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教學設計方案(15篇)

工作方案 閱讀(2.58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方案(15篇)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蒐集資訊,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蒐集關於老舍養花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

二、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後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後,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痛”症——即課文中說的“腿病”。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後開始的。解放以後,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

三、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並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蒐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花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由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彙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並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a、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計較、門道、曇花、菊秧、大雨傾盆、狂風暴雨、奇花異草、三年五載、秉燭夜遊、有益身心、勝於吃藥、置之不理、自生自滅

(注意矯正計較的“較”、曇花的“曇”傾盆大雨的“傾”的讀音。)

b.說說自己弄懂了哪些詞語。

(注意弄懂“計較、門道、秉燭夜遊、置之不理、三年五載”的意思。)

四、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給每一自然段列一個小標題。)思考:作者圍繞養花講了哪些內容?

(為什麼養花;養什麼花;養花要摸門道;養花有益身心;養花使人喜悅;養花使人傷心;養花的樂趣。)

2.談談自己已經讀懂了什麼?

預設:

(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

(2)養花很辛苦。

(3)養花能增長知識。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花草自己會奮鬥”是什麼意思?

(2)養花其實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麼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五、佈置作業

1.摘抄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瞄準感覺。

從課文中,我們感覺到,花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給了我們豐富而敏銳的感受。自古以來,詩人作家寫花的很多,不同的詩人和作家對花的感覺也不一樣。我們已經初讀了《養花》這篇課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為愛花,所以才養花。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餘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板書:養花 ——樂趣 )

二、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出示中心話題:

老舍從養花中獲得了哪些樂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結合中心話題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討論疑點。

3.全班彙報。

採取一人發言,其他人補充及教師點撥的形式。

預設:著重理解以下內容:

(l)“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小院子裡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可以體會出作者愛花,確實把養花當成了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情感。)

(2)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草。(這句話中“自己會奮鬥”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麼選擇天氣,不怎麼需要養花技術,就能自己生長。作者愛花,養花,不是為了研究和試驗,而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所以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

(3)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4)“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後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5)如此迴圈,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於吃藥。(“如此迴圈”指“像這樣迴圈”。指作者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裡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後回到屋裡再寫一會兒,然後再出去……這句話是說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要好。在辛苦中瞭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這裡有兩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a.作者為什麼說得感謝它們?(因為養花,作者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了調節,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腿部不適,代替了吃藥,自然身體好,心裡更高興,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兩次使用“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麼?(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這多麼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後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6)、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麼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c.補充空白,強化感覺。

師:a、老舍在勞動中發現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中

發現不少真理,繼續讀下去,你也會發現不少真理的。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絡你的生活說說: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7)作者養花能得到別人的讚賞,並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裡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8)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說明作者寬厚待人。當花受到摧殘時,養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說明作者對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9)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裡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 還養著曇花…… 說明:老舍養的花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多。“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這些都說明老舍的花養得很好。對養花充滿了樂趣。

(10)養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說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並隨機板書:

有喜有憂 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熱愛勞動 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 又長見識

小結:作者通過養花,掌握了養花的門道,在他眼裡,花草就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三、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向生活延展。

a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養花的新認識。

b、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麼瞭解?

(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鬥。)

3、 向課外拓展。

推薦閱讀: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或《勞動的開端》

四、佈置作業

選擇一種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種花草的特點和你為什麼喜歡它。如果你養過花,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六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資料展示,引入新課:

(課前佈置學生找原始森林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麗神祕。

你們喜歡原始森林嗎?(喜歡)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兒美麗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環境吧。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齊讀課題。理解“祖先”和“搖籃”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讀文的過程中完成下面幾個任務。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把詩歌讀熟。

3、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4、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遊戲)

5、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6、指名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讀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比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句:“爺爺說,那原始森林是我們祖先的搖籃。真有意思,這該是多大的搖籃哪!”學生可能說,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搖籃本來應該是很小的,嬰兒睡的地方,我們祖先的搖籃居然是一個大森林。就指導讀出有意思的情趣來。

4、配樂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畫畫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學完了課文,你也展開自己的想像,來畫畫這美麗的搖籃吧。想想我們的祖先可能在這裡做什麼?來畫一畫,寫一寫。

2、全班交流,適當點評。

五、指導背誦,指導學生採用想像畫面的方法去背誦。邊背邊想森林的樣子,想像祖先的活動,做著動作,輔助背誦。

六、指導寫字。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並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教學設計方案3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6個“應、樁、斧、廠、音、燃”;能正確填寫量詞。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3、繼續學習默讀的方法,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4、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人類不能肆意地破壞自然,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6個,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2、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媒體激趣、匯入新課

1、播放媒體:瞧,一隻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它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多麼歡樂的時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鳥兒必須離開大樹,飛到南方去,於是大樹對鳥兒說(出示句子)

2、好朋友就要分離了,同桌演一演鳥兒和大樹的道別。(注意讀好小鳥的話)

3、師:鳥兒和大樹依依惜別,明年他們還會見面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11課《去年的樹》

4、出示課題,齊讀

說明

直奔主題,讓學生儘可能快地接觸文字,防止因過多提問消耗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

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思考: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大樹。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於是鳥兒問了、和,最後見到了的大樹。

2、交流

3、默讀,用直線劃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小女孩的三組對話

4、交流、出示

三、研讀對話,讀中感悟

1、小組分角色朗讀對話

2、指名幾組讀對話,其餘學生點評(感受鳥兒的焦急、擔心和傷心)

3、好朋友不見了,鳥兒是多麼地牽掛啊!這回請你和同桌合作,選擇一組對話,發揮合理的想像給鳥兒說的話加上提示語,練習朗讀。

4、大家讀得都很用心,把鳥兒對大樹的無限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動。誰願意來演一演這隻深情的鳥兒,在演之前再讀讀它說的話,要努力記住。

說明

一人演鳥兒,其餘同學演配角。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覺中把學生帶入文字的情境。

5、鳥兒對大樹的這種焦急、牽掛、擔心就是奉獻給大樹的最珍貴的友情。讓我們再一次回味這個動人的故事,師生配合讀3-12節。

四、加深感悟、昇華情感

1、師引讀最後一節

2、讀到這裡你有什麼問題嗎?

1)鳥兒為什麼要對燈火唱歌?

2)鳥兒為什麼盯著燈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說明

這裡要鼓勵學生多角度發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託對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樹,捨不得離開它;鳥兒去年答應大樹要來看它的,它很守信……

3、說話訓練

示: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接著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4、迴歸課題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說——(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麼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五、課外拓展

鳥兒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飛回來了,看見了怎樣的景象?會怎麼想?怎麼說?

