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建立家學校情況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2.44W)

建立家學校情況彙報

育學會會員4名、**市教育學會會員16名、**市骨幹教師7名、**市骨幹教師5名、**市中心教研組成員6名。

長期以來,在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堅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科學管理"的指導思想和"全面育人,爭創一流"的辦學目標,把"創規範、搞科研、辦特色"作為自己不懈的追求。學校黨政班子以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為著眼點,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現代資訊科技教育為突破口,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在一流的教學環境中,在一流的教學裝置輔助下,通過努力工作和辛勤勞動創造出了一流的工作成績,展現出了一流的精神風貌,為學校贏得了一項又一項的榮譽: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寫字教育實驗學校、**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市校風示範學校、**市規範化學校、**市教學常規管理優秀級學校、**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市園林式單位、**市綠化先進單位、**市群眾文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繼2003年、2004年取得優異成績之後,2005級畢業班學生參加升學考試,升入國家級示範高中學生人數達55人,名列全市各校前茅,升學率、優生率、合格率等考核指標躋身於全市同類學校前茅。

近年來,我們在上級教育工會的指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切實履行維護廣大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認真落實工會重點工作,以學習貫徹《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和《**省工會法實施辦法》為主線和突破口,切實履行工會職能,努力為廣大教職工辦好事,辦實事。現將學校工會建立"**市模範職工之家"的'有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加強班子建設,切實為教職工服務

1、健全完善工會機構。根據《工會法》,通過教代會民主選舉產生了學校工會委員會、工會女工委員,建立健全和完善學校工會的有關職能機構。全體工會幹部熱心服公務,工作積極,辦事公道,有能力,在教職工中有一定的威信。

2、建立健全教代會、校務公開等民主管理的組織機構。

①成立校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選舉產生了以黨支部書記、校長為組長,工會主席、副校長為副組長、中層幹部和教師代表為成員的學校校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確保了校務公開工作的實施。

②成立校務公開工作監督小組。教代會民主產生了以工會主席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中層幹部和教師代表為成員的學校校務公開工作監督小組,督促校務公開工作的落實。

③另外,我校先後根據教育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和學校民主管理的需要,選舉產生了"教職工年度考核領導小組"、"教師職務評審領導小組"等專門工作小組,積極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工作。

二、團結動員全體教職工投身教學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狠抓課堂教學主渠道,以聽促教,以評促教。學校嚴格實行課堂教學管理,採取有效方式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檢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有效地落實課程改革工作。

2、以活動為載體,以研促教,研訓整合。近幾年來,我校承擔各級教研展示活動,不僅涉及學科多,而且覆蓋面寬,數量、質量也高,展示了我校的科研實力和活力。

3、改革和完善學生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們通過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對學生進行學科學習目標和綜合素質發展性目標兩個方面的評價,實現了評價學生多-維度(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多層面(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多階段(平時考察、學期評價、畢業測評)多方位(等級呈現和發展性評語)的整合,從而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綜合評價與學科評價、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的學生評價體系。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三育人"的意識

更新教育思想,切實轉變教育觀念,以集中學和自學相結合的方法,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實施送培參培和校本培訓,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強化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我們在全體教職員工中開展牢記"兩個務必"、保持艱苦奮鬥光榮傳統的教育。學校形成了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良好風氣。

4、構建學習的共享系統。

(1)建立崗位自學的"團隊工程"。我們建立了學習交流制度,通過深度交流,形成發展的共識,提升決策機智,如教育教學研討會、交流會等。由於有了這種交流對話的機會,大家樹立了開放的學習理念,從而達到了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的目的。

(2)努力構建合作學習的"環境工程"。在組織學習管理中,我們有意識地引導教師在交流合作中向別人的長處學習,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如:不恥下問,多向周圍的同事學習;積極參加研討會,傾聽別人的發言,積極交流自己的見解;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從中發現自己學習、發展的方向;利用現代遠端教育資源整合學科教學資訊等。

(3)實施快出人才的"名師培養工程"。在實施"名師培養工程"中,以雙向選擇為基礎的"師徒制",以學科帶

頭人、骨幹教師、中老年教師為中心的"引領制",以研帶訓、研訓結合的"研訓制",以形成培訓制度為任務的"常規制" 培養和造就了我校以七名**市骨幹教師、五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