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5篇)

工作方案 閱讀(2.18W)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檔案頭”形式下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5篇)

教學設計方案1

本文是一篇通過典型事例說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認能力的科普文

章。文章首先介紹了問題的產生,即“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裡,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接著用了較長的篇幅介紹法布林在女兒的配合下進行了蜜蜂能否辨認方向的試驗。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言文字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對科學的求實精神。

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以默讀為主,自主探究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老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感悟到試驗的樂趣和從事科學研究應有的求實精神。

在第四冊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蜜蜂引路》,其中也提到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於是在一開始上課時,我便讓學生回憶這篇課文,有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了故事的內容,我引導學生思考,蜜蜂為什麼能為列寧引路呢,不少學生聯絡到本文說出了答案。在這樣的知識再現過程中,不僅回憶鞏固了學過的知識,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學生帶著質疑走進了課文。

在學習法布林做試驗的過程時,我讓學生分別找出法布林對蜜蜂做了哪些事情,而蜜蜂又是怎樣反應的。在這些對比學習中,學生髮現蜜蜂能從兩裡遠的地方飛回家,覺得實在是太神奇了,於是真切地相信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而文章的最後總結自然段,法布林提到:“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我順勢提問:“為什麼法布林無法解釋呢?”我引導學生從當時的時代環境與科學條件去

思考,學生很快明白了,當時的科學還不夠發達,有許多現象是無法解釋的。至此我引導學生體會,法布林是個嚴肅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人。最後我還提出一個小小拓展問題:現在的科學發展了,你們能不能去查詢資料告訴我,蜜蜂為什麼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呢?

《蜜蜂》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蜂窩裡捉上20只蜜蜂,都在背上做上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隨後寫“我”途中的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後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最後得出結論:“我”尚無法解釋蜜蜂為什麼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如何通過生本教學模式達成教學目的是我首要考慮的問題。

首先,我總結了近期在生本教學探討中出現的問題:1、學生預習不充分,大部分孩子只是停留在生字詞的預習上,只有少數同學能按老師的要求讀通課文並收集相關的資料。2、小組合作學習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細緻深入地加以體會。3、小組合作,每個小組優等

生只有一兩人,如何在他們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4、小組合作,展示的時間過長,在規定的時間內很難達成教學目標。

接著,我確定了教學思路:小組分工細化,討論的問題開放化。 有了思路,教學過程的落實就有了風向標。在第一課時第一回合的小組學習中,讓小組長組織組員互相檢查本組同學生字詞的學習情況,並對小組進行了細化分工。如一號學生指給二號認,其他聽;接著二號指給三號認,其他聽 ??認讀時,把不會認的字做好標記,並負責教會不會認的同學,做到人人過關,再進行展示。雖然字詞預習效果好,也用了8分鐘的時間。第二回合的小組學習,我讓組長組織檢查讀通讀順課文,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開口讀書。然後進行展示,評價,再讀。由於目標難度不大,學生積極性很高,參與面廣,很易達成目標。但較費時間,讀—評—讀來回幾個回合,二十多分鐘就過去了。第三回合,我讓學生小組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孩子們七嘴八舌,興致勃勃。接著小組展示。四個小組都發了言:“這篇課文寫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這篇課文寫蜜蜂離家二里多路都能飛回家。”“這篇課文寫作者帶著蜜蜂走了二里多路,放飛蜜蜂。蜜蜂也能飛回家。” “這篇課文寫蜜蜂有辨認方向的本能。”從四個小組的發言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都動了腦筋。接著小組主持人進一步問:“請問下面還有補充的或有不同意見嗎?”下面一片沉默。我想如果再來一組展示,情況也會大同小異。怎麼辦?我只好運用師本的優勢,問了一句:“誰能把他們的發言連起來說一說?”一語道

破天機,有幾個孩子舉手,其中一位把課文的內容能大概總結出來。第一課時,也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此時已拖堂幾分鐘。

反思這節課:學生真正動起來了,平時不專心的同學能傾聽別的同學發言了;平時不愛動腦的同學,雖然發言不一定正確,但也在思考了;平時不愛發言的孩子,雖然上臺有些緊張,聲音有些小,但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也能登臺展示了。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課堂嗎?從學生的角度看,這第一課時完全達成了目標,這是好的開始。但單位時間內效率有待提高,以保證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這節課也使我產生了些許疑惑:當學生出現問題或冷堂時,教師該如何指點才能真正體現生本呢?在今後的生本教學過程中,我還要不斷地努力探索。

最近,一位老師上14課《蜜蜂》(人教版第五冊)。

這位用充滿激情的話語介紹,引出勤勞的小蜜蜂,而且出示小蜜蜂的圖片。然後,她問:同學們對蜜蜂還有哪些瞭解呢?下一環節,就是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事先蒐集到的材料,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當時的氣氛甚是熱烈,看得出,同學們(特別是完成蒐集任務的同學)的興趣是高漲的。

不過,令人遺憾,引人深思的現象也隨之出現了:得到機會興高采烈發言的同學,真的站起來,卻是將材料讀得支離破碎,磕磕巴巴,言

不由衷,詞不達意。也難怪,他們手頭的資料,有的是網上下載的,三年級的學生,做家長的肯定是幫了忙的。不知是家長不大明白,還是應付了事,反正那專業性極強的學術論文似的介紹,別說學生,就連坐在旁邊屏氣凝神,側耳傾聽的我都一頭霧水,何況學生?加上老師是新手,學生站起來,總是讓學生將磕巴、吞吐進行到底,真難為了介紹的同學,更難為了那些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的同學。

我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讓學生蒐集資料,錯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蒐集到的資料積極組織學生交流,這既是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資料”的機會,也是學生互動、資源共享、鍛鍊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既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又擴大了知識面鍛鍊了能力,從而更激發起學生蒐集資料的興趣,增添了蒐集資料的動力。何錯之有?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髮展的場所;課堂不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是師生的一段豐富的生命歷程??如果我們經常在課前請學生查詢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不僅可以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囿”“鈸”“招徠”“鐵鉉”“餑餑”“秫秸稈”“隨機應變”“合轍押韻”“油嘴滑舌”等詞的讀音、詞義。

⑵瞭解作者及其對吆喝的品味分析。

2、能力目標:

⑴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說明紛繁複雜事物的方法。

⑵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⑶積極開展記錄街頭吆喝聲並整理的語文活動,為搶救文化遺產做貢獻。

3、德育目標:

樹立文化大觀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動人底蘊,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難點】

開展語文活動,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街頭吆喝錄音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積累字詞,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口語訓練,揣摩描寫吆喝的語言,體會其濃郁的地方特色;體驗與反思,記錄整理家鄉的吆喝聲,為拯救文化遺產做貢獻。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同學們,一年四季,一天從早到晚,你聽到街上的吆喝聲了嗎?請大家模仿一下。(學生自由發言,表演)這是老師收集的吆喝聲,我們來聽聽,看誰學得最像,最有蘊味。(教師播放街頭吆喝錄音帶,學生品評)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專門介紹街頭巷尾經常回蕩著的吆喝聲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先生的《吆喝》。

設計(二):

街上每天都有“民間藝術家”免費演出。那或悠長或短促或生動或沙啞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人的音樂。這不,在蕭乾的筆下,街頭吆喝就有了動人的意蘊。

設計(三):

吆喝聲,是“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倒流,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經常可以聽到商販叫賣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悠揚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但聽一聽蕭乾的《吆喝》,依舊能引發我們無盡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彷彿都隨著這吆喝聲而鮮活起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一些字詞的讀音:

囿(yu) 鈸(bō)招徠(lái)鐵鉉(xuán)

餑薺(bí qí)秫秸稈(shú jiē ɡǎn)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生1: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認為“世間萬物皆學問,零零總總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連街頭吆喝都能寫得如此有滋有味,確實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閱讀感受,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生3:如今有一種大文化觀,吆喝也是一種文化,對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對文化的賞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上動人的一景,使人彷彿置身於街市,吆喝聲不絕於耳。

……

教師總結:本文介紹了舊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種吆喝聲。圍繞吆喝聲,介紹了吆喝聲所代表的經營品種、介紹了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表現方式以及音韻節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把握文章結構,理解文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1、學生精讀課文,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提出疑難問題。

2、就疑難問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如有同學不能解答的疑問,以提交紙條的形式向老師提問。

3、教師總結歸納共性問題,並板示,全班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⑴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複多樣的吆喝聲的?

⑵為什麼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麼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麼樣的啟示?

⑶為什麼“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誇張嗎?

