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覺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生活經驗 閱讀(3.03W)

長篇小說《家》,是文學大師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長篇鉅製。在小說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手段,塑造了眾多的富有典型意義的文學形象。書中人物不下七十餘個,我今天來說說其中的高覺新。

覺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家》中的高覺新,是一個新舊摻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義的正統思想,但也對封建家庭的腐-敗感到不滿。他的性格上具有較突出的兩重性。

高覺新具有美好的素質,才資優異,聰明好學,有著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高覺新自小就是個聽話、孝順的好孩子,這是一種合於傳統禮教的孝子賢孫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寧馨兒“,卻也是導致他悲劇命運的致命弱點。他是成績名列全校第一的優秀生,也曾經有過夢想,想做化學家,曾想畢業後繼續上大學,甚至去德國留學深造。但作為在“五四”之前成家立業的人,他接受了封建正統觀念,奉為行動的準則。雖然五四運動的新思潮對他有所觸動,但他難以擺拖封建思想的束縛。覺新的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觀念和封建禮教嚴重地扭曲:他同情弟弟們的鬥爭,但長房長孫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養又使他逆來順受。覺新的青春朝氣和青年的夢想在沉悶的實際生活中漸漸消失,生活磨鈍了他的感覺,但自身又無力擺脫困境,經常陷於極度的痛苦之中。

高覺新自幼生活在一個封建大家庭,受到過充分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識在他的思想意識中是非常深刻的。“孝道”要求子女無條件地順從父母的意願,為了實現父母的意願,哪怕是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委屈都是理所當然的。在祖父與父母面前,他必須要“孝”,父母死後,他必須承擔起“長兄如父”的責任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劇。高覺新的父母早亡,繼母周氏軟弱無能,又不是高覺新父親的原配夫人,而覺民、覺慧與淑華年齡還小,在整個高家都沒有充分的發言權。這樣身為“長子”的高覺新就不得不自覺地承擔起“長兄如父”的重擔。由於頑固的封建勢力和社會思想的桎梏,再加上覺新自己的的特殊身份與幼年遭遇,才造成了他的妥協與懦弱。他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五四時期家庭倫理關係的變化和處於新舊思想交替時期人們的精神特徵。

覺新悲劇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為悲劇的社會歷史必然性。明知所作所為害人害己,卻不敢也不想改變這灰色的命運。同時,無奈中製造他人的悲劇,所以也就覺得特別可悲、可嘆、可憐、可恨,使讀者於強烈的震撼之後開始反省。高覺新做奴隸而不得的性格悲劇,則深刻地展現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歷史痕跡,同樣警示人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中,進行更高的要求,文學形象是作家對生活的真實的描寫和對生活評價的深刻性的統一。高覺新形象的價值是他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揭露和攻擊。

高覺新這個文學形象在巴金先生有潛在的創作動因, 他代表著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特徵。即使對當代人, 這些精神特徵也沒有變得陌生,因為它的歷史根據依然存在。

覺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

覺新是《家》這部小說中的靈魂人物,也是塑造得最真實,最成功的一個人物。他在封建舊思想和五四新思想的夾縫中艱難求生,帶給讀者一種獨特的感動。下面將對覺新的人物形象加以深入分析。

首先,覺新身為高家的長子,可以說,這一身份即決定了他這一生的命運。

高家是一個前勢具備的封建大家庭,其日常事物依照宗法制而執行。覺新作為嫡長子,就註定他要承擔高家這幅重擔子。因此,覺新的成長曆程中無形地伴隨著這一種使命感地增強。“在其位,謀其職”覺新的責任心使他沒有絲毫的反抗的行為地接受了這份既定的命運,同時也開始了他艱辛苦楚的人生。

覺新留給讀者最深刻的印象,應該是“軟弱”二字吧。軟弱,是對一個男人最大的貶低。然而,細細想來,如若並非覺新與生俱來的性格,而是他在後天的大家庭的`成長環境中委曲求全的行為的內化表現。

掌管一個大家庭就如同管理一家公司或治理一個國家,這本不是易事,何況在這個大家庭裡生活著形形色色的人,交織著各種各樣的複雜矛盾。這些矛盾此起彼伏,輪番轟炸著作為一家之主的覺新。比如說,叔父在外的揮霍無度,比如說姨太太之間的明爭暗鬥。這些人身為長輩,覺新不願觸犯其顏面,更不可能讓這些早已為世俗所薰染的老頑固們改掉秉性。恐怕,除了忍耐以求儘早息事寧人外,任何人都無計可施吧。正如一句話所說:“我承認我不是聖人,但要聖人做我,也不過如此。”

