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安徽民俗活動有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2.95W)

安徽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是中國東部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境內山河秀麗、物產豐富、稻香魚肥、江河密佈。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安徽民俗活動,歡迎閱讀。

安徽民俗活動有什麼
  集居與散居

舊時民間村落多為集族而居。如至今還儲存明清時期建築風貌的黃山市黟縣巨集村、西遞村等,村民居舍相連一體,依山抱水,坐北朝南,村中建有宗族祠堂,各戶門前留走廊通弄堂,彙總而通往村前一條大道。少數村落依山處築有圍牆,平坦處開挖護村河,體制一如舊式的城堡山寨,易於防火、防盜、防偷,陌生人輕易難以進村,進村也難以找到路徑逃走。其弊端是交通閉塞,出入不便。

  百子會

信奉佛教的人集體朝山,人數滿百人以上稱“百子會”,兩百人以上的為雙百子會;不滿一百人稱小百子會。朝山者身眾著灰上裝、青褲、黃圍兜上印有“朝山進香”字樣,在香首帶領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鑼唱贊、逢廟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農曆七月三十日)活動最盛,素以能夠在這天晚上趕到九華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靜坐“守塔”為榮。還有一些香客為亡故雙親上山敬香,他們身穿亡人的壽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靈為最大心願,佛界神話說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無阻的特權。

  除夕進香

九華山居民吃過除夕團圓飯後,或看電視守歲、或娛樂,直至新年零點鐘聲敲響後,有的是全家出動,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臉漱口,燃放鞭炮、煙花,謂之“出行”;再將事先準備好的香、鞭炮、煙花帶上到肉身寶殿(遠處的則到附近寺廟)進香。進香途中,即使遇見熟人,也不言不語,進香完畢回家時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進香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裡平安如願。據說若燒得第一柱香,最為吉祥。現已成為當地過年必具之習俗。

  臘八粥

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八種食物合煮“八寶粥”,邀請周圍山民共進聖餐,並施捨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其後漸成民間自煮八寶粥(稱臘八粥)食用的習俗。

  龍燈

九華山及附近鄉鄰逢年或重大節日活動時,以舞龍燈、獅子燈慶賀助興。龍燈以竹篾紮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長約1.5米,內燃蠟燭,少則九板、多則數十板(均為奇數),每板1人扛舞,並敲鑼打鼓隨行.龍燈是民間慶賀喜慶的'一項大型集體活動,所到之處觀者如潮,十分熱鬧。

  葷年素年

歷代官府均十分重視維護九華山佛地尊嚴,禁止各種弊害,如對佔佛地作攤場、砌酒店塞交通、宰豬殺羊、穢汙教理等現象均勒碑警戒,於是形成了以素食為主的生活方式。清至民國間,九華街商戶入居,雜以山民,佛教查禁不嚴,葷禁鬆弛,出現了僧人吃素、山民吃葷的混合局面,逐漸習以為常。但為尊重歷史習俗,當地居民於春節之際,先過葷年,後過素年。葷年,農曆臘月二十八日(小月二十七日),當地居民舉家葷食,次日以草木灰將鍋碗器皿擦洗乾淨,開始素食。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再做素菜過正年,吃過齋飯,或祭拜祖宗、或守歲、或娛樂,或進香,素食一直持續到新年正月九年級。葷年、素年已成為九華山冬遊重要專案之一。

  淮北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是在安徽淮北地區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劇種,它因發源於淮北地區,表演時男角上場背花鼓,樂隊伴奏時也以“花鼓”為主樂,因此叫淮北花鼓戲。流行於安徽北部和皖豫蘇魯交界地區,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碭山、蕭縣、開封、邳縣),中路(宿縣、靈璧、泗洪、渦陽、蒙城、阜陽)和南路(蚌埠、淮南、壽縣)。

  相山廟會

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為古相山廟會。古時,每春秋兩季,我市境內地方官員都要到相山顯通寺舉行祭禮,祈求神靈保佑平安,降福於民。而周邊民眾則於農歷三月十八日左右來此廟敬獻香火。建國後,廟會曾經改成物資交流大會,高峰時可有十餘省市、數十萬客商和群眾趕會。近年來,趕廟會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休閒、踏青的傳統文化活動。

  舒席

又名:龍舒貢席

產地:安慶潛山縣

原料:舒席編制專用水竹,又以小葉水竹最佳

工藝:用作編制舒席的水竹必須是沒有風頭、羅尾,暴節、傷痕、發丫的,在11月至次年2月採伐,再經過剖、刮、煮、晒等十幾道嚴格的工序才能編制舒席;在編制過程中還能將古今字畫、山水人物、花草魚蟲等編進席中,編出的圖案的層次分明、顏色的濃淡適宜,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特點:柔滑細薄、堅韌耐磨、不腐不蝕,折卷不斷

佳品:睡席、枕蓆、坐席、桌席、屏風、壁幛、榻榻米等

相關詩句:李賀:“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挑花

產地:安慶望江縣

原料:傳統的挑花多以土布為底,現在的多以平布或者綢布為底,用繡花線在布眼上按照一定的針法繡制而成。

針法:挑花的針法主要有兩種,即遊花(又叫鋪花)和贊花(又叫十字花)。

遊花:遊花紋飾有兩種,一種是兩面的花紋有陰紋、陽紋之分,另一種則沒有陰陽之分,兩種紋飾的藝術效果各有妙趣。

圖案:挑花有豐富的圖案題材,不僅有動植物和喜慶福壽的各種圖案,還有亭臺樓閣和神話傳說等多種異彩紛呈的圖案。

發展:望江民間的挑花工藝可追溯到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起初只是農閒之餘,婦女們憑藉自己的智慧才華,飛針走線製作出的頭巾、手帕、腰帶、荷包、圍裙、坎肩等,既實用又美觀。後來發展至近代,望江挑花不僅進入了人民大會堂,還打入了國際市場,而且,著名的廬陽花布就是根據望江挑花及合肥挑花創作設計出來的。

佳品:手帕、荷包、頭巾、腰帶、圍裙、背褡、坎肩、靠墊、扶手墊、床單等。

婚嫁習俗.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風情

合肥民間素重婚姻嫁娶,視此為人之終身大事。舊時,合肥民間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禮教束縛,多為父母包辦或左右。

  廬劇

廬劇:舊稱“倒七戲”,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合肥古稱廬州,故於1955年改今名。相傳,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早期多演於地攤,以三小戲為主。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海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的徽劇及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

  門歌

門歌是一種流行於皖中南地區的民間歌謠。歌詞一般是“望風采柳”,如見到人家門口一棵柳樹,就唱“老闆門前一棵柳,放下柳樹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麥,量了大麥釀燒酒,五湖四海結朋友。”幽默風趣,鄉土味十足。按歌詞表現內容可分勞動歌、情歌、生活歌、儀式歌等,按表現手法有比喻、誇張、形容、對比等。門歌的表現方式一是走街串戶演唱,二是逢年過節玩花燈、劃旱船時演唱。門歌也有座唱形式,由眾人湊錢,固定在一個地方唱幾天,如同說書一般唱連臺本戲,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區駱崗鎮大郢村的賈德雲就是門歌歌手的佼佼者。 (綜合於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