⑷全文流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⑴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構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如本文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於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並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基於以上分析,課文的總體思路是這樣的:課文先從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寫起,轉到口頭叫賣,第4段總領全文,“我小時候,一年四季不論颳風下雨,衚衕裡從早到晚叫賣聲沒個停”一句從兩個方面為全文立下了“主腦”。一是“從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從早到晚”的順序,作者介紹了“大清早賣早點的……然後是賣青菜和賣花的……白天就更熱鬧了……到了夜晚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順序,作者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種不絕於耳的吆喝聲。最後,作者又介紹了各種吆喝的主要內容、聲調變化、音韻節奏,使讀者對這吆喝有了較為全面深入的理解。經過作者的精心組織,紛紜雜亂的吆喝聲頓時“秩序井然”。

全文結構圖如下:

⑵在這一部分只介紹了“賣餛飩、賣硬麵餑餑、算卦、乞討者、賣柿子、賣糖葫蘆等多種吆喝聲,其餘的都只簡單介紹賣什麼。因為各種吆喝實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無必要一一介紹,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賣者,讀者自能體味到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於是作者只是擇其要者加以簡介。同時在最後四段對種種吆喝聲做了一番歸類概括的工作。

從全文看,作者有較高的對材料加工裁剪的寫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紹說明紛繁複雜的事物,本文為我們做出了示範。

⑶作者上文有交代“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對賣荷葉糕的吆喝聲“特別害怕”,所以當有人在背後突然發一聲喊,自然很可能會“嚇了個馬趴”。這樣寫也有一些幽默調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來,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蕎麥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風趣。

⑷在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懷想,那種對往事的美好回憶,那種至今想來仍忍俊不禁的情態也流露在字裡行間。

四、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1、教師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幾例,仔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教師可就語音、語調、語速以及動作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視作品中有關吆喝的片斷供學生觀摩。

學生自由表演,其餘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選課文中的例子示範,如“餛飩喂──開鍋!”“硬麵──餑餑”“行好的──老爺──太(哎)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搭。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蒸而又炸”“滷煮喂,炸豆腐喲”……

2、品味本文語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特點:

學生自選例品評。

如:“白天就更熱鬧了,就像把百貨商店和修理行業都拆開來,一樣樣地在你門前展銷”運用生動的比喻,形象再現了街頭的熱鬧。

“‘算靈卦!’我心想:‘怎麼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語言寫出了兒童特有的心理。

“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裡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們怎麼沒在我肚子裡變成青蛙!”風趣的言語中透著小孩特有的頑皮和幼稚。

五、課堂小結,遷移拓展

同學們,聽馮驥才先生這麼一介紹,還真讓我們咂摸出吆喝聲的一些味道來。吆喝是一種口頭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聲音將被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我們應搶救這種具有獨特價值的傳統文化,請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會,開展對街頭吆喝聲的調查記錄工作。然後對所蒐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調查方法,有問卷調查、訪問座談、查閱文獻、攝影錄影等。

以四人一組為宜,以論文的形式上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六、佈置作業

1、把文章改寫成一個相聲指令碼,然後在班內表演。

2、課後蒐集整理街頭吆喝聲,體味“吆喝”的韻味。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3

教學要求

1。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3。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瞭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品質。

教材分析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烏鴉反哺的故事流傳幾百年了,小烏鴉對媽媽的體貼、孝敬,感動著成千上萬的人。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較多,從父母長輩那裡得到的關愛多,而自己對父母的回報較少。有許多孩子甚至不懂得去尊敬父母,理解、體貼長輩。《小烏鴉和媽媽》以平實的語言告訴孩子一個樸素的道理:關愛父母、關愛長輩應該成為每一個人的天性。

《小烏鴉愛媽媽》教學建議

一、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請會唱《小烏鴉,愛媽媽》的學生給大家演唱。教師範讀課文或播放朗誦錄音,學生在聽讀的基礎上自讀課文,做到讀通順、讀流利,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哪些地方最讓你難忘?

二、採取學生喜歡的多種方式理解課文

1。同桌互相傾聽對方朗讀課文,然後相互幫助和指導。說說同學讀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還有哪些地方自己讀得比較好,再互相說說自己朗讀時的體會。

2。同學間互相講一講這個故事,同桌或小組同學互相補充,然後推舉一名同學在全班講故事。同學互相評議:他們哪些地方講得好?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在朗讀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和觀察,瞭解學生對課文的哪些地方理解較好,還有哪些地方在理解上有困難,要抓住時機及時指導。

學生可能會對有些詞彙不太瞭解,要通過做動作、聯絡上下文猜測、教師講解等方式讓學生理解。

3。以小組為單位表演《小烏鴉和媽媽》的故事。誰來做導演?角色都有哪些?誰來扮演?誰來把課文改編成小劇本?誰來準備道具?誰來佈置背景?小組同學間互相商議,共同完成課本劇的創作和表演。然後舉行全班匯演,看哪一個小組會成為最佳劇組。最後再在全班產生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美工、最佳化裝、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等獎項。根據實際情況儘可能多地設立獎項,以鼓勵全體同學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要鼓勵小組同學間團結合作,共同完成表演任務。

 三、課外擴充套件,引向生活

1。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學生帶著對課文的理解,課下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討論這個故事,然後同學間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的體會。

2。獻上我的一份愛。同學之間交流一下你曾經做過哪些讓爸爸、媽媽高興的事情,商量一下用哪些實際行動向爸爸、媽媽再次獻上一份愛。要鼓勵學生持之以恆地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些簡單的家務活等;也可以制定父母和孩子間增進感情交流的小計劃,如定期召開“家庭民主生活會”,“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兒”等。

 四、生字的識記與書寫

1。識記生字的方法如下:

(1)比較記憶法:烏——鳥;門——問;自——白。

(2)歸類記憶法:“鴉——鵲——鴿——雞——鵝”幾個字均與“鳥”有關;“冷——涼”兩個字均有“兩點水”(冫),表示兩個字的意思與“冰冷”有關;“渴——河——流——江”,帶“三點水”的字均與水有關。

(3)字謎記憶法:雪——大雨落在橫山上。

2。生字書寫。“烏”的筆順同“鳥”字。“力”字要注意筆順,先寫“橫折鉤”,再寫“撇”。“來”的中間一豎要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整個字才會顯得平穩。“口”字的第一筆“豎”要稍向右斜,第二筆“橫折”的“折”稍向左斜,整個字才會不呆板。

教學設計方案4

變臉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把握“餈粑、陰霾”等詞的讀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初步培養學生的戲曲鑑賞能力,把握戲劇情節,理解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

3.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他們身上所閃耀的人性光輝。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引起課文:

㈠簡介作者

魏明倫(1941年-)四川內江人。1987年被新華社《半月談》公佈為中國當代九大劇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藝術家》評選為中國藝術界十大神祕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漢舉行的中國現代戲曲研究會上,被湖北省藝術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聯合推選為新時期中國戲曲界四大怪傑之一。童年失學,九歲唱戲,14歲即開始發表習作,16歲即被“反右”株連,力經坎坷。總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脫穎而出,以“一戲一招”的創新精神先後創作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戲曲文學戲本。八十年代末期寫雜文,以其內涵與形式雙重特殊引起文壇和社會反響,乃致出現“魏明倫是戲劇第一還是雜文第一”的疑問。 其代表劇作有:《四姑娘》、《易膽大》、《巴山秀才》、《潘金蓮》、《變臉》等;散文雜文集《巴山鬼話》等。

㈡簡介變臉

“變臉”是川劇中的絕活,指演員根據劇情的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在一抬手一拂袖一甩頭之間,變換出不同的面目來。技藝純熟者,十幾、二十幾秒鐘就可幻化出十來張不同的臉譜。其不同的臉譜則代表不同的神態、情態和心態,用以表現劇中人物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的突然變化,如驚恐、絕望、憤怒、陰險等,達到“相隨心變”的藝術效果。這是戲劇化的藝術性和技巧性高度結合的產物。

㈢有關變臉的影視作品

吳天明旅美多年後的第一部電影《變臉》,1996年榮獲土耳其伊斯坦布林國際電影節金鬱金香獎、導演獎,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兒童電影節影片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演員獎,第16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課文《變臉》(節選)就是魏明倫根據電影改寫的川劇劇本。四川省川劇院演出的《變臉》是新時期轟動劇壇的作品,劇本洗煉流暢,人物形象鮮明,情節大開大合,曾榮獲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等。

㈣《變臉》劇情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觀音會上,結識“活觀音”男旦樑素蘭,又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原來是個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趕走,便將她改作小幫工,暫時留在身邊。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闆”變臉祕密,釀成大禍,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樑素蘭主演《捨身巖》,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聲鼎沸,十分鬧熱,人販子從人群中“請”走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狗娃卻身背天賜逃出虎口,暗中送給水上漂認作孫兒,惹出一樁綁票案,給水上漂帶來殺身之禍……

《變臉》全劇共六場,課文節選的是第二場。

㈡提出目標:

二、學習課文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用著重號標出戲劇中的主要人物,用波浪線標出戲劇中含有豐富潛臺詞的人物對話,用序號標明戲劇情節的發展脈搏,用括號標出產生強烈戲劇衝容的內容。在此基礎上理解戲劇的結構與中心。

一、指導學生理解戲劇的結構。

㈠指導學生概括齣戲劇的結構。

1.學生概括情節結構,老師引導梳理:

開端——水上漂買來狗娃,祖孫其樂融融。

發展——水上漂重男輕女,狗娃疑懼不安。

高潮——發現狗娃是女孩,盛怒之下趕走。

結局——善良本性被喚醒,救起收留狗娃。

2.請學生根據情節提綱複述情節,並用一句話概括本課的情節。

㈡本課的戲劇結構有何妙處?

明確:

本劇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均圍繞“變臉”向前推進,圍繞變臉絕技能不能傳女的問題,故事一波三折;劇中人物經歷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變化,其行為猶如“變臉”。

前半場與後半場形成鮮明的對比。前半場狗娃與水上漂拉家常,描繪出了一幅爺孫共樂和美悠然的生活圖景,其目的是醞釀矛盾衝突;後半場直接表現了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

㈢本課的情節結構對你寫作有何啟示?

學生自由發言(略)。

二、理解戲劇表達的中心。

㈠找出產生強烈戲劇衝突的內容,和戲劇中對錶達中心作揭示或暗示的內容。

㈡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結合課後練習四,結合戲劇的要素、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明確:課文通過描寫狗娃被收留、遭拋棄、最終被收留的遭遇,刻畫了心地善良、身懷絕技而觀念落後的老藝人的形象,也反映了我國傳統社會極為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底層人民艱難求生的矛盾。

㈢本課的中心有何深刻或新穎之處,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明確:將觀念與命運結合在一起,將時代與個人命運結合在一起,通過尖銳的戲劇衝突來表現中心,既有深度又新穎別緻。

㈣作者表達的中心對你有何啟示?

