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臊子面作文

熱點 閱讀(4.83K)

臊子面作文1

今天中午,姥爺給我做了臊子面。臊子面是由拉麵和一些菜做成的。

臊子面作文

老爺在早上就把面和好了,一直放在一個盆裡。回到家,姥爺拿出揉好的麵糰,再用擀麵杖把麵糰擀成一個平面,然後用刀把面切成一條一條的,最後用手把麵條拉的長長的,放進鍋裡一煮,拉麵就做好了。菜就是“臊子面”中的“臊子”。臊子是由土豆、白蘿蔔、豆腐、蘑菇和羊肉做成的。做完後,姥爺把拉麵放到碗裡,又把臊子和湯澆到面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山西臊子面就做好了。

端上桌子後,我開始觀察這碗臊子面。金燦燦的土豆,土黃的白蘿蔔,白嫩嫩的豆腐,棕褐色的蘑菇,咖啡色的羊肉,油畫畫的湯上飄著片片綠油油的香菜,讓人看著就垂涎三尺。一吸鼻子,一股濃濃的香味便傳入鼻中。

我拿起筷子,夾了一塊土豆,土豆脆脆的。那白白嫩嫩的豆腐吃起來糯糯的,軟軟的,讓人真不忍心咬下去。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種食物——臊子面。

臊子面作文2

陝西人最愛吃什麼?那肯定是岐山臊子面了。我的家鄉——陝西,每逢有客人來到或是佳節,婦女們都會端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岐山臊子面,以表示歡迎和慶祝之情。

雖然我沒有出生在陝西,更沒有生長在陝西,但就幾次回老家,無論是奶奶做的臊子面,還是去親戚家吃的臊子面,都讓我回味無窮。一碗上面飄著翠綠的蔥花、紅紅的胡蘿蔔丁、黃色的小黃花菜以及小小粒的肉丁,和著幾根細細的麵條的臊子面,冒著熱氣,香味撲鼻而來。

臊子面為什麼那麼好吃?我細想一下,點睛之筆就是臊子肉了。臊子肉在我們那裡都是自家做的。從外觀上看來,十分普通,跟普通的炒豬肉丁沒什麼區別,但細微之處則是它的味道。細細品嚐它,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炒肉香味,接著有一絲酸甜的味道順著你的喉嚨流下去,久久回味著。那肉是更是津道,越咀嚼越香,越咀嚼越有勁。奶奶知道我愛吃肉,還每次做臊子時給我放幾個骨頭一起熬,啃著那骨頭別提有多香了。

那面裡的湯更是有營養。它雖然熬得不是很久,但那些蔬菜的精華卻溶在了湯裡。湯的色有點像橙汁,上面還裝點著各色的菜,一瞬間,彷彿自己來到了一個五彩的世界。聞一聞,肉香和湯味立刻撲鼻而來。慢慢咀嚼麵條,能感覺品嚐秋天那稻子的金色香味。酸酸的,辣辣的,香香的,這就是一直讓我回味無窮的岐山臊子面。

這種面啊,還充滿了思念的味道,那是在外面的麵館所吃不到的。只有每逢回家時才能吃到,吃一次,讓我們回想一年。那是老人們思念在外面工作的兒孫們的味道。我想每人都嘗過這種味道——吃完後,不僅嘴裡是酸酸的,心裡同樣也是酸酸的。

不同的人做臊氣子面味道不同,不同的人品嚐臊子面所體會的味道也不同,這就是我們老家的特色美食,希望大家可以品嚐它。

臊子面作文3

來南方有十多年了,也習慣了吃大米,但不管怎樣,喜歡吃麵條的習慣卻改不了,每天三飩飯,總有一飩吃麵條,要不,整個一天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北方老家主要以麵食為主,尤以饅頭面條最普遍。而最受歡迎的當數臊子面,臊子面是陝西的風味小吃,品種多達數十種,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譽最盛。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而岐山臊子面鄉土風味尤為濃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

