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2.17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1

為了進一步摸清我縣畜牧業發展情況,加快我縣畜牧業發展步伐,更好地發揮畜牧業在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們對全縣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畜牧業發展的現狀和特點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據我縣河多、灘多、坡多、草多等自然資源優勢以及我縣被確定為國家小尾寒羊種羊繁育基地、魯西黃牛基地和黃河灘區綠色奶業示範帶建設重點縣的有利條件,以發展奶牛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畜牧龍頭企業和養殖小區,不斷壯大專業村、專業戶的養殖規模,畜牧業已佔據了農業的半壁江山,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截止20xx年12月底,全縣大牲畜飼養量萬頭(其中肉牛飼養量萬頭,奶牛萬頭),生豬飼養量萬頭,山綿羊飼養量萬隻,家禽飼養量1026萬隻。肉類總產噸,禽蛋總產噸,奶類總產4509噸。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12家(其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發展規模養殖小區16個。形成各類專業村112個、專業戶3600餘戶。畜牧業產值實現億元,同比增長%。從調查的情況看,我縣畜牧業主要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

(一)規模飼養集中化。目前,全縣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畜牧養殖小區16個,其中存欄百頭以上的奶牛養殖小區4個,存欄5萬隻以上的蛋雞養殖小區3個,20xx年出欄20萬隻以上的肉雞養殖小區2個,20xx年出欄百頭以上的種豬場4個、肉牛養殖場2個。

(二)經營模式多元化。

一是集中經營。如後方鄉東王坊奶牛養殖小區,通過政府扶持,引導農戶集中發展,目前已入住奶牛養殖戶12戶,存欄奶牛187頭。

二是股份經營。如華普奶業有限公司,由我縣兩個農戶合資興辦,現已完成投資290萬元,建成青貯池3個、擠奶大廳1個,存欄奶牛120頭。

三是獨資經營。如辛鑫畜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是由個人投資興辦,目前已完成投資210萬元,建青貯池1700立方米,可存欄108頭。

四是技術合作經營。如綠源畜牧開發實業有限公司,與北京市奶牛中心合作,建立了濮陽市第一家奶牛胚胎移植中心,現已成功移植奶牛670餘頭,產下純種荷斯坦奶牛380頭。

(三)以奶牛業為主的畜牧龍頭企業發展迅速。建成了以雪牛乳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乳產品加工企業,以綠源、華普、辛鑫、金鳳凰等為龍頭的一批畜牧養殖企業,以吳壩清真屠宰場為龍頭的畜產品加工企業。目前,全縣擁有投資百萬元以上的畜牧龍頭企業12家。其中,雪牛乳業有限公司,是集乳製品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大型龍頭企業,與6個奶牛養殖小區簽訂了長期供奶訂單合同,日加工鮮奶20噸。目前該公司又與三鹿集團進行合作,配套工程建設正在緊張進行。建成後,日加工鮮奶能力達到50噸以上。

(四)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一是加強了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形成了以縣畜牧部門為中心,縣、鄉、村三級畜禽疫病防治服務網路

二是加強了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了養雞、養羊、養牛等專業協會。並以鄉鎮駐地為重點,規範建設了孫口、馬樓等一批中小型畜禽產品交易市場。

三是加強了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縣、鄉、村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技術推廣網路,對養殖龍頭企業、養殖小區、養殖大戶進行技術承包,切實解決了畜牧養殖技術方面的難題。

  二、我縣畜牧業發展的基本做法和經驗

(一)抓組織領導,大力發展畜牧養殖。

一是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農業工作的政府副縣長任副組長,農業、財政、科技、扶貧等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的畜牧業發展領導小組。縣領導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解決問題,為全縣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是縣政府在每年年初與各鄉鎮政府簽定《農牧業目標責任書》,把發展畜牧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硬性指標,年終進行統一考核,兌現獎懲。

三是縣委、縣政府出臺《關於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決定》、《臺前縣黃河灘區綠色奶業示範帶建設規劃》等檔案,並制定了一系列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措施。

四是通過對比算帳、典型引路、參觀學習、政策激勵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對畜牧業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畜牧業發展氛圍。

(二)抓結構調整,提高畜牧業整體效益。

一是在深入考察、反覆論證的基礎上,確立了“以發展壯大養殖小區為切入點,穩定豬、雞生產,重點抓好牛、養生產,突出抓好奶業生產”的畜牧業發展思路,定位了畜牧業結構調整方向。

二是合理調整畜禽結構,使以牛羊為主的草食畜禽發展迅速,生豬和禽蛋生產穩步發展,奶業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又新發展了狐狸、貉特種養殖,目前全縣狐狸、貉存欄達到3萬餘隻。

三是不斷優化畜禽品種,引進和推廣了高產奶牛、優質肉牛、優質家禽等優良品種,抓好了奶牛和小尾寒羊的選育和綜合開發,提高了良種存欄及產品產量比例,形成了奶牛、家禽、豬、羊和特種養殖全面發展的格局。

(三)抓龍頭企業建設,提升畜牧業產業化水平。

一是把發展壯大龍頭企業作為加快畜牧業發展的牛鼻子來抓,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重點培植了雪牛乳業有限公司、綠源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吳壩清真冷凍廠等一批畜牧龍頭企業。目前,全縣擁有投資百萬元以上的畜牧龍頭企業12家。二是制定並落實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在資金、用地、實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為龍頭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引導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雪牛乳業有限公司投資680萬元、徵地41畝進行了擴建,還與三鹿乳業集團達成合作意向,按該集團要求投資近300萬元,增加了裝置,完善了實驗實施,增建了高標準庫房。吳壩清真冷凍廠投資300萬元對生產車間、冷庫、裝置進行了改造,新建標準屠宰車間286平方米,20噸速凍庫一處,300噸冷藏庫一處,日宰肉牛或小尾寒羊分別達到100頭或300頭。

四是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雪鳥羽絨製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羽絨加工企業10餘家,20xx年加工羽絨2000噸,形成了豫北地區最大的羽毛購銷集散地,帶動了1000餘戶、近2萬人從事羽絨收購業務,20xx年創社會效益2億元;後方鄉金鳳凰禽業有限公司、夾河鄉顧莊種雞場,存欄種雞分別達到2萬餘套、20xx年孵化雞苗300萬隻,帶動周邊1000餘戶從事養雞業。

(四)抓規模養殖,加快養殖小區建設。

一是用科學規劃指導小區建設,堅持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型,由鄉、村統一規劃用地,畜牧專家按小區標準統一設計。

二是用優惠政策扶持小區建設,從資金扶持、環境優化入手,加大養殖小區建設力度,加快小區建設步伐。

三是用龍頭企業帶動小區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解決小區內產品的銷售問題,促進小區健康發展。

四是用優質服務推動小區建設,搞好良種服務,確保小區使用優質畜禽良種;搞好技術服務,指導小區實行標準化生產;搞好防疫服務,確保小區安全生產。

五是多種模式加強小區建設,採取村助戶養、個人投資、合資合作、技術合作等形式,發展各類養殖小區16個。

(五)抓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整頓、規範了奶牛、小尾寒羊等改良、配種體系,健全了配種檔案。今年,全縣引進良種奶牛凍精600支,開展人工受精450頭,有效地提高了奶牛的質量。

二是加強疫病防治體系建設,投資50萬元,建成了一座裝置先進的動物疫病監測化驗室,推行動物“健康證”管理,開展動物健康檢查,定期進行免疫,保證了全縣畜牧業的穩定發展。

三是加強飼草、飼料體系建設,依託玉米秸杆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林草間作、秸杆青貯,為畜牧業發展提供充足的飼草資源。目前,全縣累計建設青貯池3萬立方米,青貯玉米秸杆10萬噸。

四是加強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成立了養牛、養羊、養豬等各類養殖協會,組織規模養殖戶定期召開座談會,互通訊息,協調解決產、加、銷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建立了農業資訊網,定期釋出資訊,幫助養殖戶規避市場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

  三、我縣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化水平低。主要表現為畜牧業工業化、工廠化、規模化水平低。特別是能形成一定規模和帶動效應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少,畜產品生產、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還沒有很好地形成,企業與農戶利益聯接不緊密,不能有效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造成市場競爭乏力,產銷銜接不暢,直接影響了畜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二)資金嚴重缺乏。從調查的情況得知,很多農民對奶牛、肉牛和小尾寒羊的養殖願望非常迫切,已有養殖場的還想再擴大規模,但苦於資金短缺。每年信用社發放的支農貸款期僅為6個月,沒有畜牧業專項貸款。

(三)科學飼養水平有待提高。在農村,沿用傳統習慣飼養畜禽的現象還很普遍。飼養各階段,不是根據畜禽需要什麼喂什麼,而是有什麼就喂什麼,運用生物技術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還很少。粗放經營、品種更新換代不及時,都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四)發展畜牧業的環境尚需進一步改善。受國家政策的影響,目前,土地已成為制約我縣畜牧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用地短缺、用地手續過於繁瑣,導致畜牧企業很難擴大規模,限制了企業進一步發展。

  四、加快我縣畜牧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一是政府部門要經常組織科技人員和養殖大戶代表,深入到各鄉鎮進行專題講座、科技培訓和經驗介紹,提高廣大農民科技水平。

二是充分發揮縣職業中專、縣勞動力培訓基地、縣廣播電視等作用,積極開展“陽光工程”培訓,讓農民學會1—2門畜牧養殖技術。

三是適時邀請專家分析國內外畜牧業發展的趨勢,灌輸知識,開闊視野,增強信心,鼓勵發展畜牧業。

(二)抓好畜牧業基地建設,向專業化、規模化經營邁進。

一要在良種繁育、技術推廣上下功夫。我縣除奶牛配種已實現凍精生產外,生豬、綿羊等良種繁育水平還不高,需政府牽頭,建立基層凍配站點,推廣實用技術,提高改良繁育水平。

二要在技術調新、規模調大、示範作用調強上下功夫。建立標準化、規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範基地,通過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基地帶動農戶。

三要以市場為導向,在品種調優、效益調高上下功夫。適度培育和發展狐狸、貉等特種養殖,獲取較高利潤。

(三)發展壯大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在龍頭,要以加強龍頭企業建設為重點,引導、扶持綠源、雪牛、雪鳥等龍頭企業進行技改和擴建,加速龍頭企業發展。要利用我縣各種有利條件和自然優勢,引進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畜牧企業群體規模。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有效組織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共同抗禦市場風險。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要進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務體系及縣、鄉、鎮、村三級防疫網路體系,健全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及動物疫情測報和資訊管理體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預案,增強對動物疫病的快速反應和控制能力。

二要健全資訊網路系統和管理體系,直接為畜牧業的生產提供供需和市場前景預測等項服務。通過資訊網定期提供與畜牧業生產有關的各方面的資訊情況,以達到調整生產、穩定價格、減少風險的目的。

三要運用市場化運作的方法加快發展專業合作組織、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積極創辦各類協會,為農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務。

四要加強對畜牧企業建設用地的規劃和管理,確保畜牧企業用地指標的審批和土地使用費用的最大優惠。

(五)千方百計增加對畜牧業的投入。要採取多方融資的辦法,解決畜牧業發展資金的瓶頸問題。

一要將國家關於農村小額貸款的政策用好、用足,爭取銀行貸款。

二要採取招商引資的辦法,藉助外力,發展我縣畜牧業。

三要利用民間組織或協會,協調各方資金用於畜牧業生產,從而形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2

按照市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安排部署,局領導班子對查找出的突出問題進行認真分析、深入研究,明確產生問題的主客觀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市畜牧業發展現狀