關於課後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以生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深化了“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字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字之間真誠的對話。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所以部分簡單的生字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對於讀音較難、字形複雜的生字教師可以單獨加以指導,但這並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結構,而是對其鞏固複習。這雖不是課文教學的主要部分,卻是教學的重要部分。本堂課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都不難,“樁”和“燃”可以用形聲字的規律記憶,“應、廠、音”這三個字,大部分學生平時都已經認識了,難是難在“應”的後鼻音,“燃”容易和“藍”的讀音混淆,所以這兩個字的讀音要重點關注的。

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比較適宜學生表演朗讀,我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真正帶入文字的情境中。並在這一過程中,用“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裡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裡,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裡。”這句話把這些零散的語言朗讀串成一條情感的鏈,讓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語文教學,永遠離不開聽說讀寫,永遠是在想一想、讀一讀,讀一讀、想一想,想一想、寫一寫這樣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並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象寫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將一步一步加深。對課文結尾這部分的處理,特別是兩個“看”字的想象說話與朗讀,也想體現這一點。在充分朗讀、想象的基礎上,學生最後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學生的語言選擇是開放的,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幫助學生用規範的語言表達,並及時記錄好的詞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素材。

教學設計方案4

【學習目標】

1、通過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快樂地學習,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體會夏夜之美;體驗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3、學寫生字“時、讓”。

【課前準備】

1、結合美術課或手工課,老師學生一齊動手,製作“睡蓮葉、睡蓮花、蜻蜓、小螞蟻、螢火蟲、草叢、星星、月兒……”。

2、每個學生在蜻蜓、小螞蟻、螢火蟲、青蛙、小魚……選一個最喜愛的動物製作一個飾物。

3、課件、錄音帶。

【教學過程】

課前音樂響起(音量放小)《仲夏小夜曲》。

一、激趣匯入

小夥伴們,你們喜歡畫畫、帖圖嗎?那就讓我們一齊動手來裝扮這個美麗的夏夜,好嗎?

二、創設情境

1、師生一起貼圖。

2、完成貼圖後,引發進入情境啊:

多美的夏夜呀?我真想變成朵朵美麗的睡蓮,變成水裡的小魚兒……你們想嗎?你們想變成──

(學生不受約束、自由說,一邊說一邊帶上頭飾)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吧。

3、欣賞夏夜之美:

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夏夜。獨白: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嗎?在這美麗的夜晚,在池塘裡發生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請大夥兒開啟課本。

三、朗讀感悟

1、進入情境:

⑴ 情境中導讀:

師扮演睡蓮姑姑。

夜深了,公園裡靜悄悄的。

水池裡,睡蓮剛閉上眼睛──(傳來“嗚嗚”的哭聲)。

師:呀,誰在哭呢?

──是小螞蟻哭了。

師:“小螞蟻,你怎麼啦?”

小螞蟻:“我不小心掉進池塘,上不了岸啦!”

──說話時,聲音沙啞,帶有哭腔。

⑵ 情境中表演讀:

請兩對扮演“睡蓮”和“小螞蟻”表演讀。

2、體會情感:

(緊接著)師:“快上來吧!”

(小螞蟻順勢爬了上來。說:謝謝您,睡蓮姑姑)

師:這隻小螞蟻表演得怎樣,哪隻小螞蟻也來試試。

再走到另一隻小螞蟻前說:“小螞蟻,快上來吧!”

(激起學生的情感,能站起來,緊握睡蓮姑姑的手連聲說:“謝謝您,謝謝您,睡蓮姑姑。”)

師緊接著──“今晚就在這兒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螞蟻搖搖頭:“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媽媽會著急的。”

小組練習:

分角色讀。

(注意“非常感激”、“連聲”從動作、表情上表現出來。)

四人小組再互相指導讀。

所有扮演“睡蓮”和“小螞蟻”站起來讀。

(師獨白)師給孩子鼓鼓勁,評一評。

3、討論領悟:

師:是啊,小螞蟻回不了家,爸爸媽媽會著急,這可怎麼辦呢?小螞蟻和睡蓮的對話誰聽見了?

──蜻蜓(面對一隻蜻蜓,示意他站起來。說:“讓我來送小螞蟻吧!”)

(“不行不行,天很黑,蜻蜓看不見路的,怎麼能送小螞蟻回家呢?”)

師:是呀,天這麼黑,你能行嗎?這時候,誰來幫助他們呢?

──螢火蟲,螢火蟲可以帶路,他說:“我來給你們照亮。”

(──那,螢火蟲為什麼能給他們照亮呢?)

因為在螢火蟲的尾部有個發光器,能分泌出熒光素,在光酶和氧的作用下,就能發出光來了。

你怎麼知道?

(交流課外查詢的資料)

出示“螢火蟲”模型(尾部發出光來)──貼上黑板。

4、體驗練說:

演示課件:

師過渡:有螢火蟲的照亮,小螞蟻可以回家啦,他多麼高興啊!小夥伴們,你們想對他說什麼?

(睡蓮:小螞蟻,路上小心,歡迎你再來玩啊!)

(魚兒:小螞蟻,下次再來的時候,我一定載著你欣賞池塘的風光。)

(青蛙:“呱,呱,呱,小螞蟻再—見!”)

(蟋蟀:“小螞蟻,歡迎你帶你們一家來聽我的演奏會。再見!)

(荷葉:“小螞蟻,下次來玩時,別忘了上我這個大搖籃呀,一定保證你的安全。”)

……這時候,小螞蟻想對大夥兒說什麼?

(“再見了,夥伴們,我要回家啦!”)

(“謝謝您,睡蓮姑姑,再見了!”)

(“睡蓮姑姑,您的救命之恩我永遠難忘,再見!”)

(“噢,我可以回家啦,回家啦,美麗的池塘,再見!”)

(“睡蓮姑姑,這裡的夜色真美,回去後,我和爸爸媽媽說一聲,明天再來欣賞欣賞。”)

……

5、真切感悟:

音樂響起課件演示。

師引讀:小螞蟻告別了小夥伴們,他爬上了“飛機”。

──蜻蜓起飛了。螢火蟲在前面點起了亮晶晶的小燈籠。

音樂聲漸小。

師邊領讀邊表演:

蜻蜓飛呀飛,飛過青青的假山,飛過綠綠的草坪,飛到一座花臺前,小螞蟻到家了。

(這裡學生可以跟讀並和老師一起表演,跑上臺來也行)

──“耶”──小螞蟻到家啦!到家啦!”

(齊歡呼音樂聲漸大)

師:是啊,夏夜多美呀,你們看(青青的)假山,還可以(青青的)什麼?(綠綠的)草坪,還可以(綠綠的)什麼?看,小路是彎彎的,多美啊!彎彎的( )。

師:夏夜這麼美誰來讀讀呢?

