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村遠端教育工作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2.11W)

2015年,在樺南縣教育局的統一安排的指導下,農村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在我校順利實施,工程的實施使我校現代農村遠端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得到較快發展,加速了我校教育資訊化的發展步伐,提高了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和師生素質。在教育資訊化建設過程中,我校堅持從實際出發,多種模式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我校完全按照教育局的指示,將農遠裝置的管理和應用提高到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農遠裝置資源的安家落戶成為教師備課學生學習的得力助手,為教師自身教學水平和學生素質的提高添加了助推器。我校在管理和應用方面真抓實幹,形成了符合我校實際的管理模式。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村遠端教育工作彙報

一、基本情況

土龍山中學現在16個教學班,在校生1034人,專任教師59人,學校佔地面積38901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13000平方米。

現有計算機網路教室1個,共有電腦32臺,多媒體教室1個,衛星接收室1個,DVD播放室1個,各功能室各類設施比較齊全,能基本上保證教師的正常應用。

二、組織領導

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年的工作實踐,我校遠端式教育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

1、健全組織機構

我校對現代遠端教育高度重視,認真領會上級主管部門的檔案精神,把開展現代遠端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前期迅速啟動,中期周密部署,應用中狠抓落實。學校日常工作中人人能夠熟練使用各種裝置。

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成立了遠端教育應用領導小組,設有專職管理員,具體負責遠端教育各項工作的日常工作。

2、建立保障機制

首先保障人員的合理分配,針對遠端教育工程的特點,成立資訊科技領導小組,將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教室、衛星接收室、DVD播放室進行合理分配,明確具體,責任到人。

其次,學校每年都從公用經費中拿出一大部分用來對遠端教育裝置進行維護、更新,耗材的補充,從而保障了遠端教育裝置的正常執行。

3、強化檢查和考評制度

學校制定了遠端教育裝置的應用檢查及使用制度,學校領導經常對遠端教育三種模式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考評。

三、常規管理

1、完善制度,有章可循

依據樺南縣教育局指示精神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學遠端教育專案裝置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並把遠端教育的應用情況納入到教師的學期考核之中,做到了機構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明細管理。學校也相應引入了獎勵機制,能夠利用遠端教育授課的教師優先評定學校優質課,並給予物質獎勵。

2、對裝置進行登記管理

裝置投入使用伊始,學校就認真清點各種裝置和資源,做好固定資產的登記造冊工作。保證所有裝置和資源做到帳物相符。

3、居安思危,確保裝置正常運轉。

裝置安裝後,學較立即部署防護工作,平時紮實做好裝置的防雷、防盜、防火工作,我校專用教室都安上了防盜窗、安全門、防盜報警器、配有專用滅火器。並有專人24小時值班,夏季作好防雷工作,春秋季節加固衛星天線防止大風的破壞,時刻警惕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安排具有維修經驗的老師具體負責裝置的維護工作,至今為止,學校遠端教育裝置維護良好,無塵、無鏽,裝置定期檢修,裝置使用和維修均有登記,保證裝置完好率在95%以上。

4、用好裝置,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遠端教育資源的接收、整理工作。

四、教師培訓

幾年來我校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全體教師進行分批次培訓,首先管理人員和微機教師參加了省、市、縣各部門舉辦的培訓學習班,然後對本校教師進行培訓,首先讓教師明確什麼是遠端教育工程,怎樣使用遠端教育裝置、如何與自己的教學相結合,學校依託農村遠端教育優質教學資源,積極開展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培訓活動。如組織全員教師利用業務學習時間收看課堂教學實錄,播放本校教學資源庫的典型資源。開展運用優質教學資源進行課堂教學實踐與課程整合的研討,通過這樣逐步深入,層層過關,讓教師先學習理論,然後動手操作,做到有章可循,讓教師學到真正能夠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東西。

針對中國小教育裝置的不同和課程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培訓內容:

教師主要培訓內容為:

1、DVD、電視機和衛星資源的使用 。

2、計算機教室的使用方法。

3、清華同方資源的應用。

4、網路資源的查詢。

5、課件的製作方法。

6、多媒體教室的使用。

經過培訓,教師們能夠獨立操作,在課堂教學之中他們應用起來得心應手,給課堂教學帶來生機活力。我校的培訓工作始終堅持進行,計算機教室全天開放,並結合寄宿學校的特點按年級組在晚自習時間由資訊科技教師分學科培訓,受訓教師的資訊科技水平和多媒體教室的應用能力逐步提高。我校的農遠資源裝置的使用每學期都有規劃,學期末對這項工作都有總結。對培訓工作也有具體計劃,對受訓教師有具體的考核辦法。我校在農遠裝置資源的應用方面已經形成了規範化制度化。

《村遠端教育工作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