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計劃>

學期計劃大全4篇

工作計劃 閱讀(2.5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期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期計劃大全4篇

學期計劃 篇1

一、 小組名稱:

衣帶漸寬終不悔

——大學生學習成長小組

指導老師:周軍

組員: 白智宇,任立新,楊偉傑,塗凌波,林特,李雲波

二、 小組理念:

(一)結合親身經歷體會與調查,我們發現周圍大學生在學習方面普遍存在有以下問題:

高中時代學業的壓力大,學習目標明確,通過升學考試,進入大學的同學,基本上都形成了一套有效且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式。進入大學之後,很多同學由於沒有了明確的目標,再加上大學這種自由之風的影響,認為大學學習成績並不重要,特別對於大一大二學生,由於沒有緊迫感,逐漸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也沒有決心或毅力來像以前那樣奮鬥,並且由於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機和價值觀的迥異,因而心態上不是很穩定,談起前途感覺很迷茫。內心的迷茫引起行為的無序和缺乏規律,不良習慣隨之形成。一部分同學生活學習缺乏規律,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環境,形成了一些不良得習慣。其中有很多習慣,不僅不利於大學生學習成長,長此以往,甚至會損害身體健康,常見的有:早晨睡懶覺而不吃早餐,長時間上網遊戲等。

有些同學嘗試過努力,但是由於暫時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或方法不當而放棄了。有的則不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沒有努力的方向。因而我們有必要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幫助大學生(包括我們)樹立目標,端正心態。

由上,可以看出,在大學生中存在的內在心理,外在行為習慣這兩方面因素,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因此,小組即以這兩方面為重點展開工作。

1.心理層面。

針對大學生對周圍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和人際環境的不適應,產生學習狀態的低落,學習目標的不確定,學習信心不足等問題。小組工作中,工作員引導組員進行活動,互動。通過小組過程中小組動力對組員心理狀態產生積極影響。

首先,激發和發展組員的積極心態,促使自信心的形成,提升其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

其次,幫助組員明晰自己的學習目標,通過活動及活動後分享,使組員產生目標感,並能規劃自己的短期目標,考慮自己的長期目標。

2.行為習慣層面。

針對組員的對學習有影響的行為習慣。在本小組中, 通過朋輩互動等活動的影響,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分享各自學習經驗或向別人傾訴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工作員加以及時的疏導並加強引導,喚起組員對自身或他人的`思考。更進一步,在自我覺知的基礎上,引導組員重新構建良好並有利於學習的習慣,矯正對學習有不良影響的生活習慣。

小組工作的關鍵,不在於要對組員產生深刻的影響,而在於幫助組員形成自省自覺的生活觀,學習觀。從而使組員脫離小組後,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能夠自我調適,以積極的心態處理學習上面臨的問題。即:助人自助。

(二)理論構架

1.舒茨的人際需要理論。

人際需要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有三種基本的人際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存在六種基本的人際取向:主動包容型、被動包容型、主動支配型、被動支配型、主動感情型、被動感情型。舒茨發現,相同需要的主動者和被動者常常能夠互補。

在小組中,只有小組工作員認識到組員的真正需要,並且據此制定小組的目標,把握小組的方向,才能和組員達到相容,促進小組的發展和組員的成長。我們小組正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一部分大學生在學習(成長)上存在困惑,才制定出這個大學生學習成長小組。

掌握舒茨理論中人際交往的規律有助於我們悉心觀察小組中的互動情況,採取相應的技術手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和生產效率,藉助小組中的人際互動來實現促進大學生學習成長的目標。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人的需要是由5個等級構成的,它們按照從低階到高階的排列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別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滿足會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價值,使他(她)們在生活中變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創造性,並且有足夠的信心去處理面臨的問題。

通過小組的形式把一些有相同境況的人召集起來,在互動和工作員的引導下,利用培養自信心的活動,提高組員的自信(自尊),促成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的氛圍,使組員學業的進步和個人的成長。

3.庫利的鏡中自我理論。

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通過感知他人對我們的反映和評價,從而建立起我們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他人猶如一面鏡子,我們正是從他人這面鏡子裡發現了我們的自我。