(指導朗讀:高興的、像是在講童話故事)一邊播放課件學生一邊朗讀(個別讀、小組讀、齊讀──可表演)

師生共同評議。

師:星星看見了,高興地眨著眼。

(你們知道嗎?星星為什麼高興呢?)

──板書:睡蓮、蜻蜓、螢火蟲(貼圖)。

星星看見了這個動人的情景,他在讚美、讚美──夏夜多美。

讚美──睡蓮、讚美──蜻蜓、讚美──螢火蟲。

因為他們是今夜──最美的。

(板書:最美)

師:是啊,這夏夜太美了,讓我們來讚美夏夜吧!

四、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說說夏夜美)

1、各小組準備:

師:請大夥兒仔細觀察這兩個畫面,說說夏夜美在哪裡呢?

注意:說話時要用“夏夜多美啊!”開頭,或者以“啊,夏夜多美呀!”結尾。

先在四人小組說,彙報時,四個人都上臺指著畫面說。哪一組說得最美,就能得到“星星獎”。

師:各小組開始活動吧。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參與、指導)

2、小組彙報:

(夏夜,天格外的藍,彎彎的月兒掛在天空中,滿天的星星高興地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像一個個淘氣的娃娃。啊,夏夜多美!)

──(啊,夏夜多美!池塘裡,一朵朵粉紅粉紅的睡蓮真美,花壇裡的花兒紅的、黃的、紫的五顏六色美極了,她們為夏夜增添了光彩。)

──(夏夜多美啊,那藍藍的夜空、青青的假山、綠綠的草坪、彎彎的小路、圓圓的睡蓮葉、清清的池水,你們說美嗎?)

──(夏夜多美啊,池塘邊傳來了蟋蟀美妙的琴聲、還有青蛙的演唱呢!──呱,呱,呱。)

──(夏夜多美啊,瞧,小蜻蜓立在碧綠的睡蓮葉上,展開透明的翅膀,就要起飛了,正要送小螞蟻回家呢!正在這時候,螢火蟲打著燈籠來幫忙。睡蓮、蜻蜓、螢火蟲最美,因為他們一起幫助小螞蟻回家。)

歌曲《小星星》響起。

師:是呀,夏夜真美啊!我們應該把“星星獎”給誰?

因為他們是今夜最美的!──大家唱起來跳起來。

師頒獎──掛上“小星星”。(掌聲)

五、指導書寫

師:你們把夏夜說得真美,我們不僅要會說還要會寫,來比一比,寫字會是誰最美呢?

出示──時、讓(注意這兩個字都是翹舌音)。

師:來,先看睡蓮姑姑寫一個“時”,“哎呀!”誰能告訴我,寫“時”要注意什麼?

(左窄右寬、日字旁要寫得瘦、矮,寸字要寫得胖一點高一點。)

師範寫“時”。

(學生認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隨時糾正坐姿)

師:嗬,大夥兒“時”字寫得真美啊!請小朋友們再接著寫一個“讓”字。

(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

師:請大家停一停。我看了幾個小朋友寫的言字旁寫得不夠好,請看看睡蓮姑姑怎麼寫。

(示範書寫)

寫好言字旁關鍵是:言字旁上的“點”要和橫折提的“折”對齊,折筆要寫直。

(投影展示學生寫的字)

六、課堂延伸

師:你們真行啊,筆下的字寫得美,你們把夏夜說得更美。回家後把這個美麗的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的聽,去打動他們的心,讓他們在一個滿天星星的夜裡同你一起走進大自然,走進綠綠的草坪、金黃的沙灘……那時,你們再告訴我一個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好嗎?

【教學設計意圖】

《夏夜多美》是一個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夏天的夜晚,一隻小螞蟻掉進池塘,是朋友們幫助它回到了家。

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採用個性化教學,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課前播放音樂《小夜曲》渲染,讓學生聆聽美的音樂;以鳥叫聲、蟋蟀聲引入,用大幅背景圖展示夏夜公園池塘美麗的景色,讓學生欣賞美的畫面;演示蜻蜓、螢火蟲送螞蟻回家的過程,讓學生感受童話裡睡蓮、蜻蜓、螢火蟲助人為樂的精神美,以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以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使課文教學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以求達到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閱讀目標)。

一、創設情境,調動情感

通過導語的激趣引入,通過師生動手共同創設的童話般的世界──“美麗的夏夜”,教學伊始,就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調動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帶著對夏夜的美好感覺,進入課文《夏夜多美》所構築的情感世界。──創造美

二、以讀為本,自讀自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不斷地調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採用自由讀、個別讀、摹仿讀、表演讀、評析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像,使每一個學生能進入課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夏夜池塘邊發生的美麗動人的故事。在教學中,教師主要用語感聯結學生的感覺、感受和情感,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味。──品味美

三、藉助課件,真切感悟

對“蜻蜓、螢火蟲送螞蟻回家過程”部分的教學,播放課件,以音樂烘托,以畫面渲染,配以表演,促使學生沉醉在夏夜美的意境中。──讚賞美

四、開放實踐,合作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課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絡,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課文學完後,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用“夏夜多美啊!”開頭或“啊,夏夜多美”結尾說話。學生在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中,對夏夜之美的認識得以昇華。不僅感受到夏夜池塘的美麗景色,而且體驗到睡蓮、蜻蜓、螢火蟲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討論美

教學設計以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指導,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設計方案5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1、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2、談話匯入: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那麼,莫泊桑是怎樣拜師學習寫作的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懂的詞語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師的經過。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師的結果。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莫泊桑為什麼要拜師?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莫泊從小就熱愛寫作?(酷愛、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對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沒有什麼特色,他的心情怎樣?(焦急萬分)

4、簡介福樓拜。

5、用自己的話說說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6、指導朗讀。

四、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2。

2、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方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人與人之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寬容。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生字詞,練習用“緣故”、“誠心誠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絡課文內容,體會爭吵後“我”和克萊蒂的感情變化及最後一段中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二)為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三)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瞭解“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畫出描寫“我”後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詞語。

(“爭吵”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只求瞭解,暫不做檢查。)

(二)再讀課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讀成“j@”的音。

(是指心裡嫉恨別人比自己強。)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個“偷,在這裡應帶兒化韻,讀“火兒”,“偷偷兒”。

“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的“都”,應讀“d#u”,不要讀成“d&”的音。

“終於捱到了放學”的“挨”應讀“2i”的音,表示困難地度過時間的意思,不要讀成“你挨(1i)著我”、“挨(1i)家挨(1i)戶”的“挨”字的音。“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的“訴(s))”應讀輕聲。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寫成“子”;“防禦”的“御”的中間是“”不是“缶”;“畢竟”的“竟”不要少寫一橫,注意與“競”區別。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適當歸併),按意思相關或相近的歸併方法,劃分段落(或按帶有階段性的內容),為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做好準備。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萊蒂把我的筆記本弄髒了,我火了,罵了他。他說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報復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4自然段:克萊蒂氣得要我在外邊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後悔,想向他認錯,可是沒有勇氣。