做臊子是先將豬肉切成薄片,入熱油鍋烹炒,同時加入生薑、食鹽、調料面、辣面炒透即成。把豆腐、黃花菜、木耳炒好為底菜,雞蛋攤成蛋皮,切成稜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時先將麵條煮熟撈入碗內,打入底菜,再澆湯,放臊子和漂菜。

當然,這是比較講究的臊子面,而在我的記憶中,家鄉人做臊子面是根據生活條件就地取材,有什麼就做成什麼樣的“臊子面”。比如底菜,有什麼菜就做什麼菜:豆角、豆腐、韭菜、甚至土豆和白菜也可以。而漂菜,有時就只有蒜苗,有時就只以蔥花代替。至於臊子呢,大多也不是現做,都是過年時殺了豬,做一大瓦罐貯存起來,過節或者有客人來時才用來做臊子面。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因為家裡窮,母親經常用高粱面和玉米麵做麵條,吃一飩麥面做的麵條就像過年,別說臊子面了。但來客人的時候,母親總要想方設法做臊子面招待客人,這個時候,母親應該是很為難的,因為做臊子面的材料總要讓母親頗費一番心思。而於我們小孩子來說,卻是件很高興的事,因為可以沾客人的.光,吃到臊子面。所以,當母親讓我們東家借油,西家借醋時,我們是很興奮甚至激動地就去了,絲毫沒覺得不好意思。其實,那時候的臊子面應該說不怎麼名符其實的,因為用肉做的臊子總是很少的,有時候甚至沒有,只有底菜和湯,但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說,還是充滿了誘惑。

吃臊子面最多的時候應該是臘月和正月。臘月的時候,村子裡嫁娶的人很多,全村的人都會去隨禮,自然也要去吃飯了,主人家的酒席當然少不了臊子面。這時候,我想村子裡的孩子和我是一樣的心情——高高興興地跟著大人去吃喜酒,吃臊子面。正月裡,七年級到九年級每天都會有臊子面吃的,這三天過完了,因為要到各個親戚家拜年,仍然會有臊子面吃。

如今,人們的日子好過了,吃臊子面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了,最關鍵的是,現在怎麼也吃不出小時候的那種氣氛。幾次回西安,特地找麵館吃臊子面,有些是掛著岐山臊子面的招牌,但怎麼吃也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香味,是現在的臊子面做得偷工減料呢,還是我的口味變了,我一直有點疑惑。

臊子面作文4

“注意,注意,廚房進入一級作戰準備!哎,砧板,挺起腰來,不然咋切菜呀?”

“別笑了,菜刀,該你上了!”

“爐灶,別發癔症了,快點火啊,大夥都等你呢……大家嘁哩喀喳的,都利索點!”

廚房裡好不熱鬧,菜刀忙碌起來,一刀一刀地在砧板切菜,發出陣陣“噠噠噠”的聲音,這是隻有廚房裡才能迸發出的音樂,是如此的動聽美妙;爐灶也開工了,轟隆隆的火聲從他的喉嚨裡噴薄而出。切成丁的胡蘿蔔、土豆、木耳、洋蔥、豆腐排成一排,有序地走向鍋裡做桑拿,但卻肉包子打狗—有去不回。

這是在打仗嗎?原來,人每天要吃二、三十種食物才能營養均衡,老媽自從看了這句話,嘴裡一直喋喋不休地在我耳邊嘟囔,讓我吃這吃那,今天,她大放厥詞地說要做一碗營養豐富的臊子面,讓作為吃貨的我既期待,又疑惑。

熱氣騰騰的麵條好了,冒出的熱氣升入乾燥的空氣中,只見老媽手忙腳亂,炒了菜又拿碗,接著又盛面,手都燙紅了,我不忍心,就來幫幫她。

兩碗臊子面出鍋了,紅的、黃的、白的、綠的、黑的,匯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很燙,但這燙非比尋常,是溫暖的,含著愛的。我用力嚥下一口麵條,大聲叫到:“老媽我愛死你啦!!!!”

