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發生化學事故時的自我防護及應急措施

措施 閱讀(1.81W)

化學毒物主要是以氣體、液體、固體等形式存在,而化學毒物進入人體途徑主要是通過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和面板、黏膜、傷口等,所以化學毒物自我防護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做好呼吸道、消化道、面板、粘膜的防護,防止化學毒物經這些途徑進入人體。

發生化學事故時的自我防護及應急措施

一、自我防護的基本措施

1、對化學毒物存在的初步判斷

(1)聞味:大部分化學毒物都有一定氣味,如芥子氣有大蒜味,光氣、雙光氣有爛蘋果味、硫化氫有臭雞蛋味等。但不能有意去聞味而致吸入更多的毒物。神經性毒劑幾乎聞不到氣味。

(2)看植物染毒的特徵:許多植物被化學毒物汙染後,染毒區域性都會發生顏色改變,如被芥子氣染毒的樹及地面等呈黑褐色;有的甚至枯萎,或留有油狀液滴及毒劑斑點。

(3)專業人員和醫務工作者,可運用比色法、試紙法、偵檢管法、生化法和快速檢測儀器等多種偵檢方法,對化學毒物的種類進行快速檢定。

2、自我防護的基本措施:

(1)呼吸道防護:在未知現場存在何種有毒有害氣體或未知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情況下,原則上應使用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或正壓式呼吸防護用品);當你所處的場所沒有上述防護用品時,在緊急情況下,你可使用逃生型呼吸防護用品;如果你手邊也沒有逃生型呼吸防護用品,你只能選擇一些簡易的呼吸防護方法,如:①戴防毒面罩和防毒口罩等,如防氯氣、光氣用鹼石灰、活性碳作吸附劑的防毒口罩,防氨用硫酸銅或硫酸鋅的防毒口罩。防毒口罩應定期進行檢查,以防失效。②用毛巾、紗布、衣襟等做成厚口罩(8-30層),然後浸以下列的液體,如浸過碳酸鈉飽和溶液及10%甘油可用來防二氧化硫、氯化氫、酸霧等;浸過10%碳酸氫鈉溶液、草木灰水、石灰水可防沙林和氰化氫;浸過碳酸鈣或乳酸鈣的可防氟化氫。當你對場所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質有一定了解時,你應事先準備好供事故狀態下有效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

(2)面板防護:①防止化學毒物損傷面板和經面板侵入體內,應穿防化服、防護靴及戴防護手套,或者可選用適當的防護油膏,如防酸用3%的氧化鋅油膏,防鹼可用5%硼酸油膏。②簡易的防護方法:遇到化學毒物洩漏時,可立即取材,如雨衣、塑料布、帆布、油布、棉被、毯子等遮住身體,戴上醫用或工業用的橡膠手套或皮手套,穿上雨鞋,以儘量減少化學毒物與面板接觸。

(3)眼睛的防護:①戴防風鏡或佩戴簡易的防護器具,以防化學毒物損傷眼睛,或通過眼結膜進入人體,引起中毒。②簡易防護方法:用鐵絲、塑料紙、玻璃紙等製成防毒眼鏡或用玻璃紙、透明塑料膜矇住眼睛,四周用膠布固定在臉上。

二、事故發生時現場應急救援基本措施

化學中毒事件發生後,可能會有大批人員受到化學毒物的危害,其中部分患者病情可能較重,故現場及時有效的急救,對挽救患者生命,防止併發症及後遺症的發生十分重要。其現場應急救援的基本措施為:

(1)迅速脫離現場:化學事故/中毒事件發生後,應迅速將汙染區域內的所有人員轉移至毒害源上風向的安全區域,以免繼續受化學毒物的侵害。醫務人員要根據患者病情迅速將病員進行分類,並做相應的標識,以保證醫護人員對危重傷員的救治;同時要加強對一般傷員的觀察,定期給予必要的檢查和處理,以免貽誤救治時機。醫務人員在進行現場救治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佩戴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在現場要嚴格按照區域劃分進行工作,不無故進入汙染區域。

(2)防止化學毒物繼續吸收:當面板被酸或鹼性化學物灼傷或被易通過面板吸收的化學品汙染後,應立即脫去汙染的衣服(包括貼身內衣)、鞋襪、手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同時要注意清洗汙染的毛髮,並注意保暖。忌用熱水沖洗。對化學物濺入眼中者,及時充分的沖洗是減少組織損害的最主要措施,對沒有潔淨水源的地方,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不少於10-15分鐘;吸入中毒患者,應立即送到空氣新鮮處,安靜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吸氧。口服中毒者應儘早進行催吐,除用手刺激咽後壁催吐外,也可口服吐根鹼糖漿催吐。

(3)心肺腦復甦:患者從事故現場救出後,如有心臟、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4)意識喪失者的處理:意識喪失的患者,要注意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的變化,及時除去口腔異物,有抽搐發作時,要及時使用安定或苯巴比妥類鎮靜劑。

(5)特效解毒藥物的應用:對某些有特效解毒藥物的中毒,解毒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發生氰化物中毒後,應立即將亞硝酸異戊酯1-2支包在手帕或紗布內打碎,給病人吸入15-30秒,每隔15-30秒重複應用1支(一般最多用6支);同時靜脈緩注3%的亞硝酸鈉10-15ml;或用4-DMAP2ml肌肉注射,如症狀嚴重,可隨後用50%硫代硫酸鈉20ml緩慢靜脈注射。苯胺中毒要及早應用1%亞甲蘭,按1-2mg/kg體重,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有機磷酸酯類中毒要及時應用阿托品或阿托品和膽鹼酯酶復能劑二者並用。

《發生化學事故時的自我防護及應急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