學生自主發言,老師歸結。(略)

第二步,精讀課文。理解戲劇的要素及語言。

一、指導學生理解戲劇的要素。

找四名學學生分別讀人販子、狗娃、水上漂,其餘學生讀幫腔。

㈠指導學生理解戲劇中的人物。

1.指導學生概括戲劇人物的性格或品格。

狗娃──勤勞能幹、乖巧可愛、機靈懂事、知恩圖報的苦命的女孩。

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輕女而又有情有義的老江湖,身懷“變臉”絕技、孤身闖蕩的老藝人

2.作者描寫水上漂最主要採用了什麼方法?作者描寫狗娃最主要採用了什麼方法?

明確:寫水上漂主要用了語言描寫,寫狗娃主要用了心理描寫。

3.水上漂和狗娃有何典型意義?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提示1: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現在還有沒有?若有,是如何表現的?我們將怎樣對待?

提示2:像狗娃那樣命運的人現在是否有?若有,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們將如何對待?

㈡理解戲劇的衝突。

1.本劇表現了怎樣的衝突?

明確:“變臉”傳男不傳女,養兒才能續香火;一個要丟棄對方,一個要跟從對方。

水上漂是一個身懷“變臉”絕技的人,孤身闖蕩江湖,他原以為狗娃是個男孩,才收為自己的孫子,指望狗娃接續自家的香火,傳承祖傳絕技,他堅持“孤獨一枝”“傳男不傳女”,當他發現狗娃是女孩時,極為失望,對狗娃直言:“男娃子是個寶,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寶不要草”;他決定丟棄狗娃,認為“養兒防老能續後代,生女外向遭禍災。

2.衝突的直接原因是什麼?深層原因是什麼?

明確:

直接原因:水上漂的落後觀念。狗娃不是男孩子,而當時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傳宗接代靠兒子。從“家傳絕技,獨孤一枝”“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傳女背叛祖先……要遭天打雷劈喲”可以看出來。

深層原因:情感對突。水上漂親愛狗娃的重要原因是以為她是男孩,能傳宗接代,能延續絕技,而狗娃對水上漂是感受到了真誠的幫助和愛護之後一種本能的回報。當水上漂功利需求落空後,就要丟棄狗娃,而狗娃對水上漂則完全是出於真情,是人最真誠的情感。真愛和利益的衝突是其深層原因。

3.本課的戲劇衝突對塑造人物、表現主旨有什麼作用?

明確:通過沖突表現水上漂的觀念落後,也表現了他的心地善良;而衝突的原因主要是時代造成的,這反映了我國傳統社會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與底層人民艱難求生的矛盾,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

4.在揭示矛盾衝突之前,作者作了哪些鋪墊?

明確:在此之前,作者已為矛盾衝突作了必要的鋪墊。作者先描寫了水上漂與新買來的孫兒狗娃拉家常的情景,重在顯示爺爺與“孫子”的和美關係,同時交代二人的身世,表現了水上漂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擔憂不安,這段戲在平和的景象中醞釀了矛盾衝突。

狗娃被識破是女孩後,水上漂因失望而憤怒、痛苦,狗娃為自己將被拋棄的命運而悲痛哀傷,苦苦相求;二人之間展開尖銳的矛盾衝突和各自內心的情感衝突,水上漂面臨的是取與舍的選擇,狗娃則在絕望與希望中掙扎。

㈢理解舞臺說明。

1.結合練習三,理解川劇中“幫腔的特點和作用。

略。

2.指導學生體會舞臺說明對塑造人物、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略。

二、指導學生理解戲劇的語言

㈠分析人物語言,體會它對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

1.請結合課文內容思考戲劇語言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我國傳統戲劇以唱為主,戲劇的語言包括說白、唱詞和舞臺提示,三者之間互相配合,推動情節的發展,刻畫人物形象。其中說白和唱詞構成戲曲中的人物語言,而曲詞又有其獨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詞是一種用韻文寫成的歌詞,要與一定的唱腔曲調配合,具有和諧的音韻之美,並用反覆、排比、疊詞、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使得語言生動形象,聲情並茂,具有濃郁的感情色彩。曲詞的主要作用是抒發人物感情,渲染環境氣氛,因而具有抒情性。川劇是一種地方戲曲,也具有傳統戲曲的特點。

2.請找出水上漂最富有個性的語言,看看有怎樣的潛臺詞?看看它對錶現人物有怎樣的作用?

學生自由分析,老師歸納總結。(略)

3.請找出你認為最富表現力的語句,並分析它的表現作用:

例①:好雁鵝,快飛來,給狗娃幫腔說情補補臺。

分析:運用呼告等手法直抒胸臆,強烈地抒發了狗娃哀傷痛苦而又無可奈的悲慘心情,感情真切,動人心魄。

例②:螞蟥纏著鷺鷥腳。

分析: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水上漂欲擺脫狗娃卻又難以做到的沮喪、失望。

㈡指導學生通過默讀或抄寫的方式積累語句或詞語。

餈粑(cī bā) 打鼾(hān) 鷺鷥(lù sī)

陰霾(mài):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陰暗之意。

怡然自得(yí):怡然,形容喜悅的樣子。

睡眼惺忪(xīng sōng):因剛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躡手躡腳(niè):輕手輕腳。

盤纏(pán chan):路費

㈢指導學生運用所積累的語句或詞語進行有創造性的表達。

請將上述詞語連成一段話,要求儘可能有創意。

第三步,選讀相關內容,個性解讀,讀寫結合。

一、個性解讀

㈠以“我看水上漂”為題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提示:對水上漂可從他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有絕技、有一定同情心等方面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㈡教師作歸納總結,對學生個性解讀的方法、依據、質量等作出評判。

二、讀寫結合。

㈠課文中最主要的寫作手法是什麼?

明確:運用懸念手法。

㈡作者運用懸念手法有何作用?

明確:引人入勝,突出主旨。作者以“誤會”構成懸念,並隨著“誤會”的解密、真相的顯露而爆發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狗娃為女孩,卻錯被水上漂以“孫兒”買進;水上漂重男輕女,狗娃無法選擇命運;狗娃上岸遇蛇,水上漂為救“孫兒”遭蛇咬,為治蛇傷,需童子尿而洩機密;爺爺希望落空,痛苦之餘作出拋棄狗娃的決定,狗娃悲痛苦苦相求。這樣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通過水上漂的誤會表現他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通過誤會造成狗娃的生活的尷尬與艱難,表現了下層社會女孩的不幸和對命運無奈的抗爭。

㈢請運用懸念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四、課堂總結

㈠指導學生歸結本課應積累的語言。

㈡指導學生歸結閱讀劇本的方法。

㈢指導學生總結懸念的運用與作用。

㈣指導學生思考學了本課在思想觀念或為人處世方面有何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感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3、聯絡課文內容,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點:

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受人間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

教學難點:

聯絡課文內容,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學習通過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愛的奉獻》)

一、複習匯入,回憶愛的故事

1、愛是一根心鏈,栓緊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個個愛的故事。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愛之鏈》(齊讀課題)

3、你們還記得課文中的那兩個故事嗎?(相機板書三個人名,並完成一部分連線)

(交流:喬依幫助老婦人

老婦人幫助女店主)

二、走進場景,體悟愛的真諦

(一)、感受老婦人的心情

1、故事發生在一個風雪交加的黃昏,看!(屏顯四句話,師讀)

已是黃昏了,伴隨著寒風,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這條路上幾乎看不見汽車,更沒有人影。

有位身材矮小的老婦人,她滿臉皺紋,在冷風中微微發抖。

她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了,她又冷又怕,幾乎完全絕望了。

2、讀了這句話,你能體會到老婦人的內心嗎?

3、是呀,在風雪中等了一個多小時的老婦人心中滿是緊張和害怕,我想請四位同學各讀一句,哪四位同學來讀?

(你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風雪中那緊張無助的老婦人。)讓我們像他們那樣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二)、走近喬依這個人

1、過渡:就在老婦人幾乎完全絕望時,誰出現了?(喬依)喬依駕駛著他那輛破汽車來到了老婦人面前,這是一個怎樣的喬依呢?默讀14小節,關注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細細品味,從中你看到了怎樣的喬依?拿起筆來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紀錄下來。(生自讀,寫感受)

師邊巡視邊說:不要忽視藏在課文中的某個行為、某個細節,只要你有一顆善於發現的心,你就會有深刻的感受。

3、交流:你看到的是怎樣的喬依?(隨著學生的交流相機出示段落)指導生抓住以下三點交流:

▲竭盡全力樂於助人(或不怕髒,不怕累,真心幫老人)(屏顯第4小節,相機紅顯動詞)

[一是通過蹭破、摘下、幾乎沒有知覺、喘著、流下來、沾滿、髒等字詞感受天氣寒冷,修車的工作費勁,但喬依仍然不怕髒、不怕累,賣力地幫助老婦人修車;]如說不出引導:透過這些動詞,你能想象出喬依當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從這些生動的細節描寫中,你感受到了喬依怎樣的品質?

交流到蹭破時,如未說全,引:手(腳)蹭破了,還有哪裡也蹭破了呢?

如說全了,則師:蹭破了也顧不上去擦一擦流出的血,那他顧得上的是什麼呢?

評:是的,這是你的理解。

是呀,此時的喬依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趕緊幫老婦人修好車好讓她擺脫困境,早點回到溫暖的家.

你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把它讀好嗎?

其它評:你真會讀書

你走到了喬依的心裡去了。

你走進去了。

小結:喬依不怕髒,不怕累,真心誠意為老婦人修車,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幫助,這是一種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你還看到了怎樣的喬依呢?

▲生活貧困,處境艱難(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屏顯第一自然段,相機紅顯關鍵詞)

[二是通過喬依開著那輛破汽車慢慢地顛簸著往前走。飛舞的雪花鑽進破舊的汽車,他不禁打了幾個寒戰。喬依工作的工廠在前不久倒閉了,他的心裡很是淒涼。沒穿襪子破手套等詞句感受喬依生活的貧困、處境的艱難;](如果沒有找全:喬依是貧窮的,文中還有幾處交代了他的貧窮,你能找到嗎?)

