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背影教學反思

教育考試 閱讀(1.26W)

朱自清的《背影》,選擇了一個最佳表現角度──“背影”,並把它轉化為藝術美。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背影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背影教學反思

  背影教學反思1

聽著他們的話,我反思自己的課:

1、整堂課我始終注意學生的動態,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柺杖、學習過程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這一點我做到了。這要謝謝陳大偉教授給我的片言片語的指點:“注意學生的反應,用學生生成的問題教學。”

2、匯入新課自然,環環相扣,像一條順勢而下的溪流,水到渠成的流到課文的深處,流到課堂的結尾。整節課很完整。

3、第一次使用多媒體教學,不是很熟練。加之,學校裡沒有遙控器,每次來到學生當中活動後,又要走回到黑板前,動滑鼠才能展示課件。這樣來回浪費了一點時間,導致拖堂。以後要多多運用多媒體教學。

4、至於要不要歌聲,關鍵就是看學生的感受需不需要。學生是學習主體,學生學習需要的一切多媒體都是好樣的。如歌聲促進了學生情感的昇華,有什麼不好?多媒體就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它與教學內容是有機的組合,而不是各自分離。直觀、提示、促進、昇華。

5、至於美學教育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要不要砍去?我認為,素質教育以育人為先,教育工作者先育人,再教書。“德智體美”“德”為首。一個沒德的人,知識越多越反動。雖然下課了,那我就用下課幾分鐘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德育教育,又促進了課堂結構的完整,有什麼不可?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滲透到每一節語文課堂中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度的統一是我每一節語文課都認真對待的事。

背影教學反思2

一、對教師自身教學狀況的反思:

《背影》是人教版國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的內容,這是一篇紀實散文,也是一篇描寫親情的敘事散文,是作者1925年10月在清華大教任教時寫的。對於八年級的學生而言,深刻理解父親對作者深沉的父愛比較難,但是如果從散文中的細節描寫展開,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於他們的理解就相對比較簡單。背影是父愛的凝聚,課文第六段是作者印象最深的'兩次背影的集中描寫,所以第六段是文章的重點。

這節課教學步驟一共設計了六個環節,第一步匯入;第二步讀背影;第三步品父愛,這個環節分為“言行中看父愛”、“感動中談父愛”、“細節中悟父愛”,其中“細節中悟父愛”是重點,也是難點;第四步是寫真情;第五步是導學案檢測,對作者簡介和重點字詞進行檢測;第六步是作業佈置。

教師教態方面,這節課一共45分鐘,其中講授時間約25分鐘,音調平緩,基本上面帶微笑。但是,這節課在教態上最大的缺陷就是“滿堂走”。由於我是第一次上公開課,缺乏經驗,在課堂一開始就沒有很好地進入狀態,教師範讀的時候也出現了錯誤。由於緊張而不由自主地走來走去來緩解緊張的狀態。

教學時間把握上,沒有一個整體的時間概念。在八中試講的時候,一節課是四十分鐘,進行了四個環節,所以在這節公開課上的時間一定要注意調整。但是,我在這次教學時,由於經驗不足和精神緊張,所以時間沒有把握好,無形中就把各個環節的時間延長了,出現了課堂鬆散、重點不突出的情況。最後時間不足,教學計劃也沒有完成。教師情緒在一開始沒有充分調動起來,情感上沒有感染到學生。總體來說,這節課上的是比較失敗的。授課中,我就已經感覺到課堂中出現了問題,第一、二環節時間拖得過長,所以在第三環節時,就把前兩部分的時間加快,作為重點的第三部分“細節中悟父愛”的時間也比以前縮短了。但是總時間還是不夠。教學步驟中的後三個環節都沒有進行。

教師語言方面,語言不精練。教學步驟中各個環節的過渡語、教師評價語不夠精彩,沒有真正體現出教師素質。

二、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反思:

課前,讓學生結合導學案對課文進行預習。根據課堂整體情況來看,學生的預習情況比較好。在後來進行的字詞測試中,學生對字詞的掌握不夠紮實,這也是由於課堂上沒有對自此進行強調造成的。

課堂上,學生髮言比較活躍,基本上做到了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發現兩個沒有積極參與的同學,就及時讓他們參與進去。

一班的學生整體學習狀況比較好,自學能力比較強,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細緻分析課文。

 背影教學反思3

本文感情真切、質樸自然,所以我將教學的重點自然放在了通過品讀“背影”來感悟文章蘊含情感上。文章的標題即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是貫穿文章的主線。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

因而,我在教學設計中選取了易於學生領悟文中所滲透的父子深情的角度,設定了幾個層層深入的環節。先是由一首小詩匯入,將生字詞蘊含其中,並通過朗讀,讓學生初步進入到一個感悟親情世界的氛圍當中。之後是“初讀文章,尋找父愛足跡”這一環節。通過這一環節的實施,學生對文章能有一個初步的體會,找出文中提及背影的文字,抓住文章主線。再來“品讀,聚焦父愛畫面”,讓學生通過品讀,得到發現,發現這幅感人的“背影圖”是通過多種人物描寫方法塑造出來的。然而僅僅是父親為“我”費力買橘子這一畫面讓作者感動嗎?並不是。而是作者從那個背影當中感悟到了深深的父愛。於是便是下一環節:研讀,感悟至深父愛。通過結合當時的家庭狀況和父親的境遇、父親的言行,特別是父親送行時的幾句話以及作者看到背影前後對父親的理解,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走入深深的父愛。最後進行拓展延伸,以片段寫作的形式對父母進行“真情告白”,從而學會感恩,關愛身邊愛著自己的人。

本課教學基本實現了教學設計中的目標和重點,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研讀文字獲得頓悟並能從課堂中體驗到真切的人間至情。從學生的狀態來看,他們較為深入地探究了文字,通過層層深入的環節,理解了文章情感。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學下課時說道:“我希望這堂課永遠不會結束。”這說明她在這堂課中有著很多的收穫。同時,這也便是對我作為這堂課的教師最大的肯定了,學生的話給了我巨大的感動,讓我受到了強烈的鼓舞和震撼。我會因此而更加自信、更加堅定地邁向教學探索的更高境界。因更多地注重情感體驗,從而未能夠從結構上很好地分析這篇散文。這是本次教學設計中的遺憾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