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春節的歷史人物

歷史解讀 閱讀(3.02W)

導語:不知不覺間“春節”就到了 作為中國人最傳統的節日 歷來也是文人騷客筆下的主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春節的歷史人物,歡迎借鑑!

春節的歷史人物

難忘是春節

唐朝詩人賈島以刻苦認真著稱。《唐才子傳·賈島傳》記載,每年年底除夕之時,賈島會拿出自己過去一年間嘔心瀝血創作的詩歌放置到案几上,焚香而拜,以酒澆地,說“此吾終年苦心也”,然後舉杯痛飲並放聲大歌。賈島這種慶祝新年方式顯得別開生面,他苦吟不輟的精神著實令人欽佩。

春節在梁實秋的筆下,無疑是很辛苦的。除夕要守歲,十二點之前是不允許睡覺的,這對於習慣早睡的梁實秋來說是相當的煎熬。春節期間,樑家前庭後院掛滿了燈籠,既有宮燈,又有紗燈。相比於其他愛鬧的孩子,梁實秋卻是害怕放鞭炮,別人放鞭炮他要躲在屋裡捂耳朵。樑家的年夜飯是極為豐盛的,因為大過年的不動刀的緣故,所以年菜都是大鍋菜。菜品有大鍋燉肉加粉絲、蘑菇;大鍋燉雞加冬筍、番薯,此外還有芥末堆兒、素面筋、十香菜等等。

冰心因為父親是海軍的緣故而在煙臺住過八年,在她的筆下那是段幸福而又快樂的童年時光,“過年”是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年過年的前幾天,冰心的母親都會忙著打點她們過年穿的新衣鞋帽,繼而在廚師和餘媽的幫助下準備一家子半個月吃的肉,還會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冰心的父親則為她和她的眾多表親哥哥們安排新年的娛樂活動。大年七年級早起後,孩子們換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再拜父母親和長輩。冰心拿到的'紅紙包著的壓歲錢,大多是鋥亮的墨西哥銀元,便都請母親代為保管。

在胡適的記憶中,春節別有一番風味。他的大哥是個敗家子,吸菸賭博,到處欠下煙債賭債。於是每年除夕他家中總會聚集一大群討債的人,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離開。此時他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當當的都是燈籠和債主。胡適的母親就當看不見,自顧自地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將近半夜了,他母親請一位鄰居本家過來為每一家債主發一點錢,好歹勸走他們。因為這是新年,要的是喜慶與和諧,胡適母親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像是這樣的春節,年幼的胡適過了六七次。

千秋家國夢

除夕之夜是闔家團圓的時刻,古人所謂“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它有兩種含義:長者守歲為“辭舊歲”,表達對光陰的珍愛;年輕人守歲,則是為延長父母壽命。民間有諺語稱為“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唐人董思恭作《守歲》詩“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孟浩然有詩句“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大文豪蘇東坡描述守歲的情景是“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對除夕守歲諸如此類的描述不勝列舉。

“家”在中國文化中佔有無與倫比的特殊地位。每年除夕之夜之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和家人共同守歲是每個人的心願,常人如此,名人概莫能外。

清代戲曲家孔尚任晚年罷官返鄉後,不問時事,享受寧靜的生活,有《甲午元旦》為證: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除夕之夜,詩人與家人圍爐守歲,歡聚暢飲,其樂何其融融。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每年除夕團圓之夜免不了有遠離家鄉親人獨宿他鄉的遊子。戴叔倫的“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歷代以來引起了多少人對家的思念?唐朝詩人高適有七言絕句《除夜作》流傳甚廣,詩曰: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除夕之夜,寒燈隻影,詩人獨居旅店,藉故鄉親友之思我而言我之思故鄉親友之情,故而顯得含蓄精煉,寓意無窮。

《孟子·離婁上》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與“家”在中國文化中是緊密相聯的。公元1210年除夕前夜,愛國詩人陸游留下了人生中最後一首詩,這便是人盡皆知的絕筆詩《示兒》。陸游一生為恢復祖國大好河山奔走呼號,至死仍念念不忘。在除夕這個特殊時刻,詩人對兒子的諄諄告誡顯得何等悲壯,對祖國的愛又是何等深沉。

文天祥於人生中的最後一個除夕夜賦《除夜》詩一首,詩中有言道“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詩句平和淡然,異於“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懷激烈,體現了在新年氛圍下作者對家與親人的深切懷念,表明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恰恰如此,反而更進一步烘托了文天祥甘願捨棄個人幸福,以身許國、成仁取義的浩然氣節。

習俗場景美

春節持續時間相當長。一般從臘月二十三便開始,一直延續到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各種習俗活動異常豐富。有歌謠唱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

自古至今,無數文人騷客不惜筆墨的描述春節的種種喜慶場景,為我們留下來一幅幅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

沈從文的筆下不光有美輪美奐的湘西鳳凰古城,還有豐富多彩的年慶風俗活動。他的家鄉雖只是個人口不足萬人的小縣城,但過年時的獅子龍燈焰火在湘西各縣卻極為著名。七年級到十二喚作“送燈”,全城各處敲鑼打鼓。白天有大鑼大鼓在橋頭上表演戲水,晚上則在燈火下玩蚌殼精,用細樂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燒燈”,看的是誰家焰火出眾超群。年幼的沈從文和百十個大小頑童,追隨焰火隊伍到處奔走,快樂的時光消磨在炮仗焰火中。如他所描繪的:“玩燈不僅要有氣力,還要勇敢,為表示英雄無畏,每當場坪中焰火上升時,白光直瀉數丈,有的還大吼如雷,這些人卻不管是‘震天雷’還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陣,迎面奮勇而前。”那時沈從文年紀小,尚無資格參與這種劇烈活動,只有趁熱鬧在旁吶喊助威的份。他有時自告奮勇幫忙,獲准拿個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好運氣了。正是有幼年玩燈燒燈經驗底子,長大後的沈從文每每讀起宋代詠燈節事的詩詞,往往會有比較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