是呀,在寒風瑟瑟,雪花飛舞的日子裡,喬依失業了,他的生活沒了著落,他的心裡非常淒涼,能帶著你的感受來讀這一自然段嗎?

▲熱情、體貼、細心

[三是聯絡課文二、三、五自然段中的臉上帶著微笑很理解她的感受,趕緊安慰讓她坐進車裡和人物的語言感受喬依對老婦人的關心。]你很了不起,從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就能讀出喬依對老婦人的關心,喬依為什麼這麼做呢?

(屏顯第3小節) 讀讀喬依安慰老婦人的話,你從喬依安慰老婦人的話中體會到什麼?(熱情、體貼、細心)你能讀出話語中的暖意嗎?淡淡的幾句話如暖風吹拂過老婦人的心田,誰還願意來讀一讀。

評:你的朗讀,能讓害怕的心安定下來。

你可真是喬依的代言人啊!

4、代言喬依的內心(先丟擲問題,再請人代言,給學生思考的餘地)

師:現在,大家已經讀懂了喬依的內心了。誰還願意來做喬依的代言人?(指生說)

師:喬依,你與老婦人素不相識,為什麼這樣做?

師:多冷的天氣呀,喬依,你的手、臉都快凍僵了,還有你的手也在流血,算了吧,喬依,回到車裡暖和一下吧。沒有人會怪你的。

師:喬依,你的工廠倒閉了,你四處找工作,心裡很淒涼,怎麼你還有心思幫助人呢?

5、(屏顯第四自然段)師:讀懂了喬依的內心,再讀這段話,你們會有更深的體會。請大家捧起書再一起讀這段話吧。(生飽含感情地齊讀,配樂:《風的呢喃》)

6、我們從文已經體會到了喬依的貧窮,知道對於他來說錢是很需要的,而當老婦人用錢來回報他時,他卻拒絕了自己急需的錢,這是為什麼呢?

7、▲[出示第六小節]

來,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相信你讀了這段話,對喬依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喬依的行為會有新的理解。齊讀

(1)能給天經地義換個詞來說說嗎?

(2)喬依把什麼看作是天經地義的?

(3)多麼質樸的一段話,多麼令任感動的一段話,帶著這份感動朗讀6、7小節。

三、小結閱讀方法,自學愛的傳遞

1.小結方法:學到這裡,我們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是抓住了哪些方面來體會喬依的特點的?(師小結,演示課件)

我們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帶著微笑)、語言(安慰的話語)瞭解到喬依是個熱情、細心、體貼的人;

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蹭破、摘下、幾乎沒有知覺、喘著、流下來、沾滿、髒了解到喬依是個真心幫助他人的人;

抓住了人物所處的環境和衣著(破汽車、飛舞的雪花鑽進破舊的汽車,他不禁打了幾個寒戰。喬依工作的工廠在前不久倒閉了,他的心裡很是淒涼。沒穿襪子破手套)瞭解到喬依的生活貧困。

我們在讀這類寫人的文章時,就應該這樣牢牢抓住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細細品味,讀出你的感受,體會人物特點。這樣你的心思會更加細膩,你的情感會更加豐富。

2、下面請同學們就用這種方法用心地讀讀課文的911自然段,圈圈重點詞語,劃劃相關句子,寫寫自己的感受,說說從中感到女店主是個怎樣的人?老婦人又是怎樣的人?

3、讀後交流(還有誰願意說,說出自己的見解。)

(相機屏顯第十自然段)

【工作認真細緻、對人熱情關心的女店主】:她熱情地送上一條雪白的毛巾,讓老婦人擦乾頭髮上的雪水。 (是啊,儘管餐館很破舊,可女店主拿出的毛巾卻是雪白的,上面滿載著女店主的熱情,藏著的是女店主的關愛啊!)

臉上雖然帶著甜甜的微笑,可掩蓋不住她極度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她懷孕至少8個月了。儘管如此,她還是忙來忙去地為老婦人端茶送飯。(這一個個動人心絃的詞啊,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女店主帶給顧客的春天般的溫暖啊!)

【生活貧困的女店主】:餐館裡面十分破舊,光線昏暗。極度疲勞懷孕至少8個月了。(儘管行動困難,即將臨產,卻還得操勞,一切都說明了女店主家境的貧寒。)

【愛的傳遞者老婦人】老婦人的字條

4、多麼感人啊,老師為故事中人物的品質所折服,更為大家那細心的讀書態度所折服。讓我們再次回到那簡陋但溫馨的小餐館去感受這動人的故事,齊讀9-11小節

四、突破難點,感受愛的延伸

1、引讀:關上店門,女店主走進裡屋

2、出示句子:她輕輕地親吻著丈夫那粗糙的臉頰,喃喃地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

3、從女店主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1)喬依就是女店主的丈夫。

(2)喬依幫助了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3)困難只是暫時的,人間自有真情在,我們要充滿信心。[引導學生回顧兩次笑:①喬依心情很是淒涼,但對在冷風中微微發抖的老婦人依然微笑著!②女店主極度疲勞,臉上卻帶著甜甜的微笑。]

(4)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4、凸顯鏈

多媒體出示四句話:讀讀這四句話,讓我們一起回顧那愛的鏈條(生齊讀句子,師讀破折號後面的。)

(1)他以前在困難的時候也常常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他從來就認為幫助有困難的人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他一直就是這麼做的。 喬依的助人為樂就是愛的延續

(2)如果您遇上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就請您給他一點幫助吧。

這是延續愛的倡導

(3)老婦人想起了喬依。 這是愛在接力

(4)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

這是愛的延伸

小結:喬依幫助了老婦人,老婦人幫助女店主,喬依幫助了別人,其實就是幫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關愛,也必定會得到別人的關愛。每個人的愛都在傳遞,在延續,這就是一根愛的鏈條。

(師邊小結邊完善板書。)

學到這裡你們應該明白文章為什麼用愛之鏈作題目了吧?

生交流,師延伸:對,愛在傳遞,它會通過不同的人傳向四面八方,讓我們也成為愛的鏈條上的一顆美麗的珠子,一起來傳承愛吧!(進一步完善板書)

五、鼓勵創作,詮釋愛的內涵

1、師:相信此時愛早已在大家心裡生了根。能用一句話或者幾句話告訴大家愛是什麼嗎?

2、創作、交流

評:是呀!愛是傳遞,是一根心鏈,拴緊你我的心,連著大家的心。

愛就是一股驅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種克服萬難的力量。

在老師的心中愛就是手捧一顆真心,輕輕地放在別人的手上。

3、(播放《因為愛》,同時播放抗雪災、抗洪水等圖片,在音樂聲中結課。)全體起立,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那一個個感人的畫面。

4、結束語:四川汶川地震牽動著億萬人的心,當災難來臨時,我們用愛相迎,地震無情人有情,這情就是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支援中含著愛!大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溫總理趕來了,戰士們趕來了,所有有愛心的人們向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

因為愛,冰雪會消融,

因為愛,枯木會逢春,

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

因為愛,奇蹟正在趕來。

讓我們成為愛之鏈中的一環,讓愛的金鍊永遠不斷!

六、佈置作業

1、以喬依醒來為開頭,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提示:

(1)注意故事的連續性;

(2)描寫時注意抓住人物的對話、表情和動作等;

(3)要昇華愛的主題

2、 蒐集一些關於愛的主題的名言。

教學設計方案6

1、教材簡說

幾乎人人都見過橋,也走過橋。我們平時見到的橋都是架在江河湖海之上的,但是蘭蘭跟爺爺一起卻看到了兩座不一樣的橋-----潛水橋和塑料橋。整篇課文篇幅較長,共有十個自然段。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介紹的是蘭蘭和爺爺過潛水橋,第五至第九自然段介紹的是蘭蘭和爺爺過塑料橋,最後一個自然段寫的是“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這篇科幻故事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好好學習,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造福於人類。

2、教學建議

(1)、識字寫字

①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生字的願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在識字教學環節中應發揮學生學習生字的主動性,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安排重、難點。在學習生字中,由於學生識字量不同,重難點也不一樣,所以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憶。

教師在學生學習生字時應提醒學生注意,“程、磚”是翹舌音,“樑、磚、架、劃、巧”是三拼音,“薄”是個多音字,在本課中讀“báo”。

在認識字型時,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課本生字建立聯絡,做到既學習生字,又複習鞏固學過的漢字。如,“轉—磚”、“彩—採”、“等—特”、“被—波”。“特”還可以說成是一頭小牛躲在寺廟的邊上,“磚”是用石頭做的所以有個石字旁等等。教師應儘可能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來當小老師。因為學生的思維是發散的,有很多時候他想到的記憶生字的.方法是我不一定能想到的,而且學生年紀相仿,記憶生字的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共性,學生自己講的學習方法往往容易被其他學生所接受。

②生字要不斷地反覆在不同的地方出現,讓學生多多接觸生字,才能提高學生識字的效果。學生能在詞語中認識生字了,可是在句子中是否認識呢?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自己讀課文時有困難的句子,由於每個學生識字情況不同,難讀的句子也不同,讓學生讀自己通過努力讀好的句子,既可以有重點地讀好句子,同時生字也得到再次鞏固,還能使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穫,學習的積極性得到鼓勵。

同時,我還將每一課的生字貼在黑板的一個角上,上一課就貼一課,那麼學生就會在鞏固自己忘記的漢字時,看一眼黑板,或者在平時看黑板時不自覺地看到我貼在黑板上的字,對學生起到一個加深印象的作用。

