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國中生物會考知識點

愛好 閱讀(3.11W)

會考不考好你就會輸在起跑線上。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國中生物會考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國中生物會考知識點

  國中生物會考知識點梳理

一.生物的共同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二.生物的分類:

(1)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2)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3)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三.生物圈

1.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們賴以生存的無機自然環境

包括兩個要素:所有的生物和無機自然環境。

2.生物圈的範圍: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四.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的生活都會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當環境中一個或幾個因素髮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

包括:陽光 水分 溫度 空氣 土壤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包括:捕食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五.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適應:生物的生存能夠適應一定的環境。生物都有適應環境的形態特徵和生活方式。

比如:①、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葉退化成刺可以減少水的散失;

②、蚯蚓的剛毛有助於它在洞穴中運動,身體表面的黏液有助於它在土壤中鑽穴和呼吸。

2)、影響:生物的生存也會影響環境。

比如:蚯蚓的鑽穴和取食等活動可使土壤變得更加疏鬆和肥沃。

六.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在一定地獄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其中有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微生物)

2.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他們彼此交錯連線,形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3.生物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1):生態系統的調節方式:

生態系統的各成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動態的平衡之中。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是因為它自身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

(2):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複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大。反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少,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能力越小。

(3).任何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來干擾超出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

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2.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周圍的其他生態系統相關聯:

從非生物因素來說,從地獄關係來說,從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來說。

八.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核中有儲存遺傳資訊的物質---DNA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1、 如果把一個植物細胞看成一個完整的現代化的“工廠”,則這個工廠的“圍牆”和“門衛”相當於植物細胞的 細胞壁 ;工廠的“管理和調控部門”相當於植物細胞的 細胞核 ;工廠的“動力車間”相當於植物細胞的 線粒體 ;工廠的“生產產品的車間”相當於植物細胞的 葉綠體 。

九.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1、 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與植物細胞的結構基本相似,也有 細胞膜 、 細胞質 和 細胞核 。

2、 與植物細胞相比:人和動物細胞都沒有 細胞壁 ,其細胞質中也沒有 葉綠體 和 中央大液泡 。

3、 人和動物細胞的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在功能上與植物細胞的基本相同;細胞質中的線粒體也與呼吸作用有關。

2、 遺傳物質主要存在於 細胞核 中。

3、 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 蛋白質 。

4、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能 儲存和傳遞遺傳資訊 ,控制 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性 。

十.細胞的分裂與分化

1、 細胞分裂是指一個細胞分成 兩個 細胞的過程。

2、 細胞數目的增多是 細胞分裂 的結果。

3、 細胞分化是指分裂後的細胞在 形態 、 結構 和 功能 上向著不同方向變化的過程。

4、 那些 形態相似 、 結構相同 、具有一定功能 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5、組織有植物體的主要組織和人體的基本組織。

8.細胞分裂過程中 染色體 的平均分配,對生物的遺傳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5、 生物體通過細胞的不斷 分裂 和 體積增大 而由小長大。

10.細胞分裂過程;①、

②、染色體的變化:細胞分裂前已複製加倍,分裂時平均分配,分裂後兩新細胞染色體形態數目相同。

11.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 組織 。

12.分生組織的細胞通過分裂,一部分分化形成 保護組織 、 疏導組織 和 基本組織 ,另一部分 繼續保持分裂能力 。

十一。第三節單細胞生物

1、 草履蟲 是一種常見的單細胞生物,

2、 草履蟲的:

① 、結構:只有一個細胞構成。

②、生活環境:生活在有機質豐富、水流平緩的池塘和汙水中。

③、形狀:像倒轉的草鞋底,全身佈滿纖毛。

④、形態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

⑤、運動方式:纖毛的擺動。⑥、食物:細菌和單細胞藻類。

⑦、生殖: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生殖。

⑧、作用:對汙水有一定的淨化能力。

⑨、應激性: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3、 常見的單細胞動物有:草履蟲、變形蟲、小瓜蟲、喇叭蟲、帶藻、甲藻等。

十二。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

1、 多細胞植物體大多是由多種 器官 組成的。

2、 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

3、 綠色開花植物 是常見的多細胞植物。

4、 綠色開花植物由根 、莖 、葉 、花 、果實 和種子 六大器官組成。根 、莖 、葉 與植物的營養有關,都是 營養器官 ; 花 、 果實 、 種子 與植物的生殖有關,屬於 生殖器官 。

