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彙報>

2017年工會彙報材料

彙報 閱讀(2.21W)

我們永隆鎮小現有教職工35人,工會會員35人,在籍學生733人,學校附設兩個學前班,入班幼兒107人。近年來,學校工會組織在縣教育工地和鎮督學辦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工會法》,全面履行各項職能。在學校管理、改革和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構建文明和諧校園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2017年工會彙報材料

一、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管理機制,不斷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一是強化組織建設落實。組建教代會先由黨支部、校委會提名,最扣交全體教職工投票通過;在組織結構上,既有學校領導,又有一般教師,既有黨員代表,又有婦女代表,還有年輕教師代表,代表面十分廣泛。通過這種形式,切實做到了把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有參政議政能力的“明白人”先進教代會。2017年度,我校的教代會由9人組成,超過了教職工比例的20%。

二是強化目標責任落實。為了強化學校工會工作的職能,我們以目標量化的方式,將京山縣中國小工會工作考評方案細化成永隆國小*-工會工作目標管理三級責任狀。即:(校長與工會主席、工會主席與教代會、教代會與教師)。同其他中心工作一樣同佈置、同考核、同結帳,使學校工會工作逐步步入規範化、目標化、科學化的軌道。

三是強化工會制度落實。為了建立長效的約束機制,激勵機制,我們用制度管人,學校工會組織先後建立和完善了《工會主席崗位目標責任制》、《民主評議幹部制》、《學校財務經審制》、《女工委員責任制》、《教職工代表議事制》等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初步做到了工會工作制度化、經常化、長效化。

四是強化工會評比考核落實。根據縣教育工會表彰考核辦法的檔案精神和《工會法》的有關規定,學校校委會定期對學校工會組織進行考核評估,督查工會工作落實情況,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個人採取一定的獎勵政策。通過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教代會工會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堅持校務公開,促進民主管理,充分發揮工會職能

學校工會長期以來,堅持教代會制度,充分發揮教代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增強教師的主人翁精神,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1、實施民主管理。每學期開學前,學校教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會前由學校黨支部及工會委員會提出教代會討論的提案主題及要點,列出學校發展的規劃和目標、管理體制的改革與設想、各項工作的計劃,讓全體教師參與討論並發展意見。2017年7月8日,學校校委會、教代會和全體黨員召開聯席會議,討論通過暑期維護教學樓、硬化校道、重修籃球場的計劃方案,7月20日開始動工,8月26日竣工,總價值近八萬元。大大改變了學校的面貌,改善了教學條件。

2、堅持校務公開。學校工會全面貫徹執行縣教育局、教育工會關於“校務公開”的意見精神,積極組織實施學校校務公開。為切實將校務公開落到實處,使之規範化、制度化,我們在實踐中努力做到:

(1)措施上落實“六個一”:成立一個領導小組。成立有校委會成員、工會主席、教代會代表等參加的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和校務公開工作小組,並進行明確分工,落實目標責任制,為校務公開的順利開展提供組織保證;建立一套公開制度。通過校務公開領導小組和教職工討論,制定了《推行校務公開民主監督制度的實施方案》,明確校務公開的內容、形式、途徑和責任人;設定一個意見箱。在學校工會辦公室前設定一個意見箱,方便教師、學生和家長為學校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公佈一個舉報電話,我們將校長辦公電話向全體學生及家長予以公佈,便於家長和社會反映情況,提出建議;設立一個公示欄,定期公佈學校的重要事務;成立一個民主督查小組,小組成員由教師、家長和學生代表組成,監督學校工作的執行情況和校務公開工作。

(2)公開內容力求全面。我校實行校務公開的內容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對內是向全校教職工公開學校近、中、遠期發展規劃,學校黨規工作制度;學校財務管理情況;學校領導幹部的考評情況。對外是向上級機關、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公開的內容,主要有:學校發展規劃、重大事項、工作成績和辦學成果;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安全教育規定;學校辦學思想和對學生、家長的承諾;學校收費的依據、專案和標準等。

(3)公開形式多校化。校務公開依據各項工作的實際和處理各項事務的需要採取多樣化的形式進行,黨規性的專案定期公開,階段性的工作分期公開,短期和臨時性的工作隨時公開。僅去年,學校就先後利用會議、公開欄,向全校教職工全面公開學校黨建、財務、基建、職評、評先、考核、福利、教學、政教、培訓、後勤等整個工作情況。同時分別召開兩次座談會,傾聽全校師生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校務公開使教職工對學校發展前途、改革的目標、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式進行了全面、深入地瞭解,調運了廣大教職員的積極性,增強了廣大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的意識,加強了學校的民主建設和廉政建設。

《2017年工會彙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