狼飧虎嚥地我不一會兒就把面吃了個精光,老媽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笑著,嘴角流露出一種甜蜜。

這碗臊子面裡有別人吃不出來的東西,就像媽媽給兒子做一頓好吃的飯菜,兒子往媽媽碗裡夾菜;兒子給勞累一天的媽媽送上一杯水,媽媽給兒子一個擁抱……那就是愛,愛如一粒塵埃,散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臊子面作文5

此文獲得 市圖書館學會關於“家鄉的年味”徵文活動二等獎

奶奶說:碎娃娃,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我等不得過年就惦記油汪汪的臊子面。年的味道就是臊子面的酸辣香。

往些年,岐山人提起臊子面,就知道要過大事,紅白事都稱“吃臊面”,逢年過節更是臊子面不離席。長大了,離開家的我就記著一碗飯:臊子面。

岐山沿北山坡處的地砂石多,早晚溫差大,麥子勁大耐嚼,和成麵糰泛淡淡的奶油色,適合做麵條。娘手擀一案面能做到薄、筋、光,人叫能媳婦。開水鍋裡面煮熟,過涼水,迅速降溫,口感勁道,湯也清亮。

流傳的經典都有動人的理由。臊子面講究酸、辣、香,醋是頭等重要。湯的精華是農家自釀的糧食醋。九月裡娘就釀好醋,色澤黑紅,入口酸香,裝進大甕缸吃一年。高溫下在鐵鍋菜籽油炒鹽、姜,用醋熗湯,瞬時鍋裡爆發勾人魂攝人魄的醋香味,那是娘最得意的時候。岐山人做臊子麵湯講究一次成型,中間不加料,越吃越香。好湯是一層紅油,吹不透,沸騰著白沫子稱煎、稀、旺。熗好的湯裡放入臊子肉,澆頭菜,各種滋味反覆融合,聽著鑼鼓點,吃著臊子面,年就這麼熱氣騰騰的來了。

臘月剛過二十三,父親選取肥瘦各半的肋條肉,帶皮切,肥肉先下鍋,加蔥薑蒜,紅辣椒幹,小火慢慢煨,肥肉出油透亮時,加瘦肉,用肥肉浸出的油炸瘦肉,此時滴入自釀的醋,去腥解膩,頓時肉香撲鼻。再加粗鹽、紅辣椒麵,翻攪,小火慢熬。父親熬製好的臊子肉上面汪一層紅油,要存三個月。

娘做澆頭菜很講究,“飄花”是浮在湯上面的菜碼子,有切成細末子的蒜苗,攤薄的雞蛋餅斜切成旗花,泡發的黑木耳撕成小朵,黃花菜切成小段。炒制的底湯菜,有蒜薹,紅蘿蔔,豆腐,娘顯刀工把各色菜切成小方片,大小一律,菜籽油略炒,沸騰的湯鍋裡,它口感脆香。娘做的臊子面裡紅白翠綠黃,煞是好看。

臊子面,娘選小瓷碗,一碗只撈一筷子面,聽說村裡老五吃了三十碗臊子面,也不驚訝。湯要回鍋,湯鍋保持沸騰,調料融合,也是原始的消毒方式。奶奶說上千人的大村莊,過大事,全村人一起吃臊子面,吃到末了,湯沸騰滾到末了,全村人嘴角流油,吸溜溜吃個肚兒圓。從我記事起,年裡走親串友,臊子面吃出十里地,似乎沒有臊子面,岐山人就不算過大年。

父親說日子好天天過年,但我還是惦記年裡的臊子面。奶奶的歌謠,娘擀的長面,父親做的臊子肉,成了化不開的鄉情,閉起眼我就看見油汪汪的臊子面。過年了,回家酣暢淋漓的吃一碗岐山臊子面。鱸魚堪燴,季鷹歸未,自己何嘗又不是藉著年想臊子面,藉著面念念家鄉的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