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彙報>

最新產業集聚區建設彙報材料

彙報 閱讀(1.78W)

尊敬的各位市領導:

最新產業集聚區建設彙報材料

今年以來,魯山縣按照市產業集聚區建設提升行動計劃要求,積極實施產業集聚區建設跨越行動,強力推進各項建設工作。下面,就我縣產業集聚區1-3月工作推進情況和全年工作打算向在座各位領導彙報如下:

一、1-3月份工作進展情況

1-3月底,我縣產業集聚區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工業專案投資9.2億元,基礎設施投資1億元;“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11.4億元,同期增長21%。固定資產投資和“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佔全年總目標的17%和19%;從業人員達4350人;在建億元以上工業專案18個。其中,投資300億元的魯山縣石材建材工業城、投資50億元的海亮工業園、投資13億元的中德紡織科技園、投資3億元的海威特種布等5個專案,預計下月開工。

二、明確全年目標,狠抓任務落實

我縣產業集聚區的奮鬥目標是:新增建成區面積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 1

億元,區內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億元,利稅1.5億元;區內就業人員達到2萬人,所在地城鎮人口達到12萬人;產業集聚區年終綜合考核力爭進入全省前50名行列。根據奮鬥目標,確定2011年全省排位第45名的南陽市桐柏縣產業集聚區為我縣趕超目標,併力爭超越。

今年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規劃調整,拓寬發展空間。以現有產業集聚區為依託,按照“三規合一”和培育主導產業的要求,超前做好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調整工作,完成“十二五”期間50平方公里拓展區的規劃調整任務,規劃打造“新型建材、輕紡、旅遊產品加工”三座產業新城,把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成商務新區、宜居新地、生態新城。目前,省政府已同意在原有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基礎上,再增加7.7平方公里,使魯山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達到16.3平方公里,我們正在積極組織報批。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面提升綜合服務能力。今年,我縣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目標是:計劃總投資8.8億元以上,修建道路13條,全長約21.5公里,完成企業服務中心、汙水處理廠、變電站、標準化廠房建設任務。目前已完成了魯興路、同盟路、保障路和企業服務中心、汙水處理廠、變電站、標準化廠房等專案建設的規劃設計、 2

圖紙會審和評審。招商、招投標、土地徵用、附屬物清理等工作正按時間節點穩步推進。通過完善產業集聚區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與我縣老城、城南新區無縫對接,逐步完成與寶丰、市新城區等周邊區域的銜接。

(三)突出主導產業,招大引強。圍繞一主(新型建材)二輔(輕紡、旅遊產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依照“大專案-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實施針對性招商選資。全年計劃引進億元以上專案20個,簽約金額在180億元以上。目前,已設立9個招商分局,外派5個招商小分隊,由縣級領導帶隊,瞄準世界500強、央企及國內行業龍頭企業,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的招商。2月中旬,郭縣長親赴東莞拜訪東莞市臺商商會、海威紡織有限公司、臺威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目前,已與榮格集團簽訂了投資框架協議;與海威紡織等國內知名企業已達成3億元的投資意向。

(四)加快新型社群建設步伐,提升產城互動發展水平。今年,我們把產業集聚區村莊改造作為加快發展產業集聚區的重要環節,成立了新型社群建設指揮部,抽調15人,成立專門辦公室,具體負責25個村莊的搬遷事宜。按照“分步實施,和諧改造,妥善安置”的原則,首批計劃完成7個村(大

王莊村、軍王村、詹營村、王瓜營村、申莊村、後營村、新華村)的搬遷任務,建設可容納1.5 -2萬人居住的露峰和匯源兩個社群,使產業集聚區吸納承載更多的居住人口,加快人口城鎮化轉移速度。目前,第一批兩個社群建設規劃已確定,搬遷方案已制訂,徵求群眾意見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規劃設計、辦理土地徵用、招商等工作。

(五)加大土地儲備,提高利用效率。產業集聚區土地綜合利用指揮部認真研究國家有關土地政策,不斷創新土地儲備方式,緩解供求矛盾。對產業集聚區規劃區及拓展區域內土地採用土地入股、分期補償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一步加大土地儲備力度。今年計劃完成對已徵土地5000畝的報批和新增10000畝土地的徵收任務。同時加大對閒置企業用地和違法佔地的清理整頓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構建融資平臺,突破資金瓶頸。為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步伐,破解資金瓶頸制約,我們不斷探索投融資建設新機制,引導大企業、民間資金和外來資金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產業集聚區投融資能力和水平,變單純由政府投入為多渠道、多元化投入,變建設集聚區為經營集聚區。今年以來,產業集聚區利用BT、BOT等形式共實現融資1億元。

《最新產業集聚區建設彙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