第6~8自然段:克萊蒂表現出悲哀,又說在外邊等我。我想起父親的話,功課也沒聽進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萊蒂來了,我舉起尺子,他卻要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後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親說,錯了就該第一個伸手請他原諒,並把尺子折斷扔向牆角。

2.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爭吵”的故事可歸併為爭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個階段(一般為時間、地點或情節上的變換),劃分四個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把他的本子也弄髒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後悔,但沒有勇氣向克萊蒂承認錯誤。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學後,克萊蒂主動要求跟“我”重歸於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議四個段落劃分的四個階段:

第一段“爭吵”的情節是集中的,顯然是在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爭吵”完畢,集中講“我”的後悔和反思,主要表現“我”不安的內心活動。地點仍在學校,時間推後了。

第三段“和好”情節有了大的進展,時間又推後到放學,地點移到了街上,情節也相當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聲,突出了父親的教育情節。地點轉移到家裡。

4.根據結構段段意,自己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寫在練習本上(注意語言連貫,重複的刪掉),再讀一讀。然後教師檢查訂正。

課文主要內容:

“我”的筆記本被克萊蒂弄髒了。為了報復,“我”也把他的本子弄髒了。“我”很後悔這樣做,但沒有勇氣向他承認錯誤。放學後,在克萊蒂主動要求下,我們和好了。回到家,父親又教育了我。

(四)閱讀分析第一段。

自由讀或默讀,邊讀邊想:

1.這一段是講“我”和克萊蒂“爭吵”經過的,究竟誰對誰不對?為什麼?

(從爭吵的情形看,克萊蒂沒有錯,是“我”不對。因為克萊蒂不是故意弄髒“我”的筆記本的。“我”做得不對,不應該為了報復故意弄髒了克萊蒂的本子。)

2.“我”開始說,吵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牌,我嫉妒他。”到底他倆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萊蒂得了獎呢?如果有,從哪裡看出來的?

(是一種嫉妒。從“他的笑讓我很不高興”看出“我”認為克萊蒂的笑是笑話“我”沒得上什麼獎,因而心想“得了獎有什麼了不起!”於是想報復克萊蒂,所以說,事情起始就是因為“我”嫉妒克萊蒂得獎引起的。)

教學設計方案7

 【創意說明】

以合作的形式,層層深入地探究,是本設計的特點。這篇自讀課文看似淺顯,不過是寫了童年時期一個有趣的遊戲,其實作者在這個遊戲的回憶中,有兩個發人深思的問題:藝術與遊戲的關係;家長對孩子游戲的引導。

【教學步驟】

一、匯入

簡介豐子愷。

 二、小組探究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2、你認為作者主要是為了寫遊戲,還是寫遊戲與藝術的關係的,或者還有別的目的?

3、你認為文中父親這一角色可有可無嗎?

4、你有過夾雜藝術因素的童年的遊戲嗎?與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三、課堂交流

1、概括本文內容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寫了一則童年遊戲,它還包括在遊戲中萌生藝術的興趣,以及大人對這種興趣的呵護。

2、本文在寫遊戲與藝術的關係時,處理得十分自然,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因為藝術與遊戲的關係確實很微妙,若刻意為之,便會弄巧成拙,索然寡味。 (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一點中國畫理方面的知識。)

3、父親這個角色不可忽視,這是一個很高明的父親,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4、第4個問題,學生一定有許多感慨,但不要扯得太遠,要緊扣課文。

 四、語言品析

讓學生找文中寫得最生動的句段,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童趣

留白

兒子從小就對繪畫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畫,花、鳥、蟲、魚無所不通。向來抱著給兒子一個快樂童年的觀念,我對周圍人建議兒子進美術班接受早期培養的勸說無動於衷,由著他在紙上放馬馳騁,自由想象。

兒子有段時期迷戀畫十二生肖,並且喜歡對我們進行提問。這下麻煩來了,因為紙面上十二個奇形怪狀的動物似是而非,讓人難以辨別。好在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兒子畫的老虎無論像貓還是像鼠,額頭上無一例外地標著個王字。掌握了這一訣竅,每次提問,我都踴躍回答,搶先將老虎說出,贏得兒子一個讚許的微笑,剩下的難題留給老公。

兒子對大陽有個貼切的比喻:大陽像個小刺蝟。理由是大陽發出的光線看上去像刺蝟身上的刺。這比喻令我大跌眼鏡,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兒子絕妙的比喻,不由對著那隻刺貓發笑。

兒子對說謊的人深惡痛絕。一次全家到公目玩,老公陪兒子玩海陸空遊戲。管理員對老主顧實行優惠政策,老公假稱自己也是老主顧。兒子聽了大叫:爸爸說謊變長鼻子 !

某一日老公到幼兒園接兒子,騎車走在路上,夕陽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長。兒子忽然對著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變長了!這一發現讓兒子重新記起老公在公園的惡行,恍然得出結論:原來說謊的人鼻子真的會慢慢變長呀。我和老公無語。兒子坐在車背後,詩興大發:小孩子說謊,大了變長鼻子;大人說謊,老了變長鼻子;老人說謊,死了變大象。最後一句出人意料,無限的詩意在裡面。兒子的 文學才能初露端倪。我聽了感慨萬千:有兒如此,夫復何求?

 [使用建議]

選文與課文皆取材於童真童趣,然立足點正好相反,所表示的話題也同中有異。若將兩篇文章以及同學自己的某些童年經歷放在一起仔細探究,定然會發現一些有趣而又深刻的道理。

教學設計方案8

一、教學目標

掌握漢字構成的一些規律。會填字組成語,並會運用這些成語造句。能找出句子生病的原因,並能正確修改。積累有關學習方面的諺語或名言。自讀知識窗內容,瞭解司馬光的事蹟。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和掌握漢字的構成規律。

三、教學流程

(一)練觀察,找出觀察這兩個部件有什麼不同。觀察,小組討論它們用在字中有什麼不同。彙報自己的發現。再找出一些有這兩個部件的漢字寫一寫。成語補充完整並選兩個造句。學生獨立填寫,師巡迴檢查。指名彙報。強化正確答案,糾正錯誤答案。造句。自選詞語,自由發言。注意拓展思維,避免趨同。修改病句。讀句子,,找出句子生病的原因。學習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正確答案:在語文課上,大家都認真地聽講。(屬用詞重複)為了寫好這次作文,我特地到公園裡觀察了一陣子。(屬用詞不當)

(二)日積月累本次日積月累都是與讀書有關的諺語和名言。學習方法:學生自讀。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同桌互讀,說說自己對每句話的理解。熟讀,試著背誦。

(三)知識窗讓學生試著說說題目“腳踏實地”的意思。學生自由讀短文,瞭解司馬光是怎樣腳踏實地地編寫《資治通鑑》的。小組交流讀書體會。聯絡實際舉一些腳踏實地的例子。

(四)作業:蒐集一些有關讀書方面的諺語或名言。

教學設計方案9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什麼是問訊處?用一個詞說出你親身實踐後,對問訊處的印象,這節課就讓我們起去傾聽一個來自西班牙的也是有關問訊處的真實故事。

1、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怎樣的聽是傾聽?

