沒有那麼多的欺騙和醜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