我市山區丘陵面積廣大,飼草豐富,發展畜牧養殖業優勢得天獨厚。同時,我市農民歷史上就有畜牧養殖的傳統,近幾年產業化水平又得到了快速提高,更進一步鞏固了畜牧業在我市農業中的基礎地位。為此,我市確立了“全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積極把畜牧業從農業中凸顯出來”的發展目標,把畜牧業納入“兩線兩翼”發展戰略,按照“突出發展家禽業,穩定發展生豬業,加快發展牛羊業,鼓勵發展特種養殖業,把生豬、奶牛、商品雞作為畜牧業的主導產品統一規劃、重點扶持、集中發展”的工作思路。目前,我市畜牧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畜牧業發展越來越引起各級的高度重視。畜牧業作為大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一直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位臵,今年中央1號檔案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畜牧規模化標1準化健康養殖”;市委市政府1號檔案和政府工作報告同時提出要“加快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新模式”;我市被列入全國生豬和奶牛優勢區域優勢縣,國家將在政策、科技、產業化和專案建設等方面進行重點傾斜扶持。

2、畜牧主導產業日漸突出。2008年,全市牛、豬、禽存欄分別為4.97、56.16、664.13萬頭(只);肉、蛋、奶分別達到13.55、3.75、8.51萬噸;全市畜牧業產值達到28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6.7%,頂起農業半邊天。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牛、羊、豬、禽存欄分別達到4.98萬、26.97萬、54.37萬、603.51萬頭只,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3.82萬噸、0.93萬噸和2.51萬噸,奶牛存欄達到3.39萬頭。

3、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穩步推進。一是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區建設成效顯著。2008年,我市先後爭取生豬發展專案資金1615.7萬元,完成了14個規模豬場和6個萬頭豬場的改擴建專案建設,新建生態養豬場107個。目前我市生豬出欄已躍居全省第四位,生態養豬場建設位於全省前列。二是商品禽基地建設不斷升級。全市共建成存欄2萬隻的標準化養雞場62個,其中在羊流鎮新建了存欄20萬隻的標準化大型商品雞場,在天寶鎮新建了存欄20萬隻的大型種雞場。與山東六和集團建成了畜牧養殖擔保公司和商品雞孵化廠兩大專案。三是奶牛規模化飼養比重實現跨越式發展。先後在翟鎮投資200萬新建一處存欄500頭的奶牛場,在東都鎮投資100萬元擴建了南鮑奶牛養殖小區,使12個小型散養戶遷戶進區,目前全市奶牛規模飼養率達到90%以上。

4、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實現安全無疫。一是防疫專項資金足額投入。2008年,我市共投入644.35萬元用於動物防疫,其中對上爭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疫苗補助484.35萬元,市裡投入防疫專項資金160萬元,各鄉鎮街道也根據實際情況投入專項資金用於動物防疫。二是建立健全各項動物防疫體制機制。建立了以防疫責任、強制免疫告知、疫情普查、物資儲備、檢疫監管、消毒滅源、督查整改、疫情預警、防疫保證金、一票否決等十項制度為內容的防疫制度體系,全面完成了泰安市下達的畜禽強制免疫任務,全市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三是加強奧運期間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安全監管。按照上級要求,開展奧運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對涉奧飼養場、進京入戶屠宰加工廠的監管,實現了“奧運期間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確保不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標,對於維護全市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

二、存在的問題

調研發現,我市畜牧業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且發展潛力巨大,但我市仍存在一些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焦點、難點問題。

1、管理體制不完善。我省不論是畜牧業產值、出口總量,還是各類畜禽存欄出欄、飼料獸藥工業產值均居全國前列,在大農業內部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但是,目前的機構設臵與畜牧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以至於在政府工作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機構改革上行下效,市畜牧機構不僅不是行政編制,而且不進政府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對工作人員行政執法和行政管理工作帶來不3便,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龍頭企業短腿問題依然未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我市畜牧龍頭企業融資難、畜牧科技創新人才缺乏、發展畜牧龍頭企業優惠政策投入少等因素限制了我市畜牧龍頭企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使得一些市場反映好的畜牧產品,難以擴大生產規模,無法搶佔應有的市場份額。

3、畜牧業發展的政策落實不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棚架現象。如要求重大動物防疫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動物防檢疫機構和人員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專案配套資金等問題,許多地方至今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兌現,制約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4、養殖小區建設管理有待加強。當前作為實現人畜分離、規模發展主要途徑,養殖小區在廣大農區發展較快,促進了畜牧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序。但作為新生事物,各鄉鎮街道在養殖小區建設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是生產和建設標準不統一,基礎設施不配套,疫病防治措施不嚴格。組織和管理機制不健全,環保投入少等。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儘快出臺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管理規範,加強引導和管理,以充分發揮其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生產水平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5、科技水平有待快速提高。長期以來由於畜牧生產小農經濟模式有限以及政策性科技投入少等因素,致使難以開展具有商品生產價值的科技工作,畜禽良種繁育、健康養殖和科學防疫等方面存在與良種、良法不配套等現象。目前,我市畜牧業科技貢獻率為60%,尚有很大提高空間。

三、關於加快畜牧業發展的建議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重點突出、規模做大、檔次提高、產業延伸的總體思路,藉助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提升生豬養殖業;藉助禽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提升肉禽養殖業;藉助奶業富民工程,提升奶牛養殖業。不斷爭先進位,畜牧業總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生豬、肉禽、奶牛存養量分別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開展對照全省前三強找差距活動。目前我市生豬存欄量排在全省第四位,對照全省生豬存欄量前三名的諸城、高密、莒縣找差距、找問題;奶牛存欄量排在全省第九位,對照全省奶牛存欄量前三名的萊西市、泰山區、臨朐縣找差距、找問題。

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畜牧強市這一目標,經過深入調查和探討,認為目前我市的畜牧業雖然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把我市的畜牧工作臵於畜牧生產工作的大環境下來看,還有許多艱苦細緻的工作需要去做,主要是抓好六個方面的建設。

1、抓好組織結構建設。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應該引起各部門的充分重視,各級領導應該對畜牧工作給予更多的支援與關心,積極爭取把畜牧部門列入政府序列;要抓住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機遇,解決好基層畜牧獸醫站的機構完善、人員配置、福利待遇等問題;同時還5要積極爭取泰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援儘快出臺扶持欠發達鄉鎮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逐步實現全市畜牧業平衡協調發展。

2、抓好龍頭企業建設。按照“三個一批”(引進建設一批、提升壯大一批、盤活改造一批)的思路,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企業改革,盤活存量資產,加快畜牧產業專案建設步伐,重點突出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建設,力爭全市每年新發展1-2處規模加工企業,擴張規模企業群體,增強輻射拉動力。圍繞正邦、六和、大寶等畜牧產品加工骨幹龍頭企業,整合區域資源,建設畜產品加工園區,形成集團優勢。

3、抓好標準化場區。大力發展規模飼養,加快建設標準化、產業化、集約化和生態化的畜禽生產基地。用活用好市政府扶持種養業基地建設專項資金,引導養殖場戶和社會資本依託龍頭建設基地、圍繞市場建設基地、集中產區建設基地。新建場區一律按照標準化生產設計,同時加快老場區的標準化改造,引導中小飼養場戶向標準化場區集中。引導龍頭企業與場區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標準化畜禽生產基地和龍頭加工企業積極申報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認證,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

4、抓好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加快發展協會、學會、研究會、合作社等各類民間合作經濟組織,為養殖場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支撐和銷售服務,提高畜牧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合作經濟6在畜產品市場營銷和開拓中的中介作用,積極做好養殖場戶與龍頭企業、銷地市場簽定購銷合同的工作,組織聯絡開展畜產品的遠距離運銷,穩定銷售渠道,拓展銷售空間。今年著力扶持六和生態養豬合作社,擴大規模,提高檔次。

5、抓好動物疫病防控長效機制建設。嚴格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完善制定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加強動物疫病診斷檢測實驗室建設,強化動物疫情監測,嚴格重大動物疫情上報制度,全面加強獸醫監管和動物檢疫工作,切實抓好動物防檢隊伍建設,落實財政預算經費,健全機構,充實隊伍。提高素質,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實處。著力建設縱到底、橫到邊、周密覆蓋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6、抓好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實施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重點抓好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和市場準入三個關鍵環節,全面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依法加強對畜禽、獸藥、生物製品和飼料市場的監管力度,堅持日常檢查與定期整頓相結合,綜合檢查與專項整頓相結合,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從源頭上保證畜禽及其產品檢驗檢測設施投入,加強對畜禽生產及加工環節的監管力度。逐步建成公共檢測與企業自檢相互補充、配套完善的畜產品安全檢測體系。

7、科技培訓方式要不斷創新。在發展畜牧業的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和運用好科學技術的優勢,定期開展畜牧科技富民強國的培訓班,大力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與基本技能。通過課堂講授,交流研討,現場指導三結合的方式,重點培訓“種、防、管、加、銷及市場資訊獲取”方面的知識,培養新型農民的典型,使我國畜牧業呈現“生產專業化、養殖規範化、產業標準化”模式。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畜牧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為我國更多畜牧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建立綠色通道。

8、完善畜牧業市場和資訊體系。積極培育市場營銷主體,支援龍頭企業、專合經濟組織、農民經紀人和各類營銷組織採取產銷直掛、連鎖經營及網上交易等形式參與畜產品流通。健全完善市場規則,規範交易行為,加強市場監管,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公開公平的市場流通體系。堅持以資訊化推動畜牧業現代化,建立健全區、鄉畜牧業資訊網路,加大現代資訊科技的推廣應用力度,推動與龍頭企業、批發交易市場和生產基地的網路融合、資源共享。

9、營造現代畜牧業發展環境。把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措施擺上重要日程,認真貫徹落實現有扶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並根據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投入畜牧業發展機制,及時兌現和落實有關畜牧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認真研究制定發展規劃,積極培育典型,加強示範引導,創新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新機制。實行現代畜牧業發展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簽訂目標,明確責任,對發展現代畜牧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3

發展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種植業再生產的畜牧業,既能促進種植業,又能帶動加工業和服務業,形成農業內部產業和三次產業間的良性迴圈,促進農產品的轉化增值,是新階段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為推進我縣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實力,我們對當前畜牧業的發展現狀及優勢進行了調查分析,並對發展的對策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表明,XX縣發展畜牧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是建設新農村的支柱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切實可行的途徑。

一、畜牧業發展的優勢

隨著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畜牧業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XX縣地處鄂西北,土地遼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畜牧業在新一輪縣域經濟大發展中體現出了諸多與其他產業相比不可多得的優勢。

(一)、資源基礎優勢

一是飼料資源廣闊。我縣土地遼闊,耕地面積31.83萬畝,種植業以糧食種植為主,全年糧食產量1.47億公斤,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結構逐步變化,過去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現在60以上都作為飼養畜禽的飼料,即每年有0.9億公斤糧食用作了飼料,另外每年還有0.3億公斤餅粕、糠麩等可用於飼料的農副產品,這些可利用的精料可配製畜禽全價飼料1.4億公斤,加上大量的青綠多汁飼料,按照標準化的飼養方法和出欄重量計算,這些飼料可飼養出欄生豬50萬頭,而目前全縣年出欄生豬隻有23.5萬頭,發展空間很大。

二是飼草資源豐富。全縣草山坡面積236萬畝,可利用草山坡面積159萬畝,草山坡植被覆蓋率高,沙化、石漠化、鹽鹼化程度較輕,土質肥沃,牧草豐富,草質優良,利用率高,加上每年1.87億公斤的可利用農作物秸稈,理論計算為15萬個標準牛單位,摺合養羊75萬隻。但目前全縣飼養牛羊摺合僅為2.3萬牛單位,可再發展草食動物12.7萬牛單位。

三是品種資源優良。XX縣位於秦巴山區,形成了鄖巴黃牛、板角山羊、本地黑豬、土種雞等具有優良特徵特性和較高經濟利用價值的畜禽及經濟動物地方品種,這些品種與國外引進品種相比,雖然生產效能相對低一些,但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繁殖力高、肉質好等優點,是我縣發展畜牧業培育優良品種的“基因庫”,同時,也是開