在以促進成員的學習發展為目標的小組中,讓組員通過密切的互動和真實的反饋建立起正確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是十分必要的。組員的自我覺知不僅可以提高組員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幫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對症下藥,得到更好的發展。

4.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理論的一個基本概念,是指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結果而進行的學習。學習者不直接介入行動過程本身,不親自接受強化,不直接做出反應,只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即可學習和獲得這個新的行為和反應方式;人們通過觀察別人的某種行為受到讚賞或懲罰就可以得到強化,這種強化被稱為替代強化。

小組工作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是一個資源庫,小組成員會分享各自的想法、經驗、感受,這樣可以為其他組員提供學習的榜樣或者前車之鑑,充分發揮替代強化的作用。組員可以學習別人學習或成長過程中的經驗,推動自己的成長進步。

5.理性情緒治療模式。

人天生有理性和非理性兩種信念,情緒問題來自於非理性信念;人天生有容易受人影響傾向,尤其童年時候;人的思想、行為、情緒是互相影響同時存在;人有譴責自己、他人及周圍事物的強烈傾向;人慣於以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作為生活準則;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改變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人的存在就是價值,而不是由他們的能力、表現等決定的。

作為發展型小組,我們在小組活動中將採取理性情緒治療模式,以正祛邪,通過活動,通過對其它組員的學習、成長經驗的借鑑,通過工作員的正確引導,達到促進組員學習成長的目標。

6.其它理論。

教育學認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題,遺傳是基礎,而環境具有決定性作用,小組活動過程最然不能等同於教育過程,但它同樣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向組員施加影響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小組工作員能夠利用小組這一特殊的環境,刺激和影響組員,改變組員的不良習慣並且幫助他們端正心態。

三、 目的和目標

小組目標:幫助學習有困境的同學走出困境,擺脫學習上的苦惱和困惑,重新激發學習的信心,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

小組目的:1.引導組員對自己現在的學習狀態有更加清醒的認識。

2.引導組員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找回自信。

3.幫助組員找出學習中的不良習慣,並且引導組員改變這些學習中的不良習慣。

4.使組員能更好的認識大學學習生活,並讓其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5.幫助組員在離開小組後能將小組的經驗運用到平時自己的學習的過程中。

四、 小組的成員

1.小組為誰而設計:為在校大一、大二學習上有所困境的同學而設計。

考慮到兩點因素:

其一,工作員的能力(大二學生的經驗、專業知識背景):工作員能夠帶領小組成員(能力高於小組中大多數成員)。

其二,小組服務為最需要的人設計:小組工作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要工作物件,考慮到可操作性,可以以本校學生為主要物件。

2.成員的特徵:

1) 處於大學一年級或大二這學習階段。

2) 曾經在學習上取得輝煌的成績(鑑於我校在大學聯考招生中的分數,我

們認為只要是本校的同學曾經的學習成績都應該不錯),但是現在學業不盡如人意。 3) 學習上存在很大的困惑,沒有明確的目標。

4) 感覺自己很空虛,缺乏學習動力。

4.甄選(招募)的方法

A,前期宣傳

前期計劃做8份大海報,分別在食堂和宿舍樓等地貼上,另外做25份左右的

A4 紙宣傳單,分別在食堂和宿舍樓等地貼上,另外在學校論壇上釋出小組招募得帖子。(宣傳海報和宣傳單見後)

B,報名辦法

先發放宣傳單和報名表,然後再進行篩選。(具體聯絡方式見宣傳海報,宣傳

單和報名表)

B,海選

將採取問卷的方式對報名者進行第一次篩選。(具體問卷(報名表)見附件)

C,面試

根據海選情況,將安排在社工實驗室,進行面試(面試問題見後)。確認組員意願,確定小組人數(8~10人為宜)。

五、 小組的結構

本小組是結構式的,封閉式的,志願式的小組

學期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xx市教育教學檔案和xx鄉中心國中教育教學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實情,以教務績效考核為導向,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校本培訓為載體,加強教學精細化管理,打造雅善教學,潤澤師生美好心靈,培養教師用專業心、做專業事,培養學生達到樂學、會學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擬定本學期計劃。