覺新並非麻木地向封建勢力妥協,只不過在他心中,高高在上的歷史使命抵不過全家男女老少實實在在的生活。為了這“卑微”的責任,他選擇了“卑微”的忍耐。

覺新的軟弱還著重體現在他的不幸的婚姻與愛情上。

與梅,二人原本兩情相悅,但他們並未將這份感情告訴給家長,外加一些大家庭中的紛繁瑣事,這段姻緣就在“包辦婚姻”的制度下走向滅亡。

覺新作為一個男子漢,應當主動向父母說明他與梅的感情,而且表親成婚的現象在當時的大家族中也是相當常見的。然而他終於沒有勇氣說出心中所愛,最終不僅自己飽受煎熬,也間接導致了梅的悲慘命運。因此,覺新是應當為他的感情上的軟弱受到譴責的。

當覺新與梅的感情就這樣不了了之後,他走了一條正常的道路:迎娶父母為他安排的陌生女子瑞珏,接受了完全沒有感情基礎的包辦婚姻。看似愛情悲劇已成定局,然而,它卻將這生於悲劇的婚姻經營的溫馨而又幸福。

瑞珏賢淑善良,而又善解人意,是一個值得覺新去愛的並最終贏得了覺新的愛的女人。二人相敬如賓,有了一個開愛的兒子,過著幸福的生活,覺新因為軟弱失去了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卻也因為軟弱成就了一段“先結婚後戀愛”的佳話。

這雖然說明包辦婚姻不一定沒有幸福,然而這幸福卻是充滿戲劇性的中斷了。而它也正是因為覺新的軟弱所葬送。

高老太爺去世後,正值瑞珏臨近分娩的日子。覺新沒有勇氣反抗姨太太的封建迷信思想,聽從地講瑞珏送到城外,最終導致了瑞珏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未能見瑞珏最後一面,再一次自食軟弱妥協的惡果。

至此,覺新給人的印象是軟弱,恰如他的名字一樣,他似乎永不敢下定“決心”,說出自己的心聲。他軟弱的真真切切,讓人又恨有憐。但他的心並未死去,因為他還擁有愛的能力。

其實,單憑軟弱這一性格,覺新這個人物就已經鮮活起來了。然而作者並不侷限於此,而是對覺新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縱深 塑造,使人物更加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一方面,在新思想的大潮下,覺新也是或多或少地受了影響的。他看到了封建社會的沒落和新社會的到來,只不過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他自願充當了由舊及新的橋樑,而非新思想的先鋒軍。

在新舊思想衝突這一主要矛盾中,任務的性格定位便更為重要。說到新思想,老三覺慧是最為突出的。他不堪忍受封建沒落的大家庭而在新思想的激勵下逃離。但不得不說,決心看似軟弱,向封建勢力妥協,但若沒有他,覺慧的新形象也是很難樹立的。因為在覺慧的出走中,覺新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除了向家人隱瞞外,還每月給覺慧寄錢。由此可見,覺新在飽嘗了軟弱的後果時,鼓起勇氣,作出這驚人的轉變。一部小說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除了賦予人物與眾不同的突出性格外,人物性格額轉變似乎更加符合現實生活的發展,因而更加貼近讀者,也體現作者的寫作功力。

覺新的這一轉變,讓人看到在委曲求全的外表下,他仍然堅守著某種原則。一個人堅守原則,但又不是死守原則,而是將原則內化,並再現一種顧全大局地姿態,這是一個人善良的體現。

此外,覺新也有活潑可愛的一面。比如說,小說中幾次寫到他與弟妹們在園中踢毽子玩耍,以及在湖上泛舟、飲酒、唱歌、吹簫等。這些場景是難得見他一笑的小說中特殊的描寫,看似可有可無,卻從側面展現了覺新活潑玩樂的個性,而知曉音律也無形中增加了覺新的魅力。

總之,決心是一個看似軟弱卻堅守原則,且有活潑可愛、知曉音樂的一面的人物,雖讓讀者又氣又恨,卻又讓人又憐又愛,實現了與讀者的直接對話。因而覺新是《家》中一個極為成功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