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戶外運動的注意事項

生活經驗 閱讀(4.22K)

戶外運動作為當下最流行的運動之一。以下是戶外運動的注意事項,歡迎閱讀。

戶外運動的注意事項

  外運動的好處

1、促進心肺功能

戶外運動中的定向越野、露營、山地自行車等需要運動者有較好的體力,而體力主要取決於心臟的最高機能和心臟對高強度運動的適應能力。長距離運動專案需要在長時間內消耗大量的能量。心臟為了適應這種長時間、高強度的供能需要,心肌代謝加強,收縮壓升高,耗氧量增加,從而刺激心肌血流量增加,使心肌張力增強,收縮有力。

2、提高彈跳力

戶外運動專案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對彈跳力的要求與籃球、跳遠等專案有一定的區別。像定向越野,參與者有時在跳過小土崖、大石頭等障礙物,或跨過溝溪時都需要進行跳躍動作,多采用跨越式跳躍,有較長的助跑過程,蹬地起跳的動作幅度一般較小。因此,對參與戶外運動者踝關節的快速爆發力要求相對要高一點。

3、提高力量素質

在戶外運動的攀巖專案中,其中有一項速攀專案,就要求運動員快速而重複地運用抓握力,蹬踏力,以最短的時間到達制高點,而登山者是在做長距離的負重練習,並背有一定重量的登山包,這就需要有良好的力量耐力。在攀巖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平衡時需要小肌肉群來協調整個身體,因此,經常參與這樣的練習,能夠提高力量素質。

4、提高柔韌素質

參加攀巖專案,當巖壁上支撐點很少時,攀巖者只有經過良好的柔韌性練習,才能夠掌握好離自己身體較遠的支撐點,並展現出優美的身體曲線,使觀眾賞心悅目。如果能夠經常參加攀巖練習,柔韌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會得到提高。

5、提高靈敏性素質

如果參加戶外運動,特別是參加定向運動、攀巖練習,就要經常根據環境的變化作出對周圍環境的迅速而準確的判斷,需要靈活應變、快速敏捷的反應速度,高度的自我操縱能力以及迅速作出應對措施。

6、戶外運動可以提高耐力

耐力是人體持續工作的能力。而戶外運動持續時間比較長,一般屬於中等強度的運動,經常參加戶外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人體各個系統協調工作的效率。

7、參加戶外運動可以愉悅身心

參加戶外運動,可以體會到舒適的都市和艱苦的野外生活中的不同感受,可以分別理解幸福的.不同含義,從而更加珍惜生命。野外生存、攀巖、拓展訓練能磨練人的毅力,增強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敢於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經過戶外運動的考驗,會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會用全新的方式去迎接生活的挑戰。

  戶外運動的小貼士

1、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來走:不要逞強埋頭猛走,這樣會大量消耗體力,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個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2、科學地衡量自己的體能:頭幾次外出徒步的時候最好堅持走若干個小時,而不要計劃一定要走多遠,通過這樣的幾次摸底,對自己的能力有所瞭解之後,再適當增加徒步穿越的強度。

3、不要只顧低頭走路,而錯過了周圍的風景:在戶外徒步,強身健體只是其中一個目的,不要為了一些所謂“自虐”的目的來暴走,大強度的體力付出,有時候會得不償失。記住戶外徒步的時候,最恰當的速度是能夠維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4、學會休息的步法:對於走路,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在徒步的時候,應該用一個自己比較舒適的方法走路,這樣的你的體力能夠得到科學有效的利用。

5、徒步的時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義不是暴飲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計路可能都走不了了。這裡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頻度,徒步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損失大,為了補充體力,需要及時補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適當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氣比較熱,流汗多,可以在飲用水中適當加點鹽。

6、在徒步的過程中要注意科學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鐘需要休息10分鐘,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衡量加減。

1、時刻要有危險意識。初入戶外運動者必須認真對待,從學會“害怕”開始,尊重生命。

2、要儲備個人體能。在戶外一旦遇到惡劣的環境,身體裡的潛在病症可能會被激發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3、要具備基本、必要的救生和自救技能,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學會使用地圖等定位工具。戶外運動,絕對不能僅憑一腔熱情。

4、選擇安全、專業的戶外裝備。戶外運動是一項對裝備有專業要求的運動,前期需投入一定經費。同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場地,如果不是專業的驢友,不要輕易嘗試高山、懸崖等專業運動場地。

5、建議新手儘量選擇正規戶外團體。專業戶外俱樂部一般會有活動預案,具備完善後勤保障和聯絡系統。相比之下,自發團體活動盲目性和隨意性就很大,出現問題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戶外急救知識

就是在戶外遇到事故時,應沉著大膽,細心負責,分清輕重緩急,果斷實施急救方法;先處理危重病人,再處理病情較輕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處理區域性;觀察現場環境,確保自己及傷者的安全;充分運用現場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來協助急救。

一、處理前觀察

在做具體處理前,需觀察患者全身,並掌握周圍狀況。判斷傷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將耳朵靠近聽聽呼吸聲。尤其要注意臉、嘴皮、面板的顏色或確認有無外傷、出血、意識狀況和呼吸情形,仔細觀察骨折、創傷、嘔吐的情況。

隨後,更要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尤其對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況,不管有無意識,發現者均應迅速作緊急處理,否則將危及患者生命。在觀察症狀的變化中,遇症狀惡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應急處理。現場要儘量組織好對傷病者的脫險救援工作,救護人員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二、觀察後處理

在活動中發生的外傷或突發病況有很多種,所以也需施以各種適當的急救方法加以應付。

維持呼吸道暢通在做急救處理時,以患者最舒適的方式移動身體。若患者意識昏迷,需注意確保呼吸道暢通,謹防嘔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為確保呼吸暢通需讓患者平躺。若有撞擊到頭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臉色發青需抬高腳部,而臉色發紅者需稍抬高頭部,有嘔吐感者,需讓其側臥或俯臥為宜。

三、處理完畢後

在緊急處理完將患者交給醫師之前,需對患者進行保暖,避免他消耗體力,以使症狀惡化。接著聯絡醫師、救護車、患者家屬。原則上搬運患者,需在充分處理過後安靜地運送。搬運方法,隨傷患情況和周圍狀況而定。在搬運中,患者很累,要適度且有規則的休息,並隨時注意患者的病況。

現場搶救時間緊迫,對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則,二要抓住重點,迅速按正確步驟檢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