5、

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

6、人體的結構層次:

7、人體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起來,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結構叫做 系統 。

8、人體的消化、呼吸、迴圈、泌尿、生殖等系統在 神經系統 和 內分泌系統 的調節下,密切配合、協調統一,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十三。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 病毒

1.常見的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愛滋病病毒、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菸草花葉病毒、大腸肝菌病毒等

2.按寄生生物來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3.病毒的結構和生活

(1)結構: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2)生活: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裡,離開了活細胞變成結晶體失去生命活動;

(3)繁殖: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資訊,利用其他生物細胞內的物質,製造出新的病毒。

  國中生物會考複習知識點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級上)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判斷生物和非生物看生物的特徵:需要營養;能進行呼吸;能排除身體內產生的廢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2、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空氣等)和生物因素兩類。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此外還有競爭關係(如稻田裡的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水分)和合作關係(如螞蟻等群體生活的動物)。

3、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中除了有生物部分外,還有非生物部分。生物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其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植物製造的有機物,不僅養活了植物自身,還為動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是生產者。動物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營養方式為_異養_,因而叫做消費者。隨著動物的攝食,食物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流入動物體內。森林中的落葉和動物遺體中的有機物被大量的細菌和真菌分解成簡單的物質(即無機物,包括__二氧化碳__、_水_和__無機鹽_),歸還土壤,供植物光合作用重新利用,被稱為分解者。

4、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主要是_吃與被吃_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多條食物鏈形成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當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有毒物質會通過_食物鏈_不斷積累,危害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生物,越高階的生物毒素積累越多。

5、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數量雖然不斷變化,但其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叫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1、在視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標本應朝左下方移動物像才能移到中央。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步驟為:(1)取鏡和安放;(2)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3)觀察:把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夾住;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_物鏡_);左眼向目鏡內看,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2、從目鏡內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放大倍數=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X30=300 3、製作臨時裝片的方法步驟為:(1)擦。(2)_滴_:植物標本滴清水,人口腔細胞滴生理鹽水。(3)取:洋蔥表皮撕、葉片切、口腔細胞刮等展平或分散。(4)_蓋_:注意避免出現氣泡。(5)染。

4、請於左側空白處畫出動物細胞結構圖,並在圖中註明各部分名稱。

5、_細胞__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動物細胞有__細胞膜__、__細胞核__、__細胞質_等結構。植物細胞除此之外還有__細胞壁__,成熟細胞有液泡,綠色部分有葉綠體。 6、細胞壁有支援和保護的作用。細胞膜能_控制物質進出_。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只有植物具有,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是_葉綠體__;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都有,能使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與氧結合,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的是__線粒體__。細胞核是_遺傳_資訊庫。帶有酸味或甜味的液體是細胞液,它存在於_液泡_中。

7、細胞核中能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__染色體_,它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DNA上特定的遺傳資訊片段叫__基因__,能決定黑眼球或藍眼球、單眼皮或雙眼皮等特徵。 8、生物體能由小長大,是源於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分裂時,最先開始的是__細胞核_。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複製自己,數量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進入兩個新細胞中。分裂結束後,新細胞染色體恢復原有水平,和原細胞一樣。 9、受精卵通過細胞_分裂__產生新細胞。這些相同的細胞通過細胞_分化__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生物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__系統__→動物體。

細胞→組織→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植物體。

10、草履蟲的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是_單細胞__生物,它的呼吸靠表膜(細胞膜)進行。 1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_遺傳物質_組成。病毒離開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細菌體內的病毒叫噬菌體。瘋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種結構改變了的蛋白質-朊病毒引起的。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綠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1、菜豆種子是由種皮和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構成,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子葉(兩片),能發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們平常吃的豆瓣醬主要是大豆的子葉。玉米種子是由種皮、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和胚乳構成,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胚乳,子葉一片。我們平常吃的麵粉成分主要來自小麥的胚乳。 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有活性的,並打破休眠期。種子萌發過程中,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2、根的生長要靠: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成熟區_,因為有大量根毛。所以移栽植物帶土砣是為保護_幼嫩的根毛_。。