③通過遊戲的方法鞏固生字。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遊戲是兒童的快樂天堂,每個兒童的骨子裡都有快樂的因子。學生在遊戲中是最純真的,學生也喜歡遊戲。如,帶生字寶寶回家,學生讀完“特別”後就將生字“特”送回家,或者是跟它做了好朋友,把這個生字卡帶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可是生字有限,不可能所以的同學都能帶生字寶寶回家,怎麼辦?這時再採用另一種遊戲方法“將生字寶寶喊回來”,老師說:“薄薄薄,在哪裡?”有這張生字卡的同學馬上跑上來,邊跑邊說:“薄薄薄,在這裡,大家一起跟我念,薄薄薄。”通過遊戲學生興趣高了,同時也鞏固了生字的認識。

④本課要寫的6個生字以上下結構為主,教師在寫字教學時可結合前面學國的油瓜上下結構的字的書寫要求進行指導。“坐”字不易寫好,指導時要注意三點:A、兩個“人”要寫小,注意變捺為點;B、豎要寫長,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C、下橫要寫長,以托住整個字。在指導“坐”字的基礎上,再指導“座”字的書寫,強調把“坐”字寫地再小一點、偏右一點。

(2)、朗讀感悟

整篇課文篇幅較長,在教學中應進行相應的取捨,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圍繞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讀好相關的幾個部分。

①從課題入手質疑,將問題集中在:蘭蘭跟著爺爺過了幾種橋?初讀課文提煉資訊:潛水橋、塑料橋。

學生在讀書回答問題時,有些同學可能說不準確,如,說“潛水橋”時,可能會有同學說是“架在水裡的橋”或者說是“玻璃橋”,遇到這些情況時,應該先肯定學生的回答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然後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兩種橋的句子讀一讀,找出正確答案。例如,學生說是架在水裡的橋時,老師可以這樣引導:

A、你是從課文中的哪裡找到這個答案的?(第二段中的最後一句)

B、你真聰明,一下子就找到了這座橋建在哪裡。但是,你卻只講出了這座橋的位置,可你還沒告訴我們這座橋的名字呢!請你再讀讀課文,看看爺爺是怎麼樣告訴蘭蘭的,好嗎?

②相比較之下,你更喜歡哪座橋?為什麼?

課本在介紹這兩種橋的特點時已經十分明顯,潛水橋的特點是架在水底(潛水)、結實、透明;塑料橋的特點是輕巧、攜帶方便。課文中的插圖也很好地展現了潛水橋和塑料橋的這些特點,學生通過讀句子、看插圖,能很好地掌握潛水橋和塑料橋的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你更喜歡哪座橋?”學生會積極地告訴大家他喜歡的是什麼橋,這時老師及時問一句“為什麼呀?我看另一座橋也很好嘛!”這時,學生就會告訴大家他更喜歡那座橋的原因,同時也講出了橋的特點。如,學生說:“我更喜歡塑料橋。因為它輕巧、帶起來很方便。”或者有學生說:“我更喜歡潛水橋。因為它是在水底的,它是透明的,可以讓我看到水裡的世界,我也不會害怕掉進水裡(結實)。”

③未來的“橋”可能是怎麼樣的?

學了課文中蘭蘭過的橋,我們想一想為什麼課文會說“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樑專家”?爺爺真的會變魔術嗎?通過學生討論,讓學生知道那是因為科技的力量,科技使橋可以架在水底,可以讓我們將橋隨身攜帶,由此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這時,教師可以乘熱打鐵創設一個情境,如果你也是一位橋樑專家,你會怎麼樣去設計未來的橋?啟發學

生髮揮想象,並將設計的橋畫下來,在全班進行討論。

教學設計方案7

[教學要求]

一、通過燕子在春天裡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鞏固生字,理解本課生詞:俊俏、陽春、盛會、生趣、掠、偶爾、盪漾、光彩奪目、百花爭豔;體會比喻、擬人在課文中的作用。

三、讓學生懂得本課有層次地描寫畫面的特點;並通過有順序地看圖和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

[課前準備]:一張剪紙。一張燕子的剪影。一張掛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匯入。範讀課文。自學課文。講讀課文一、二兩節。

第二課時:複習生字。講讀課文三、四節。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語,激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小朋友,春天來了,有一種美麗小鳥從南方飛來了。你們知道那是什麼鳥兒?(學生回答後,板書課題,並提示學生寫"燕"的""一短橫不能丟。)

你們看見過燕子嗎?燕子是一種非常可愛的鳥,它在春天裡飛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這篇課文,就把這種美的情景寫出來了。

怎麼美呢?聽老師讀課文。

二、範讀課文。

三、讀後學生主動談感受。

四、自學課文。

老師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歡讀這篇課文,現在就請你們自讀課文,看你們能讀懂多少。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圖,看了插圖還不懂就做上記號。(複習自學符號之一,表示疑問的:"_____?"

五、指導看圖。

小燕子在空中飛著,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我們不大容易看清楚,現在就請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樣。(出示燕子的剪紙,學生觀察。深藍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猶如燕子在藍天飛翔。如右圖)教師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的。

觀察後口述。

(結合學生回答,教學"剪尾""雙翼""兩翼""翼尖",並根據學生回答,點明觀察順序。)

六、講讀課文。

第一節.

1.現在我們來看課文上是怎麼來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個小朋友讀一讀。

2.指名朗讀第一節。

3.課文上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麼寫到什麼?也就是敘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師指點:也就是從全身寫到區域性。

5.那麼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個部分長得怎麼樣呢?我們大家一齊輕輕地讀課文。

6.你們覺得燕子長得怎麼樣?從哪些詞語裡可以看出為,把有關詞語畫下來。(複習自學符號之二,表示重點詞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麼意思?"俊俏"即"樣子好看"。

8.指導朗讀:同學們已經看出來了,從"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寫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語調柔和一些,聲音輕些。(示範)

學生各自練習,然後再指名讀。

9.現在我們來體會體會,這一小節最後一句話在小節中起了什麼作用?為什麼說"湊"成了?

教師指點: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這一句在小節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朗讀時,音調可提高些,不過那"小燕子"的"小"要輕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愛。

10.另外,這一節三個量詞用得很準,哪三個?("一身""一對""一個")

11.現在我們輕聲齊讀這一小節,注意這些量詞的用法。

第二節

1.這麼活潑可愛的燕子,在春天裡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圖。(出示放大插圖)

2.指導看圖。

提示觀察順序:觀察圖畫,我們可以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由近遠;由上下)

3.現在請同學們當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地欣賞一下。(讓學生擔任角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這樣,學生的觀察伴隨著情感,同時對教材產生親切感。)

4.誰能把你們觀察的美景說出來。(教師提供導語:"春天來了,我們從南方飛來了,_________。"進行語言訓練。)

5.學生口述。

6.現在我們再來看課文上是怎麼寫的。你們看課文,再對照圖,看課文上寫春天的美景,寫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詞語畫下來。

7.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雨風柳草葉花

8.請小朋友再讀課文,這些景物,我們用最簡單的說法,怎麼把它們聯成句子。

(學生回答後出示小黑板:三月,下過雨。風吹拂著柳、草、葉、花,都聚攏來,形成了春天。)

我請一位同學念念是,並說說感覺。

三、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裡飛來了,接著從燕子飛行的美,又寫到它資訊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而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

教學設計方案8

教學目標:

閱讀這篇抒情散文,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於竹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竹的情操和美德,體會作者對於竹的讚美之情

教學方法:研體式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人貴有志,竹貴有節。挺拔的翠竹,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有著令人臣服的謙遜氣度,它立身千巖萬壑,笑對風雨雷電,為人間輸爽送綠,這是多麼無私的品質!今天我們學習《竹頌》,更深入的感受竹的精神內涵。

二、自主學習:

1.讀標註音:勁(jìng)竹僵(jiāng)石堅貞(zhēn)攀附(pān)不朽(xiǔ)搖曳(yè)

吞沒(mò)鬱郁(yù)蔥蔥(cōng)塵埃(āi

)潛藏(qián)千仞(rèn)

2.解詞:

a)

凌雲:在空中,升高,登上。

b)

攀附:跟地位高的人拉關係。

c)

積習: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形成的。

d)

鬱鬱蔥蔥:(草木)繁盛。

三、合作學習: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2段,寫作者對勁竹的熱愛。

第3

段,寫勁竹的奉獻精神。

第4

段,寫勁竹給人帶來的精神慰藉。

2、感知文章主題:本文描繪竹子外形、生長、氣節等方面,突出他的堅毅頑強、純潔樸素、虛心有節、無私奉獻的精神。

3、重點分析竹的精神:如板書

教學設計方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思想內容。

能力目標:瞭解信客的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把握信客形象,學習誠信無私、待人寬容的可貴品質,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品質,樹立誠信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學重點

1、瞭解信客的職業道德和優秀品格。

2、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品質。

教學難點

抓文章脈絡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法。指導學生在自讀中把握信客的事蹟和品質,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2、誦讀品味法。本篇散文的風格比較典雅,清詞麗句隨處可見,指導學生品味佳句,領悟語言表達的技巧。

3誦讀品味法。。信客品質的核心是誠實、奉獻,鼓勵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如現代社會對健全信用體制的呼喚等,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媒體:投影儀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我先來給大家念一段話:“他樸實的像一塊石頭,一個人一匹馬,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路的盡頭還有路,山的那邊還是山,近鄰尚得百里遠,世上最親郵遞員。”知道是誰嗎?這是《感動中國》20xx年度獲獎者王順友的頒獎詞,他是一個郵遞員,這段頒獎詞稱頌的就是他高尚的職業道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郵遞員——在過去被稱為信使、信差、信客等,20世紀初,在浙江餘姚一帶,由於通訊事業尚未普及到農村,對外通訊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人——信客。餘秋雨的《信客》將向我們講述這一段故事,讓我們在故事中去認識信客,去體會他們的苦澀人生。

二、作者介紹

我們在走進《信客》前,先來認識一下作者餘秋雨:(投影)

餘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筆記》、《行者無疆》、《千年一嘆》、《出走十五年》、《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獲得多個書評大獎,《山居筆記》更獲得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第一名。

創意講談:請用一段話講儘可能多的作品串聯起來,要有意義,通順流暢。

示例:餘秋雨從書房《出走十五年》,進行了一次漫長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長河》時,無意撿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發出《千年一嘆》。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寫進了《山居筆記》。

三、字詞注音(投影字詞)

認識了作者,我們來檢查字詞預習情況。(請一學生試讀,其他學生糾正)

嫉妒( jídù ) è(噩)耗 猝然( cù ) jì liǎng (伎倆)

昏厥( jué ) 顛 pèi (沛) 弔唁(yàn) 焦 zhuó(灼)

詰問(jié) 時 máo (髦) 唏噓 ( xī xū ) 文縐縐( zhōu ) 連聲nu nu (諾諾)

四、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掌握了有關字詞,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一起尋找資訊。

①信客是幹什麼的?