2、讀題後你想知道什麼?(誰用心靈去傾聽?我想知道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故事,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暢的地方再多讀一遍。

2、同桌輪流接讀故事,若有讀錯的地方請真誠地指正。讀後完成填空:《心靈的傾聽》是一篇____文,是按照____寫的,先寫____,再寫____,接著寫____,最後寫____。課文的主人公是____和____,課文主要寫的是____。

3、簡單說說蘇珊給了小時候的我哪些幫助?

三、研讀感悟

1、這是一個發生在西班牙的真實故事,故事中的哪些內容感動了你?請默讀全文,用畫出感動你的句子,並多讀幾遍。待會兒和大家一起交流。

2、交流最受感動的句子(重點關注描寫人物言行、心理的語句),預設:

⑴ 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找到了傾訴的物件,感到安慰)

⑵ 你夠得著冰箱裡的冰塊嗎?小精靈用悅耳的聲音問我。

(悅耳?請用悅耳的聲音說這句話。蘇珊為什麼要用悅耳的聲音問我?再讀句子。)

⑶ 我總是問她很多事情,比如,怎麼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西班牙的首都在哪裡修理這個詞怎麼拼寫。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怎樣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當我聽不懂時,她總是一遍遍地解釋給我聽,雖然對成年人來說這些問題顯得如此的幼稚和簡單,你覺得蘇珊是個怎樣的人?有愛心。齊讀,讀出蘇珊的愛心來。)

⑷ 你知道嗎,這隻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是什麼原因讓蘇珊說這番話的?

你怎麼知道我很傷心?

作者告訴蘇珊自己很傷心了嗎?

一起讀我說的話。那蘇珊是怎麼知道的呢?

老師再讀我的話,你們用心聽,看聽出了什麼?

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些蘇珊聽出來了嗎?

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傾聽我說的話,當然聽出來了。那麼,蘇珊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作者金絲雀死了呢?這說明了什麼?

是的。讓我們學著蘇珊的語氣來讀這句話。

聽了蘇珊的話,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嗎?

請你讀讀8~11自然段。

⑸ 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人。

請同學們想一想,我為什麼會把從未謀面的蘇珊當作自己的第二個母親。

小練筆:但是我非常想認識蘇珊。因為________。(要求:聯絡上下文進行合理想象,話儘量用文中的語言進行補白。)

3、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心中的蘇珊。

4、因為蘇珊在電話線那頭用心傾聽,給我帶來的幫助和安慰,使我變得快樂和幸福。那麼,你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嗎?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值得我們用心靈傾聽的有些什麼?板書:

人間真情冷暖

四、總結深化

讓我們用心靈去傾聽人間真情冷暖,用愛心去對待絢爛美好的明天吧!

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讀響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五、附板書

用心靈去傾聽

蘇珊 湯米

人間真情冷暖

教學設計方案10

教學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較準確地演唱連續的附點節奏,內心節奏感得到強化。

3、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體會到幸福感,並有幫助別人獲取幸福的積極心態。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

2、創編歌詞。

教具準備:

鋼琴、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二、視訊匯入:

1、欣賞央視《你幸福嗎?》採訪片段,匯入

老師:“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說說幸福這個話題,我也來採訪一下探討一下?

老師:“同學們,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

來表達”?(學生回答)

老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這首歌裡是怎樣表達幸福的”?(肢體)

三、學習歌曲:

1、初聽音樂,感受歌曲情緒。問:誰來告訴我?(活潑、歡快)

2、揭示課題:這是一首44拍的日本兒歌《幸福拍手歌》。(板書課題)

3、複習44拍含義以及強弱規律。

4、請同學們看著歌單,聽一遍這首歌。

要求:1、可跟著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做動作,但是嘴巴不能發出聲音

2、找出歌曲中出現最多的節奏?

5、板書×.×節奏型,解釋並學習,附點八分音符。

6、聽辨旋律,比較哪一條更具有跳躍性,更能表現歡快的情緒?

7、跟教師拍一拍節奏、讀一讀歌詞。

8、用“da”模唱旋律。

要求:用有彈性的、歡快的聲音輕輕的模唱。唱好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

9、創編歌詞,分組演唱歌詞。

討論創編第四段歌詞,然後跟琴分四組分別演唱四段歌詞。

10、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情感昇華

1、瞭解偏遠山區孩子的學習生活,與自己的校園生活進行對比,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激發學生好好學習,幫助別人的友愛之情。

五、小結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同學們,你們幸福嗎?(幸福),老師也因為能和可愛的你們在一起而感到非常的幸福。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唱著這首《幸福拍手歌》走出教室。

教學設計方案11

教學目標:

1、深入全息識字,以本課“點、數、清、彩、飄、落、空、問、回、答、方”11個生字為契機,進行輻射性識字,練習全息“點橫頭”生字書寫。

2、感悟漢字的形體美,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3、培養熱愛祖國漢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

全息識記11個生字,以點帶面。

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識記生字的積極性,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教具準備:

1、兒童歌曲《小雨沙沙》。

2、多媒體課件。

3、“雨點兒”等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兒歌引題,顯態全息識字。

課件。師描述:兩個烏雲小娃娃,見面就吵架,轟隆隆,轟隆隆,流出眼淚譁、譁、譁。

1、“字畫同源”,漢字演變過程全息。

課件出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從小篆----隸書----楷體)師描述。

板書課題:師在田字格中寫“雨”字,象形字記憶:“雨”字外面這一橫就是烏雲。裡邊的四個點就是可愛的小雨滴。四個小雨滴排得整整齊齊。我們把一個一個可愛的小雨滴叫-----雨點兒(出示詞語,讀)

2、常用字組合常用詞,以點帶面歸類積累全息。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怎樣的雨?