展雜交改良的優良親本。

(二)、區位生態優勢

XX縣地處鄂、渝、陝三省交界大巴山脈東段的北坡,位於南北氣候的分界帶上,屬亞熱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2℃-16℃,全年無霜期240天左右,年降雨量900-1000mm,山地、川壩、丘陵相間,水土資源豐富,人畜飲水方便,適合廣大農戶飼養畜禽。同時林地廣闊,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境內無汙染工礦企業,沙塵少,生態環境優美,空氣質量狀況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對畜禽疫病的發生和流行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為發展生態畜牧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人力保障優勢

我縣屬於山區農業縣,農業人口28萬餘人,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13.6萬個。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落實,農業小型機械化耕作技術的推廣普及,從事種植業生產的勞動力逐步被解放出來,據20xx年報統計,有5萬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除很少一部分有技術專長可外出務工外,大多數人文化素質都不高,沒有其他的專業技術特長,要實現再就業有一定的困難,但他們有傳統的養殖經驗,如果對他們進行養殖新技術的培訓,將是從事畜牧業養殖的行家能手,是我縣發展畜牧業當前不可多得的勞動力資源。

(四)、市場潛力優勢

人均肉食品佔有量是反應一個國家和地區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標誌,隨著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時期,人們的物質生活水

平將逐步提高,人均佔有肉食品量也將逐步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我縣按照人均年佔有肉類100公斤計算,內需市場年可消費肉類食品3.6萬噸。近幾年來,我縣畜牧業雖然得到了突破性發展,但畜牧業產業化起步較晚,畜禽存欄出欄(籠)基數依然較低,20xx年底生豬出欄23.5萬頭;牛出欄0.35萬頭;羊出欄1.2萬隻;禽出籠105萬隻;全年肉類總產量2.3萬噸,要達到內部市場的供需平衡,尚有1.3萬噸的內部消費市場潛力可以挖掘,加上依託品牌優勢大量外調和畜產品加工企業的建立,畜牧業發展數量再翻一番才能飽和市場,開發潛力巨大,這也和飼料、飼草資源的利用潛力相吻合。

二、壯大畜牧業的.思路及措施

根據XX縣資源條件、現實基礎、開發能力和發展前景,XX縣發展畜牧業應抓住當前西部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機遇,堅持“依託資源立牧,優化結構興牧,強化服務穩牧,圍繞市場活牧”的發展思路,制定惠牧政策,優化發展環境,走產業化之路,整體推進畜牧業的發展水平,實現畜牧業由增產到增效。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

一是依託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畜牧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著力解決生產資料與畜種結構不相適應的矛盾。要依託傳統產業的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生豬;在鞏固生豬養殖基礎上,依託飼草秸稈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草食家畜;通過引進良種開展雜交改良和提高草場載畜潛力。同時以庭院畜牧業的效益優勢,穩步發展家禽,鼓勵發展特種養殖,實行結構的多元化,充分提高優勢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以推廣三元雜交豬、鄖巴黃牛、板角山羊、土雜雞等優勢畜禽產品為著力點,實行大宗畜禽產品的優質化生產和區域化佈局,應把城郊區列為發展生豬的優勢產區,把牧草豐富的高山區列為發展草食家畜的優勢產區,建立優勢產業帶。同時應把提高畜禽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大力倡導綠色畜產品生產,實施品牌戰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要通過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勢產區的合理佈局,推動耗糧型畜牧業向節糧型畜牧業轉變,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實現畜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大力培植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升級

龍頭企業在畜牧經濟發展中具有技術含量高、管理規範、效益好、活力足、輻射帶動作用顯著、競爭力強的優勢,是整個產業發展的火車頭。因此,在發展壯大畜牧產業時,首先應從抓龍頭企業的培植入手,以產業化帶動畜牧業規模化、專業化;要加大政策扶持、技術支援的力度,優化生產發展環境,通過積極開展畜牧業招商引資活動,吸納社會資金興辦民營企業,實行規模化生產,標準化飼養,集約化經營。同時要發揮十堰市興科牧業有限公司,輝煌牧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典型作用,利用他們在產品質量、市場營銷、信譽等方面的優勢和規模效益,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之路,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使畜牧新技術在生產領域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提高整體發展水平。

(三)健全服務體系,促進畜牧業快速發展

一是要進一步穩定基層服務隊伍,利用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的契機,進一步完善基層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積極落實基層畜牧獸醫技術幹部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實現“老有所養”,激發基層服務人員工作熱情,全面提高服務質量。

二是要充分發揮基層服務人員的職能作用,大力推廣畜禽養、防、管、治新科技,推廣普及雜交改良、人工授精、配合飼料、生料幹喂、分段飼養、種草養畜、秸杆氨化以及畜禽疾病的綜合防治等畜禽飼養綜合配套技術,使畜牧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縮短飼養週期,提高出欄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四)加強畜禽疫病防疫,健全防控體系

重大動物疫病是影響畜牧業健康發展重要因素,也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嚴重影響。首先要切實貫徹《動物防疫法》,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政府行為,對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把動物疫病防疫作為公益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防疫質量,落實專項資金。同時建立健全縣、鄉配套的冷鏈體系,確保防疫密度。實現動物防疫疫苗從運輸、保管到使用的規範化,另外要落實動物免疫反應死亡的補償資金,爭取廣大養殖戶對動物防疫工作的支援和配合。其次要加強重大動物疫病監測體系建設,構建重大疫病早期預警機制,落實疫病的普查報告制度,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網路化建設,適時掌握疫病的動態,利用新的監測手段,準確監測疫病,依法果斷處理。通過規範畜禽防疫,強化重大動物疫病的監測力度,有效的控制重大動物疫

病的發生和傳播,使畜禽的死亡率控制在行業標準以內,增強畜牧業抵抗疫病風險的能力。

(五)積極開發畜禽產品市場,健全市場流通體系

畜牧業發展最終要依靠市場才能實現由增產到增效。在積極推行產業化經營的同時,要按照產業化的要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流通為紐帶,在生產與市場之間架起橋樑,走產、加、銷一體化的路子。要抓住有利時機,開拓市場,創新訂單畜牧業的發展思路。積極鼓勵和支援畜產品加工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不斷開發新產品,爭創自己的特色品牌,鼓勵能人蔘入市場營銷,發展外向市場。通過鞏固現有市場、開闢潛在市場,為XX畜牧業的大發展拓展外部空間。

(六)加強組織領導,爭取上級扶持

畜牧業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參與,離不開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援和廣泛配合。因此,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對畜牧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要根據當地資源、區位、人力等條件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思路,落實目標責任,加大督辦力度,及時研究和協調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通過強化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式,規範市場秩序,為畜牧產業的發展開啟綠色通道,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用足用活上級出臺的各類優惠政策,管好用好專案資金,以優異的工作業績,爭取各級對我縣畜牧業發展的扶持,實現XX畜牧業的騰飛。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4

根據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試點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及時成立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調研工作組織,深入到各獨貴龍,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廣泛徵求廣大牧民群眾和黨員幹部的意見和建議,經過認真梳理後,形成專題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xx位於木北部,毗鄰達來諾日湖,303國道從境邊通過,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全共轄7個獨貴龍,共有235戶,人口1080人,勞動力460人。黨支部下設6個黨小組,現有黨員31名,其中流動黨員3名。共有草牧場41萬畝,已圍封的28萬畝,20xx年6月末家畜存欄2萬頭(只)。幾年來,支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達裡湖旅遊景區發展生態經濟,保護草原植被,不斷髮展壯大旅遊產業,實現資源轉化增值,增強了黨支部凝聚力,實現了牧民增收,20xx年人均收入1.1萬元。

二、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xx是以外延數量型增長方式為主的頭數畜牧業,加之多年的乾旱,過渡的放牧,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由於牲畜數量逐年遞增,對草牧場實行掠奪式經營,雖然近年來進行了大面積的人工種草和草場改良,但仍然補不足日益嚴重的草場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趨突出,繼續走頭數畜牧業的路子難以為繼。

2、經營管理粗放。表現為飼草品種單一,飼草料消耗高,報酬低,牛、羊育肥數量少,品質低,牲畜出欄集中,且多年餵養後才出欄,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欄的極少,和每天需要鮮肉的市場很不協調。

3、牧戶居住分散,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築佈局零亂,建設公共基礎設施難度大,居住環境與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很突出,養老問題主要以子女贍養為主,導致個體化差異嚴重,缺乏穩定、長效的社會化保障體系。

4、人畜飲水不能滿足牧民和畜牧業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裝置已經老化,人畜飲水供應不足,影響了牧民的生產和生活,不能適應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需求。

5、畜群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叢集優勢。牧民養畜多而雜,不專一,基礎母畜、育成畜、後備母畜及良種畜的比例不盡合理。

三、解決矛盾的辦法和發展方向

1、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第三產業。世界地質公園八大園區之一的達裡湖景區位於該,達裡湖景區假日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旅遊日益興起,受旅遊業拉動使當地成了極為寶貴的'旅遊聖地,依託豐富的旅遊和牛奶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加大奶製品、旅遊紀念品等民族特色產品的開發力度,把草原旅遊資源與草原文化相結合,給當地牧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旅遊業的帶動下快速發展。

2、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實現草原永續利用。通過建設飼草料基地、季節性休牧、溼地保護、草場改良等措施,對退化草原進行治理與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產能力,促進牧民增收。

3、進一步發揮畜牧業資源優勢。發揮畜牧業資源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肉牛、肉羊、種畜繁育和草業基地建設規模,加大畜牧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快畜群週轉,提高出欄率。

4、發展合作組織,提高產業化程度。通過政府扶持、能人帶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化執行機制,建設肉牛、肉羊協會,通過產前訂單、產中協調指導、產後統一銷售加工,提高牧民生產、經營、服務的組織化程度。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5

我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主旨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農牧戶經營為主體,以龍頭企業為主導,以合作服務組織和專業市場為中介,把分散的農牧戶與國內外市場連線起來,堅持分類指導,系列開發,確立和開發主導產品,發揮比較優勢,建立教、研、推相結合的科技增長機制,提高畜牧業整體素質,進而實現畜牧業的現代化。

1、用產業理念發展畜牧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

用產業理念發展農業,建設現代農業,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選擇。畜牧業是農業產業化的領頭產業、同時又是現代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用產業理念發展畜牧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和重要過程,當前應著力推進畜牧業產業化。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畜牧業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顯然,沒有畜牧業,農業就構不成完整的農業。但現代農業有別於傳統農業,其不同之處在於農業中畜牧業的比重發生了明顯變化,在現代農業的中間消費(投入物)中畜禽生產成為主要成分。例如畜牧業通過畜禽產品的中間消費,把植物產品加工轉化為動物產品,顯著提高了產品的商品率和市場份額,從而使其在農業中所佔比重也相應大幅度提高。目前,發達國家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都在70%~80%,沒有高比重的畜牧業就談不上有現代化的農業。20世紀90年代至今,全國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其中在確定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時,廣大農區普遍選擇了畜牧業。十餘年的執行實踐證明,畜牧業作為承農啟工的中軸產業,通過對飼草飼料的旺盛需求,拉動了糧棉油菜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並將大量農副產品轉化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資源,加快了農業的良性迴圈,又實現了生物轉化增值。同時,帶動了飼料、獸藥、皮革、食品、儲運和冷藏等眾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延長了產業鏈條,提高了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現代化程序。儘管如此,如果僅僅是當畜牧業發展了,並且達到了一定發展水平,便認為現代農業已經近在咫尺,未免結論過早。嚴格地講,它只能算是用產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的一箇中間階段,而非最後的落腳點。因為畜牧業與種植業同屬第一產業,畜牧業替代種植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仍然存在;以畜產品取代農產品作為主打產品,也只是以一種初級產品代替了另一種初級產品,價值增值和市場空間同樣有限。現代農業不僅僅意味著畜牧業生產及產出水平的提高,它更體現在畜牧業產後加工增值能力的增強。因此,從長遠看,發展畜牧業的最終出路還在於改造傳統畜牧業,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業層次,從而使從業農民增收更加具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因此,用產業化理念發展畜牧業,是用產業理念發展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和重要過程。