②信客通常奔忙於什麼地方之間?

(明確:①捎物帶信的 ②城鄉之間。)

原來信客是在城鄉之間替人捎物帶信的一種特殊的私人職業,那麼,如果我要為一個落後的村子招聘一位信客,什麼樣的人適合呢?我這裡有張招聘表,請大家閱讀課文內容,然後根據課文內容把表格填寫完整。(投影表格)

信客招聘表

從填寫的招聘啟事,我們可以看出,信客最注重的是什麼?(從原文中找語句回答) 明確:“信”。原文:“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

(2)學生速讀全文,依脈絡提示,標示、批註你所認為的關鍵語句,初步感知文意。 提示:課文共五節,行文脈絡是:信客是個沉重的職業——信客做信客的緣起——信客是怎麼做信客的——信客是怎麼不做信客的——信客為什麼當教師、校長也是好樣的。

五、合作討論,點難撥疑:(投影問題)

(1)作者在寫信客之前,為什麼先寫一個老信客?

(2)作者重點寫了信客什麼事蹟?為什麼重點寫?

(3)作者後來寫信客不當信客後當了老師、校長,為什麼他無論是當老師還是當校長都是好樣的?

(4)信客為什麼留下遺願,死後要與老信客葬在一起?

(5)怎樣理解信客特殊的品格和素質?

學生合作研討,積極回答,教師點撥:

(1)先寫老信客,實際上說明了信客這一職業的兩個特點:一是路途艱苦;二是強調職業道德——“就在一個信字”,而且這個“信”字要做到一絲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豐富經歷,給年輕信客以具體切實的指點,他的慘痛的教訓,又時時警醒著年輕信客。這些,都促使年輕信客迅速成為可以信賴的信客。

(2)重點寫了兩個事蹟,一是概括寫遇到謀生者客死他鄉,信客充當代理人的事蹟,二是具體寫一次遭人誣陷。這些都說明信客職務的凶險和信客仁義熱心、任勞任怨、寬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3)因為他眼界開闊,對各種新知識都能容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深察世故,很能體諒人,很快成了這所國小的主心骨。

(4)信客留下要與老信客葬在一起的遺願,是出於對老信客的理解、同情、敬重和感激。

(5)信客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待人寬容以及開闊的眼界、豐富的閱歷的特殊品格和素質是特殊的職業造就的。“信客為遠行者們效力,自己卻是最困苦的遠行者。一身破衣舊衫,滿臉風塵,狀如乞丐。”“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 紐帶。”

附板書設計(投影)

城鄉紐帶

接受重託 任勞任怨 善良厚道

誠信無私

待人寬容

恪盡職守 信客

艱辛從業 無奈卸差 執教國小

第二課時

一、品味佳句

1、學生默讀全文,勾畫出自己認為精彩的語句,並簡單地進行賞析。教師歸結學生提出的例句,並指導賞析句子的方法(可以從修辭的角度、可以抓重點字詞、可以從表現人物的性格或作者的情感的角度進行賞析)。

佳句示例:(投影佳句及問題設計)

(1)“現在,他正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裡,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著眼,迷迷亂亂地回想著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

設問:①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②老信客為什麼要“躲”?反映了他怎樣的心理?③他為什麼“失眠”? 他“失眠”反映了他怎樣的心理?

賞析:這個句子運用排比的手法,把老信客因一時犯錯而糟蹋了名譽的後悔、內疚、無臉見人的心理以及對他所從事過的事業的不捨的心理都包含在其中。容量很大,一氣呵成,氣勢十分暢達。

(2)“農民的眼光裡,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

設問:①“這些眼神”包括哪些眼神?②“打分”是什麼意思?③“探詢”是什麼意思?反映了農村人怎樣的心理?④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賞析: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中國農村對外出謀生者的評價以及村民對城市充滿好奇和想了解城市這種心理形象地表達了出來,句式整齊而警闢。

(3)“都市裡的升沉榮辱,震顫著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設問:① “升沉榮辱”是兩對反義詞,它在這裡的含義是什麼?②說農村神經系統是“長期遲鈍的”,反映了農村怎樣的一種社會現狀?③為什麼說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④這個句子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

賞析: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繁華多變的都市生活衝擊著鄉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信客對這一切感受最為迅速、真切的特點。流露出作者對舊中國農村的封閉、落後的慨嘆,對信客溝通城鄉,深察世故人情的讚美。

(4)“紅紅的眼圈裡射出疑惑的利劍,信客渾身不自在,真像做錯了什麼事一般。” 設問:①這句話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②反映了婦女怎樣的心理?③而信客是怎樣做的?④表現了信客怎樣的品質?

賞析: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把死了丈夫的婦女對信客猜疑、不信任的特點表現了出來,也從側面說明信客這一行難做。然而,面對猜疑,信客卻只是“柔聲地彙報”,把信客那種待人寬容、任勞任怨的形象鮮明地刻畫了出來。

二、拓展延伸(投影問題)

1、據報載,一計程車司機在救助一位被一輛貨車(司機已逃逸)撞傷的老人時,先讓老人寫下證明,證明老人不是他撞的,然後才救助老人。

討論:(1)你見到或聽到過類似的事情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怪事?

(2)怎樣避免發生這樣怪事?

明確:每個人都應該守信,人與人之間應該互信。

2、給信客的頒獎詞(要求用感動中國的頒獎詞的格式評價信客)

示例:一句委託,一生一世的努力,踏泥濘之路,穿梭於鄉間小道。風塵苦旅,奔波於家鄉與上海之間。盡忠職守,為人寬容。誠信是他的名片,耐心是他的代名詞。一個信字,佔據了他的一生。退而為師,桃李滿天下。這就是他,一個普通卻又不平凡的信客!

教學設計方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樸素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意。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細節中感受父母之間平淡而深厚的真愛。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真愛就像茉莉”的深意。

教學工具: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與茉莉對話,營造愛的氛圍。

1、揭示課題,欣賞茉莉圖片。

2、出示詞語,指名讀讀。

3、說說自己心中的茉莉。

4、生活中有一種愛也像茉莉花一樣,平淡無奇,卻無比真摯,感人至深,所以人們說:愛如茉莉。

5、指導讀題。(淡淡的,卻深有感觸)

二、與文字對話,感受愛的真諦。

1、這種愛沒有豪言壯語,而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知道什麼叫細節嗎?交流。

總結:細節,就是細小的情節或環節。可以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溫柔的動作、一個恬靜的微笑、一個會意的眼神……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要關注這些細節,感受文章的語言,從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一個段落中,體會人物內心那份真摯的情感,真誠的愛。

2、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6-17小節,找出使你感動的細節,用“——”畫出來。要讀出你的感情,寫出你的感動。

3、請同學們選擇一處最感動你的細節,把它讀給大家聽。注意:要讀出你的感情,讀完之後說出你的感動。

細節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

1、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茉莉般的愛?說說自己的體會。

2、自己的病跟這頓餃子相比,哪個更重要?

3、練習朗讀,讀出虛弱的語氣。

4、小結:普通的餃子,平凡的小事,看上去是那麼的平淡無奇,卻飽含著媽媽對爸爸真切的愛。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細節2: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

1、感受到誰對誰的愛?從哪裡感受到的。

2、從“直奔”你還體會到了什麼?(爸爸當時心裡很急,很擔心師)

你真會思考,我們讀書還要學會揣摩人物的內心!你能把爸爸這急切的擔心給讀出來嗎?

3、有感情地朗讀。

4、小結:從他倆的朗讀中,聽出什麼來了?

是啊,愛是爸爸直奔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雖然平淡無奇,卻無比真摯,讓人感動。

細節3: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囑,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帶到醫院去。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隻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他們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再生命的芬芳與光澤裡。

1、字詞知冷暖,文字是有溫度的,你從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能夠感受到愛的溫度?(爸爸的叮囑、恬靜的微笑、緊握)分別說說自己的體會。

2、大家想一想,爸爸睡著了,那就握著唄,怎麼還會“緊”握呢?一個“緊”字告訴了我們爸爸是時時刻刻在照顧著媽媽呀!

3、原來爸爸媽媽內心的愛就體現在他們的神態、動作上。誰把這樣的愛給讀出來?有感情地讀。

這是站在爸爸媽媽的角度去體會的,如果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想一想,還可以怎麼讀這句話?讀得再輕一點,慢一點,不驚動這樣的畫面。

4、陽光悄悄地“探”了進來,從“探”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用上“探”說明陽光也不打擾這幅畫面。)

5、學生齊讀。

6、小結:師:讀著,想著,想著,讀著,我們漸漸明白愛有時就體現在──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句話、一件小事、一個細節上。這種愛平淡無奇,卻細微體貼。愛是陽光下靜謐的微笑,愛是病床上緊緊相握的雙手。

7、但是,他們真的睡著了嗎?從那裡看出來的?

