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全球知名的VR虛擬現實產品

生活經驗 閱讀(1.8W)

VR虛擬現實現在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名詞。然而大多數的人不清楚有哪些有名的VR虛擬現實產品。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知名的VR虛擬現實產品,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全球知名的VR虛擬現實產品
  VR虛擬現實產品

Oculus Rift(VR)

售價:599美元

螢幕解析度:2160x1200

螢幕重新整理率:90Hz(雙屏)

Oculus Rift使用PC作為平臺,並且官方建議使用者的PC配置至少為英特爾i5-4590處理器、8GB RAM、GTX 970或AMD 290顯示卡以及Windows 7及以上系統。當然,如果想要實現更流暢的體驗,PC配置需要比官方建議更高。而在追蹤技術方面,Oculus Rift主要依賴與360度頭部追蹤,同時擁有一顆體感攝像頭來監測動作。但Oculus Rift主要提供的是一種坐著進行的體驗,即便有一些站著進行的演示,但實際上並未實現全身追蹤,如果想要實現全方位的運動效果,還需要藉助一些周邊(比如Virtuix Omni等虛擬現實跑步機)。

雖然Oculus Rift需要藉助PC才能實現VR體驗,但在應用方面,Oculus號稱是目前內容最豐富的虛擬現實平臺,所以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這彌補了這個缺點。

HTC Vive(VR)

售價:799美元

螢幕解析度:2160x1200

螢幕重新整理率:90Hz(雙屏)

HTC方面雖然沒有給出Vive的具體配置要求,但Valve已經發布了一個Steam VR驗證工具,幫助使用者判斷自己的電腦是否能夠流暢支援VR裝置。而且HTC Vive在追蹤技術方面更加先進和全面,首先頭戴上集成了37個感測器,另外還需要在房間內安裝兩顆鐳射感測器,與頭戴和手柄實現資料交換,使得其效果更具空間感。也就是說,HTC Vive可以實現更為細緻的全身動作偵測,另外前置攝像頭還可讓使用者看到現實世界,以避免在移動時撞到物體。

而在應用方面,HTC Vive的最大亮點則是支援Steam VR平臺,也就是說其遊戲方面資源將更加系統化,就以上這些而言,我個人覺得其設計還是比Oculus Rift要更為吸引人一些。

Morpheus(VR)

售價:2999人民幣

螢幕解析度:1980x1080

螢幕重新整理率:120Hz(雙屏)

首先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一點是,索尼的PS VR的外形看起來就能夠吸引大眾的眼球(尤其是像我這樣的顏控),那種類似護目鏡一樣風格有夠酷炫的,看起來更時尚更夢幻,就像是某些遊戲或電影裡的道具一樣。索尼的技術就不用多談了,可是PlayStation VR必須要依賴PlayStation 4主機才行,但就價格上而言,相較前面兩款VR裝置又是入手的好選擇。

Gear VR

手機式VR,沒有螢幕,靠手機分屏將平面內容轉為3D,再配合陀螺儀將給使用者呈現環繞式的沉浸效果。由於需要插手機顯示內容,且目前只能搭配三星S6/S6 Edge/Note 5及之後的三星旗艦手機,手機承擔了所有的運算任務和顯示任務(因此只有旗艦能勝任),VR頭盔負責提供一個與隔離的“暗室”,方便使用者進入虛擬世界並提供部分操控功能,而且體驗VR前需要下載一個Oculus app,所以我覺得侷限性比較大,體驗成本相對也比較高。

頭盔一側有Micro USB,可以一邊玩一邊給手機充電,內側還設定了一個光線感應器,當摘下頭盔時候自動關閉螢幕,節約手機功耗,算是比較貼近人性化的一個設計。而且Gear VR很輕,且近視的使用者不用摘眼鏡就可以體驗VR,這對於近視使用者來說,算是一個吸引點吧。

  有名的VR產品

meta 2

meta曾經在2013年釋出可一款有爭議的虛擬現實裝置,但是這次的meta 2 真的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從外表來看,它看起來跟HoloLens很像:有巨大的外形,頭盔式設計的樣式,但是第二代的頭戴裝置給我們展現了比其他釋出或者未釋出的AR裝置更廣闊的新領域。

全方位90度來看,meta2比meta要大三倍,2560 x 1440的顯示效果,加上位置定位能夠追蹤到你的手的位置,並且進行互動體驗,這都使得其成為一款很有潛力的裝置。

但是想其他的AR裝置一樣,它並不便宜。目前官方已經發布了這款產品。meta2拿到手,需要949美金,並且在2016年三季度前不會到貨。

FOVE VR

FOVE

VR不同於其他像Oculus Rift 及Play station

VR這類裝置,,它能夠提供眼睛轉動痕跡的追蹤。在裝置內部有一個紅外線感知儀能夠監控穿戴者的眼睛,然後提供雙眼新的控制方法,如果實現了這項技術,這也是對於競爭對手來說的一個優勢。