2、畜牧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2.1 龍頭企業優勢不明顯,一體化、集團化程度不高畜牧業龍頭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有所壯大和發展,並在農業產業化中處於領先地位,但面對日益競爭激烈的國內外市場,仍存在許多問題。第一,企業規模小,產品質量差,管理制度落後,競爭力不強。第二,大型龍頭企業科技和制度創新能力不足。許多大型企業仍然依靠粗放擴張的經營模式,嚴重忽視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在市場競爭中缺乏自己的'名牌產品和優勢產品,在企業管理中,沒有及時採用現代經營管理制度,存在產權不明晰、決策不科學的問題,仍然依靠傳統家族式的管理方法來管理集團企業,使企業長遠發展受到很大影響。有的企業嚴重缺乏穩定的原料基地,有的企業市場營銷渠道不暢,企業開拓市場的能力和手段有待提高。

2.2 產業化內部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

在利益分配方面,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企業與農民簽訂的經濟合同不規範。一些企業往往憑藉其自身的強大經濟優勢,在與農民簽訂合同時故意損害農民利益,使所訂立的合同條款儘量有利於企業。第二,利益主體雙方不守信用。有些地方,當產品市場價高、產品暢銷時,農民往往違背合同,不願將產品賣給企業,導致企業停工待料;而市場價低、產品滯銷時,企業又不願意按原定合同收購,有時即使願意收購也經常壓級壓價,導致農民利益受損。第三,違約追索成本高。

2.3 畜產品加工業嚴重滯後

畜牧業產業化要求畜牧業產前、產中和產後要有機聯合;但我國的畜牧業集團化卻存在產中、產前發達,產後加工嚴重滯後的格局,畜產品加工業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發達國家畜產品加工量佔畜產品生產總量的比重高達60%~ 70%,而我國肉類加工比重不到5%,且加工技術落後,企業規模小,還存在著加工深度不夠、花色品種較少和優質高檔品種比重低的問題。

2.4 產業化管理條塊分割,政策引導失當

經過機構改革,我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管理體制雖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部門分割、產銷脫節的問題。到目前為止,畜牧部門只管生產,加工和流通則由其他部門管理,各行政部門為了維持原有的利益格局,往往各行其是,政出多門,畜牧業生產、加工和流通缺乏統一管理,嚴重影響了畜牧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政府對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引導方面,則存在兩種極端傾向:一是個別地方政府出於促進產業化發展的需要,往往不顧經濟規律,簡單採用行政命令,人為製造產業化企業和組織,有些地方則一方面強調要大力發展畜牧業產業化,另一方面卻對畜牧業產業化企業在投資和融資方面設定了許多障礙,現在很多中小型民營企業反映得不到政府投資和銀行貸款。

 3 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3.1 繼續增加畜牧業產業化發展資金投入

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既需要政策支援,更需要資金投入的支援。今後,我國畜牧業產業化發展必須走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方針。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畜牧業的投入,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發展規劃中,確保投資及時到位。畜牧業基本建設投資佔國家農業基本建設總投資的比重應保持在10%以上,到20xx年逐步提高到15%以上。各級政府在稅收政策上,要對產加銷龍頭企業視同開發性農業企業,實行先徵後退的稅收優惠政策。要對區域性重點民營龍頭企業實行國民待遇。各級財政也要把畜牧業產業化作為財政支出的一項重要內容,增設扶持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專項基金;各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也應從資金投向和資金結構上向畜牧業產業化和畜牧業基礎設施傾斜,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和基地建設。農業信用合作社也要在貸款方面向畜牧業產業化傾斜。

3.2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畜牧業產業化的實質是使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比較穩定的利益關係。企業與農戶之間是否能建立穩定的利益協調機制,是事關產業化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各地要根據畜牧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不同階段,採取相應對策。在產業化經營處於起步階段的地方,要重點發展和規範合同契約、“訂單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基礎較好的地方,可以通過建立風險基金、實行最低收購保護價、返還一定利潤等,使企業與農戶建立比較緊密的利益連線機制。其次,也要積極探索畜牧業產業化利益分配的新機制。要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行農民用土地使用權、產品、技術和資金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積極鼓勵採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經營形式,使農民與龍頭企業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此外,還要加大法制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戶和企業管理者自覺履行各種經濟契約和合同,儘量減少產業化發展中的履約交易成本,促進畜牧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

3.3 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

要從實際出發制定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要加強對重點龍頭企業的管理,引導龍頭企業探索企業與農戶互惠互利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鼓勵同行業強強聯合積極協助和鼓勵龍頭企業、專業生產大戶,運銷大戶、經紀人成立行業協會或商會等行業自律組織,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服務中介組織,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層次發展的格局。最後,對龍頭企業和為畜牧業產業化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組織,政府從計劃審批小工商登記、徵收所得稅、徵用土地、聘用人才等方面給予優先、優惠,並給予其充分的經營自主權,扶持其發展;同時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際資本和大中型工商企業進入畜牧業,參與畜牧業的產業化改造。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6

畜牧業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誌,加快畜牧業發展,對於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局對全區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區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提質增效、增強產業競爭力為主線,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使全區畜牧業得到了協調、穩定、持續發展,龍頭企業和養殖小區規模不斷壯大,養殖戶收益不斷提高,畜牧經濟總量再上新高,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40%。截止到目前,全區生豬飼養量62萬頭;牛

1.8 萬頭;羊飼養量 4.4萬隻;禽飼養量163 萬隻。畜牧業發展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畜牧業主導產業地位初步確立

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又有新提高。今年全區畜牧業總產值將佔農業總產值40%,畜牧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畜牧業在加速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和地方財政收入,保障市場供給和社會穩定等方面都將做出越來越多的貢獻。另外,大用集團、華英集團

均已落戶我市,投資成立綜合性龍頭企業和大型家禽養殖小區,這更將推動我區畜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飼養規模上水平,基地建設發展迅速

2008年新建養殖小區19個,其中生豬養殖小區6個,肉牛養殖小區5個,蛋雞養殖小區3個,肉雞養殖小區5個,這些小區的建成不僅使我區畜牧業發展上了新臺階,同時又帶動周邊養殖的積極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監測體系

一是建立了區動物疫病建設中心化驗室,並通過了省市專案組的驗收,近期將投入使用。化驗室的建成將迅速提高了我區動物疫病的診斷能力,為全縣養殖戶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二是通過實施4個鄉鎮防檢站建設專案,提高鄉級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三是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目前全區聘任村級防疫員 名,通過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完善了縣、鄉、村三級動物疫病防控與服務體系。徹底解決了養殖農戶的技術服務之憂。四是認真落實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監測工作,保證了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近年來全區沒有重大動物疫情發生。

(四)、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畜產品質量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國內外畜產品市

場發展。近年來,我們在加大對畜產品質量安全宣傳的同時,嚴格了飼料、獸藥執法監管。每年開展了兩次畜產品質量安全拉網式大檢查,嚴肅查處違法案件,重點打擊了無證經營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飼料、獸藥的行為,杜絕了使用瘦肉精、蘇丹紅等違禁藥品的現象,從源頭上保證了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眾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五)、積極爭取專案資金 穩步推進發展

2008年我區共爭取生豬標準化建設專案3個,資金 萬元。母豬補貼 萬元。基層鄉鎮專案 個,資金萬元,這些專案的引進,有力的推進了我區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六)、建立合作組織,帶動產業發展

為了提高專業化規模化養殖戶的素質,創立品牌形象,提高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區委、區政府及畜牧等部門積極引導,成立了由養殖大戶為主的產業合作社6個,他們在防疫、引種、飼料、銷售、價格等形成合力,並定期開展培訓和座談。目前,參加產業合作社的會員已達500多戶,這些會員既是科學養殖的示範戶,又是自治組織的帶動人,通過他們宣傳,示範帶動了我區養殖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我區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區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畜牧部門的努力下,我區畜牧業協調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在有些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產業化結構有待完善

目前,我區的畜牧業產業化水平較低,特別是能形成一定規模和帶動效應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較少。農民與企業間大多是單純的買賣關係,尚未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養殖戶受市場影響的因素較大。行情好時,都搶著飼養;行情不好時,又都放棄生產,造成了產品的“短缺”和“過剩”的交替出現,市場難以搞活,產銷銜接不暢,市場競爭力弱,影響了畜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二)、發展資金較為短缺

畜牧業同種植業一樣,屬弱質產業,自身積累能力差。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對發展畜牧業投入能力較弱,所以很難滿足畜牧業發展的需要。很多農民對奶牛、生豬、蛋雞等畜禽的養殖願望非常迫切,已有養殖場的還想再擴大規模,但資金不足,只能到農村信用聯社貸款。而農村信用聯社發放貸款時需要擔保,散戶一般經濟實力較差,很難找到人來擔保,影響了養殖戶的正常經營和發展。另外,信用社對養殖戶的貸款利息高、週期短(利息超過一分,週期一般不超過1年),對見效週期較長,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見成效的產業不適用(例如:養牛戶往往沒等到有收益時就需償還信用社的貸款),這也制約著畜牧業的發展。

(三)、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亟待解決

目前,畜牧業正由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隨著專業化水平的提高,規模越來越大,一個村裡每家都養,或者一戶養上千頭豬、萬隻雞,仍然作為庭院經濟,所產生的大量糞尿等排洩物如不及時處理,隨時都能對人類和畜禽環境造成嚴重汙染;農業上由使用有機肥逐漸轉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糞便等有機肥積壓浪費、造成公害;由於規模化、集約化畜牧業的發展,使用抗生素、維生素、激素、金屬微量元素已成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長的需要,經濟利益驅動和科學知識的不足,濫用上述藥物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畜產品的藥物殘留及環境汙染。同時由於城區發展迅速,原來的飼養區很多變成了市區,不再適合養殖。

三、加快畜牧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 提高認識,大力營造現代畜牧業發展環境 發達的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是現代農業建設的突破口。大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是高層次、高起點、高水平、戰略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切實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附加值,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區的畜牧業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副業,而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產業,它已撐起了農業經濟的半壁河山。當前要進一步加大畜牧業在農業中所佔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宣傳,營造現代畜牧業發展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7

從總體上看____市畜牧業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草原畜牧業向農區畜牧業轉變步伐不斷加快,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畜牧產業化發展體系。以農牧民增收為核心,以發展多胎肉羊繁育基地、奶業養殖和牛羊育肥基地為主導、以科技創新、牧民定居、飼草料基地、畜牧產業園建設為基礎,全面落實畜牧業生產各項措施,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農牧民生產經營理念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日益堅定。鄉(場)鎮幹部工作勤奮,領導幹部思想解放,發展思路明確。各鄉(場)鎮的畜牧業產業結構、經營管理結構正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正在凸顯。

(一)畜牧業發展初具規模

1、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各鄉(場)鎮都能根據各自的實際,堅決實施了“四區一線”農業產業化佈局戰略,積極探索總結長期以來走種養結合道路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確立了大力推進以現代畜牧業為主的現代農業、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的發展戰略。同時按照產業化標準要求,用工業化思維謀劃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以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產業體系、現代經營方式為重點的優質肉羊發展模式,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2、構建現代畜牧業發展產業體系。____市草原畜牧業向定居畜牧業、以種植業為主的大農業格局向以種養結合的農區畜牧業轉變,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步伐不斷加快,建立了以科技、養殖、加工、流通、金融信貸“五大平臺”為支撐的、較為完整的畜牧產業化發展體系。以發展多胎肉羊繁育基地、奶業養殖和牛羊育肥基地為主導、以科技創新、牧民定居、飼草料基地、畜牧產業園建設為基礎,逐步形成了畜牧業發展的立體平臺。