3、莖的木質部中有_導管_,能將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到植株各處。樹皮內側的韌皮部有篩管,能將葉製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到植株各處。木本植物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薄薄的形成層,能不斷分裂,形成新的木質部細胞和韌皮部細胞,使莖長粗。嫁接時,要確保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4、花的主要結構是_雌蕊_和__雄蕊__。雄蕊裡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裡有胚珠,與將來接出果實和種子密切相關。從開花到結果要經歷兩個重要過程:傳粉和_受精。受精完成後,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都完成了“歷史使命”,紛紛凋落。唯有子房繼續發育,最終成為果實,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裡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株裡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

5、綠色植物生活需要水是因為:1)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2)植物體內水分充足時,植物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態;葉片才能舒展,有利於光合作用。3)__無機鹽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吸收,並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器官。苔蘚可當作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6、水分以氣體狀態從體內散發到體外的過程,叫做_蒸騰_作用。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是葉上的__氣孔_,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和植物氣體交換的“視窗”,是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蒸騰作用的意義有:1)形成水分和無機鹽吸收和向上運輸的“拉力”;2)可以降低葉片的_溫度_;3)能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參與生物圈的水迴圈。

7、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實驗——驗證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①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消耗盡葉片內原有的澱粉。②對照實驗: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目的:做_對照_實驗,看看見光部位和不見光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③脫色:幾個小時後把葉片放進酒精中隔水加熱,葉片變成黃白色。目的:脫色,溶解_葉綠素__便於觀察。④染色:用碘液染色,用於檢驗是否產生澱粉。⑤現象:葉片見光部分遇碘液變藍,被黑紙遮蓋的部分不變藍。因為見光葉片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了澱粉,澱粉遇碘變藍,不見光部分因為無光不進行光合作用,沒產生澱粉,因此不變藍。⑥結論:_光_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8、19世紀30年代,兩位德國生物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共同建立了細胞學說,恩格斯將它列

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達爾文的進化論;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 9、小明今年比去年長高了5釐米,這與細胞的分裂和生長有關。

10、蒸騰作用能帶動植物體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向上運輸,並能降低植物體的溫度。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溼度,增加降水。

11、碳—氧平衡: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_二氧化碳__,產生__氧氣_,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徵。 12、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有機物(儲存著能量) + 氧氣

呼吸作用:有機物(儲存著能量)+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釋放能量) 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還通過食物鏈,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

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係:及時鬆土、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於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葉放在涼開水中,放在陽光下照射,葉不會放出氣泡.原因是 燒開的水中缺二氧化碳,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國中生物會考常考知識點精簡版

1、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植物的組織:保護組 織、基本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分生組織。

2、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是:脫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的染色體上。

3、動物體的組成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比植物多系統這個層次)系統由器官構成,器官由組織構成。人與動物的四大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

4、物像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5、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 a非生物成分:指陽光、空氣、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產者(指綠色植物)、消費者(指人和動物)、分解者(指細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護區(最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如動植物園、水族館、海洋館等。

7、自然保護區與保護物件:四川臥龍:金絲猴/大熊貓 ;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類群從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類群名稱

形態結構特徵

舉 例

被子植物

種子

植物

用種子繁殖

種子外有果皮

大多數植物,如金魚藻 青菜 月季

裸子植物

種子裸露,無果皮

鬆、杉、柏類, 銀杏和蘇鐵

蕨類植物

孢子

植物

無種子

用孢子繁殖

有根莖葉 有輸導組織

貫眾 腎蕨 卷柏 滿江紅 井口邊草

苔蘚植物

有莖葉 假根 無輸導組織

地錢 葫蘆蘚

藻類植物

無根莖葉,大多生活在水中

水綿 衣藻 海帶 紫菜 海藻

①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義是指果皮。②煤是由古代蕨類植物形成的。

③含葉綠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氣,佔大氣含氧量的70%的是:藻類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的藻類植物是:海帶和紫菜。

④一般生長於陰暗潮溼處的是: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⑤監測空氣汙染程度的是:苔蘚植物。海洋赤潮與淡水水華形成的原因 是: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過度生長。

9、脊椎動物從低等到高等依次是: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四大家魚指青魚、草魚、鱅魚、鰱魚。

③河蚌:軟體動物;④青蛙:兩棲動物;⑤爬行動物的特徵是:肺呼吸,變溫動物。⑥家鴿:鳥類、恆溫動物。

⑦昆蟲的特徵:呼吸器官是氣管,氣門的開口在腹部;

