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中國古代的鬥茶文化介紹說明

生活經驗 閱讀(1.75W)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鬥牛」、「鬥雞」、「鬥蟋蟀」;但也大家大多數都沒聽過「鬥茶」吧!究竟什麼叫「鬥茶」?鬥茶起源於何時何地?有哪些人喜愛鬥茶?又都鬥些什麼名堂?下面就中國古代的鬥茶文化做一介紹。

中國古代的鬥茶文化介紹說明

鬥茶之興當與貢茶有關

鬥茶,又稱為「茗戰」。簡單地說,就是品茗比賽,是將對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這是古人用來比較茶葉優劣的一個專用名詞。宋人唐庚《鬥茶記》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號,於是有人以為鬥茶起自徽宗時,這種說法稍嫌武斷,因為一種風氣的形成不是說產生就能產生的,一定有它形成的歷史背景。

事實上鬥茶的產生,據考證當與貢茶有很大的關係,貢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為茶政的一個專案,則是從唐代開始。當時一些權貴為博取帝王的歡心,於是爭相獻上優質茶品,無不千方百計的競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貢奉天子的東西,好壞優劣當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試茶葉的好壞,鬥茶風氣就逐漸盛行起來,據此推論鬥茶應始於唐末五代時期,而大盛於宋代。

宋代鬥茶之風大盛

北宋大儒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北苑將斯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先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可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這首詩中把鬥茶的原因和比賽的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別是最後兩句「勝若登先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把鬥贏者的得意神態和鬥敗者的羞赧之狀寫得入木三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對鬥茶的著迷程度了。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飲茶既為朝廷所提倡,全國產量迅速增加,民間飲茶之風也比唐代更盛,於是鬥茶由從製茶者間走入賣茶者當中。宋人劉松年所畫的.《茗園賭市圖》便是描寫市井小民鬥茶的情形。圖中有老人、有婦人、有兒童,也有挑夫、販夫。鬥茶者攜有全套的器具,一邊品嚐一邊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茶品。

文人鬥茶極為講究

民間鬥茶之風既起,文人自也不甘落後,文人們往往相約三五知己,選一個精緻雅潔的場所,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中,各自取出所藏的精緻茶品,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當時連寺院裡的和尚們也都樂於此道,清人鄭板橋有詩云:「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可見鬥茶除了茶品好壞之外,更注重閒逸與精神素質,是一種性靈上互相引發與交流。

後來連皇帝也加入了鬥茶的陣容,宋徽宗趙佶對茶尤有研究,並寫成一冊專著,題名《大觀茶論》,書中分列二十餘目,對茶的產製、烹試和品質等方面都作了詳細的敘述。皇帝親撰茶葉專著,這在中外歷史倒還是頭一遭哩!

中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的由來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裡面包含了中華民族各個時期各個名族的不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縮影,那麼茶文化的由來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茶人。

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係。在政治家那裡,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裡,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飲茶要想領會品茶之道,對於茶文化的認識還是有所必要的,只有對其有所瞭解,才能領會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的飲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