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彙報>

關於城市規劃情況彙報範文

彙報 閱讀(1.34W)

  城市規劃情況彙報

關於城市規劃情況彙報範文

  各位領導、專家、同志們:

在風和日麗的初夏時節,在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謀求大發展的時候,今天,市委仇書記抽出時間來聽取我縣規劃工作情況彙報。在此,我謹代表泗陽縣近百萬人民對領導和專家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城市規劃建設方面的情況,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泗陽縣縣域總面積1418平方公里,總人口94萬人,下轄20個鄉鎮場。2004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5.77億元,比上年增長13.7%;財政收入1.52億元,同口徑增長17.2%。農民人均收入3551元,比上年增長14.9%;城鄉居民儲蓄餘額 億元,人均存額近 萬元。目前,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近兩年來,我縣在繼續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實施城市化發展戰略,堅持以規劃為先導,全方位推進城市建設程序,通過整合城鎮空間結構,優化產業佈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初步構築起了一個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框架。目前,全縣城鎮建成區總面積達 平方公里,城鎮人口 萬人,城市化率達到22.4%。回顧我縣近年的規劃建設工作,我們主要做法是:

一、主要做法

  (一)堅持總規先行,統籌城市建設

由於1999年編制的縣城總體規劃確定的“一城四翼加楔形綠地”的結構形態已不能適應泗陽縣城的社會、經濟及城市建設的發展。為此,2002年4月,聘請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總規進行了修編,並於2004年4月經市政府審批正式實施。

新總規以“以兩河風光為特色的生態型、園林式,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中等城市”為目標定位,明確以“向東、向北為主,適度向西並嚴禁跨越西寧路,合理引導南部”的城市發展方向,規劃人口中期為30萬人、遠期為50萬人;規劃區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範圍為66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建設用地面積為18平方公里,中期為22平方公里、遠期為32平方公里。

在去年6月份的縣委工作會議上,縣委、縣政府適時提出了“北擴東延、重心轉移、詳規控制、佈局完善”的城市發展思路,加快“一城三區”、“一環一軸”建設。按照新時期泗陽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要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進一步調整完善城市規劃。

  (二)突出片區規劃,強化功能分割槽

我縣分別於2001年10月、2002年5月和2004年12月編制完成泗陽縣西、東、南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三區”總佔地面積近50平方公里。為順利實施規劃,我們將以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為重點,以“三區”生產服務業為抓手,迅速啟動行政商務中心、藍領公寓等行政商務區建設,努力形成二產、三產互動並進、協調發展的良性機制,目前西區建設已基本完成,東區、西區建設進展順利。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縣全面啟動了城東片區、北部文化新城、西部泗水古城、南部大運河風光帶“四大片區”的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城東片區、南部大運河風光帶編制工作已經完成。北部文化新城、西部泗水古城編制工作即將結束。

城東片區主要是以淮海東路、黃金商圈、運河大道建設為龍頭,以淮海東路、上海路、桃源路、大運河為軸線,加快東至工業園區、西至桃源路、北至外環路、南至大運河範圍的城東片區開發建設。北部文化新城主要是以泗陽中學新校區建設為龍頭,以人民北路為軸線,加快東至繁榮北路、西至洋河路、北至外環路、南至北京路範圍的城北片區開發建設。西部泗水古城主要是以彰顯漢文化為龍頭,以泗水河(北門大溝)為軸線,加快西至洋河路、東至解放路、南至大運河、北至北京西路範圍的城西片區開發。南部大運河風光帶是以兩河(大運河、古黃河)整治開發為龍頭,以大運河北岸為軸線,統一規劃,分段實施,加快城南片區開發建設。

功能分割槽。。。。

  (三)嚴格規劃管理,維護規劃榔頭作用

根據《城市規劃法》、江蘇省實施辦法以及《宿遷市城市規劃八大剛性規定》,我們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強法規宣傳,強化隊伍建設,落實管理措施,逐步將規劃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規範化軌道。通過實施一站式服務,規範一書兩證的辦理程式,統一收文、辦文、發文(證),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業主;通過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將規劃行政管理職能、依據、程式、時限、責任等進行公示,為社會監督提供了依據;通過實行“會辦”制度,完善了依法管理程式;通過地下管線的探測和普查,建立了圖形資料和屬性資料庫,初步建立了城市規劃綜合資訊系統,為科學指導建設、實施動態管理提供了依據。