⑧蚯蚓——環節動物,身體由相似體節構成。距環帶較近的一端是前端。

10、生物分類的主要依據: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

生物的分類體系的七個階層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1、人體所必須的六大類營養物質指: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維生素。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含量佔第二的是:蛋白質。遇碘液變藍色的是:澱粉。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維生素C。遇高溫凝固的是:蛋白質。用力擠壓能在紙上留下油斑的是:脂肪。

三大供能物質:

糖類——主要的供能物質,提供70%能量。

脂肪——主要的儲能物質,熱價最高。

蛋白質——構成細胞 修復細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12、缺維生素C—壞血病 缺維生素D或缺鈣—佝僂病(兒童)、骨質疏鬆(成人)。

營養物質

消化起始部位

消化液

最終消化產物

吸收部位

澱 粉

口腔,

唾液、腸液、胰液

葡萄糖

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

蛋白質

胃液、腸液、胰液

氨基酸

脂 肪

小腸

膽汁、腸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

營養物質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腸的小腸絨毛。小腸與消化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有:①小腸長②小腸內有皺襞和絨毛(擴大小腸內表面積)③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仔細咀嚼米飯有甜味的原因:澱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澱粉酶分解成有甜味的麥芽糖。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由肝臟分泌,能乳化脂肪)。

食物鏈的起點是:綠色植物(即生產者)。如:草→兔→狼

13、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原料

水和二氧化碳

有機物和氧氣

產物

有機物和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

進行時間

有光才進行,只在白天進行

與光無關,白天黑夜都要進行

進行部位

葉綠體

所有活細胞 (線粒體)

氣體變化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有機物變化

合成有機物

分解有機物

能量變化

貯存能量

釋放能量

14、應用:

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

人與動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樣的,都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新疆瓜甜的原因是白天陽光強,光合作用強,有機物合成多,晚上溫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機物分解少。(北方的蘋果)

人的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從上到下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15、肺活量是指:肺的最大換氣能力,而不是肺的最大容氣量。靜脈血:含氧少,顏色暗紅。肺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

16、輸血原則:同型血原則。一個健康成年人一次獻血200~400ml不影響健康。能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輸給別的血型的是:AB型血;能輸給任何血型但不能接受別的血型的是:O型血。輸血時血型不合,會凝整合團,堵塞毛細血管的是:紅細胞。

17.生命活動調節有 神經調節 和 激素調節 兩種方式。

①神經系統結構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②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③非條件反射(低階反射):生來就會的本能,由脊髓調控,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吮吸反射等;條件反射(高階反射):有大腦皮質控制,如:動物表演,畫餅充飢、望而生畏。

胰腺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內分泌腺(胰島)

①侏儒症:幼年時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巨人症:幼年時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分泌太多;

②糖尿病:胰島素分泌不足。 治療:注射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

18、受精: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

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 受精的場所:輸卵管;胎兒發育的場所是:子宮

胎兒從母體獲得氧氣和養料,排出廢物的結構是:胎盤和臍帶。

19、體外受精——魚類、兩棲類 ;體內受精——昆蟲、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20、花最主要的結構:雄蕊與雌蕊。雙受精是綠色開花植物特有的。

子房發育過程示意圖:

蠶豆種子、玉米種子的異同點:

蠶豆種子

玉米種子

不同點

子葉

2片

1片

胚乳

無胚乳

有胚乳

營養貯藏位置

子葉

胚乳

相同點

都有種皮和胚;

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

21、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是顯性基因,用大寫字母如“A”表示

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是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如“a”表示

例:表現為顯性性狀(高莖)的基因組成有兩種TT或Tt;表現為隱性性狀(如矮莖)的基因組成只有一種tt。

22、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或最小單位是:基因。

基因是遺傳的最小單位,也是遺傳的基本單位,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

成對的基因位於成對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一種性狀通常由一對基因控制。

23、遺傳物質的單位從大到小有: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是成對的。1條染色體上有一條DNA分子,一條DNA分子上有很多個基因。

24、人體的體細胞中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是常染色體,1對是性染色體。

性染色

體細胞染色體組成

生殖細胞染色體組成

XX

44+XX

22+X(一種卵細胞)

XY

44+XY

22+X或22+Y(兩種精子)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決定於精子內染色體的種類

25、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生物進化的內因是:遺傳和變異。

26、病原體:指使人致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如流感病毒。傳染源:能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如流感患者。

27、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疫苗、移植的器官相當於抗原。

抗體:病原體進入人體,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抗體殺死抗原後,在體內留存,人不會再次得病。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28、健康的三個含義: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