3、建設畜牧業發展保障體系。一是政策扶持。將科技三項費、抗震安居、農村道路、農村沼氣、水利建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專案資金捆綁使用,積極向畜牧業傾斜。各鄉(場)鎮對進駐養殖小區的養殖大戶,在土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並幫助協調解決畜牧貸款事宜。水利、電力、交通部門在畜牧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優先解決,確保及時通水、通電、通路。二是良種繁育和疫病防控體系。扶持佳禾、澳羊龍頭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解決其在發展執行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其擴大供種規模,拓展雜交改良覆蓋面,強化了市、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體系。

(二)畜牧業發展呈現的特點

1、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了轉變。各鄉(場)鎮畜牧業生產方式從粗放低效向集約高效轉變的趨勢明顯。“肉羊一線”片區大都能與本地資源相結合,突出特色、加快發展。如甘家湖牧場把牧民定居工程作為抓手,飼草料基地建設為基礎,現代化農村社群服務為前提,以養殖小區示範為帶動,以科學利用資源為手段,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措施,開展季節性禁牧和舍飼半舍飼養殖,實現草原畜牧業向定居畜牧業轉變的可持續發展。甘家湖鐵架子牧民定居點、馬吉克牧民新村定居點已率先實現“三通、四有、五配套”,入住率達90%以上,牧民生產生活進一步改善。牧民冬季舍飼圈養、冬羔生產、牛羊育肥等新的畜牧業生產方式有所轉變,牧民收入及畜牧業防災能力均有所提高。巴音溝牧場堅持以優質肉羊、肉牛為主的畜牧產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突破口,以天山碧玉、牧民農家樂等資源優勢發展旅遊業,多措並舉增加農牧民收入。馬吉克牧場則依據獨特的地理環境,調整畜種結構,加快品種改良,以“三大基地”建設為抓手,促進草原畜牧業向定居畜牧業發展。古爾圖牧場把牲畜品種改良和牧民定居作為基礎,以專業合作社為平臺,走“小規模、大範圍”的畜牧業發展方式,努力打破延續千百年“靠草山吃飯”的粗放型畜牧業生產方式。從這些做法可以看出,儘管各鄉鎮(場)程序不同、經驗不同,但都結合實際,把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作為了自覺行動。

2、畜牧業組織方式發生了轉變。為提高牧民群眾組織化程度,把農牧民組織到農牧業社會化大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各地按照自願組合、適度集中、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組織成立專業合作組織。但這些專業合作社主要集中在農區,如古爾圖的新星牛羊育肥合作社,儘管執行機制尚不夠完善,但已經取得較好經濟效益並展現出良好發展前景。阿克奇利群多胎肉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建成較為規範的以“小尾寒羊”為主要畜種的多胎肉羊養殖小區,經濟效益顯現,發展勢頭良好。目前,農牧民群眾參加專業合作組織的積極性不斷高漲。

3、畜牧業經營方式發生了轉變。依據經營責任主體、產權關係、經營規模等因素分析,目前____畜牧業經營模式主要有示範戶帶動型、聯戶經營型、公司+基地+農戶型等型別。示範戶帶動型,其特點是以大戶規模經營、集中飼養為基礎,注重草場流轉、分流牧業人口、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相結合,這種方式主要以皇宮鎮、古爾圖鎮為代表。聯戶經營型,以八十四戶鄉、夾河子鄉、甘家湖牧場為代表,主要特徵是聯戶經營、分群協作,以協會、合作社為平臺,對草場和牲畜實行規模經營、集中管理,以提高經濟效益。聯戶經營的實質是一種股份合作制。這種方式在單純農業生產中較為多見。公司+基地+農戶型,即通過龍頭企業銜接畜牧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帶動千家萬戶的牧戶走進大市場,有利於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組合生產要素,形成最佳生產規模。如佳禾畜牧有限公司集品種擴繁、飼草料加工、優質牧草種植、營銷於一體,採取貼畜、銷售、回收加工等方式與廣大養殖戶結合,形成

養殖規模化。從長遠看,無論哪種方式,只要能形成一定規模、實現自我迴圈、適應市場經濟,都符合現代畜牧業發展趨勢,應予積極引導和扶持。

(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影響草原畜牧業向定居畜牧業轉變程序

近年來,____市通過多種措施,優先保障了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設,牧民定居工作有了新進展。全市除甘家湖鐵架子牧民定居點、馬吉克牧民新村定居點實現了“三通、四有、五配套”,入住率達90%之外,其它的`牧民定居點由於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配套設施跟不上,入住率不高。受水資源等多種因素影響,牧民定居所需的飼草料基地建設困難重重,如賽力克提牧場牧民定居點,人畜飲水困難,造成牧民人、畜都定不下來。另外,大多數牧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草畜矛盾問題,天然草場產草量較80年代初減少60%,而載畜量則上升了6倍,嚴重超載放牧使草場呈現出加速退化趨勢,造成畜牧業發展後勁嚴重不足。但要實行草場休牧、輪牧、禁牧,必須加強草原圍欄、牲畜暖棚圈、牲畜防疫體系等為主要內容的草原基礎建設,但這些方面的建設相對滯後,投入不足,草畜矛盾依然突出。

(二)畜牧產業組織化程度低,合作組織不健全,沒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聯動機制

目前,全市從事畜牧生產經營服務的專業合作組織有27家,80%處於成立初期,機構不健全、執行不規範。有些專業合作組織沒有運作起來,只是掛名不作為,沒有形成與會員、市場、公司、企業利益共擔的聯動機制。這些專業合作組織大都集中在農區,服務於農區的牛羊育肥業、奶業片區的銷售等。“肉羊一線”片區專業合作組織更少,各個牧場的牲畜銷售渠道比較單一,主要是前來收購的所謂“二道販子”,或者自已單打獨鬥地去活畜市場交易,市場資訊不通暢,使得牧民的經濟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在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養殖戶的鏈條上缺乏有效對接,不少合作組織經費匱乏,經營性業務、技術培訓等工作無法開展,經營性業務更少,尚未形成相互支援、相互促進、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沒有真正發揮畜牧業發展的橋樑紐帶作用。在建立利益共同體這個實現產業化的重要環節上差距較大,家庭養殖、粗放經營仍是____畜牧業發展的主流,養殖戶抗市場波動、疫病風險能力明顯不足。

(三)畜牧業發展資金短缺且融資難,影響畜牧業發展的規模化程序

據走訪的所有鄉(場)鎮的農牧民、養殖戶、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普遍反映:目前除個別牧場的牧民思想觀念滯後,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對品種改良、舍飼半舍飼圈養、定居不感興趣外,大多數鄉(場)鎮的農牧民對發展畜牧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信心堅定,積極性很高。影響他們繼續發展或從事畜牧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因素不是缺乏養殖技術而是缺乏資金。各個牧場牧民畜牧業貸款難、數額小、週期短,金融機構規定的放款、還款時間與畜牧業生產週期不完全符合,造成牧區牧民想定居發展舍飼半舍飼養殖困難較多。農區也存在同樣的情況,使養殖戶不能靈活地購進或售出牲畜,養殖戶的利益受到損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養殖業的發展。由於資金的短缺,農區較為完善的養殖小區僅有哈圖布呼鎮大橋奶牛養殖小區,皇宮鎮及八十四戶的多胎肉羊養殖小區,其餘的養殖小區僅完成了前期建設,如百泉鎮、古爾圖鎮、甘河子鎮、車排子等鄉鎮、四棵樹鎮,夾河子鄉在建設。影響養殖小區建設的除是因土地因素外,主要是因為標準化養殖小區成本高,農戶有錢建圈、沒錢養殖,缺少起動資金,總體上會影響規模化養殖的進一步發展。同時畜牧業投入主體單一,渠道狹窄,金融信貸門檻較高,資金“瓶頸”問題尚未有效解決。

(四)龍頭企業少帶動能力不強,使得畜牧業產業化程序緩慢

____市畜牧業龍頭企業總的來說是數量少、規模偏小,產品精深加工層次較低,產業鏈不長,市場附加值低,產業化經營程度偏低。加之管理經驗缺乏,抗禦市場風險能力和對養殖戶帶動作用不強,沒有形成產業化的骨幹。引進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還沒有正常運轉,產業鏈條短,加工轉化率低。優勢產業規模小,專業化水平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目前,海川乳業和民用肉聯廠兩個龍頭企業規模較小,帶動能力較弱,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還沒有建立“企業+組織+養殖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佳禾畜牧雖是集多胎肉羊擴繁、飼草料基地建設及加工、畜產品分割加工於一體的企業,但目前仍然處於建設中,帶動能力沒有顯現。龍頭企業基地建設和帶動農戶能力差,產業鏈條延伸不足,產業化發展步伐緩慢。

為儘快把畜牧業發展成為____的一個大產業,帶動種植業和相關產業發展,實現農產品多次增值,使畜牧業真正成為推動____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應突出____的地緣優勢,使草原畜牧業與牧民定居工程相結合、農區畜牧業與種植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加快草原畜牧業向定居畜牧業、以種植業為主的大農業格局向以種養結合的農區畜牧業轉變,最終實現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畜牧業大突破。

(一)優化畜牧產業佈局

畜牧生產基地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龍頭企業的依託,是整個畜牧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因此要圍繞主導產業,合理佈局、突出特色,統一規劃,推進標準化生產取得顯著進展。一是注重產業規劃,確定畜牧發展產業帶,做大做精畜牧產業基地。如以哈圖布呼、百泉鎮為中心的奶業片區形成規模,實現標準化養殖,標準化生產,逐步取消農戶散養方式,進行集中圈養,統一管理,提高牛奶安全質量,使乳業公司健康安全發展,並帶動四棵樹鎮、吉爾格勒特鄉、甘河子鎮、八十四戶鄉的高產奶牛養殖快速發展,培育奶業生產基地;圍繞八十四戶鄉、夾河子牛羊育肥片區地緣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牛羊育肥業,加快牛羊育肥小區建設,帶動牧區牲畜在農區育肥,實現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培育牛羊肉產業基地;圍繞西大溝、皇宮、西湖、甘河子等鄉鎮主要種植玉米、番茄等農作物的優勢,加快多胎肉羊養殖基地發展;加快“優質肉羊一線”基地建設步伐,優化畜種畜群結構,擴大母畜比例,提高牲畜出欄率、商品率,同時合理確定草原載畜量,變四季遊牧為兩季生產,減輕草場壓力,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加快優質飼草料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為畜牧產業化生產提供保障。二是依託龍頭企業培育產業基地,並通過深加工開發系列產品,加快品牌建設,打出品牌拓展市場,帶動養殖場、養殖戶擴大規模,加快養殖基地建設。

(二)壯大專業合作組織

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必須要提高農牧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要積極培育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各級政府大力扶持合作組織建設,給予資金、硬體建設投資,降低合作組織成本,提高合作組織經濟利潤,吸引廣大散養戶積極加入合作組織,做到“五統一”(統一良種繁育、統一飼料供應、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飼養管理、統一市場銷售),壯大合作組織力量。一是建立健全專業合作組織認定、規範、監管、服務體系,高標準的推動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二是引導培育、規範運作現有的專業合作組織,從政策扶持與引導方面多下功夫。對運作規範、發展前景好的合作組織,政府應從政策、資金、技術、服務上給予大力支援,扶優扶強,使其成為畜牧業規模化發展的支柱。三是要引導畜牧專業合作組織與畜牧龍頭企業建立緊密聯絡,使畜牧專業合作組織成為養殖戶利益的代言人。同時要協調好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形成穩定共同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擔負起畜牧產業化經營的重任,為畜牧產業走向規模化奠定基礎。四是通過參觀考察、培訓交流、黨員創業工程等多種渠道大視野、高規格培養專業合作組織經濟人隊伍,把思路活、幹勁足、會管理、善經營的致富帶頭人培養成為專業合作組織的負責人,為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壯大提供人才支援。