二、工作目標

1、 努力達到中心國中下達的教學質量目標。

2、 建立評價機制,促進藝術類課程(音、體、美等內容),地方課程(安全、環境、禁毒、健康、廉潔教育等內容),校本課程(誦經典、知禮儀、寫規範字、講普通話、唱紅色歌曲等內容),能根據實際有效落實。

3、培養學生做到“六會”,即:學會預習、學會提問,學會複習、學會觀察、學會合作、學會查詢資料的習慣。

4、提高教師“三有”,即:教學有特色,研究有總結,交流有資料。

三、工作安排

9月份

1、清理普九、學籍檔案。新生資訊上傳。

2、接受開學初檢查(學科計劃、備教改研行動與資料)。

3、學習新課標、教學各類職責與方案(“減負”工作方案、控輟包保責任制、課內比教學方案,教學常規職責)。

4、摸清二至五年級各科後20%學生的名單。督促科任教師制定輔差計劃。

10月份

1、解讀雅善教學的“6個3”。

2、召開學科帶頭人會議。

3、開展課內比教學活動。

4、邀請家長參與聽、評課,開創“課堂開放日”。

5、完成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

11月份

1、期中測評及分年級質量分析。

2、制定期末質量目標獎懲方案。

3、召開“微型家長會”,提升班級文化。

12月份

1、舉行“評教評學評習慣”活動。

2、結束音、體、美考核工作。

3、調查一至五年級後20%學生的輔導情況。

4、以年級為單位,舉行一次寫字比賽活動。

元月份

1、班主任擬定好學生素質報告單評語。

2、提醒各科教師上交資料(複習計劃、教學小結、教輔用書、學習筆記等)。

3、各科任教師撰寫期未質量測評分析報告單(考試分析、後進生分析、教學經驗、教學缺憾等)。

說明:

1、以上安排與上級檢查有衝突時,酌情調整。

2、日巡堂、周調閱、月檢查結果及時反饋或者典型人和事在教師會上專題討論。

學期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綱要”為指導,以園務計劃、教育教學計劃和保教計劃為依據,深入學習“綱要”精神,將園本活動課程進行研究、推廣。以年級組為陣地,進行教學研究;以教師實踐中的問題為抓手,進行分析、討論,通過再實踐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

二、情況分析

經過大班上學期的教育,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們熱愛幼兒園的生活,熱愛同伴,熱愛老師,積極。活潑。有求知慾。有集體榮譽感;大部分的幼兒能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體質有所增強,自理能力有顯著提高,動作協調性及操作能力也有較大的發展;在音樂。語言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個體差異及家庭環境的不同,還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從教師的自身情況看,通過大班的保教研究、理論學習,我們的教師在觀念上都有所轉變,並抓住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不斷的改進,能走進幼兒,根據幼兒活動的需要去創設環境。特別是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不再盲目投放材料,而使投放的材料更滿足幼兒的需要,但如何將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相融合,在區域活動中引發孩子的多種經驗使幼兒的能力得到提高,這將是我們需要研討的一個重點。

三、工作重點

依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為入國小做好準備,增進幼兒對自然的情感,培養幼兒的求知慾,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萌發幼兒“五愛”的情感,培養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激發幼兒應用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美,感受美能力。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學能力。

1、珍惜園內的'各種學習、交流機會,鼓勵組員積極參與,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積極利用年級組展開“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捕捉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閃光點和存在的實踐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交流、辨析和調整,最大程度地幫助教師朝專業化方向更好的發展。

(二)切實做好日常教學工作,提高服務質量。

1、繼續開展主題活動,各班根據主題內容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做好主題與環境相融合,主題與區域相融合,主題與遊戲相融合。

2、不斷加強《綱要》的學習,深入開展園本的研究,鼓勵教師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操作和總結相結合,注意收集和積累資料,反思和總結成果,每月撰寫一篇教育筆記,每節教學活動後撰寫教學反思,每學期撰寫一篇論文。

3、開展區域和主題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創設遊戲氛圍,豐富區域材料,滿足遊戲需求,促進幼兒發展。

4、按時開展豐富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確保幼兒的一日活動量,促進幼兒身體各機能協調的發展。