使用FOVE,我們可以深度進入模擬領域。由於裝置知道你在找什麼,顯示的效果會更加的真實。

FOVE也是VR的一款終極產品了。由於三星風投的投資,Fove宣告也會使用HTC的燈塔房追蹤技術。這不是FOVE簽署的唯一交易:同時,它也跟穿戴VR軟體平臺,例如Unity, Unreal, 及 Cryengine 遊戲引擎等進行了合作。

Freefly VR headset

Freefly’s VR這臺頭戴裝置看起來比一般的VR裝置要笨重。這都是由於其兩個翅膀造成的,但是又有誰關心這個呢?現在它能夠和200多款。

GOOGLE的cardboard 的app相容,加之其42mm的鏡頭和120度的事業範圍,另外人造皮革,這些都使得其佩戴很舒適。它能夠適配4.7到6.1英寸的所有智慧手機。儘管比Archos頭戴裝置適配要少,但是依然包含了2016年的主流旗艦裝置。

同時,通過你說手機裡的加速針控制頭,Freefly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提供一個名叫Glide的控制器裝置,可以握在手裡,這也是一種具有價效比的選擇方案。可以幫你省掉購買藍芽裝置的開支,不過我們認為,要是能夠提供雙手裝置的遊戲控制器會更好。

  主流的虛擬現實裝置

首先是Cardboard,這也是它們之中最早面向市場的。物如其名,Cardboard的造型設計十分簡單,材料也很普遍,僅靠一塊紙板以及一組透鏡再搭配幾個零件就能組裝完成,因此如今市面上已經有無數的仿製品出現。移動端的Cardboard通過插入手機來體驗VR應用,體驗效果相當有限,畫面比較模糊,沉浸度也不高。但是相應地,售價也十分便宜,只需要20美元。

根據谷歌官方給戶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Cardboard的銷量已突破500萬,其中有一百萬是前不久與《紐約時報》合作免費送給使用者的。此前谷歌就表示Cardboard並不是一款盈利性的產品,而是希望讓更多的人接觸到VR領域而推出的一種工具。

然後是Gear VR,這是三星與Oculus合力打造的一款優質移動端VR頭顯,是移動VR頭顯市場中的領導者,售價並不高,只需99美元,但是相比Cardboard而言體驗卻明顯高了一個檔次,因此它成為了很多使用者的首選VR體驗產品。

然而Gear VR目前最大的缺點就是隻能支援指定的三星旗艦手機,或許三星研發Gear VR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藉此推動手機市場的'銷量吧。不過據說谷歌等一些巨頭目前也在研發高效能移動VR頭顯,這或許會動搖Gear VR當前的地位。

接著就是PSVR,索尼在前幾日剛剛釋出了消費者版PSVR產品的售價及發貨日期,399美元的最低配套件,將於10月份正式發貨。相比移動端,以PS4主機作為計算終端的PSVR,在VR體驗上明顯又高出不少。當然,價格上也差了十萬八千里。PSVR低配套件加上不在套件內的PS攝像頭以及Move手動控制器,還有一部PS4遊戲主機,至少需要近900美元,何況Oculus和HTC裝置還需要更高的成本。

不過索尼的聰明之處在於PSVR能夠依託於PS4執行,在PSVR推出之前,索尼就已經用了近4000萬PS4使用者,如此龐大的潛在使用者群體或許能幫助索尼在早期市場上取得巨大的優勢,更有利於今後的推廣計劃。

然而反觀Oculus Rift與HTC Vive的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調查顯示,擁有能夠支援這兩款裝置執行的PC裝置的使用者只有2000萬左右,沒有高階電腦的使用者想要體驗這兩款產品則需要花費至少1500美元的價格。再加上兩家同時競爭,早期的業績或許不會太令人滿意。

Oculus Rift與HTC Vive都是桌面級的高階VR頭顯,二者在各方面的表現相差不大,但在使用方式上又有明顯的區別。Oculus Rift主要偏向於坐式體驗,初代產品只能追蹤頭部動作;而HTC Vive則配有空間定位追蹤系統,能夠支援使用者在一定區域內進行走動。二者各有優劣,或者說在應用領域上的側重有所不同。Vive鑑於其對空間的要求,更適合企業以及體驗店等B端市場使用,而Rift則更適合個人玩家以及家庭使用。

此外,除了移動端與主機端頭顯,還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介於二者之間的獨立頭顯裝置(VR一體機),更有各種體感外設廠商如Leap Motion(體感控制器)、Virtuix Omni(VR跑步機)、Manus VR(資料手套)也在不斷優化各自的產品,VR體驗正在一步一步變得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