(三)解決畜牧融資難題

____要發展畜牧業,必須要有足夠的投資強度和高效的投融資機制來保障。要創新金融擔保機制,加大信貸資金的扶持,鼓勵支援民營資本、外來資本投資畜牧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一是改變畜牧業分配方

式。在推動畜牧業組織經營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探索出用工按勞取酬、利潤按股分紅為主的分配模式。改變單純按勞分配的舊格局為勞動、草場、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新格局。這種分配模式的優點不僅在於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而且還能調動各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激發一切有利於畜牧業發展的活力和源泉,為畜牧業發展提供融資環境。二是構建高效靈活的畜牧產業融資機制。一方面,改革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制度,允許在農民自願、集體認可、基層政府備案登記、切實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的情況下規範流轉,為城鎮非農民組織和個人投資畜牧業提供產權保障,同時頒發集體土地使用權基礎上的房屋所有權證,允許進行抵押、質押、擔保融資,為社會各界投資畜牧業提供平臺。另一方面,農民可自主成立服務於畜牧生產和流通領域的互助合作金融組織,大中型農牧企業可設立為畜牧業服務的擔保公司,為養殖場解決流動資金問題。三是要打破地方保護,利用稅費優惠政策鼓勵不同地域的畜牧企業合作,做大做強,創造更好的融資條件。

(四)積極培育龍頭企業

畜牧業實現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帶動是關鍵。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生產與農戶經營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將現有的龍頭企業如民企農牧實業有限公司肉聯廠、佳禾畜牧、海川乳業等企業扶強扶壯,增強其開拓創新,抵禦市場風險、自然風險的能力。二是規範發展一批龍頭企業,要引導其在帶動農戶、開拓市場上下功夫,成為畜牧經濟發展的龍頭和骨幹,支援其他企業向畜產品加工領域延伸,成為畜牧龍頭企業。三是支援畜產品加工企業加快發展的基礎上,支援合作社興辦畜產品加工企業;利用____自然資源,引進畜牧加工龍頭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帶動____畜牧產業市場化發展。

(五)健全畜牧發展服務體系

發展畜牧業,健全服務體系是前提。一是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加快建立畜牧產業化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形成銀行、農戶、保險公司聯動模式,使風險化解機制科學化。二是圍繞畜牧業經濟結構調整、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進步,大力推廣應用以草地生態、畜疫防治、良種繁育、生化製藥、飼料資源開發利用、資源節約、畜產品精深加工等為重點的實用技術,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三是多種形式加大農牧民的培訓力度。充分發揮現有養殖小區、養殖場、示範戶的帶動作用,通過參觀、講座、交流等形式加強農牧民對新技術、新觀念的理解和認知,使農牧民更加直觀、便捷地看到科學技術給畜牧業生產帶來的好處,引導畜牧業科技成果的梯度轉移。四是政府等相關部門積極爭取專案資金,採取扶優扶強的原則,支援專業合作組織規模化的發展。五是政府引導、扶持草業公司的發展,從飼草種植、飼草加工、機械購置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提高農牧民從事飼草料生產加工的積極性,為畜牧業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1、把發展現代畜牧業與全市的發展戰略相結合。現代畜牧業要求產業規模化、現代化,因此必須服從於全市的發展戰略,按照“工業優先,富民強市”戰略提出的“4+2”模式的要求,與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相結合,做大畜產品精深加工。按照“四區一線”戰略方針的要求,分片區、有重點地對畜牧產業發展規模和效益較顯著的鄉(場)鎮、龍頭企業,從政策引導、產業佈局、專案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重點扶持,提高畜牧產業整體競爭力。

2、把發展現代畜牧業與畜牧產業專案建設相結合。一是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現有的政策扶持基礎上,加快畜牧產業專案及資金的爭取進度,以專案建設帶動畜牧產業的快速發展。二是有選擇地以專案建設促進畜牧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壯大,分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對運作規範、發展前景好、符合產業發展思路的專業合作組織給予大力扶持,扶優扶強,以點帶面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提高畜牧產業組織化程度。

3、把發展現代畜牧業與農牧民勞動力技能培訓相結合。發展現代畜牧業可以使大批牧民從草場上解放出來,又會使大批的農牧民加入畜牧養殖、繁育、經營等產業中去,因此,加強對他們的勞動技能和管理方法培訓已刻不容緩。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培訓資源,拓展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根據農牧民受教育程度和鄉鎮非農產業發展特點,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實用技能培訓。有規劃分批次組織畜牧養殖戶、經紀人、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到畜牧業發達縣市及地區學習考察、參觀交流,培養更多的本土畜牧產業帶頭人。

4、把發展現代畜牧業與優化畜牧產業發展環境相結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自治區的惠農政策,充分發揮產業政策、信貸政策等有關的優惠作用。扶持發展有一定規模、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龍頭企業,協調解決龍頭在企業生產、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加強對畜牧養殖生產環節的監管,強化畜牧產品衛生安全知識,確保畜牧產品的質量安全。建立完善畜產品初級交易市場,在有一定規模、地域條件較好的地方建立畜產品批發市場和流通中心,不斷優化畜產品生產要素市場。圍繞畜牧業經濟結構調整、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進步,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力度。對農牧民反映強烈的草場邊界糾紛較典型的鄉(場)鎮,採取適當措施給予解決,保障農牧民的草場使用權益,為草場使用權的自願、合法、有效流轉奠定基礎,以提高畜牧產業規模化程度,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8

按照縣委平發〔20xx〕8號和平組學發〔20xx〕1號檔案的總體要求,根據縣政協平協黨組〔20xx〕2號檔案安排,近日,由縣政協主席胡國棟同志率副主席李天華、祕書長張建等政協機關辦委負責同志深入**鄉對生態種草養羊專案進行了專題調研,旨在瞭解情況、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有效推進種草養羊專案順利實施,努力實現農民增收和保護生態的目標。

一、基本現狀

(一)20xx年專案實施情況。20xx年8月,我縣啟動實施草地畜牧業產業化扶貧150萬元特色產業專案,安排在**鄉擺克、樂康二個貧困村實施,到20xx年5月底,共引進基礎種羊3150只(其中,種公羊150只),建植人工草地3800餘畝,圈舍建成150個7500平方米,建青貯池6000立方米,培訓專案農戶2100餘人次,專案於20xx年6月下旬已通過州級驗收。

(二)20xx年專案實施情況。共引進種羊10500只(種公羊500只,基礎母羊10000只),佔計劃引進數10500只的100%。完成牧草種植11701畝,佔任務數的117%。建成圈舍537個15810平方米,建成藥浴池7個,分別佔計劃任務的105.4%和7%。培訓專案農戶達3000餘人次,佔任務數2500人次的83.3%,培訓聘用農民技術人員10人。種羊因病死亡611只,佔進購總數10500只的5.8%;目前專案區已產羊羔386只。

(三)擴繁場建設情況。種羊擴繁場建設流轉土地140畝,已修建圈舍240平方米,引進能繁種羊115只(種公羊95只,母羊20只),管理房等配套設施建設完成。

(四)加工流通突破瓶頸。去年12日10日,貴州一天鍋食品有限公司成功落戶**後,我縣畜產品加工流通瓶頸開始突破。該公司年加工能力為200萬隻商品肉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縣畜產品就近銷售和就地增值的問題。

二、存在問題

(一)科技推廣進展緩慢。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生態養殖模式普及率很低,豐富的農副產品及飼料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山羊品種改良仍然滯後於生產發展,種羊個體偏小,整體質量不高,多數母羊單隻體重達不到20公斤。同時,良種山羊數量較少,品種改良尚未起步。

(二)畜牧技術力量難以滿足現有建設規模的服務需要。20xx、20xx兩年專案均在**鄉實施,共涉及9個村(老村)40多個組,養殖戶居住較分散,且交通不便,而目前畜牧技術幹部不到20人,且沒有養羊方面的'專業人才,畜牧技術幹部處在不斷的摸索學習階段,新招考的專業人員又缺乏實踐經驗,新培養的農民技術人員還難以達到飼養管理的要求。

(三)生產方式相對落後。我縣畜牧業目前還屬於小農經濟,家庭副業式的經營模式還佔很大比重。多數地區養羊業仍以四季放牧、靠天養畜、分散經營的粗放式飼養管理模式為主。養殖規模小,科技含量低,飼養管理粗放,難以形成產業化。過去那種每戶飼養幾頭幾隻、分散養殖自食為主、傳統養法不計成本、飼養長命憨畜為榮、病死聽天由命的生產方式還普遍存在。

(四)內部結構還不合理。目前在畜禽結構中,豬禽所佔的比重高達80%,而牛羊比重只佔20%;在畜產品結構中,豬禽肉佔97%,牛羊肉僅佔3%。這種耗糧型的豬禽養殖結構對糧食生產的依賴性大,自身發展的穩定性差,既與全縣草山草坡的資源優勢不相稱,也與畜產品消費市場的迅速變化不相適應。

(五)基礎設施仍然薄弱。一是專案只補助種羊購置、草地和圈舍建設的部分經費,青貯池、藥浴池、小水池、割草機等配套設施則需要整合其他資金投入才能完成。二是缺少必要的技術設施與裝備,縣、鄉畜牧部門化驗室一個也沒有,專案實施至今,還未開展過山羊疫病化驗診斷工作。

(六)方案不夠合理。因受市場價格影響,進羊價格明顯高於原方案批覆的價格,進羊缺口資金增加,縣級財政配套壓力過大。種羊個體大小是影響成活率的一大因素,個體越大種羊價格越高。20xx年10月,我縣引進基礎母羊單隻體重20公斤以上的,每隻價格在600—630元之間,種公羊價格則為2100元/只,依此,每戶需投入購羊資金1.44萬元,而國家補助資金僅為7500元(每戶20只基礎母羊補助350元/只,種公羊2戶共用一隻補助500元/戶),加上農戶熟土種草第一年糧食補助(我縣按土300斤大米/畝、田500斤大米/畝給予補助)和應急反應期間藥品支出等方面的開支,經測算,要完成一戶20只基礎母羊、1只種公羊、20畝多年生草地、30平方米以上羊舍建設,每戶投入資金在2.1萬元以上,而國家補助資金僅0.97萬元/戶,縣級自籌超過1:1的比例,這對於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的**來說,壓力太大。

三、幾點建議

(一)切實轉變生產方式,調整優化生產佈局。生產方式是市場經濟時代產業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必須花大力氣教育、引導和幫助養羊戶儘快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和落後的生產方式,樹立商品觀念、市場觀念,大力培植一批科學化養殖、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山羊養殖典型戶,努力幫助部分養殖戶從糧農轉化為牧民,以其先進的生產方式、顯著的經濟效益吸引和帶動廣大養殖戶加快轉變生產方式的步伐。

(二)儘快建立健全機構。抓緊建立健全縣草地中心機構,充實技術人員。在加強技術人員自身培訓的同時,加快農民技術員的培訓、啟用和管理,確保技術支撐。在借鑑睛隆模式的同時,逐步摸索適合我縣實際的養殖模式,使其養殖模式從單一性向多元化發展。

(三)強化技術培訓。整合“雨露計劃”、“陽光工程”等培訓資源,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培訓,加強對專案農戶的培訓和引導,使其儘快接受山羊的飼養管理方法,增強其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實現規範化、科技化養殖。