詞語積累:雷雨 小雨 大雨 風雨 細雨 陣雨

及時雨 和風細雨 狂風暴雨 雨過天晴

二、寓識於讀,整體感知,隨文全息識字

1、師:(下雨的時候,小雨點和大雨點也會說悄悄話。他們會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讀讀《雨點兒》這篇課文!不會讀的字請拼音幫幫忙。

2、認讀帶拼音的生字。

3、 強化。

(1)“識用結合”,還原生活全息識字:

看花園圖:你看到了什麼?(小鳥,小路,花等)

一起來數一數,花園裡有多少花兒?

(出示詞語:數不清)

迴歸還原生活,全息“數”字:生活中你還知道什麼也數不清?

生活中處處是我們識字的課堂,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學習。

(2) 字理出發,找朋友橫向全息識字

再看圖:找出彩虹 。(出示“半空中”,讀詞語)

聲旁全息學習“彩”

菜 彩

( )園 雲( )

( ) ( )

(出示詞語:雲彩)

(3)“ 寓解於境”,圖示全息

看圖(出示課件)雨點兒離開了雲彩媽媽的懷抱,在天空中飄啊飄。落在大地上,這就叫----飄落 (出示詞語“飄落)齊讀三遍

(出示課件)師:瞧,除了雨點兒能飄落下來,你還看過什麼東西是飄落下來的?

(4)“管中窺豹”,部分蘊含整體全息。

師: 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這些東西是靠什麼力量飄落下來的?

(它們都是靠風的力量飄落下來。所以飄字的右邊是……(風字)

小結:有些字可以從它的某一部分,就可以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師:現在我們看看這個“落”,能不能根據這個字的一個部分理解它的意思。

(5)抓住對話識字,還原語境全息。

看課件 。大雨點和小雨點相遇,他們會說些什麼呢?(原來一個在問,一個在答)出示詞語

一起來看看“問、回、答、”這三個字,仔細瞧瞧,他們有什麼地方是相同的?

師:有口才能問,才能回答,(出示詞語:回答)齊讀。

(6) 追根溯源,比較識字全息:

你們用什麼方法來記住這幾個字呢?

(一個大“口”裡面一個小“口”就是“回”字。口字裡面進了一個口,口字裡面出了一個口,這樣反反覆覆,來來回回。)

(“門”字裡面一個“口”,就讀“問”。學問學問。就是說學習要主動,不懂就要---開口問)

師:想一想,還有哪些字是口字旁的?(吃 喝 哈 等)

分角色讀。

師:如果你是雨點兒,你要去什麼地方?為什麼?(出示:地方)

三、指導書寫 (點橫頭書寫全息)

指導寫“地方”的“方”字。

四、課間輕鬆一刻。

1、這個“方”寫得真漂亮,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雨點兒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看看。雨點兒特別愛唱歌,聽。(播放小雨沙沙)(出示歌詞)

2、頤養稟性,識字在音樂旋律中多維度全息

師:仔細看一下歌詞,有沒有哪個字以前不認識的,現在認識了?

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唱歌是吧。看來唱歌也能幫助我們識字呢。

五、複習詞語,字詞相生全息。

雨點兒 數不清 雲彩 飄落 問 回答 地方

六、小組合作,複習鞏固潛態全息

剛才同學們讀得真好,下面老師把所有的生字生詞都請出來,並且把課文內容變成一首小詩,請同學們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讀一讀這首小詩。

天空中,雨點兒飄,/數不清,有多少。/雨點兒問雲彩:/“媽媽,媽媽,我該去哪裡?”/雲彩回答說:/“孩子,孩子,你看看,/“哪裡需要你,你就去那裡。”/;

小組讀,指生讀。

七、總結延伸,新舊互生全息。

教學設計方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冰、冷、江、壞、極、常、冬7個生字和1個新偏旁。

2、瞭解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激發學生觀察和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瞭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變化成各種不同形態。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出認讀字,指導書寫常、冰和冷三個字,認識新部首小字頭。

2、瞭解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觀察和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瞭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變化成各種不同形態。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結識一位新朋友,這位新朋友非常有意思,他不直接告訴你們他是誰?他說:你們猜猜,我是什麼?(板書我是什麼學生齊讀課題)他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學習就知道了。

二、讀文識字

1、先小聲地讀課文,認生字。可以看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2、檢查生字詞。

(課件1:詞語)

漂浮傍晚冷風水珠硬球冰雹小溪

奔跑海洋跳舞暴躁災害江河壞事

極小常常冬天晒

(課件2:詞語)

硬球海洋暴躁漂浮水珠冰雹災害

奔跑傍晚跳舞江河冷風小溪常常

壞事晒極小冬天

指名讀、集體瀆

3、檢查會認字和會寫字。(出示字卡)

三、再讀課文

1、學生自瀆,要求不但要讀正確,還要讀流利。讀後,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指名5人讀,其他同學想:我們的這位朋友是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水?)

四、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1、再讀1~4自然段,邊讀邊想: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是水的?

2、小組交流。

五、深入學習全班交流

(課件3:要求)

交流要求:

1、你是從第幾自然段看出來的?先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2、在這個自然段中,結合詞語說說你的理解。

指名讀要求。

(下面按教材順序備課,實際教學時,按學生回答的順序學習)

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學生彙報。

2、(課件4:水變成汽又變成雲的過程的動畫)

邊演示邊講解、板書:太陽照在水上,水就變成了汽慢慢上升,升到了天空,又變成了許許多多極小極小的點兒,(就是特別特別小的水點兒,或者是極小極小的小冰晶)它們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這就是什麼呢?(板書:雲)

自己讀1~3句,讀出語氣。

指名讀。

3、邊演示邊提問:(課件5:三種顏色的雲)

這是白雲,課文裡是怎麼說的?

這是烏雲,課文裡是怎麼說的?

這是紅雲,也就是課文裡說的?

4、(課件6:第四句話)你們看,課文用了有時候有時候這樣的句式,把雲的三種顏色寫出來了,讓我們感到非常神奇。你們願意讀嗎?自己讀一讀。

師生配合讀。

第二自然段:

1、指名學生彙報。

2、你們看見過冰雹嗎?說說什麼樣?

3、你們都看見過雪花,雪花什麼樣?

4、你們看,雨、冰雹、雪(貼帶圖詞卡:雨、冰雹、雪)它們要從空中到地面上完成一次旅行,它們是怎樣下來的呢?下面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出示3個動詞卡:落打飄)請一名學生分別貼在帶圖詞卡下面,並說說為什麼這麼貼。

雨、冰雹、雪它們都是水變成的,又從空中回到地面上。畫↓。

同桌互讀,可以加上手勢。

指名2組讀,全班評價。

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學生彙報。

2、我們的這位朋友真是無處不在,五湖四海都留有他的足跡。

學到這段,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為什麼在池子裡說是睡覺?在小溪裡說是散步?在江河裡說是奔跑,在大海里說是跳舞、唱歌呢?)