5、運用家長園地、寶寶成長檔案等方法與家長交流、溝通,使家長及時瞭解班級動態、教學活動、幼兒在園情況。繼續充分挖掘家長、注意發現與利用家長特有的教育優勢,對幼兒進行教育,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活動及我們的教學。

(三)以區域活動為切入點,嘗試使用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指導教材

1、學習收集有關區域活動方面的材料進行研究。

2、探討創設哪些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區域活動內容。

3、研討如何開展整合性區域活動。

4、嘗試將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和課題活動相融合。

(四)加強年級組自身建設

1、組員認真分析自身的狀況,制定出課堂改進計劃。

2、定時、定點開展年級組活動,商討教學、教研策略,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3、年級組內互幫互助,共享各種教學資源,如:共同製作教玩具、分享主題活動,實行資源、經驗共享。

(五)真正做到保育教育結合,提高保育質量。

1、加強保教結合意識,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為幼兒成長提供良好的物質與心理環境。

2、保育老師嚴格遵守衛生清潔制度,堅持天天清潔,週週小掃,月月大掃,為幼兒提供衛生、整潔、明亮的環境;堅持每天消毒制度,毛巾、餐具、茶杯定點消毒,寢室、教室定期消毒,為幼兒提供無菌、無害、無汙染的環境。

3、保育老師通過學習崗位工作細則、清潔消毒制度,不斷提高工作質量,並形成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監督、相互提高的工作氛圍。

(六)不斷增強科研意識水平,提高科研質量。

1、繼續開展課題研究,不斷增強科研意識和水平,注重學習、注重思考、注重探索、注重反思,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積極探索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相結合,主題活動和操作活動相結合,主題活動和親子活動相結合等教育內容。

附:每月工作重點

二月份:預設主題:“不一樣的我”和“走進國小”

1、組織各班教室環境佈置,主題牆佈置,豐富家園聯絡欄。

2、家長帶幼兒返園,迎接新小朋友,填寫幼兒入園資訊登記表,瞭解插班幼兒的基本情況。

3、穩定幼兒情緒,培養幼兒常規及文明禮貌教育。

4、幼小銜接活動:參觀國小。

5、制定班級計劃,正常開展教學活動。

6、各班幼兒身高、體重測量並上報後勤組。

7、編排大班幼兒韻律操。

學期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培養幼兒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活動促發展”為指導思想,以輪滑活動作為幼兒運動潛能發展的中介和手段,挖掘輪滑活動的內在價值,促進幼兒體能、平衡、耐力等身體素質的發展,形成勇敢、自信、堅強等良好的特色和優勢。

二.研究要點:

1.通過探索、研究,形成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並具有原本特徵的幼兒輪滑活動目標、內容、組織形式和指導策略。

2.在輪滑活動中發展幼兒的運動潛能——體能、平衡、耐力等身體素質的發展,形成勇敢、自信、堅強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通過研究,進一步提高教師對幼兒運動潛能發展的把握,充實自我的專業化成長,提高對幼兒輪滑遊戲的研究能力。

三、總體目標

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推動幼兒全員小朋友的全面發展,努力發揮幼兒的個性、才智、身心能力,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與夥伴之間的諒解、和平和寬容的胸懷,倡導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寬鬆、快樂、和諧、自由的氛圍中,讓幼兒體驗著有責任感的生活。

四 、階段目標和達到的要求

大班階段(上、下學期)

要求目標:

經過教學和聯絡,使幼兒對輪滑活動產生一定的興趣,初步掌握簡單的滑行和造型及幼兒互相配合方面的'技能,掌握身體安全著地等自我保護的正確動作,能夠按照指導的要求進行佇列滑行,懂得和按照要求進行隊伍的排列和行走,並完成各種輪滑動作的分解和連線練習。

五、幼兒園輪滑教學安排:(10天課程)

第1天、安全知識培訓,正確的摔倒起立。

第2天、基礎知識培訓,站立姿勢,踏步練習。

第3天、輪滑基本功,V字前進,V字滑行。

第4天、柔韌練習,韌帶與滑行姿勢練習。

第5天、剎車練習。

第6天、轉彎練習。

第7天、雙腳步練習。

第8天、剪冰練習。

第9天、葫蘆滑行練習。

第10天、倒退、倒滑初步知識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