(四)培植壯大龍頭企業,加快養羊業產業化程序。高度重視和支援畜牧龍頭企業的發展與壯大。貴州一天鍋食品有限公司雖落戶**,但還沒有開工建設,應強力支援貴州一天鍋食品有限公司的發展,幫助該企業按期達到預定的屠宰加工規模。養羊集中區要儘快成立養羊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為聯接龍頭和基地的橋樑,組織養羊戶開展自我服務、自我協調,擴大規模,實現標準化生產。

(五)實施草場建設保護工程。草場是食草動物發展的基礎,實施草場建設保護工程是發展食草畜牧業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重點養殖區實施改良和保護,主要以天然草場改良與保護為主、人工草場建設為輔,通過對天然草場砍灌去雜、補播優質牧草和建設人工、半人工草場,大幅度改善草場質量、增加牧草產量和提高載畜量,使草場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充分利用和有效保護。

(六)積極作好風險防範,促進產業穩步發展。一是建立山羊疫病風險保障基金。專門用於補償因山羊免疫反應和撲滅山羊疫病等原因給農戶造成的山羊死亡損失。二是鼓勵和支援保險業開發山羊保險市場,探索適合山區山羊產業特點的保險制度,發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山羊產業保險,增強山羊產業抵禦市場、疫病和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

(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目標考核機制。要把發展山羊產業作為實施“產業興縣”重點任務,納入經濟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和工作目標責任制,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運作,嚴格目標考核,務求抓出實效。成立山羊產業化建設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山羊產業的組織領導、綜合管理、協調監督工作,及時研究和解決山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同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山羊產業作為目標責任制管理的重點內容,建立健全嚴格的目標考核制度,做到責任明確、工作任務具體、部門分工協作、多方齊抓共管,在全縣上下形成做大做強山羊產業的良好氛圍。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9

山西省祁縣是農業大縣,畜牧業發展位居前列,為了進一步促進祁縣畜牧養殖業向規模化、全程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由祁縣農機中心分管機械化副主任為組長,辦公室和推廣站工作人員組成調研組,針對全縣豬、牛、羊、雞養殖機械化現狀,深入到全縣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區、養殖公司進行了關於畜牧業機械化發展需求情況實地調研,通過調研,對全縣畜牧機械化情況全面摸底,現將調研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祁縣畜牧業養殖基本情況

祁縣畜牧業發展位居前列,養牛產業尤為突出,是“三晉養牛第一縣”,今年全縣畜牧業經濟執行平穩,據統計年報,今年全縣生豬存欄8.68萬頭,出欄15.45萬頭;牛存欄5.95萬頭,出欄9.56萬頭,奶牛存欄2.19萬頭;肉牛、奶牛存欄名列全市前列;羊存欄16.6萬隻,出欄15.4萬隻。蛋雞存欄200萬隻,肉雞存欄99萬隻,出欄454萬隻,奶產量80735噸,禽蛋產量27978噸,肉類產量40564噸,畜產品綜合產量149277噸。畜牧業生產整體平穩,穩中有增,豬飼養量比去年增長4.3%,羊飼養量比去年增長6.6%,雞飼養量比去年增長10.8%,禽蛋產量增長21.6%。畜牧業總產值達35億元。

到今年年底,我縣標準化肉牛養殖場發展到65個,奶牛養殖龍頭企業6個,生豬標準化育肥場發展到87個,飼養量在5000只以上的蛋雞養殖場37個,10000只以上的肉雞養殖場22個,100只以上的肉羊養殖場321個。

適宜的氣候,便利的交通促進了全縣畜牧業的發展,使祁縣成為真正的“牛”縣。隨著養殖機械化的發展,農機與養殖融合,農機化與資訊化融合,大力推動了畜牧業技術整合化,勞動全程機械化,生產經營資訊化的快速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發展成熟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模式。

二、畜牧養殖業規模及機械化現狀

專案實施促進了全縣畜牧業發展壯大,今年畜牧業把規模養殖發展作為作為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要求,推進“五地一產”入市改革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以專案建設為抓手,合理利用上級各類扶持資金735萬元,扶持龍頭企業投入“五地一產”入市改革,充分利用非承包耕地、荒地等可以列入“五地一產”型別的土地發展規模養殖業,今年集中利用非承包耕地、荒地等可以列入“五地一產”型別的土地近800畝,新建成標準化豬場5個,增加仔豬生產能力2.5萬頭,育肥豬3.5萬頭。新建成肉雞場2個,新增肉雞出欄250萬隻。擴建3萬隻以上蛋雞場五個,新增蛋雞存欄20萬隻。新建200頭以上肉牛標準養殖場五個,增加肉牛出欄1500頭。新建出欄5000只肉羊標準化養殖場一個。出欄百萬只的肉雞場、出欄兩萬頭的生豬養殖場是迄今為止我縣規模最大、標準化程度最高的養殖企業。另外,今年內蒙優然牧業已與縣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北左村規劃土地500畝,將於近期啟動存欄達5000頭的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專案。我縣的畜牧業作為聯結土地、林業、勞動力等各種生產要素的.中間環節,在“五地一產”入市改革、啟用農村資源、促進鄉村振興中發揮出了明顯的示範和帶動效應。

畜牧業規模化發展亟待畜牧機械化提高,畜牧業分為雞、牛、羊等全程機械化的作業環節集中在飼餵、糞便處理、環境控制、擠奶等環節。畜牧業飼餵機械化水平較高,但部分環節依然靠人工完成,畜牧業全程機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生豬養殖,從飼料粉碎、攪拌、餵養、供水、出糞等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但在糞便處理方面還存在機械化短板。牛羊養殖,使用的主要機械裝置有小型粉碎機、攪拌機、剷車,牛喝水、清飼料收穫機、清糞車、拌料機、撒料車基本實現機械化,糞便處理機械化有待提高。養雞業使用的機械有負壓風機、上料行機、利糞機、迴圈泵、剷車、縱橫向傳送帶儲糞裝置、料塔、溫控裝置、環控裝置、糞化處理機,缺少雞蛋撿拾機械等。畜牧機械方面輸送臥床裝置、飼料清掃機、鮮奶運輸車先進機械化裝置需求量大,養雞撿蛋環節需要機械投入。存在的主要問題:①全程機械化水平比較低,部分環節依然靠人工完成;②機械裝置與國內外先進機械裝置差距較大;③冷藏儲存運輸裝置經濟性、適用性不足。

三、促進畜牧養殖業機械化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部門協作機制。農機與畜牧業生產機械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農機、畜牧等多部門多個技術領域,關係到畜牧業各個環節。要建立健全責任制和協調機制,要採取有效措施,依託專案組織涉農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參與專案實施,提高畜牧業機械化水平。

(二)農機畜牧融合,實現技術的整合創新。農機畜牧融合是探索和創新畜牧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的關鍵。通過農機畜牧技術的相互交流、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才能實現畜牧機械化的高起點、高標準。建立農機畜牧融合機制,不斷完善聯合協作制度,加強交流與培訓,努力形成農機畜牧融合的技術體系。

(三)加強政策扶持,建立穩定增長投入機制。認真落實國家有關鼓勵畜牧機械化發展的扶持政策,加大畜牧機械新產品、新技術引進力度。示範推廣畜牧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優化結構,持續創新,促進全縣畜牧養殖業機械化的長足發展。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10

按照縣委要求,帶領相關人員深入全鄉x個村、xx個自然屯,就全鄉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共走訪農戶240戶(其中養殖戶180戶、非養殖戶60戶),與740多位群眾進行了座談。通過調研全面掌握了畜牧業發展情況,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一、發展現狀及作用

幾年來,xx鄉畜牧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並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突出表現在:飼養總量穩步增長。目前,全鄉畜禽飼養總量達xx萬頭(只),同比增長11%。其中:黃牛1100頭、奶牛335頭、生豬4300頭和家禽11.7萬隻(含大鵝80100只),同比分別增長12%、9%、11%和10%。規模養殖發展較快。已建成大鵝養殖專業村1個、專業屯5個,形成1000只以上大戶5戶。建成黃牛養殖場1個,年飼養量110頭。建成奶牛養殖基地1處,年飼養量124頭。建成百頭豬場2處、千隻雞場5處。品種改良步伐不斷加快。大力推廣牛、羊凍精冷配等先進適用技術,加快劣質品種更新改良,全鄉生豬良種率達94%,牛良種率達95%,羊良種率達92%。

與此同時,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一是有效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預計20xx年,全鄉畜牧業產值將達到3100萬元,同比增長11%,佔全鄉總收入的比重將達到31%,種植業比重將下降5個百分點。畜牧業的發展,不但改變了種植業“單口咬”的狀況,而且促進了種植業內部結構的優化,我鄉糧經飼種植比例已由去年的7:2:1調整為6:3:1。二是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從事畜禽養殖的農戶,其牧業收入都佔總收入的30%以上,特別是規模養殖的大戶,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有的達到幾萬元、十幾萬元。xx村二組的xx家有5口人,25畝地,同時飼養3頭奶牛,年收入可達3.5萬元,其中3頭奶牛年出奶2.8萬斤,每斤鮮奶0.65元,可獲利1.5萬元,佔總收入的`42%。在xx的帶動下,其親朋10多戶搞起了奶牛養殖。全鄉象xxx一樣一面從事種植業生產,一面從事養殖業的農戶大約有1800戶,佔全鄉農戶的40%。規模養殖效益更是可觀。&x村四組的xx因孩子小不能外出打工,投資1萬元養了800只蛋雞,到今年8月全部淘汰,純獲利1.4萬元。xx村二組xx的奶牛養殖場、xx村x組xx的百頭豬場、x村xx的黃牛養殖場,年獲利都在3萬元以上。尤其是原x村二組的xxx,因兩個兒子娶媳婦欠了4萬多元的債。20xx年秋,他借錢買了一頭母豬,每天從縣裡撿食物搞起了生豬養殖。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不僅還清了欠款,還有1萬多元的存款。三是有效吸納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目前,全鄉從事養殖業的有305人,佔勞動力總數的2.5%。同時,一些養殖場區的建立也吸納了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僅在安壯黃牛養殖場、十四井養豬場等場區打工的農民就達30多人。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儘管我鄉近幾年畜牧業取得了較快發展,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

一是畜牧業的主導地位仍沒有完全確立。在一些幹部群眾的思想觀念中,畜牧業仍處於從屬地位,“家財萬貫、長毛的不算”這一傳統認識仍束縛著廣大農民。目前,一些群眾認為養殖業技術含量高、難度大、風險大,不敢從事也不願從事;有些幹部在引導、帶領群眾發展畜牧業的工作中,思想上有顧慮,信心不足,總怕發展不好會給群眾造成損失,落群眾埋怨,因此工作上總是推著幹、拖著幹,不能主動、積極地為發展畜牧業出力獻策。

二是畜牧生產技術水平不高。由於農民科技素質低,生產方式和經營機制落後,新技術、新管理方式得不到推廣,象青貯飼料、圈養舍飼等科學飼養方式雖然縣鄉大力推廣,但目前只在安壯黃牛養殖場、劉平友奶牛養殖基地有所應用。

三是飼草緊缺。飼草量遠遠不能滿足不斷髮展壯大的畜禽群體的需求,飼草緊缺的矛盾日漸突出。四是服務體系不健全。

①資金短缺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由於農民自籌資金的能力有限,金融機構在支農資金的投放力度上雖然有所加大,但投放數額不多,且多為短期貸款,不能滿足農民發展畜牧業的實際需要。調查表明,全鄉有32戶農民因資金不足而放棄牧業生產。

②疫病防治體系不健全。全鄉有獸醫站3所,行醫人員6名,防疫人員13名。每人每年防疫量平均為1.1萬頭(只)。防疫量過大且防疫人員技術水平偏低,加之農民防疫意識淡薄,因此防疫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漏防或防疫達不到標準的問題,引起疫病發生,給養殖戶造成損失。