細節4:望著爸爸佈滿血絲的眼睛,我心疼地說:“爸,你怎麼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邊打哈欠邊說:“我夜裡睡得沉,你媽媽有事又不肯叫醒我。這樣睡,她一動我就驚醒了。”

1、“佈滿血絲、邊打哈欠邊說”體會到什麼?

2、小結:愛是爸爸佈滿血絲的雙眼。

細節5、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進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進瓶裡,一股清香頓時瀰漫開來。我開心地想:媽媽在這花香中欣欣然睜開雙眼,該多有詩意啊!我笑著回頭,卻觸到媽媽一雙清醒含笑的眸子。

“映兒,來幫我揉揉胳膊和腿。”

“媽,你怎麼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邊睡著了。我怕驚動他不敢動。不知不覺,手腳都麻木了。”

1、“清醒含笑的眸子、麻木”體會到什麼?

2、小結:愛是媽媽精心偽裝的假寐

3、他們既然都沒有睡著,卻為什麼都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睡著了呢?

4、真愛無言,大愛無聲,就讓我們默默地聆聽,用心感受這份茉莉般的愛。(師範讀)

愛是媽媽心中給爸爸煮的餃子;

愛是爸爸直奔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愛是陽光下靜謐的微笑,

愛是病床上緊緊相握的雙手;

愛是爸爸佈滿血絲的雙眼,

愛是媽媽精心偽裝的假寐……

愛如茉莉平平淡淡,

愛如茉莉潔白純淨,

愛如茉莉清幽香遠,

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

三、前後呼應,加深理解

1、出示:在病房裡,那簇茉莉顯得更加潔白純淨。它送來的縷縷幽香,嫋嫋地鑽到我們的心中。

2、是什麼鑽到了我們的心中?

四、歸納延伸,引起思考

1、生活中需要愛,除了愛情,更需要同學之間的愛、同學和老師之間的愛,甚至與那些你並不叫得出名字的人的愛,有了愛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寫一句話:愛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11

一、匯入

今天在講課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有誰知道成語“胸有成竹”講的是什麼?(學生回答) 師:宋朝一個人特別善於畫竹子,當時蘇軾說他所以畫得好,是因為他在動筆以前心裡已經有了畫成了的竹子模樣,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說,後來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有了計劃。在這裡也希望同學們今後不管做什麼事都應先做到有一定的計劃,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好這節課我們也來學習畫竹子。(課件—圖一)

二、講授新課

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竹子的圖畫,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中描繪了竹子的哪幾部分?(竹竿、竹枝、竹葉) (課件—圖二)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竹竿、竹枝和竹葉的特徵及畫法。(課件—框架圖三)

1、竹竿

竹竿是一節一節的,認真觀察圖中同一竹竿的竹節長短變化有什麼規律?(生:越往上越長) 因此,繪畫時應一節一節的從下往上畫,並且越往上的竹節越長,如果畫成上短下長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長規律了。(圖四)

繪畫時節與節之間留出小的空隙,竹節畫完以後用濃墨勾畫竹節之間的連線處,我們可以把連線處的形狀看成一對單引號,這樣畫起來就容易了。

畫多根竹竿時避免平行。(圖六)

觀看竹竿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2、竹枝

小竹枝竹枝生於節與節之間的連線處,上下竹節的竹枝左右交錯生長,發枝處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據畫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畫的太亂,要交代清楚生長規律。

如何更好的畫好竹枝請大家仔細觀看下面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3、竹葉

竹葉是竹子的畫龍點睛之筆,竹竿能表現竹的質感,而竹葉則體現竹的質感。我們可以把竹葉看成一組一組的。這四組竹葉可以用“一、八、個、介”四字來概括,也就是把這四個字的每一筆都當成一片竹葉,並給予它一定的動態,將書寫與繪畫融為一體來表現竹葉的結構及動態。(圖八)

表現茂密的竹葉時,開始要一組一組的話儘可能多畫幾組葉子片數多的而後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時要注意濃——淡、密——稀的變化,這樣能體現竹葉的層次感。(圖九)

觀看竹葉的繪畫片段。

學生討論提出問題。

4、繪畫步驟的演示

師:現在同學們一定想馬上就動筆,要想畫好除了瞭解竹竿、竹枝、竹葉的特徵外,還需要我們對繪畫過程的仔細觀察。不管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才能準確的表現某個事物。

接下來我們帶著問題觀看竹子的繪畫全過程。

問題:繪畫竹子時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最後畫什麼?

三、學生練習

通過以上的學習結合課本、大螢幕或生活中所見到的竹子描繪出你心中的竹子。練習中我們再播放一次繪畫過程,同學們可以邊看邊畫。(課件—音樂)

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業展評

將優秀的作品進行展覽,同時糾正錯誤。

五、小結

今天,同學們對竹子的繪畫完成的比較好,雖然有些同學還沒有完全掌握其中的技巧,但是請你不要灰心,相信通過你課下的努力一定回做到成竹在胸。如果這節課能夠劉給你一段記憶,或者一個思考,或者一個經驗,甚至一個微笑的話,那我的教學目的就達到了。謝謝大家!(課件—圖十)

教學設計方案12

【學習目標】

1.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小說的主題。

2.學習本文一波三折的寫法

3.體悟父母深情,烏鴉反哺,學會關愛自己的父母。

【重點難點】

學習本文一波三折的寫法

教 學 流 程

一、學生自主完成:

1、我會拼讀我會寫

瀨戶內海( ) 襤褸( ) 女傭( )

失魂落魄( ) 酬謝( ) 不妥( )

2、解釋詞語我在行

失魂落魄:

無精打采:

二、資料助讀

1、走僅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小說家。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古都》等。日本評論家認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著隱隱的幽謐和淡淡的哀怨。這是他作品的共同風格。《父母的心》同樣具有這種風格特徵。這也許和他本身的經歷有關。他幼年父母雙亡,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憂鬱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種哀怨的情調和傷感的情緒。

2、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小說,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敘述和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小說必須具備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這三個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說的人作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小說的情節一般可以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些小說還具有序幕、尾聲兩部分。

3.整體感知課文

①分角色創意朗讀課文

②梳理故事情節

送走( )--------( )換( )

------------( )換( )---------- 要回( )

③細讀品味 體會主題

找出窮夫婦三次換送子女時的表現,細細體會。

4.課文如果一開頭就寫貧窮父母一個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現父母愛子之心?現在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5. 當代作家畢淑敏說:“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不年輕。有許多東西可以彌補,而許多東西無法彌補”所以趁著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應怎樣對待父母呢?

(提示:用“父母的愛是……,我會……”的句式表達)

【個人補充】

三、教師精講點撥、拓展引伸:

1.日本評論家認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就是說隱隱的幽謐和淡淡的哀怨,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共同風格。

就這一評論,談談你對此藝術風格的理解。

2課文如果一開頭就寫貧窮父母一個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現父母愛子之心?現在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不能。因為父母總是這自己的孩子著想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當有人開出優越的條件時,貧窮父母是不能不為自己的孩子著想的。如果一開始就加以拒絕,就顯得不真實,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達父母愛子之心。現在這樣寫的好處是:符合生活的真實;能把貧窮父母曲折複雜的內心活動表現出來;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產生藝術感染力,打動讀者的心。

四、達標測評

1、給加粗的字注音

襤褸( ) 吩咐( ) 酬謝( )

失魂落魄( ) 妥( )

2、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吩付 痛哭失生 無精打彩 如數俸還

3、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國別)小說家,著有散文名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句子的括號裡,填進恰當的關聯詞,並說說這些關聯詞的表達作用。

昨晚上仔細地想了又想,大兒子嘛,( )怎麼窮吧,也是我們家的接班人哪。( ),把老大給別人按次序也不對,( )可能,我們想用老二換下老大。

5.仿寫

父母的心是一縷春風,吹暖了我們的心田;

父母的心是一條溪流,帶來了一路的歡歌;

父母的心是

父母的心是

6.閱讀《父愛晝夜無眠》完成問題

父愛晝夜無眠

父親最近總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聲如雷,新買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聲音“擴”得氣壯山河,很是影響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晝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並且患有神經衰弱的職業病。我提出要帶父親去醫院看看,他這個年齡嗜睡,沒準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親不肯,說他沒病。再三動員失敗後,我有點惱火地說,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沒睡過安穩覺了!一言既出,頓覺野蠻和“忤逆”,我怎麼能用這種口氣跟父親說話?父親的臉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紅得即將崩(kuì),但他終於什麼話也沒說。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點才醒來,難得如此“一氣呵成”。突然想起父親的鼾聲,推開他的房門,原來他不在。不定到哪兒玩麻將去了,我一直鼓勵他出去多交朋友。看來,雖然我的話衝撞了父親,但他還是理解我的,這就對了。父親在農村窮了一輩子,我把他接到城裡來和我一起生活,沒讓他為柴米油鹽操過一點心。為買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債。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寫文章掙稿費慢慢還嗎?我還不到30歲,頭髮就開始“落英繽紛”,這都是用腦過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嗎?作為兒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給我一個安靜的白天,養精蓄(ruì)。我覺得這並不過分。

父親每天按時回來給我做飯,吃完後讓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隨口問父親,最近在幹啥呢?父親一愣,支吾著說,沒,沒幹啥。我突然發現父親的面板比原先白了,人卻瘦了許多。我夾些肉放進父親碗裡,讓他注意加強營養。父親說,他是“貼骨膘”,身體棒著呢。

轉眼到了年底,我應邀為一個朋友所領導的廠子寫專訪,對方請我吃晚飯。由於該廠離我的住處較遠,他們用車來接我。飯畢,他們又送我一套“三槍”內衣,並讓我隨他們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霧氣(liáo)繞的浴池邊,一個擦背工正在一肥碩的軀體上剛柔並濟地運作。與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隻瘦弱的蝦米。就在他結束了所有程式,轉過身來隨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領取報(choú)時,我們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聲叫了出來,驚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們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親的臉被熱氣蒸得浮腫而失真,他紅著臉囁嚅道,原想跑遠點兒,不會讓你碰見丟你的臉,哪料到這麼巧……

朋友驚訝地問,這真是你的父親嗎?

