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安順的風俗有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2.85W)

安順位於貴州省中西部,距離省會貴陽90公里,是貴州西部旅遊的中心,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安順的風俗,歡迎閱讀。

安順的風俗有什麼
  安順的歷史文化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安順為古牂牁國北部中心,稱夜郎邑。戰國初年,牂牁北面夜郎部落興起,始建夜郎國,當時安順也是夜郎國首邑。戰國時楚頃襄王派將軍莊蹻率軍西征,秦國趁勢攻佔今貴州東部,莊蹻歸途被阻,於夜郎稱王。

漢武帝時,籠絡羈縻夜郎君長,授與其王印,即小夜郎。成帝時期,夜郎內部動盪,為漢所滅,自此自此地建國以來,歷經790餘年,夜郎國終告覆滅。

三國時期,盧鹿部蒙族的濟火被漢封為羅甸王,賜普里部統治。魏晉時期官僚入駐貴州,稱頻易。安順仍隸屬於夜郎郡。唐中葉封普里部君長為普寧郡王。

明萬曆三十年(1602)升安順州為安順府,府、衛同城。由於地利之便,安順成為黔中地區的政治、 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清順治十七年(1660)設總攬雲貴軍政大權的雲貴總督,駐地即設在安順;康熙元年(1663)雲、貴二省歸平西王吳三桂管轄。及至民國三年 (1914)安順府更名為安順縣。

1949年11月22日,中共安順臨時縣委、縣人民政府建立。

提到安順不提不提的就是安順的少數民族文化。這裡聚居著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諸多少數民族。下轄的苗族自治區數量眾多。與深厚的歷史底蘊相輔相成,使這裡的文化呈現出多樣性。其中的“蒙正苗族”,又沿襲了獨特的夜郎文化。各種供奉夜郎的祭祀活動,為他們自詡為夜郎後裔正名。另外,有趣的民俗節日(尤其是苗族),也是遊客來此體驗傳統文化的契機。

據《安順府志——風俗志》載:“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屯堡(bǔ)文化”由此應運而生,經過漫長的歲月演進,這種文化得以保留,併兼收並蓄、發展傳承。

安順的'曲藝也是一絕。不同於傳統的戲曲正規化,安順的曲藝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特質。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戲曲。其中,尤以屯堡地戲最為著名。地戲在安順地區廣為流傳,其表演內容大多以注重忠義、尚武精神(楊家將、三國、封神演義等)。地戲主要有民間戲、宮庭戲、軍戲、寺院戲等4種類型。“地戲臉子”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種面部化妝手段。正戲中24個面具稱為“24戲神”。而這個地戲臉子也是由白楊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體現了屯堡人高超的手工藝製作技巧。

  安順的宗教信仰

安順市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城市,漢族人口占大多數,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第三位,除此之外,還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39%。

夜郎竹王崇拜是蒙正苗族特有的信仰。他們敬奉祖宗竹王,篤信夜郎竹王就是自己的祖先。而竹王也成了維繫族群的精神依附。男性成年後都要舉行儀式供奉竹王,此後一生奉祀,直到死時用供奉的竹片陪葬。另外,當地回族也秉承著伊斯蘭教信仰。

端午節在人們心目中的意象大凡是吃粽子、佩香囊、灑掃、掛菖蒲、艾條。在這裡,人們走出家門,帶上小孩去“遊百病”,或郊遊或爬山或逛街,寓意把一年可能染上的疾病全部拋掉,讓百病離身。而在蒙正苗族人民心目中,請竹王、供竹王、竹王陪祭是成年男性一生中的三件大事。婦女則用兩塊竹片髻在頭頂,以示對竹王的崇敬之意。另外,年三十吃整棵的長命菜,寄望長命百歲也是安順當地一種頗有特點的習俗。

  安順的禁忌

1、布依族人在大年七年級,不開箱櫃,不掃地,不梳頭,不晒晾衣服。七年級到九年級不動土,正月十五不動刀,菜也只能用手扭斷。

2、到布依族人家中做客,切忌觸動神龕和供桌,火塘邊的三腳架亦忌諱踩踏。

3、送給布依族人禮物,必須是雙數。

4、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

5、在山上苗族部落中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

6、在苗族人家中做客時,切忌婦女與長輩同坐一條長凳。

7、回民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驢肉和騾肉,不吃未經信仰伊斯蘭教者宰殺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動物的血等。

8、回民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菸、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