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池子裡的水不流動,小溪裡的水流得慢,江河裡的水流得快,海洋裡浪很多,衝擊岩石時,聲音特大。)

3、我們來親眼看看海洋裡的水是怎樣跳舞、唱歌的?(課件7:海洋錄影)

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們學一學大海的波濤聲。

這就好像人海在跳舞、唱歌。

指名有語氣地讀,範讀,再指名讀。

第4自然段:

1、指名彙報。

2、你們還知道水為我們做過什麼好事?

(人類離不開水,我們平常要節約用水。)

3、你們知道水發脾氣時,還會做哪些壞事?人類想了哪些辦法叫水聽人的使喚。

(比如:利用氣象衛星來預報天氣,建水電站,建水庫、大堤,防止水災和旱災,多植樹、保護水土,防止泥石流等,這都是我們人類想的辦法。)

齊讀第4自然段。

六、總結全文

1、印證大家答案正確。(擦去?)

2、指名5人按順序讀一遍課文。

3、你們看,課文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太陽一晒,水變成了汽,又變成了雲,雲又變成雨、冰雹、雪。這也就是水在自然界中的變化。第3、4自然段寫的是平時水在的地方和與我們人類的關係。

4、今天,我們結識了水這位好朋友,在生活中,我們天天離不開水,它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美麗、可愛的世界。如果你們還想更多地瞭解它,課後可以繼續找一些關於水的資料,大家一起辦個我的朋友──水的展覽。

七、指導書寫

1、指導寫常字。(課件8:常)常字上面是一個新偏旁小字頭。(小字頭變紅)

學生說怎麼記這個字。

(課件9:出現田字格)提示在書寫時注意點。學生描一個,寫兩個。評議。

2、指導冰、冷。(課件10:冰冷)學生觀察後說出自己的發現。

(兩個字都是兩點水,與寒冷有關,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左短右長。)

提示在書寫時注意點。(課件11:出現兩個田字格)

學生寫在書中的田字格里,描一個,寫兩個。評議。

【課後點評】

《我是什麼》是一篇知識性課文,文章的特點鮮明,是用擬人的寫法,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介紹了水在自然界的變化,以及和人類的關係。

張老師根據課文的特點,課標的理念,設計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剛才大家看到的是第一、二兩課時的內容。

首先要肯定的是重視讓學生認真讀書。通過反覆讀書,從課丈語言深入到內容。第一次接觸課文,要求讀正確。再讀課文,要求讀流利,並說說你認為他是什麼,這時學生對課文還只是直覺的印象、淺層的瞭解。然後,自己再邊讀課文邊思考:從什麼地方看出是水,這就需要學生抓住詞句去理解,接著在小組中交流,在全班交流,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深入理解語言,並在理解基礎上再有語氣地朗讀。最後還有反顧全文的讀。這樣由讀正確到流利再到有語氣,逐步提高要求。隨之對課文的理解也就由膚淺逐步深入。

而且教師根據需要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如個人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分男女生讀、師生配合讀、範讀等等,以保持學生讀的興趣。

第二,教學設計新穎有創意。教師根據本文特點以自主、合作、探究做為線索,貫穿教學全過程。匯入以猜猜他是什麼激發學生好奇心,主動學習的願望;繼而提出從哪兒看出來的引導學生去自學探究、合作探究,教師也參與其中,並在這過程中與學生平等對話,起到組織者、指導者的作用。

第三,重視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精彩的詞句。起到了語文課豐富學生語言,感受漢語語言美的作用。如:對打、落、飄三個動詞讓學生用動作體會,聯絡生活經驗體會用詞之準確。又如:對文中幾個擬人句用課件幫助學生領會。

第四,針對二年級兒童的特點,恰當地使用直觀形象手段,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理解語言。如:海洋的錄相使學生如親眼看到海浪怎樣洶湧地翻滾,親耳聽到海浪撞擊的聲響從而領悟在海洋裡跳舞、唱歌這個擬人句。又如:把水變成汽升上天空變成雲的過程,作成示意圖的課件,使學生能觀察到這個變化。再如:板書設計把水在自然界的迴圈用示意圖展示出來,使學生一目瞭然。

第五,在指導書寫上,保持了張老師一貫細緻認真的風格。指導到位,所以她教的學生絕大多數達到了課標寫字的要求。

以上幾點希望對大家研討低段的閱讀教學有所啟示。

教學設計方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生字新詞,尤其是四字詞語或成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3、通過讀寫結合切實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憑藉課文的語文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2、通過讀寫結合切實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揭題:今天,我們學習第十九課──秦兵馬俑(齊讀課題)。

2、創設情境:

1978年9月,法國總統希拉剋在參觀秦兵馬俑後留下了這樣的讚詞:“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

3、交流感受,激發民族自豪感。

(世界的奇蹟,民族的驕傲)

4、再一次讓我們滿懷自豪地讀一讀:

秦兵馬俑。

二、預習彙報,交流共享

1、談話過渡:

從你們的朗讀聲中,老師感受到了你們滿腹的自豪。想必,課前同學們也一定作了充分地預習。咱們一起交流分享預習成果。

2、依次彙報,相機引導:

⑴ 介紹傭及秦兵馬俑。

⑵ 讀準生字詞。

⑶ 圈劃出文中的四字詞語和成語,理解。

⑷ 正確、流利地讀文。

⑸ 理清條理,領會第三自然段的過渡作用。

三、精讀課文,體悟積累

1、體會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

⑴ 播放錄影,說說感受。

⑵ 師述:

走進語言文字,你會有更深的感受。

⑶ 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並劃出規模巨集大的詞句,簡要寫寫體會。

⑷ 集體交流:

預設1:

“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二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

引導透過一系列數字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結合課文中的資料“五十個籃球場”“八千個兵馬俑”,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達方法。

預設2:

“站在高處鳥瞰,……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交流感受,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一段補充資料,師讀,設問:

從這段文字,你又有了哪些新的體會?再感情朗讀最後一句。

2、瞭解兵馬俑的多種型別,感受他們威武的氣勢:

⑴ 過渡:

如果說秦兵馬俑恢弘的氣勢讓人折服的話,那它的眾多的型別、鮮明的形象,就更令人驚歎不已。

⑵ 課文介紹了兵馬俑的哪幾種類型,快速瀏覽4~7自然段,找一找。

⑶ 在學生了解了兵馬俑的各種型別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類,認真讀一讀那一段,然後結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讀後的感受。

⑷ 在四人小組內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可以有感情地朗讀,可以演一演某一角色,還可以用生動的解說來介紹。

⑸ 出示相應的畫面,集體交流。

3、走近兵馬俑,感受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

⑴ 走近兵馬俑,仔細端詳,你會看到什麼呢?

