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日本茶文化的知識

生活經驗 閱讀(4.22K)

茶原本不是日本所固有的產物,其原產地在中國南部的雲南省,而喝茶的習慣則是在紀元前數百年前就已經開始。為此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分享日本茶文化的知識,歡迎參閱。

日本茶文化的知識

  茶傳到日本的契機

因為遣唐使與留學生從中國將茶帶回日本而開始,在那時茶還是以藥用為主,或是宗教儀式為主。而在聖武天皇天平元年的時候,有記錄著宮中大法要時曾經用茶來供奉的紀錄,此外東大寺的正倉院也有儲存著當時大佛開眼供養所用的茶碗等,足以想象當時的情況。

到了平安時代,在桓武天皇延歷二十四年的時候,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將回日本,並在近江國阪本的地方種植,這是日本最初種植茶葉,而這個地方往後被稱做日吉茶園

而在之後的後弘仁六年時,嵯峨天皇在行幸於近江國韓崎之地時,因為大僧正永忠曾經獻上茶葉,於是便命令全國各地開始種植,除此之外在皇宮中的法要會式裡面也有使用茶的紀錄。但是,隨著寬平六年遣唐使的廢止,與中國的交流也為之中斷,只有一小部份的僧侶仍然保有飲茶的習慣。

終於到了中國宋朝,國力又興盛了起來,這時日本是平安時代的末期,當時的權力者平清盛於是再度與中國開始交流,當時有一位前往日本的學問僧稱作為榮西,而榮西禪師就是之後建造健仁寺的高僧,在建久二年的時候,榮西禪師從中國帶回了茶的種子與茶道具一式,回來後則將種子種在九州的背振山上稱作為石上坊的地方並用心照顧,因此,當時榮西禪師所種植之茶就稱作為石上茶。然而值得探討的是,當時榮西禪師所帶回來的茶,到底是什麼樣的茶呢?

當中國進入了宋朝的時代後,茶的栽培與飲用方法變的非常的發達。然而唐朝的茶主要是以「團茶」為主,將茶葉固定成一塊,然後再煎煮飲用,與日本現今的抹茶有一點接近,當時飲茶的禮法也已經規範,而器具則使用湯瓶,茶筅,天目茶碗等等。而茶則使用禪宗寺院的茶札,此外供茶也十分盛行。

此外,當時十分尊敬榮西禪師的京都北山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從榮西禪師那裡得到了一些茶的種子,並且在高山寺內的深瀨種植,大概是地點相當的合適的關係,所以種植出了十分高品質的茶種,在這之後高山寺所出產的茶便稱做本茶,受到最高的尊敬。

至此,飲茶的習慣以禪宗寺院為中心而向日本各地發揚,連京都的公家與鐮倉的武士都十分愛用。而「東鑑」這本書,就曾經記載了三代將軍源實朝因為宿醉而苦時,榮西禪師將茶當作藥來讓將軍服用,而那時獻上的「吃茶養生記」中也有記載,茶具有治療萬病的功效。

  日本茶文化的特點

一是茶具的藝術美要能體現茶道尊祟白然、迴歸白然的宗旨。二是茶具的藝術美要以實用為基礎。三是茶具是有生命力的,每一件茶具都是有來歷的。四是名茶具體現了名茶人的眼力。五是茶具追求協調美。

  日本茶道的儀式

一般而言,代表日本文化的茶道,是指“抹茶道”而言的。主要程式是:在舉行茶道儀式時邀請的賓客中一定要有一位為正客。要有一個茶道的主題。選擇好舉行茶道的日期後如期舉行。進入茶室時主人跪在茶室的活動格子門前迎候,正客首先進入,其他賓客隨後。賓主相互鞠躬致禮後,賓客面對主人落座,正客坐在主人的左邊。而後主人回水屋取風爐、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此時眾賓客可欣賞室內主人精心的佈置及名人字畫、插花等裝飾、擺設。主人取出有關器具後,跪在榻榻米上生火煮水,並從香盒中取出少許香點燃。煮水期間,主人再次退回水屋,眾賓客散往花園。待主人把所有的器具備齊,並重新進入茶室,禮儀便正式開始。主人將茶具擦拭一番,然後用茶勺從茶葉罐中取出約兩勺半“抹茶”置於茶碗,注入沸水,並用茶笑攪拌碗中的茶水,直至起泡沫為止。在整個點菜的過程中,動作要瀟灑自如,宛若行雲流水,日本人稱“一葉扁舟順流而下”。敬茶時,主人左手撐託碗,有手拇指和其餘四指扶持碗邊,送往正客面前,跪著舉起茶碗,與額平齊。正客接過茶碗也舉至額前表示感謝,隨後放下,再舉起並飲之。飲茶時要求發出“噴噴”聲,表示讚賞主人的茶好。正客飲後,其餘客人再一一依次傳飲,最後遞迴主人。飲茶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輪飲”,即全體客人輪流品嚐一碗茶,另一種為“單飲”,賓客每人單獨飲一碗茶。“輪飲”是幹利休開創的,它更好地體現了茶道中人與人之間互相信賴的關係。在“輪飲”時,客人恭敬接茶致謝後,要用右手持碗,放在左手掌上,面對茶碗,將茶碗在自己眼前轉動,細細賞玩茶碗的花紋質地,再慢慢品飲。飲後用手指尖擦一下茶碗口飲茶的痕跡,傳遞給下一位,再用懷紙(一種日本茶道中專用的`方形日本紙)擦乾手指。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道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禮儀結束時,主人再次跪坐在茶室門側送客,並接受各賓客的讚頌之詞。

整個茶道儀式看似複雜耗時,倘若仔細觀察賓主的一舉一動,就會發現它的位置、道具、動作、順序等每一項內容,都沒有多餘的成分。整個茶道的行茶過程,恰到好處地體現了茶道的技藝美。日本茶道專家谷川徹三曾把茶道喻為“以身體為媒介的演出藝術”。茶道的根本——草祟自然,包括了除“我”之外的山川花木、人、動物、器物等所有事物,在茶道中,主與客、客與客、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都體現了一種平等、和諧與系統化相統一的特點,表現了一種有禮有節、和諧美好的自然氣氛。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都持有“一期一會”的心態。意出白井伊直粥《茶湯一會集》:“迫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幹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這種心態,其實是佛教“無常”觀的體現,茶人們持有這種觀念,體現了茶人們尊重分分秒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以“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使參加茶道之人心靈相互溝通,產生一種連帶感、美感和愛心。 因此,日本人一直把茶道視為修養身心、提高文化素養的一種手段,茶道反映和順應了日本人的審美意識和處世哲學,已成為當代日本人修身清心的一座幽雅的JL靈寓所。正如日本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所言:“茶室是人生沙漠中的一個綠洲,名那裡,疲倦了的人們相會在一起,共飲藝術鑑賞之泉。……茶室裡沒有一絲的跳色沒有一點兒噪音,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一切的一切都在靜靜剁自然地運轉著——這便是茶道的絕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