③資訊服務有待完善。由於農村資訊傳輸渠道閉塞,飼養業戶不能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市場價格、供求資訊、國家政策、產業動態、疾病發生與預防等資訊,使畜產品產生銷售差價或發生農戶利益受損等情況。這些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制約著畜牧業的發展。

三、發展思路及措施

依據自然條件和工作基礎,xx鄉的畜牧業要以草食畜禽為重點,以圈養舍飼為主要模式,以產業化為發展方向,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服務體系,努力把畜牧產業建成xx鄉第一產業,使牧業收入成為xx鄉農民第一收入。

1、廣泛宣傳發動,提高幹部群眾對加快畜牧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印發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現階段加快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組織畜牧業現場會、經濟效益分析會、外出參觀考察、聘請專家講座等形式,搞好宣傳引導、效益分析、算帳對比。尤其要培養宣傳好各類典型,通過典型的示範引帶作用,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發展畜牧業生產的積極性,推動全鄉畜牧業快速發展。

2、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根據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及養殖需要,廣泛開展農民“素質工程”建設,通過不同層次、多種方式的培訓,加大“五項綜合配套技術”和“六大畜禽飼養管理模式”等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努力提高農民科學養殖和經營的水平。同時,通過培訓畜牧專職幹部及聘請畜牧科技人才等方式,強化防疫人員隊伍建設,加大畜牧品種改良、疫病防治、模式化養殖等適用技術的推廣力度。

3、堅持立草為業,增強畜牧業發展後勁。建立並實施草原保護制度,嚴格控制草地的非牧業使用,堅決禁墾草原,同時結合退耕還草專案的實施,擴大青貯玉米、苜蓿、優質飼草種植面積,最大限度地保證飼草供給。

4、完善服務體系,保障畜牧業快速發展。

一是拓寬融資渠道,加大畜牧業投入。教育引導農民樹立投資主體的觀念,依靠自己的滾動發展加大對畜牧業投入;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畜牧專項貸款,加大投資比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外引內聯,吸納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資金加快畜牧業發展。

二是加強疫病防治體系建設。一方面,大力宣傳《動物防疫法》,不斷提高依法滅病意識,堅持常年防疫與突擊防疫相結合,確保畜禽防疫密度達標;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畜牧獸醫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增強管理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為畜牧業發展保駕護航。

三是加強資訊體系建設。利用電腦網路、資訊機等工具,建立健全多種形式的資訊傳播渠道,為農民提供準確、及時、有效的市場資訊。

畜牧業發展調研報告11

畜牧業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誌,加快畜牧業發展,對於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民致富奔小康、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局對全區畜牧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區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提質增效、增強產業競爭力為主線,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使全區畜牧業得到了協調、穩定、持續發展,龍頭企業和養殖小區規模不斷壯大,養殖戶收益不斷提高,畜牧經濟總量再上新高,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40%。截止到目前,全區生豬飼養量62萬頭;牛萬頭;羊飼養量萬隻;禽飼養量163萬隻。畜牧業發展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畜牧業主導產業地位初步確立

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又有新提高。今年全區畜牧業總產值將佔農業總產值40%,畜牧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畜牧業在加速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和地方財政收入,保障市場供給和社會穩定等方面都將做出越來越多的貢獻。另外,大用集團、華英集團均已落戶我市,投資成立綜合性龍頭企業和大型家禽養殖小區,這更將推動我區畜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飼養規模上水平,基地建設發展迅速

20xx年新建養殖小區19個,其中生豬養殖小區6個,肉牛養殖小區5個,蛋雞養殖小區3個,肉雞養殖小區5個,這些小區的建成不僅使我區畜牧業發展上了新臺階,同時又帶動周邊養殖的積極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監測體系

一是建立了區動物疫病建設中心化驗室,並通過了省市專案組的驗收,近期將投入使用。化驗室的建成將迅速提高了我區動物疫病的診斷能力,為全縣養殖戶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二是通過實施4個鄉鎮防檢站建設專案,提高鄉級動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三是加強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目前全區聘任村級防疫員名,通過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完善了縣、鄉、村三級動物疫病防控與服務體系。徹底解決了養殖農戶的技術服務之憂。

四是認真落實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監測工作,保證了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近年來全區沒有重大動物疫情發生。

(四)、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畜產品質量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國內外畜產品市場發展。近年來,我們在加大對畜產品質量安全宣傳的同時,嚴格了飼料、獸藥執法監管。每年開展了兩次畜產品質量安全拉網式大檢查,嚴肅查處違法案件,重點打擊了無證經營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飼料、獸藥的行為,杜絕了使用瘦肉精、蘇丹紅等違禁藥品的現象,從源頭上保證了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眾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五)、積極爭取專案資金穩步推進發展

20xx年我區共爭取生豬標準化建設專案3個,資金xx萬元。母豬補貼xx萬元。基層鄉鎮專案xx個,資金xx萬元,這些專案的引進,有力的推進了我區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六)、建立合作組織,帶動產業發展

為了提高專業化規模化養殖戶的素質,創立品牌形象,提高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區委、區政府及畜牧等部門積極引導,成立了由養殖大戶為主的產業合作社6個,他們在防疫、引種、飼料、銷售、價格等形成合力,並定期開展培訓和座談。目前,參加產業合作社的會員已達500多戶,這些會員既是科學養殖的示範戶,又是自治組織的帶動人,通過他們宣傳,示範帶動了我區養殖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我區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區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畜牧部門的努力下,我區畜牧業協調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在有些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產業化結構有待完善

目前,我區的畜牧業產業化水平較低,特別是能形成一定規模和帶動效應的加工龍頭企業數量較少。農民與企業間大多是單純的買賣關係,尚未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養殖戶受市場影響的因素較大。行情好時,都搶著飼養;行情不好時,又都放棄生產,造成了產品的“短缺”和“過剩”的交替出現,市場難以搞活,產銷銜接不暢,市場競爭力弱,影響了畜產品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制約了畜牧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二)、發展資金較為短缺

畜牧業同種植業一樣,屬弱質產業,自身積累能力差。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對發展畜牧業投入能力較弱,所以很難滿足畜牧業發展的需要。很多農民對奶牛、生豬、蛋雞等畜禽的養殖願望非常迫切,已有養殖場的還想再擴大規模,但資金不足,只能到農村信用聯社貸款。而農村信用聯社發放貸款時需要擔保,散戶一般經濟實力較差,很難找到人來擔保,影響了養殖戶的正常經營和發展。另外,信用社對養殖戶的貸款利息高、週期短(利息超過一分,週期一般不超過1年),對見效週期較長,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見成效的產業不適用(例如:養牛戶往往沒等到有收益時就需償還信用社的貸款),這也制約著畜牧業的發展。

(三)、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亟待解決目前,畜牧業正由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隨著專業化水平的提高,規模越來越大,一個村裡每家都養,或者一戶養上千頭豬、萬隻雞,仍然作為庭院經濟,所產生的大量糞尿等排洩物如不及時處理,隨時都能對人類和畜禽環境造成嚴重汙染;農業上由使用有機肥逐漸轉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糞便等有機肥積壓浪費、造成公害;由於規模化、集約化畜牧業的發展,使用抗生素、維生素、激素、金屬微量元素已成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長的需要,經濟利益驅動和科學知識的不足,濫用上述藥物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畜產品的藥物殘留及環境汙染。同時由於城區發展迅速,原來的飼養區很多變成了市區,不再適合養殖。

三、加快畜牧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大力營造現代畜牧業發展環境發達的畜牧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是現代農業建設的突破口。大力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是高層次、高起點、高水平、戰略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切實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是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附加值,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區的畜牧業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副業,而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產業,它已撐起了農業經濟的半壁河山。當前要進一步加大畜牧業在農業中所佔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宣傳,營造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氛圍,真正把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列入現代農業建設,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

(二)多渠道破解資金、土地難題。資金不足的問題一直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瓶頸,加大地方金融部門的支援力度。規模發展畜牧業,離開金融支援寸步難行。商業銀行、農發行和基層信用社要將本地規模養殖戶納入信貸重點,對農戶發展規模養殖要適度提高授信等級,增加信貸額度,放寬抵押貸款條件,允許養殖戶利用養殖場房、裝置等進行抵押貸款,以解養殖戶燃眉之急,推動畜牧業跨越式發展。新建養殖場徵地依照政策屬農業用地,徵地時需各級主管部門協調解決。

(三)抓好技術培訓工作。通過有計劃的培訓,提高畜牧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各鄉鎮每年要結合防疫工作的開展,切實加強對村級防疫員的技術培訓,提高村級防疫員的技術能力,通過紮實開展動物防疫工作確保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對農民進行培訓。培養一批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農民,尤其是要加大對村幹部的培訓,使他們成為生產的組織者,又能成為生產的服務者,通過他們帶動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形成有機連線。

(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切實增強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要認真落實扶持龍頭企業的各項政策,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指導和搞好服務,引導和幫助龍頭企業開發和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發展精深加工,打造名優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我區畜產品的外銷量,提高畜牧業生產效益。凡興辦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現有的龍頭企業要採取設立風險資金、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無償技術服務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更加緊密、穩固、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實行訂單農業等方式,為農戶提供種養技術、市場資訊、生產資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等多種服務,實現雙方在資金、勞動力、技術、市場等方面的互惠雙贏。同時發揮合作組織的應有作用,形成我們自己的航母艦隊,去迎接市場的挑戰。

(五)強化區域佈局,突出抓好適度規模養殖

適度規模養殖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標誌,是建設現代畜牧業的有效途徑。按照“佈局區域化、品種良種化、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的要求,著力抓好現代養殖示範區、以年出欄生豬3000頭以上,肉雞5萬隻以上,蛋雞存欄3萬隻以上,奶牛存欄150頭以上為標準,高標準發展適度規模養殖,重點培育一大批規模養殖專業戶。

(六)堅持科學治汙,切實解決畜禽養殖面源汙染問題隨著規模養殖業的形成,畜禽糞汙汙染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環保問題,要下大力氣解決環境汙染問題。當前,要結合我區實際,可採取“雨汙分流——乾溼分離——沼氣池——沼液儲存池——人工供給蔬菜果園利用——生產無公害蔬菜水果,沼氣池供自家利用”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畜禽糞便對環境的汙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把沼氣建設走出村子,緊跟養殖場、戶,同時大力推廣生態養殖,努力為當地群眾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生活環境。

(七)加大動檢、疫情防控力度,確保動物衛生和畜產品安全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按照“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切實做好春秋普防、月月補打工作,特別是要高度重視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檔”,確保免疫動態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進一步完善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一旦出現疫情,要迅速啟動預案,按照“早、快、嚴”的原則,落實“五強制,兩強化”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確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災”。

要加強疫病預防與監測,重點指導和幫助養殖小區、規模場、戶完善防疫設施和制度,強化日常消毒。加大市場運輸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全面推進動物標識和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嚴格產地和屠宰檢疫,擴大監測範圍,提高監測密度和頻率。建立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嚴格行業准入,從源頭保障飼料安全,強化畜牧業投入品的監管,進一步規範和整治飼料獸藥市場,加大“三素二精”的查處力度,確保老百姓放心消費畜產品。

(六)積極爭取專案資金,建立畜牧業發展的多元投入機制各鄉鎮、街道和區級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制定的一系列現代畜牧業發展優惠政策,利用各地優勢,積極向上爭取畜牧業專案資金,以大專案為支撐,進一步提升全區畜牧業發展檔次和水平。各級要組建隊伍,落實專人,主動出擊,全力爭取上級的支援。區畜牧局、區發改委、區財政局等部門要按照國家資金投放重點,指導鄉鎮、街道有關部門做好現代畜牧業專案的申報、編制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支援,加大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