⑵ 放聲朗讀第八自然段,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⑶ 在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後,再次讀一讀這一段,看看兵馬俑都有著什麼樣的神態,然後師生配合讀。

⑷ 扣省略號,“……”省去了什麼呢?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麼樣子,它們又在想著什麼?作者留給我們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創造……當你與作者一道思緒馳騁,神遊兵馬俑,就會用想象的翅膀觸控到兵馬俑的神韻,品嚐創造的快樂。請同學們也用“有的……好像……”來寫一段話。

(出示一組畫面)

⑸ 交流:

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暢談閱讀感受,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1、師小結後,引讀最後一段。

2、再次播放錄影:

利用撼人心魄的音樂和氣勢恢巨集的畫面,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交流:

透過畫面,你又看到了什麼?

3、總結:

秦兵馬俑,這沉睡了幾千年的藝術瑰寶,一朝醒來,震驚了全世界。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為擁有這顆獨放異彩的明珠而感到驕傲。其實,關於秦兵馬俑,還有很多等待著我們去發現、探究。此時設問:學完了課文,你對秦兵馬俑還有哪些感興趣的疑問?教者向學生推薦一些站,將學生的學習延伸至課外。

【板書設計】

秦兵馬俑

規模巨集大 型別眾多

(恢弘氣勢) (惟妙惟肖)

舉世無雙 享譽世界

教學設計方案14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歌曲,用自然真摯的歌聲表現小牧童在美麗牧場快樂放牧的情景,從而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並能用歌聲表現歌曲描繪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1. 正確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節奏。

2. 通過簡單的樂器演奏更好的學習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暢,節奏輕快,加上簡單和諧的二聲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麗牧場快樂放牧的情景展現在人們眼前。歌曲分為四個樂句,切分節奏使音樂顯得活潑、跳躍。一、二、四樂句節奏完全相同,演唱起來十分輕鬆。第三樂句連續運用切分節奏使音樂富有動感、充滿活力。全曲旋律不斷上行,形成歌曲熱烈歡快的氛圍。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體驗歌曲意境,並用自己自然真摯的歌聲表現歌曲活潑的情緒。通過演唱歌曲,訓練學生二聲部的演唱能力。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母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匯入新課

教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隻小鵝》。

介紹斯洛伐克,觀看圖片欣賞斯洛伐克。

三、歌曲學習

1、欣賞《牧童》動畫,說說歌曲是什麼情緒的?

2、 仔細聆聽歌曲,(《牧童》音訊)同學們聽到歌中唱了什麼?是用什麼形式來演唱的?

學生回答:聽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採用合唱形式……

3、學習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學習演唱

5、運用雙響筒、三角鐵打旋律

雙響筒: X X ▏X X ▏

三角鐵:X? ▏X? ▏

6、兩人雙響筒,兩人三角鐵擊打旋律,全班同學演唱歌曲。

四、課堂小結

草地上的牧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了歡樂的牧童,希望你們能夠利用課餘的時間多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教學設計方案15

【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於空間與圖形知識的教學,是國小階段幾何知識的重難點部分,是國小學習立體圖形體積計算的飛躍,通過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可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能力,較深入地理解幾何體體積推導方法的新領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幾何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本節內容是在學生了解了圓錐的特徵,掌握了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重視類比,轉化思想的滲透,直觀引導學生經歷“猜測、類比、觀察、實驗、探究、推理、總結”的探索過程,理解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還能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應放手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在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總結過程中掌握知識、發展空間觀念,從而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並且能運用這一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直覺猜想——試驗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結論——實踐運用”探索過程,獲得圓錐體積的推導過程和學習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自覺養成與人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圓錐體積公式的理解,並能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教學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圓柱的體積計算,在教學中採用放手讓學生操作、小組合作探討的形式,讓學生在研討中自主探索,發現問題並運用學過的圓柱知識遷移到圓錐,得出結論。所以對 於新的知識教學,他們一定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教法學法】試驗探究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底等高圓柱圓錐各6個,水槽6個(裝有適量的水)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回顧舊知識

1、你能計算哪些規則物體的體積?

2、你能說出圓錐各部分的名稱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進一步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

二、創設情景 激發激情

展示磚工師傅使用的鉛錘體(圓錐),你能測試出它的體積嗎?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的數學的形式進行設定情景,引疑激趣遷移,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揭示課題:圓錐的體積)

三、試驗探究 合作學習(探討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

探究一:(分組試驗)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各有什麼關係?

1、猜想:猜想它們的底、高之間各有什麼關係?

2、試驗驗證猜想:每組拿出圓柱、圓錐各1個,分組試驗,試驗後記錄結果;

3、小組彙報試驗結論,集體評議:(注意彙報出試驗步驟和結論)

4、教師介紹數學專用名詞:等底 等高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一活動,初步突破了本課的難點,為探究二活動活動開展作好了鋪墊。

探究二:(分組試驗)研討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麼關係?

1、大膽猜想: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體積之間的關係

2、試驗驗證猜想:每組拿出水槽(裝有適量的水),通過試驗,你發現了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有什麼關係?邊試驗邊記錄試驗資料(教師巡視指導每組的試驗)

3、小組彙報試驗結論(提醒學生彙報出試驗步驟)

教學預設:(1)圓椎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3倍;(2)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3)當等底等高時,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過學生彙報的試驗結論,分析歸納總結試驗結論。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們的關係嗎?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呢?(學生反覆朗讀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分組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索的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突破了本課的難點,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探究三:(伸展試驗---演示試驗)研討不等底等高圓柱與圓錐題的體積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關係。

1、觀察老師的試驗,你發現了圓柱與圓錐的底和高各有什麼關係?

2、觀察老師的試驗,你發現了不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的體積之間還有三分之一的關係嗎?

3、學生通過觀看試驗彙報結論。

4、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條件。

5、結合探究二和探究三,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圓錐的體積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課件演示試驗,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所存在的條件,更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圓錐體積公式理解,再次突出了本課的難點,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進一步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四、實踐運用 提升技能

1、判斷題:【題目內容見多媒體展示】獨立思考---抽生彙報---說明理由---師生評議

2、口答題:【題目內容見多媒體展示】獨立思考---抽生彙報---學生評議

3、拓展運用:【課本例題3】學生分析題意---小組合作解答---學生解答展示---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判斷題、口答題題型的訓練,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鞏固了圓錐體的體積公式。而拓展題型具有開放性給學生提供思維發展的空間,讓他們有跳起來摘果子的機會,以達到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的目的。

五、談談收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呢?

六、課堂作業:

1、做在書上作業:練習四 第4、7題

2、坐在作業本上作業:練習四 第3題

【課後反思】

【板書設計】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