 二、我們的主要體會

  (一)突出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個性,是我縣規劃編制工作的一個原則。

特色是品牌的象徵,特色也是城市的形象。城市特色是生產力,特色更可以增加競爭力。近年來

,我們通過各種手段努力塑造城市特色,目的是為了樹立品牌,加快發展。為此,我們進行了深刻調研,瞭解城市的情況、特點和優勢。在此基礎上,充分把特色體現於城市規劃中,這就是生態和文化兩個主題。

打造城市特色,最理想的辦法就是用產業來塑造。為此,我們把城市定位為中等的`生態產業城市。這裡面產業主要包括兩大塊,一個是紡織業,一個是木材加工業。在四大興城計劃中,堅持以水興城就是以自然生態為特色,以“兩河三岸”為重點,適時適度開發泗塘河、大運河,努力造就新型的兩河經濟帶、風光帶和文化帶,塑造市民休閒藍帶,打造濱水景觀,展現新、老城區、古鎮序列空間的多姿風貌,彰顯泗陽優美自然景觀和現代化氣息的獨特魅力。

與此同時,我們深入挖掘文化底蘊,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體現著城市的個性與魅力。龐大的居住人口和高樓大廈不是城市現代化的本質,只有文化才構成城市的內涵和特徵。通過調研論證,我們明確提出堅持走以文興城的發展思路。具體包括:一是以泗陽中學新校區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啟動北部文化新城(佔地3.1平方公里)的規劃和建設,實現“建一所校區、帶一片社群、興一個城區”。引入生態規劃理念,打造以文化為建構、持續發展為模式、生態環境為支撐的新型居住區。二是以“一館多中心”為龍頭,著力做強運河大道文化軸。三是重點規劃建設泗水古城,突出漢文化的精神風貌。

 (二)堅持持精品專案的原則,是我們不斷提高規劃工作水平的動力。

沒有單體的精品,就沒有總體的精品。總體的精品是由若干個單體精品彙集形成的,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我們認真抓好每個單體專案的審批和管理。既要滿足專案的使用功能,同時又要滿足審美需要,體現文化品位。建築是凝固的歷史、凝固的音樂,首先就應當是規劃精品,所以建設專案規劃中,我們始終高水平處理好空間佈局與結構、建築造型與色彩、公用設施與環境等重要問題。

 (三)堅持服務於社會經濟發展,是我們城市規劃工作的出發點。

面對泗陽處於工業化起始期、 城市化推進期和市場化提升期的實情,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兩個率先”的奮鬥目標和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統一規劃部署,初步制定了“十一五”泗陽經濟社會全面振興計劃。即:用6年時間,到”十一五“末,泗陽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由2004年末的全省第51位上升至全省第45位,全面小康指數由第5方陣的中游水平躍至第5方陣的前列,綜合經濟實力全面趕超寶應縣目前的發展水平。圍繞上述目標,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切實發揮城市規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調控作用,將“以工興城、以貿興城、以文興城、以水興城”四大興城計劃作為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舉措,全面啟動“四大片區”開發,即城東片區、北部文化新城、西部泗水古城、南部大運河風光帶。

(四)營造更適宜人居和創業的環境,是規劃編制工作的落腳點。

人是城市的主體。發展經濟歸根到底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城市規劃終極目的在於滿足城市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為廣大人民創造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近幾年來,我們的城市規劃建設工作,始終圍繞為廣大群眾營造良好的適宜人居和創業的環境上做工作,改造老城區,開發建設東部、北部新城區的舉措,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同、擁護和肯定。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人民群眾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對規劃工作也愈來愈關注。當前,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環境汙染等問題已成為群眾反映的焦點,迫切需要我們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強化規劃工作,從源頭上把握規劃對各項建設的指導作用,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和良好的生活環境。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近幾年來,我們泗陽縣在規劃建設工作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一些微薄的成績。但對照更高的參照系,對照先進發達地區各展所長、競相發展的態勢,我們還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在規劃編制方面,規劃體系還不健全,深度還不夠,迫切需要我們奮發有為,迎頭趕上。我們將以這次回報會為契機,開拓創新,勇於探索,不斷提高規劃工作水平,為營造一個適宜居住、適宜創業、適宜投資的現代化中等城市而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