我說是。我回答得那樣響亮,因為我沒有一刻比現在更理解父親,感激父親,敬重父親並抱愧於父親。我明白了父親為何在白天睡覺了,他與我一樣晝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寫作,竟從未留意父親的房間沒有鼾聲!

我隨父親來到更衣室。父親從那個浴客手裡接過三塊錢,喜滋滋地告訴我,這裡是鬧市區,浴室整夜開放,生意很好,他已攢了1000多元了,“我想幫你早點兒把房債還上。”

在一旁遞毛巾的老大爺對我說,你就是小尤啊?你爸為讓你寫好文章睡好覺,白天就在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為兒為女喲……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親撇下老李頭,不放心地追了進來。父親問,孩子,想啥呢?我說,我想,讓我為您擦一次背……話未說完,就已鼻酸眼熱,溼溼的液體藉著水蒸氣的掩護蒙上眼睛。

好吧,咱爺倆互相擦擦。你小時候經常幫我擦背呢。”

父親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來。我的雙手朝聖般拂過父親條條隆起的胸骨,猶如走過一道道愛的山岡。

(1)看拼音寫漢字

崩kuì( ) liáo( )繞 養精蓄ruì( ) 報chóu( )

(2)解釋下列詞在文中的含義

一氣呵成——

落英繽紛——

(3)仿寫比喻句

如果說母愛如涓涓細流,那麼父愛猶如 。

(4)對於父親睡覺時“鼾聲如雷”,“我”是怎麼做怎麼說的?從中流露出兒子對父親什麼愛的。

(5)有一天,當“我”發現父親比原來瘦了許多而讓他多加強營養時,父親是怎樣回答的?這表現出父親怎樣的思想感情?

(6)當朋友問“這真是你的父親嗎?”時,我是怎樣回答的?這流露出我怎樣的思想感情的。

(7) 你的父親肯定也類似於文中的父親,平時對你關心、愛護,能舉個例子嗎?

《父愛晝夜無眠》

(1) 潰 繚 銳 酬

(2)指睡覺的整個過程沒有間斷

這裡指頭髮掉的多、掉的快

(3)如:父愛如山般沉重(海般博大)

(4)我先是提出帶父親去看病,當父親“不肯”時,我“惱火”。所作所為,流露出“我”對父親的不滿和抗議。

(5)父親說“他是‘貼骨膘’,身體棒著呢”,寥寥數語勾畫出父親不願讓兒子為自己擔心的關懷與體貼之情。

(6)“我”響亮地回答“是”,我被父親感動了,此時對父親充滿了感激與敬愛之情。

(7)略

教學設計方案13

教學要求:

1、訓練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怎樣選擇材料,學習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習慣。

2、學習寫板報稿。

教學重點:

通過仔細觀察,選擇合適的材料,按照板報稿的要求寫下來。

教學難點:

弄清板報稿與平時的記敘文的區別,讓學生按照板報稿的格式,寫清要寫的要素,並做到內容具體,語言簡潔。

教學過程:

一、學習例文,明確寫作內容。

板報稿一般要寫出哪些內容?

讓我們先研究例文《和書籍交朋友》:本文寫了什麼事?按什麼順序來寫?都交代了哪些要素?(活動時間、場所、人物、活動情況、活動方法、意義……)這些要素就是寫板報稿必須交代清楚的,也就是板報稿要寫的內容。

二、區別比較,突破難點,學習寫法。

根據習作要求:寫報道做到篇幅短小,語言精煉,把內容寫具體,標題要醒目,末尾要署名。

怎樣把板報稿的內容寫得乘法而不失具體呢?

研究例文,文章按什麼順序寫?哪些地方寫得具體?與記敘文有什麼區別?通過分析、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板報稿與記敘文的區別就在於:板報稿並不需要仔細刻畫人物,細緻地描寫事情每一步的經過,也不需要很多華麗的辭藻,精心的修飾,只要實事求是地介紹開展活動的情況,結果,意義……因此,篇幅短小。

再以《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一自然段為例,可以組織學生討論:這一事例怎樣做到簡潔而又具體的?通過研究,學生可以發現,這一節重點寫了作者看到的水滴石穿的現象和形成的原因,寫現象時只重點寫了石頭、石上小洞的樣子。作者看到什麼寫什麼,沒有過多的修飾,很細緻地描繪,語句十分簡潔。

通過這兩篇例文的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歸納出本次習作的寫作方法和要求,知道板報稿在結構、語言上的特點,並根據這一要求習作。

在習作中,命題也是一個難點。怎樣才能做到標題醒目?可以要求學生先想清楚要寫的內容,再根據內容進行概括,用詞語或簡練的語句來確定命題。

三、習作要求,練說練寫

明確了習作要求,就可以讓學生分組交流討論:你準備寫什麼活動或事情?準備怎樣寫?在口述的基礎上練寫。不過,在說或寫的時候,一定要對照習作要求,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內容具體,語言簡潔。寫完後再命題,寫完後在右下角署名。

這三步教學過程,要緊扣住教學難點重點,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明確習作要求,並按照要求,完成板報稿。

四、學生練寫。

學生練習寫作,完成初稿,教師巡視,相機點評指導。

教學設計方案14

一、將第六段作為講析的切口,板書:

外貌——落泊潦倒

動作——一片深情兩次

背影分離時:走幾步、回頭、說:落淚

混入、再找不著

 二、父親送行的地方、動作、言談。板書:

終於自己送——愛子心切我自責

看講揀囑——無微不至內疚

 三、當時的家境、原因。板書:

祖母死,父親差使交卸——禍不單行

還虧空,辦喪事,賦閒——家境慘淡

 四、讀首段,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讀末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課文所飽含的真摯的父子之情。

教學設計方案15

教學理念: 抓住國小生語感形成的心理機智和規律,以學生多種形式的讀文為基礎,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品詞、品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訓練,提高學生的讀寫和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學習本課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10 個生字,並能試著欣賞自己書寫的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瞭解中央電視塔的外型特徵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處。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中央電視塔的外型特徵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認識塔

1、教師板書: 塔 請同學讀一讀這個字。

2、你們都見過什麼樣的塔?說說它的樣子。

3、你們知道我國有幾個著名的電視塔嗎?老師告訴你們,我國有 3 個著名的電視塔:第一個是上海電視塔,叫東方明珠;第二個是天津電視塔,簡稱天塔;第三個是北京的中央廣播電視塔。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 神奇的塔” 。教師接著板書:神奇的。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生:這個神奇的塔是什麼塔?為什麼說它是神奇的塔?)咱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感知——瞭解塔

1、藉助漢語拼音自由輕聲試讀課文,讀準字音。找一找,這座神奇的塔叫什麼名字?

2、再讀課文,把讀不準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讀後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相互糾正讀音,把課文讀流利。

5、指名讀課文,學生邊讀邊思考:都是誰發現了中央電視塔的神奇之處?

三、研讀品味——熟悉塔

(一)整體感知塔

1、明確中央電視塔的位置。

2、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

3、圖文對照理解“聳立”一詞。這塔很高很高,你們能把它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4、指名讀。

5、教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範讀。你們聽出什麼了?(聽出這座塔特別高)

6、學生模仿讀。

(二)藍天眼中的塔

1、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引導學生在圖上畫不同的東西:畫太陽,畫白雲,畫小鳥,還可以畫小樹、房子等。畫在哪兒,是關鍵,由此幫助學生體會塔高聳入雲,站在塔上看,房子、小樹就像積木塊。

3、多種形式練讀,體會塔的高。

(三)太陽眼中的塔

1、指名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2、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夜晚時的塔?(多媒體出示夜晚時明亮的電視塔)。看了這個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談感受,

3、你們見過宮燈嗎?(多媒體出示宮燈)請同學說說宮燈是什麼樣子的。

4、為什麼要說這圓圓的塔樓像宮燈呢?(塔樓與宮燈有相似之處)

5、教師小結:當兩種事物間有相似之處,就可以用比喻的手法,把一種事物比喻成另一種事物。

6、請同學們用“…… 像…… ”說話,體會塔的美。

7、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一段,體會形象生動優美的語言。

8、同桌讀,指名讀。

(四)孩子眼中的塔

1、自由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眼中的塔是什麼樣的塔?

2、仿照“中央電視塔上有…… 還有…… ”說話。

3、(課件出示旋轉餐廳、瞭望塔),請同學說說旋轉餐廳和了望塔是什麼樣子的。

4、教師結合圖介紹中央電視塔的結構。

5、小組比賽讀這一段,體會塔帶給孩子們的快樂。

(五)大人眼中的塔

1、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一說:媽媽說了些什麼呢?

2、媽媽說這塔很神奇,為什麼這麼說?(生:這個塔能讓我們看到多彩的世界。)

3、“ 能讓我們看到多彩的世界” 是什麼意思?你能結合平時的生活說一說嗎?

4、教師簡介中央電視塔的功能。

5、同桌比賽練習讀這一段,體會中央電視塔的神奇作用。

6、展示讀,學生評價。

四、美讀欣賞——讚美塔

1、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美。

2、欣賞中央電視塔的圖片,感受塔的外在美。

五、誦讀積累——留住塔

1、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按課文內容填空,為積累語言服務。

3、背誦課文。

六、拓展延伸——豐富塔

1、引導探究性學習。

2、指導課外閱讀。

七、總結:談談學習課文後,你有了哪些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