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第二學歷>自學考試>

2014自考英語翻譯學習方法

自學考試 閱讀(2.1W)

 一、傳統教材與新教材的關係

2014自考英語翻譯學習方法

從今年始,英漢互譯的自學考試將由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統一組織實施和管理。這對統一全國考生的要求,提高翻譯實踐能力和水平都是件好事。目前,相關的統編教材,由莊繹傳所編寫的《英漢翻譯教程》已出版發行。這本教材採用了與傳統教材不一樣的編寫思路。不再是以詞、句為單位進行翻譯方法,如直譯、意譯等方法及詞類轉換,增詞、減詞之類的技巧進行學習,而是直接進入篇章,以各種文體的篇章為單位進行練習。這是一種創新,是有助於提大學聯考生實際翻譯能力的。因為我們在翻譯實踐中很少情況只是譯詞或譯句,而是篇章的翻譯。所以,這將更接近於我們的工作實際了。但這也會為初學翻譯的學生帶來一些不利條件,那就是對翻譯的基本方法與技巧缺乏認識。所以在新教材的第404 頁“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中提到參考書,明確指出由張培基等人編寫的《英漢翻譯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一書,以及呂瑞昌等人編寫的《漢英翻譯教程》(陝西人民出版社)一書仍是重要的參考書,我認為作為初學翻譯的同志這兩本書是一定要看一看的。

當然這兩本教材也有其明顯的不足,即僅以詞、句為單位探討翻譯,而沒有進入篇章的層次。我們如果把兩種教材結合起來,以老教材為輔,以新教材為主,會有較好的成效。

  二、篇章翻譯的幾個問題

首先,凡是一個篇章,就會遇到文體的問題,就是我們必須明確我們所要譯的文章是文學作品還是科學、法律方面的文章,是一篇簡介性的文字還是一篇講演詞。因為不同文體的文章在表現形式上是很不一樣的,如法律文體有一些法律常用詞語,科技也會各自有一些專門術語,應用文有時有嚴格的格式要求,文學則更為複雜,因為其中對話,描述,心理描寫,景物或人物描寫又各有不同。議論文句式嚴謹,語言正式,長句較多,等等,這在遣詞用句上都有差異。這本教材在P395頁“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都有粗略的說明。請學員認真看一下,並可結合其他有關參考書豐富其內容,以便有更好的掌握。

其次是語域問題。

所謂“語域”(register)是指具有某種具體用途的語言變體,我們可以從交際領域、交際方式和交際關係把語言分成不同的語域,如從交際雙方的社會地位和社會關係來說,英語可以分為冷漠體,正式體,商量體,隨便體,親密體等五種,如果從交際領域來分又可以分成正式體,半正式體,公共核心體,半非正式體,非正式體等。不同的語域語言變體彼此是有區別的,如果用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就會看得很清楚。如“湯姆病了,今天沒去上學”,如果說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ill. 這就是一句公共核心語,而如果說Tom was ill ,so he didn’t go to school.這就是口語體,即非正式語體,如果說:Being ill ,Tom didn‘t go to school 或Tom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illness. 都是正式語體(當然這句話的內容用這種句式表達並不合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用原因從句的表達方式是比較正常的,用so連線的句子顯得不怎麼正式,用抽象名詞和分詞短語的形式都顯得十分正式。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語域方面的區別。如according to和in accord ance with,前者為公共核心語,而後者為正式用語,It is important 和It is of 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為公共核心語,而後者為正式體。甚至連冠詞的用法都可以表示這種區別,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A horse is a useful aninal;Horses are useful animals.第一種用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定冠詞加單數名詞表示類屬的則為公共核心語,最後一種,複數泛指的類屬表示法則為非正式語體。所以,我們在接觸一個篇章時,弄清它的語域情況是十分重要的。

因為這將決定我們在翻譯時如何選片語句,例如,我們看到下面一個句子:After an hour of climbing,we finally found ourselue‘s at zhurong Peak,the very apex of Mt ,Hengshan,towering 1,296m above the sea level.我們可以從after ……climbing這種動名詞用法看出比較正式,它不是用短句表示(After we had climbed for an hour),如用短句則顯得更為常見的公共核心語體,另外,apex,頂峰,巔峰,與之同義的詞還有summit,top 等詞,但apex更為典雅,正式程度高於summit,更高於top.再有towering這一分詞的使用,也說明其正式性,不是用短句(it towers 1 ,296m above sea level )。那麼,我們在翻譯這句時則用比較正式的.語言,如可譯為:“一小時後,我們終於登上高達海拔1296公尺的衡山之巔祝融峰。”而不譯作:“我們爬了一個鐘頭,終於到了祝融峰的山頂,它是衡山的最高峰,有1296公尺”。

一般情況,法律、科技、報道,講演詞,政論文等都比較正式,而小說中文體,語域最複雜,要視情況而定,不可一概而論。關於這方面的更多內容可以參閱一些關於文體學,語義學等方面的書。

最後,談一下語篇的銜接和連貫問題。資訊的傳遞一般都遵循由已知資訊引匯出未知資訊的,表示已知資訊(舊資訊)的部分叫主位,(theme )表示未知資訊的部分叫述位,(rheme )而主述位的不斷推進是有一定規律的,如果破壞了這種規律,語言就不那麼順,也就是破壞了銜接與連貫。例如:At noon ,we picnicked in a dense forest,through which ran a murmuring water was so clear that we could see reflections of bamboos and trees and soft lazy clouds drifting across the sky. 我們可以看出原文從時間(中午)引匯出一系列新的資訊,其中上文提到的那一天,在此說“中午”這一時間時可視為已知資訊。在新資訊中提到了密林中的野炊,林中有小溪,而第二句話用“溪水”來引導,因第一句中提到小溪,故在第二句中“溪水”當然已成已知資訊了,它又引出一系列新的資訊。所以,我們在翻譯時也應如此。可譯為:“正午時分,我們野宴於密林深處,林中小溪潺潺流過,溪水清冽,岸邊竹樹,天上閒雲,盡映水底。”這種譯文就意思上連貫,讀起來順暢。如果破壞了這種規律,情況就不同了。例如: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e fied,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is a H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原文中均以we(我們)作為已知資訊,引匯出不同的新的資訊。所以,我們在譯時不應破壞它。而有的譯文則沒有遵守,譯為: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在此集會是為了把這個戰爭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最後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非常恰當的。